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何小英
(南華大學,湖南 衡陽 421001)
大學德育工作中的倫理關懷
陳琳 何小英
(南華大學,湖南 衡陽 421001)
在高校建立起合理健康的倫理關系,不但有利于大學生健康人格和優(yōu)良品質的形成,而且還有利于整個社會理想倫理關系的構建。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德育注重倫理關懷對和諧社會、和諧校園的構建以及德育本身都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從倫理關懷的角度,對大學生德育工作做了有益的探討。
大學德育;倫理關懷;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道德教育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是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在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過程中,隨著經濟發(fā)展、對外交流日趨頻繁,各種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也隨之涌入,各種價值觀念不斷碰撞,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由于市場經濟的沖擊和多元文化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處于自我價值伸張和尋求自由發(fā)展的階段,倫理關懷就是要倡導人們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關懷,呼喚大學校園里的先進文化,造就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培養(yǎng)出既有科學素養(yǎng)又有較高的道德文化素養(yǎng)的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
大學作為培養(yǎng)社會人才的搖籃,其道德教育是社會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和發(fā)展,我國的經濟形成了多元化發(fā)展的格局,經濟形式的多元帶來了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對我國大學的德育工作也產生了很大影響。當前德育現狀的具體表現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學校的德育教育與社會環(huán)境的沖突。
在傳統教育模式中, 學校教育長期以來重智輕德現象比較嚴重,教師往往只注重在課堂上對德育內容的簡單傳授,而常常忽視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更不用說通過道德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其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而德育內容的抽象、空洞,缺乏較強的層次性和針對性,已嚴重脫離了當今大學生的實際生活,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難以發(fā)揮德育的功能。當代大學生處于多元化的社會氛圍環(huán)境中,每天都受到社會的影響,不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以及種種消極因素通過各種途徑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在學校,學生接受的是高尚的價值觀、人生觀教育,積極正面的道德培養(yǎng),但一旦接觸或走向社會,客觀存在的社會陰暗面使得大學生對所受教育產生困惑和懷疑,在道德價值觀念方面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焦慮和動搖,對學校德育工作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2、忽視對學生個體的關注,德育實效性不高。
目前高校德育的目標模式往往強調按同一標準、同一方法要求教育學生,很少正視學生主體的內心需求,基本上忽視了道德教育的個體功能,在某種程度上將學生的思想統一、行為統一、步調統一甚至理想信念統一當作德育的基本目標。教師對學生的個性缺乏認識與理解,不善于啟發(fā)引導并與學生平等交流,沒有把德育工作看成是教師與學生人對人、心對心、情對情的雙向交往過程。在招生規(guī)模擴大和教師短缺的情況下,不少高校把教師的學歷、職稱和科研成果當作獎罰、晉級的重要依據, 從而忽略了教師職業(yè)水準的要求。部分教師職業(yè)水準下降,治學不嚴謹,沒有深入鉆研教材,對學生不能進行公正、合理的評價,憑主觀臆測辦事;有的教師敬業(yè)精神下降,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職業(yè)上,不能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嚴重影響到德育的整體效果。另外,高校德育管理體制不健全,德育在管理上缺乏必需的力度和深度,導致德育的生命力日趨萎縮,德育的整體實效性不高。
3、德育目標的理想化,德育雙方疏離。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的德育目標普遍脫離學生的思想實際,德育教師不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內在需求,只重視遠大理想的樹立;不顧學生的個人利益和主體需要,只求學生的思想風平浪靜。脫離社會生活的德育目標,學生不好理解,在心理上更難于接受。學校的德育方法過于簡單陳舊,缺乏新意,只注重強調理性知識,沒有把理論與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相結合;習慣于對學生進行外在的強化灌輸,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忽視了教育對象精神方面的需要,師生之間的認同度下降、交往需求減弱、心理距離拉大和情感逐漸淡化。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和社會競爭的加劇,大學生所面臨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生理和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注重倫理關懷,是我國學校德育的必然趨勢,在高校建立起合理健康的倫理關系,有利于大學生健康人格和優(yōu)良品質的形成。
1、注重倫理關懷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客觀需要。
高等學校作為社會的一個部分,高校校園的和諧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和諧校園主要是校園人際和諧,高校人際關系主要包括學校管理層之間、管理者與教職工之間的關系即干群關系,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為師生以及學生之間關系的和諧,即師生和學生之間的和睦相處。社會的轉型與開放,使得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呈現出開放化、社會化 、復雜化、功利化、庸俗化的趨勢,現實的大學校園里空虛無聊、失意迷茫的大學生不乏其人,他們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對人生保有一份困惑與無助,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精神問題,特別是大學生弱勢群體,往往會出現精神壓力和心理困惑,渴望得到關懷,這些都需要廣大德育工作者進行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和倫理關懷。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倫理關懷,使學生之間團結友善、相互幫助,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同發(fā)展,不僅有利于整個社會理想倫理關系的構建,而且還有利于大學生健康人格和優(yōu)良品質的形成。
2、注重倫理關懷是我國大學德育的客觀需要。
大學教育是一種具有倫理精神和價值取向的道德共同體。倫理關懷在本質上和功能上與大學德育是一致的,注重倫理關懷是社會主義大學教育的倫理本性的再現[1]。我國學校德育工作長期以來實際上堅持的是一種帶有功利性色彩的道德教育價值理念,即主要注重道德教育對社會、集體及他人的工具性作用,而基本忽略了道德教育對受教育者本人的人格完善和身心發(fā)展的塑造性作用,而這恰恰應該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價值取向所在。我們習慣上把道德僅僅理解為“為社會或為他人著想與付出”,關注集體多,關注個體少;關心共性多,關心個性少;使德育在根本上忽視了個人的存在,缺失了每個個人的依據,造成忽視學生的主體性;缺乏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溝通,沒有從根本上實現教育學生學會做人;習慣于重智輕德,從而導致學生形成知行不一的雙重人格?,F代倫理學的探索表明,道德的完滿內涵是出自于人與自身關系和人與他人(社會)關系的雙重關懷之中的。在大學德育中注重倫理關懷,就是要以人為本,關注人與自身關系的問題,促使學生追求自身完善,獲得整體全面發(fā)展,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倫理關懷在大學德育工作中不會自動形成,它要依賴于一定的條件和環(huán)境,需要從多方面去努力,具體來說有如下幾點:
1、注重自身的言傳身教,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質。
教育成敗,重在教師;教師素質,重在師德。倫理關懷要從盡量滿足學生的一般發(fā)展需要出發(fā),引發(fā)學生基本需要的道德情感,用價值情感引導道德教育。在德育中,教師必須是一個關懷者,是一個以非教育者身份出現的關懷者進入一種特殊的關懷關系之中。教師不是在“講”道德,不是在履行什么準則,而是在與學生建立起來的特有的關懷關系中,率先垂范地提示這些準則,以愛護擴展愛護,以尊重樹立尊重,以信任導致信任,以關懷喚起關懷。教師不但要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道德,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而且要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給學生以影響、示范和啟發(fā)。作為德育工作者,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始終對學生充滿愛心、仁慈、尊重、寬容、理解和扶助,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仁慈施教。德育工作者要以滿足學生豐富多彩的向上需要為立足點,不急功近利、按規(guī)律,有所為有所不為,啟發(fā)引導學生對道德的感知和實踐。教師的關懷、理智的熱愛,教師德性的踐行,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塑造、行為習慣養(yǎng)成、人格健康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實現師生的平等對話,加深德育雙方的理解。
在傳統的“師道尊嚴”理念的影響下,人們常常有這樣的觀點:學生就應該服從老師,被老師批評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這種觀點在當今社會顯然已不適用,大學生群體追求個性發(fā)展,個體意識明顯加強,更追求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平等交往。要贏得他們的信任與尊重,對他們實施德育教育呢,就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一定要要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對話是一種精神上的溝通,是建立和保持對他人關懷關系的基礎 。教育領域是完全對話性的,在對話的交互關系中,師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對方,并借著這種了解,進一步去學習做個關懷者。通過對話,可以以對方的反饋來評估我們付出關懷的成效,幫助我們以更恰當的方式去照顧關懷對方。道德行動是一種自覺自由的行動,不僅需要行為選擇上的建議更需要思想的澄清,特別是對待所謂的思想道德方面、品質方面的問題時,盲目連篇的大道理說教以及不加分析的斥責,甚至是全盤否定,不僅起不到作用,而且傷害了學生的道德情感,造成他們思想上的更加混亂。德育者要從關懷他們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只有讓他們真實地感受到道德是他們的個體需要時,感受到人格魅力是他們在社會的立足之本時,德育才能顯現應有的效果。
3、培養(yǎng)學生的關懷能力,將倫理關懷落到實處。
道德品質、道德人格的形成離不開道德實踐,要提高德育教學實效,就要改變傳統的德育教學模式,制定大學生道德規(guī)范,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重視并引導大學生進行關懷實踐。生活世界是構成學生各種道德認識素材的主要來源,是幫助學生確立信念的動力之源。經驗會改變大學生對事物的看法,所以應該多讓大學生參與學習及反省如何關懷他人的實踐。大學生可以運用智力、知識、技能、體力等方式參加志愿者等社會服務活動,為需要關懷的人們提供幫助,解決他們的困難;還可以通過社會調查認識和研究協會,提高大學生認識和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通過生活實踐,在實踐中用“心”去體驗,用“心”去感悟,引導他們在體驗中把教育要求內化為品質,外顯為行為,從而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以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
此外,可以在學校建立相關的關懷體系,對大學生的學習方面、人際方面、戀愛方面、發(fā)展方面的問題提供相應的關懷,通過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水平和自助能力,解決大學生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促進大學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培養(yǎng)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形成和諧的人際環(huán)境,健全人格,提高人的獨立性,從而為社會提供服務。
當代青年大學生出生在改革開放的年代,成長于社會轉型時期,在這種新形勢下高校德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教育的過程應該貫穿著倫理關懷,讓德育充滿人性的光輝,這樣才能提高德育的實效性,達到“樹人”目的,最終完成高校教育工作者崇高使命的教育。
[1]羅建文,朱海林,朱春暉.倫理關懷:大學德育的重要手段[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3,(5).
[2]羅建文.大學德育應注重倫理關懷[J].中國高等教育(半月刊),2003,(6).
[3]劉曉輝,梁景翠.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倫理關懷[J].教書育人,2007,(6).
[4]何藝,檀傳寶.諾丁斯的關懷倫理學與關懷教育思想[J].倫理學研究,2004,(1).
[5]莫秋嬋.我國高校德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教育探索, 2005,(12).
[6][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
G416
A
1673-2219(2011)04-0117-03
2010-12-05
陳琳(1984-),女,湖南江華人,南華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倫理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教育倫理。
(責任編校:何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