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晨
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李晨晨
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作為一種極其復雜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或意識形態(tài),漸漸傳入我國并且在各個領域產生了影響。它在某種程度上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也帶來了很多的負面效應。在高校,它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發(fā)展造成了難以忽視的消極影響,比如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行為習慣的隨性化,政治觀念模糊,政治信念缺乏,政治觀多元化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影響了大學生健康正常的發(fā)展,阻礙了他們成才。因此,消除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的消極影響,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為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當務之急。
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
經濟全球化成為一個客觀的不可逆轉的歷史發(fā)展趨勢,體現(xiàn)在文化領域的則是各種民族,各種層次的文化相互交融、發(fā)展,導致人們在價值觀、思想、文化等方面產生了前所未有的震蕩,以前那種只有核心文化存在的情況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諸如后現(xiàn)代主義、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等非主流的文化不斷滲透到青少年的生活中。這必然對青少年產生很多之前無所預料的影響。如何應對這些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深思的一個課題。
通過對后現(xiàn)代思潮的初步了解,目前在西方世界乃至全世界范圍,后現(xiàn)代主義已經成為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一股文化思潮。它從20世紀60年代開端,經過大概二十年的發(fā)展,直到20世紀70-80年代,在整個歐洲思想理論界掀起了一股強大的后現(xiàn)代風潮,并且漸漸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后現(xiàn)代主義與之前的很多觀點都不同,它所要呈現(xiàn)給世人的是一種顛覆性,無權威的,無中心的,無確定性的一種多元世界觀,它還猛烈地批判和否定傳統(tǒng)觀念中的權威概念,力求顛覆之前的核心價值觀。
1.消解主體性。
在后現(xiàn)代主義看來,在之前的近兩個世紀,西方文明證明了由主體創(chuàng)造了世界,但同時這樣一種現(xiàn)代主體性的無限的膨脹也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問題,這使得人類正走向自我毀滅之路。在看待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上,后現(xiàn)代主義代表人物海德格爾指出:人只是自然的托管人、守護者,而不是自然的主人或主宰者。
2.反對同一性,宣揚差別和多元。
傳統(tǒng)哲學認為事物之間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相互關聯(lián)的整體,這種聯(lián)系是普遍存在的,而使之能成為統(tǒng)一整體的原因正是由于事物之間的某種同一性。而后現(xiàn)代主義恰恰相反,它所倡導的是事物之間的差別、事物的多元,他所要宜揚的是一種不確定性,從而反對事物的整體性、本質性、同一性。這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鼓勵多維度的多角度思維風格和方式;二是用差異性取代普遍性以此來表明事物的不確定性。
3.反對權威主義,反對思想觀念的一元化。
后現(xiàn)代主義很鮮明的觀點是強調和批判反對曾經的那種整個社會只被一種權威觀念所主導,也就是所謂的權力話語和精英話語。后現(xiàn)代主義者認為人們的思維應該多元化的延伸和發(fā)展,而不應該有任何權威性的思想加以限制和壓抑,事物應該具備其自身應該具備的意義,是自我生成的,而不是被人們主觀加以定義的。因此,后現(xiàn)代主義認為很有必要把原先的一元論的權力話語霸權給打破,由一元向多元擴展,改變話語的表達方式和表達內容。
4.排斥理性主義。
后現(xiàn)代主義者認為,現(xiàn)代理性一方面破壞了宗教神學甚至封建社會的一切,因此推動了現(xiàn)代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并且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福祉,但同時也給現(xiàn)代社會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使得人性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后現(xiàn)代主義者拒絕現(xiàn)代理性極力主張的一切,例如秩序、權威、規(guī)則、真理等,卻相當重視現(xiàn)代社會所漠視的非理性因素,他們認為非理性才是人性的體現(xiàn),尊重人性就必須首先肯定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存在。
第一,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
改革開放的三十年當中,我國的市場經濟發(fā)展迅猛,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市場經濟遵循的是價值規(guī)律和等價交換的原則,因此在市場經濟的大氛圍中,人們漸漸形成一種共識,那就是只要是以合法經營為前提,賺再多的錢都是合理的。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促使社會分配方式也呈現(xiàn)出多層次性的特征,這就出現(xiàn)了有的人一個月能賺幾十萬,而有的人一個月只賺幾百元的巨大差別。這樣一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的影響是巨大的,價值觀的選擇不再是從前的一元化,而是出現(xiàn)了多種選擇。在學生中集體主義,無私奉獻,義大于利這些觀念已不是唯一的選擇,一部分人開始接受了金錢至上、個人主義等價值觀念,他們不甘作為社會的“螺絲釘”默默奉獻,而更注重通過各種途徑尋求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最大化等等。
第二,行為習慣呈現(xiàn)出隨意化的趨勢。
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使得一些大學生反權威、反核心傾向明顯,比如在公私觀念問題上,部分學生信奉“利己但不損人”和“先己后人,盡量兼顧”,尤其體現(xiàn)在公共生活領域往往缺乏公共道德,對于他人的意見,他們一般聽不進去,把公共準繩當做阻礙個人行為的束縛。在義利觀問題上,重義輕利的觀念被一部分學生當做已經過時不符合當代社會的陳詞濫調,一部分學生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比如面臨評優(yōu)、評獎學金等情況時,不惜損人毀譽、惡語中傷、疏遠同學、犧牲人格。有的大學生在戀愛問題上,存在觀念嚴重傾斜以及行為失范現(xiàn)象。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已不僅僅是阻礙大學的教育教學問題,而是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和命運。因此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決不能聽之任之,任其發(fā)展。
第三,政治觀念不明確,政治信念迷茫,政治觀多元化。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fā)展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fā)展,中國已漸漸發(fā)展為一個經濟大國,中國社會也漸漸呈現(xiàn)為一種商品社會。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一些大學生沒有足夠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為精神的積淀,也沒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作為導向,在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就會很容易放棄信念,放棄堅持。一部分學生反對主流文化,反對中國傳統(tǒng),反對政治一元化,在一些原則問題上認識也比較模糊,比如堅持什么樣的國體,堅持什么樣的政黨制度??梢娫谶@種社會思潮的影響之下其政治觀念的錯誤程度。
為了規(guī)避后現(xiàn)代思潮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應該全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筆者建議應采取以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這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讓大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撇清與后現(xiàn)代哲學的關系,與之劃清界限。要使當代大學生真正能理解并且根本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學生面對其他理論時有起碼的識別能力。教師、政工干部也要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增強自己的理論功底,這樣才能釋疑解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借助心理教育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好的輔助作用,要使心理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要從三個方面加強:(1)在堅持心理疏導的同時,不排除基本的正面灌輸。既要能滿足基本的理論知識的供給,又要能緩解學生的排斥情緒。(2)既要考慮針對性,又要因勢利導。應盡量避免寬泛空洞的說教,根據(jù)大學生的知識需求,選擇恰當?shù)男问胶蜁r機進行潛移默化地教育,這樣才能收到潤物無聲的效果。(3)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又要注意不能逢迎遷就。理論知識有其規(guī)范性和原則性,但是為了避免理論的生硬無法讓學生很快接受,所以可以適時尊重學生的個人意見和感受,但是一定要掌握好起碼的度,不能因尊重個性而過分遷就。
最后,要加強大學生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所教授的知識,只有內化為學生自己的信念才能真正影響學生自身的行為,品德行為的養(yǎng)成教育正是為了促進價值觀念的的內化,最終指導學生采取正確的價值行為。比如,對大學生加強現(xiàn)代科技知識和科學精神的教育,人文知識的教育,道德情操的教育等等,通過這些教育把當代大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改革開放已有三十余年,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當下,隨著全球化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包括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在內的很多西方社會思潮正涌入中國,通過網絡,當代大學生所接受的全球各種的信息量也越來越大,也更多樣化,這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賦予了更艱巨的任務,無論何時,我們都必須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來抵制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社會的新鮮血液,大學生的成才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成敗,關系到整個中華民族興衰成敗,總之,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這將是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關鍵所在。
[1]陳建華.后現(xiàn)代主義教育思想評析[J].外國教育研究,1998.
[2]多爾.后現(xiàn)代課程觀[M].王紅宇,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3]王岳川.后現(xiàn)代主義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2.
[4]王岳川.后現(xiàn)代主義在中國的反思[J].求是學刊,2001,28(3).
[5]黃漢平.拉康與后現(xiàn)代文化批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6]鮑曼.后現(xiàn)代性及其缺憾[M].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
ClassNo.:G641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宋瑞斌)
ImpactofPostmodernismon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Li Chenchen
Postmodernism, as an extremely complex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or ideology, produces a positive role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it caused a considerable negative impact 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more serious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It is urgent to eliminat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Postmodernism and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ostmodernism;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act
李晨晨,碩士,安徽師范大學,安徽·蕪湖。研究方向:道德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郵政編碼:241000
1672-6758(2011)12-0033-2
G6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