彭 敏
(西南民族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元結(jié)《次山銘敘》初探
彭 敏
(西南民族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次山銘敘”是元結(jié)一組共二十四篇銘文之序的合稱,始見于明代《名山勝概記》各書。元結(jié)作品中以文體而論,銘文最多,這一特點與他所主張的古文運動有關(guān)。而后世將其銘文中的序文獨立出來,又合編為一組,突出體現(xiàn)了元結(jié)文學作品中的一個側(cè)面,使其具有了更加鮮明的文學及文化特色。
元結(jié);次山銘敘;名山勝概記;銘文;永州
《次山銘敘》是元結(jié)一組銘文所作序文的總稱,這些銘敘分別是:浯溪三銘,即《浯溪銘并序》、《峿臺銘并序》、《庼銘并序》;《七泉銘并序》,即《潓泉銘》、《汸泉銘》、《淔泉銘》、《泉銘》、《涍泉銘》、《漫泉銘》、《東泉銘》;以及《水樂銘并序》、《東崖銘并序》、《寒泉銘并序》、《陽華巖銘并序》、《窊樽銘并序》、《丹崖翁宅銘并序》、《瀼溪銘并序》、《異泉銘并序》、《抔樽銘并序》、《退谷銘并序》、《抔湖銘并序》、《五如石銘并序》?!按紊姐憯ⅰ边@一概念最早出現(xiàn)在明人所編《名山勝概記》中,其中共收元結(jié)銘文二十二篇,并以“次山銘敘”總題名。
實際上元結(jié)共有銘文二十四篇,另兩篇為《冰泉銘并序》和《朝陽巖銘并序》,亦依水石而作,《名山勝概記》編者未收,或是疏漏,今當為之補入。此二十四篇除《水樂銘并序》、《瀼溪銘并序》、《異泉銘并序》、《抔樽銘并序》、《退谷銘并序》、《抔湖銘并序》作于湖北,《冰泉銘并序》作于廣西外,其余十七篇均作于道州,即今湖南永州。《次山銘敘》二十四篇省略銘文,專收小敘,使各獨立成篇,又合編為一組。各篇皆精巧簡練,記詠水石風光,作為一組游記散文傳世,頗具特色。
(一)借銘以傳儒者心
銘是指一種鑄刻在器物、石碣上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韻文,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文體。相傳上古黃帝之時即有銘文,《文心雕龍·銘箴》云:“昔帝軒刻輿幾以弼違,大禹勒筍虡而招諫?!庇址Q:“故銘者,名也,觀器必也正名,審用貴乎盛德?!币浴般憽薄ⅰ懊被メ?。器有可觀,則先正其名;而名非空名,必審其用而名之。而器之用則以其能載功德、誡后人為貴。元結(jié)十分愛銘,他的所有文章中惟銘文的數(shù)量最多。元結(jié)乃尚奇好異之士,所游之處,常自名之,故多銘,此不足為怪。然而細讀元結(jié)之銘,即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元結(jié)于所有文體當中尤好銘文是有其深層原因的。
元結(jié)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qū)者,率先“獨作古文”,舉起復(fù)古大旗。唐代前期的文風深受六朝影響,作文必用駢體,必講究格律、詞藻、典故,浮靡空虛、華而不實,雖屢禁而不止,已成為文學發(fā)展的障礙。要扭轉(zhuǎn)這種中毒頗深的文風,并非如陳子昂和“唐初四杰”一般喊喊口號便可成事,元結(jié)選擇了實踐的方式,他的文章從形式到內(nèi)容都迥異于六朝之流俗,文體、文風直追上古。銘文自軒轅氏始,在諸多文體當中,當是最古老的一種,元結(jié)奮力作銘文,可謂用心良苦。
與蕭穎士、李華等人的復(fù)魏晉之古,韓愈、柳宗元的復(fù)兩漢之古相比,元結(jié)的復(fù)古是最徹底的,他力主復(fù)三代之古。然而與眾古文運動家不同之處并不僅限于此,元結(jié)并非為復(fù)古而復(fù)古,其表現(xiàn)于文學上的復(fù)古是有其精神根源的。元結(jié)所真正追求的是一種道德上的復(fù)古、精神上的復(fù)古。于此,元結(jié)摯友顏真卿有肯切的評價,言“其心古,其行古,其言古”,并稱其為“今之古人”。銘文作為文體,自古有頌揚道德,警誡世人之功用,這成為元結(jié)好作銘文的又一深層原因?!稙徬懖⑿颉罚骸肮湃讼采芯?,不見君子,見如似者,亦稱頌之。瀼溪,可謂讓矣。讓,君子之道也。稱頌如此,可遺瀼溪,若天下有如似讓者。”“浪士作銘,將戒何人?欲不讓者,慚游瀼濱?!薄懂惾懖⑿颉罚骸熬又?,顯與晦殊。為此銘者,忘道也歟?”《抔湖銘并序》:“故曰人不厭者,君子之道。於戲君子!人不厭之。死雖千歲,其行可師?!薄稈g樽銘并序》:“時俗僥狡,日益?zhèn)伪 Ul能抔飲,共守淳樸?”《七泉銘并序》:“凡人心若清惠,而必忠孝守方直,終不惑也。故命五泉,曰潓、、涍、汸、淔。欲來者飲漱其流,而有所感發(fā)者矣?!钡鹊?。元結(jié)銘文中此類語句特別多,甚至有些篇目全篇皆警誡勸導(dǎo)之言,特別是潓、、涍、汸、淔五泉之銘:
沄沄涍泉,流清源深??皠袢俗?,奉親之心。時世相薄,而日忘圣教。欲將斯泉,裨助純孝。
分明已將泉水人格化,讓它們成為惠、忠、孝、方、直的化身,以此來教化世人。所謂讓,所謂忠孝方直,所謂君子之道,都是當時社會已然喪失的一種理想的風雅精神,元結(jié)在銘文中屢論儒家價值觀,并將其刻于石,是希望后世之人能將君子之道銘于心,永不忘。由此可見,元結(jié)作山水銘文,其根本目的并非為旌奇記異,亦非僅僅復(fù)文學之古,而是為救世勸俗,警誡世人遵從儒家道統(tǒng)。
(二)借銘以遣隱者懷
元結(jié)一生沉浮于宦海十余年,雖一直沉淪下位,但在任之時總是盡職盡責,于軍于政皆有優(yōu)績,也因此汲汲用世之心無可掩藏。然而元結(jié)的許多銘文當中都流露出耽樂山水的歸隱之心?!朵聪懖⑿颉罚骸拔嵊笸?,將老茲地?!薄躲懖⑿颉罚骸皭苄淖赃m,與世忘情。”《水樂銘并序》:“元子于山中,尤所耽愛者,有水樂。”《陽華巖銘并序》:“尤宜逸民,亦宜退士。吾欲投節(jié),窮老於此?!薄兜ぱ挛陶懖⑿颉罚骸昂蔚檬瘞p,翁獨醉眠。吾欲與翁,東西茅宇。飲啄終老,翁亦悅許。世俗常事,阻人心情。徘徊崖下,遂刻此銘。”《退谷銘并序》:“時士源以漫叟退修耕釣,愛游此谷,遂命曰退谷。”“公畏漫叟,心進跡退。公懼漫叟,名顯身晦。公恐漫叟,辭小受大。於戲退谷!獨為吾規(guī)。干進之客,不羞游之?!钡鹊?,表達的都是縱情山水的隱逸情懷。元結(jié)十七歲事師元德秀,元德秀是當時有名的賢者,為官清廉愛民,恪守儒家之仁義、禮信、忠孝等教義,但又甘心歸隱,安貧樂道,大有老莊遺風。元結(jié)親師十數(shù)年,耳濡目染,深受影響,其價值取向應(yīng)當為儒道兼濟。那么元結(jié)的隱逸思想是否源于道家?
“道家者蓋出于隱者”,道家的根本思想是無為,重視個體生命的自然狀態(tài),因不愿以名利累身而不出仕,道家之隱,是為追求精神的絕對自由而隱,是一種真隱。儒家亦有隱,然與道家本質(zhì)并不相同,《論語·泰伯》載孔子有言:“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論語·衛(wèi)靈公》運:“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笨梢?,儒家之隱是以邦有無道而定的,有道則仕,無道則隱,其隱只是一種人生選擇的權(quán)變,是一種類似于待價而沽的策略,其根本落腳點還是出仕。
元結(jié)身經(jīng)唐由盛入衰的大轉(zhuǎn)折時期,當時的社會風氣極其敗壞,照元結(jié)自己在《時化》中所說:“於戲!時之化也,道德為嗜欲化為險薄,仁義為貪暴化為兇亂,禮樂為耽淫化為侈靡,政教為煩急化為苛酷……”可見當時處于“邦無道”之狀況,元結(jié)欲救世而不得重用,雖治得一方政治,然終不得救天下蒼生,所以盡管元結(jié)有汲汲用世之心,無奈世道不允,不得不轉(zhuǎn)而偏隱。這是一種被迫之隱,儒家之隱,絕非不愿擔天下事務(wù)的道家之隱。又元結(jié)在《泉銘》中說:“不為人臣,老死山谷。臣於人者,不就污辱。我命泉,勸人事君。來漱泉流,愿為忠臣?!狈置魇侨寮业摹斑_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思想在為其處世方式作出選擇。
元結(jié)創(chuàng)作《次山銘敘》主要是為了救世勸俗、重建儒家道德,然而事實上《次山銘敘》存在的價值遠不止這些,至少還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因為對瀟湘水石的銘贊,從而開創(chuàng)了湖湘的水石文化;由于其并敘銘文字的質(zhì)樸古奧,使之呈現(xiàn)出獨特的文學審美價值;又由于大量的銘文篆刻于石碣,而使之具有珍貴的文物價值。
(一)開湖湘水石文化之先
元結(jié)“雅好山水,聞有勝絕,未嘗不枉路登覽而銘載之”,除家鄉(xiāng)魯山外,其所居住過的武昌、道州、梧州三地均留有銘。值得注意的是,元結(jié)的銘從不贊它物,而是幾乎皆與水石有關(guān),尤其是居道州之時,可謂遍尋水石,一一贊之。如《寒泉銘并序》:“湘江西峰,直平陽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薄蛾柸A巖銘并序》:“吾游處山林,幾三十年,所見泉石,如陽華殊異而可家者未也,故作銘稱之?!薄瓣柸A旋回,岑巔如辟。溝塍松竹,輝映水石?!薄兜ぱ挛陶懖⑿颉贰暗ぱ?,湘中水石之異者;翁,湘中得道之逸者。愛其水石,為之作銘?!薄镀呷懖⑿颉贰暗乐輺|郭,有泉七穴?;蛲蚂稖Y竇,或繁於嵌臼,皆澄流清漪,旋沿相奏。又有藂石欹缺,為之島嶼,殊怪相異,不可名狀。”《五如泉銘并序》“石皆有竇,竇中涌泉,泉詭異於七泉,故命為七勝泉?!钡鹊龋狈Q愛水石者便有數(shù)處,足見元結(jié)樂水愛石之性。
元結(jié)愛瀟湘水石,不僅僅只限于游訪之,更有甚者,擇水石結(jié)廬而居之,最著名的便是“三吾銘”了。《浯溪銘并序》“愛其勝異,遂家溪畔。溪世無名稱者,余自愛之,故命曰浯溪?!薄秿}臺銘并序》“今取茲石,將為峿臺,蓋非愁怨,乃所好也?!薄躲懖⑿颉罚骸办稇颍挷粎捯?,厭猶愛也,命曰庼,旌獨有也?!币驗閻燮渌涫渚常愿髅鼮槲?,“以旌獨有”,并傍水而居,當石建庼,此愛之甚,自古以來,游瀟湘山水者無如也。自元結(jié)奮力作銘之后,瀟湘大地上這些曾經(jīng)名不見經(jīng)傳的水石開始飽受關(guān)注,之后各代皆有文人來此吟詠,說元結(jié)開創(chuàng)了湖湘水石文化一點也不過分。
(二)質(zhì)樸古奧的文學審美特性
元結(jié)是盛中唐轉(zhuǎn)折時期重要的文學家,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qū)。歐陽修曾評曰:“次山當開元、天寶時,獨作古文,其筆力雄健,意氣超拔,不減韓之徒也??芍^特立之士哉!”章學誠則說:“人謂六朝綺靡,昌黎始回八代之衰。不知五十年前,早有河南元氏為古學于舉世不為之日也。嗚呼!元亦豪杰也哉!”近人錢基博則認為:“韓愈柳宗元之有元結(jié),猶陳涉之開漢高項羽”,元子之文“力掃雕藻綺靡之習,而出之以清剛簡質(zhì)”。足以見得元結(jié)的古文創(chuàng)作在唐文學史上獨特的審美特性。然而就《次山銘敘》而言,這種審美特性主要表現(xiàn)為文字的簡約古奧,風格的質(zhì)樸溫潤。
元結(jié)作銘,前必有序簡敘作銘之緣由,其序?qū)懢坝浭潞唵味暾?,可自成一體為游記散文,類于其《湖南雜記》的篇章。如《峿臺銘并序》“小峰嵌竇,其間松竹,掩映軒戶,畢皆幽奇”,寥寥數(shù)語勾勒出一幅秀峰藏異石的山水畫。又如《五如石銘并序》記石之異“石有雙目,一目命為洞井,井與泉通;一目命為洞樽。樽可酒,石尾有穴,有如礱者。又如瀧者,泉可渟澄,匝石而流,入于礱中,出而為瀧”,寫石有穴竟稱之為目,又各自命名,各記其勝,讀之讓人有如親見。又《庼銘并序》之“六厭”:“若在亭上,目所厭者,遠山清川;耳所厭者,水聲松吹;霜朝厭者零〔寒〕日,方暑厭者清風?!狈置魇菒?,卻極用厭字,文法詭譎,用字博約,有戰(zhàn)國諸子之風。此為其序,銘文則更甚,劉勰認為:“銘兼褒贊,故體貴弘潤。”又說:“義典則弘,文約為美。”元結(jié)的銘文則大多體現(xiàn)這種特點。《水樂銘》:“煙才通,寒淙淙,隔山風,考鼓鐘。”全文僅十二字,莊重典雅,言有余而意不盡?!斗撻足憽罚骸氨顺扇鳎l為之力?天地開鑿,日月抆拭。寒暑琢磨,風雨潤色。此器大樸,尤宜直純?!辟澐撻字匀惶斐?,籠天地、日月、寒暑、風雨于其中,終以“大樸”二字作結(jié),與莊子之風可謂神似。
(三)珍貴的文物價值
元結(jié)所作之銘均有刻石,至今還有不少保存比較完整,無論是文章還是書法皆大有可觀,具有珍貴的文物價值。元結(jié)銘文石刻皆篆書,然而各體不一,皆有特色。最著名的當是其“三吾銘”?!朵聪懖⑿颉肥怯耋缱杉究禃趯?0厘米、長160厘米石上,清人錢邦芑在《搜訪浯溪古跡記》贊曰:“溪銘石面凸凹,字亦大小、長短、橫斜不一,別有風韻?!薄秿}臺銘并序》是懸針篆,由瞿令問書于高近兩米、寬一米余的巨石上,布局比較綿密,各字豎筆細長,上粗下尖有如針狀,給人以豪爽俊麗之感,歐陽修曾在《集古錄》跋里說:“右斯人之作,非好古者不知為可愛也。”《庼銘并序》為鐘鼎篆,袁滋書于寬40厘米、長160厘米石上,字體淳樸自然有古意,若鐘鼎文字,又是另一種風格,黃庭堅在《答長老新公書》中說:“袁滋,唐相也,他處未嘗見篆文,此獨有之,可貴也?!鼻逅稳堋缎迯?fù)浯溪記》贊言“筆法逎古”,《唐書·本傳》亦曰“雅有古法”。另外極有特色的是《陽華巖銘》,由瞿令問仿魏正始《三體石經(jīng)》以古文、篆文、隸書三體書成,筆意深隱,字法古樸,別有風味。
[1]何鏜.古今游名山記[M].明嘉靖四十四年刻本.
[2]慎蒙.天下名山諸勝一覽記[M].明萬歷四年刻本.
[3]佚名.名山勝概記[M].明崇禎六年刻本.
[4]李建崑.元次山生平及其文學[M].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
[5]元結(jié)著,孫望校.元次山集[M].北京:中華書局,1960.
[6]孫望.元次山年譜[M].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7]浯溪文物管理處.湖湘碑刻·浯溪卷[M].長沙: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9.
[8]桂多蓀.浯溪志[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9]章學誠.文史通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0]錢基博.中國文學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3.
[11]熊禮匯.“救時勸俗”與“追復(fù)純古”——元結(jié)古文創(chuàng)作論[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5,(4).
[12]熊禮匯.論元結(jié)山水銘文的修辭策略和美學風格[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6,(1).
I209.9
A
1673-2219(2011)05-0031-03
2010-10-06
彭敏(1987-),女,湖南衡山人,西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0級古代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校:張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