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民間與官方、政治與宗教——以唐代女真白日升仙現(xiàn)象為中心的考察

2011-04-12 21:47:48李裴
關鍵詞:升仙道教

李裴

(四川大學 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

道教尊重女性,其神系中有大量的女神、女仙存在,在修煉、戒律、教義、組織等方面亦能男女一視同仁,宣揚“天地之性,半陰半陽”,甚至根據(jù)女子生理和心理特點,專為女性設計女丹修煉經(jīng)書。所謂“仙道不為陋習所拘,女子亦同樣易修實證”[1],故歷代均有女性高道青史留名,尤以唐代為盛,其中不乏白日飛升者。

白日升天在道教是無上高深之術。《墉城集仙錄》載,采女問彭祖延年益壽之法,答曰:“舉形登天上補仙官者,當服元君太一金丹。白日升天也。此道至大,非君王所為?!保?]18冊198可見,其難度極大。盡管如此,唐代仙傳、筆記、詩歌等文學作品及地方志中,仍載有數(shù)位女子白日飛升的事跡,不僅在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而且也聲聞朝廷,受到統(tǒng)治者的表彰和肯定。本文以此為中心,從文學作品、方志材料、唐代墓志等入手,試圖一窺在這些女子白日升仙神話的建構過程中,唐代民間與官方、宗教與政治各自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其背后的深層原因。

一、女真飛升:民間的崇道基礎

唐末沈汾編《續(xù)仙傳》三卷,收錄唐至五代成仙事跡。其中所載“飛升一十六人”[2]5冊77即包括了謝自然在內(nèi)的三位女真。另外,《仙苑編珠》、《廣異記》、《云笈七簽》等均收開元年間冀州棗強縣女道士邊洞玄升仙事跡,《太平廣記》所存《墉城集仙錄》中又有開元二十一年楊正見白日升天事跡及戚玄符于大中十年丙子八月十日升天事跡。另有《仙傳拾遺》載韋蒙妻及其女韋小真、侍婢三人于長慶元年升天事等。與唐以前的升仙神話不同,這些在唐代升仙的女子除了韋蒙家眷算得上蒙受祖蔭,其余均為平民女子,有名姓、籍貫、修道事跡及上升的具體時間地點。她們不像蠶女 (房星之精[2]18冊183)本身就是仙女下凡,亦不如弄玉 (秦穆公之女[2]18冊197)、孫夫人 (三天法師張道陵之妻[2]18冊195)、彭女 (彭祖之女孫[2]18冊196)等身世顯赫。她們就是普通的修道女子,且與仙話作者們生活在幾乎同一時代,不似那些年代久遠、真假難辨的上古神仙,而是“飛騰隱化俗稀可睹”[2]5冊77,她們上升之時,甚至有地方官吏及當?shù)匕傩昭垡娮鴮崱H邕叾葱仙龝r,“時刺史源復,與官吏百姓等數(shù)萬人,皆遙瞻禮”[3]卷63女仙8。謝自然于金泉道場白日升天時,“士女數(shù)千人,咸共瞻仰”[3]卷66女仙11。戚逍遙上升時, “邑郭之人,咸奔觀望,無不驚嘆”[2]5冊84。可見,在唐代,女冠白日飛升絕非一個孤立的偶然事件。如果沒有一個社會普遍的崇道基礎,這種成千上萬人咸共瞻仰女冠升天的場景是難以想象的。

道教是唐代皇室的家教,唐王室以尊道教教祖老子為祖先而抬高其家族地位,視王室為“神仙之苗裔”。自武德八年,李淵正式頒布《先老后釋詔》,明確規(guī)定“老先、孔次、末后釋”[4]之后,玄宗更將崇道納入科舉教育體系,很多崇道措施,對后世甚至宋代統(tǒng)治者的崇道也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統(tǒng)治者的提倡和社會普遍的崇道風氣,是唐人爭相信仰道教的原因。有唐一代,尋仙問藥之風極盛,道教信徒眾多,上自帝王公主,下至普通百姓,或出家為道、舍宅為觀,或煉丹采藥、養(yǎng)生修仙。尤其唐代女性入道人數(shù)眾多,據(jù)《新唐書·百官志》載,“天下觀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六,女官九百八十八”。她們中有幼而好道的,如謝自然;有婚后仍堅持修道的,如裴玄靜、戚逍遙;也有寡居修道的,如與謝自然一起修煉的果州刺史韓佾之女韓自明[5]大和033號。幾乎涵蓋了所有年齡階段及社會階層。

神仙家葛洪曰:“天地之大德曰生?!保?]252人人都有好生惡死的本能。道教對于一般老百姓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往往還在于其所宣揚的長生久視。以周紹良先生主編《唐代墓志匯編》中所見的唐代墓志材料為證,《唐故朝請大夫慈州刺史柱國賜緋魚袋謝觀墓志銘并序》中,墓主“次女早嬰沉痼,令師黃老”[5]咸通064號。另有《唐張氏之女墓志銘并序》,墓主張嬋自小謀父兄寵愛,其先父有言“吾門不壽女”,大概系某種家族遺傳的疾病,“自笄迄今,首尾凡十載,未嘗一日能強履而暫離床衽間”。張氏聰明理事,而又“心宗黃老,能以淡泊怡遣,遂自號靈隱”[5]開成041號。對于一個長年纏綿病榻的青年女子,清虛淡泊的思想固然有助于其排遣抒懷,但道教的長生目標和實踐,恐怕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信道女性對于神仙世界的追求,甚至影響到她們對于死后埋葬處所的選擇。《唐故許州扶溝縣主簿榮陽鄭道妻李夫人墓志文》中,墓主夫人李氏,打破世俗的禮儀法典,要求與亡夫分葬,提出“合葬非古,始自周公”[5]景龍003號。另據(jù)《唐故尚舍直長薛府君夫人裴氏墓志銘并序》,墓主裴氏信仰“金仙圣道”,不肯與先亡的夫君合葬,“先是遺付不許從于直長之塋,以其受誡律也”[5]開元227號。道教認為,“道反于俗”。在世俗生活中的親密關系,在神仙的世界里往往是應該被排除和避免的,由此可見,墓主奉道求仙的意志是何等堅定。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里,普通女性受社會地位、社交范圍、自身文化程度、經(jīng)濟能力等所限,難于像男性一樣,在社會生活中擁有更多的自由。她們是社會上最容易受到傷害最弱勢的群體,但道教信仰卻給予她們更大的自由度和生活空間,給予她們真實、深刻的生命慰藉。尤其是在唐代這樣具有較為廣泛崇道信念的社會里,女子可以與男人一樣實修同證,女子可以因道高德重而成為帝王之師 (如韓自明入玉晨觀為文宗皇帝講法),女子可以因修道而逃避她們不幸的婚姻生活 (如戚逍遙、裴玄靜),也可以因信道而成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關鍵是這樣的奉道行為是統(tǒng)治者提倡、社會普遍推崇的。大唐開放的社會風氣和道教貴柔守雌的傳統(tǒng)給了平民女子擺脫平凡無助生活的機會,使她們能夠克服比男性更多的障礙去追求至道,將個人幸福與心靈滿足最終寄托于虛無飄渺的神仙世界,相信只要“心于至道”,便“合陟仙階”[3]卷69女仙14。從這個意義上說,女真升仙現(xiàn)象亦是唐代婦女得到相當解放的象征,對于激勵普通女性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與幸福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二、流慶邦家:官方的造神需求

就唐代女真升仙事件的具體個案來看,多有地方長官的在場及參與,甚至統(tǒng)治者也積極加入到造神運動之中。其中,尤以謝自然事件為最。

果州刺史韓佾,貞元六年至七年 (790-791)在任[7]2895。他是首先于民間發(fā)現(xiàn)謝自然的官員,因謝自然“十四始絕?!?,韓佾疑其妄,“延入州北堂東閣,閉之累月,方率長幼,開鑰出之,肢體宛然,聲氣朗暢。佾即使女自明師事焉”[3]卷66女仙11。他在率長幼驗證謝自然絕粒事件真實非虛的過程中,不經(jīng)意間擴大了謝自然的社會影響。其后令自己寡居的女兒韓自明與謝自然相師友,并于貞元七年,在大方山置壇,請程太虛①《仙鑒》卷四十二載:“程太虛者,果州西充人,幼好道,節(jié)操不類于常人。年十五,登所居之東山,飄然有凌虛意?!晔?,恃怙俱失,棄資產(chǎn),居南岷山,絕粒坐忘,動逾數(shù)月”。另據(jù)《韓自明墓志》,“時粱有上士程太靈者,神明而久壽,惕先譴而初不傳法,后因山行得玉印,文曰三天之櫻不習□師,與謝友詣門求度。程君曰:印之來哉,有為耶,遂設壇授之以三洞符箓。法事粗畢,印亡所在?!痹偈谧匀蝗垂?,為程、謝一系取得崇高的社會地位客觀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韓佾之后的果州刺史李堅,貞元九年至十一年 (793-795)在任[7]2896,是謝自然升天時的地方長官,撰有《東極真人傳》敘述謝自然成仙事跡②《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李堅《東極真人傳》一卷,果州謝自然?!庇謸?jù)《輿地碑記目》卷四《廣安軍碑記·鶴棲山古碑》:“其大略云,唐貞元十年,歲在甲戌,果州女子謝自然白日升仙,刺史李堅以狀聞,又為之傳?!保彩窍虍敃r的統(tǒng)治者德宗上表奏白日飛升事件的直接當事人③據(jù)《全唐詩》中華書局1985年卷三三六韓愈《謝自然詩》序:“果州謝真人上升在金泉山,貞元十年十一月十二日白晝清舉,郡守李堅以聞,有詔褒諭?!?。據(jù)《太平廣記》所傳《集仙錄》載“李堅常與夫人于幾上誦經(jīng)”、“以李堅崇尚至道,稍稍言及”等[3]卷66女仙11,可知李堅本身有著虔誠道教信仰。所以,貞元九年他才會為謝自然筑室于金泉山,從而導致了貞元十年,謝自然移入金泉道場后屢感仙使下降,終于白日升天的事件發(fā)生。當時情景,韓愈在《謝自然詩》中有所描述:“入門無所見,冠履同蛻蟬?!彼未詈暌嘤性?“昔時謝女升仙處,今日遺跡尚宛然。蟬蛻舊衣留石室,龍飛流水涌金泉,碑書故事封蒼蘚,殿寫真容鎖翠煙。薄暮嶺松聽鶴唳,猶疑仿佛是神仙?!保?]另一位直接參與其事的地方官員是當時的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據(jù)《續(xù)仙傳》:“貞元中白日上升而去,節(jié)度使韋皋奏之?!保?]5冊83韋皋,字城武 (746-806),貞元元年出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在蜀二十余年,封南康郡王,謚曰忠武,以文翰之美,冠于一時。果州屬韋皋轄地,故《續(xù)仙傳》此言應無虛。

李堅、韋皋等是否親見謝自然升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這些地方長官的上表奏聞甚至親筆作傳,謝自然升仙一事才能上達朝廷,下聞里巷郊野,本末細節(jié)盡人皆知。不僅用事實強化了唐初高道吳筠等宣揚的“神仙實有”、“神仙可學”的道教神仙理想,吸引到更多的向道之人,同時,也激勵著道教信徒“勤修功德,并諸善心,修立福田,清齋念道”[3]卷69女仙14,客觀上對于穩(wěn)定社會、鞏固唐后期的政治統(tǒng)治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除了謝自然升仙例,唐開元年間,冀州棗強縣女道士邊洞玄升仙事件中,當時的冀州刺史源復和最高統(tǒng)治者唐玄宗也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太平廣記》引《廣異記》:“唐開元末,冀州棗強縣女道士邊洞玄學道服餌四十年,年八十四歲,忽有老人持一器湯餅來謁洞玄,曰吾是三山仙人,以汝得道,故來相取。此湯餅是玉英之粉,神仙所貴,頃來得道者多服之,爾但服無疑,后七日必當羽化?!葱顺俗显岂瞪砜罩辛?,去地百余尺,與諸弟子及法侶等辭訣。時刺史源復與官吏百姓等數(shù)萬人皆遙瞻禮。有頃日出,紫氣化為五色云,洞玄冉冉而上,久之方滅?!保?]卷63女仙8據(jù)《唐刺史考全編》,源復于開元二十七年 (739)在任[7]1498,當是向唐玄宗報告邊洞玄升仙的地方長官。而好道的玄宗對此事也多加褒揚。宋代朱長文撰《墨池編》,其中有“《唐敕楊源復褒邊洞玄升仙語》,唐明皇書”的記載④按,“楊源復”應為“源復”之誤。。又據(jù)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 “邊洞玄,棗強人,自幼于紫云觀出家修行,后得道白日飛升,唐玄宗御制詞以褒揚之。”[9]與《廣異記》相比,北宋道教類書《云笈七簽》中收錄的邊洞玄事跡,玄宗的戲份更被大大加重:“是日辰巳間,大唐明皇居便殿,忽聞異香紛郁,紫炁充庭,有青童四人導一女道士,年可十六七,進曰:‘妾是幽州女道士邊洞玄也,今日得道升天,來以辭陛下?!杂櫲饺蕉?。乃詔問所部,奏函亦驛騎馳至,與此符合。敕其觀為登仙觀,樓曰紫云樓,以旌其事。是歲皇妹玉真公主咸請入道,進其封邑及實封。由是上好神仙之事彌更勤篤焉,仍敕校書郎王端敬之為碑以紀其神仙之盛事。”[10]玄宗是歷史上有名的崇道皇帝,其治下官吏報告飛升事件,固然有投其所好之嫌,但與政治需要相比,后者顯然占據(jù)了更為重要的地位。唐玄宗統(tǒng)治時期,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強大的政治實力、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家給富戶,人無苦窳。四夷來同,海內(nèi)晏然”,位于社會最下層的普通民女通過修道而能白日飛升,這不僅為強盛的王朝錦上添花,更昭示了“李氏將興,天祚有應”[11],符合唐王室抬高其家族地位,君權神授的心理。而安史之亂后,唐王室之權威江河日下。此時出現(xiàn)的謝自然、裴玄靜、戚蒙女眷、戚玄符等升仙事件,則無疑為衰弱不堪的唐王朝打了一劑強心針。其中,謝自然飛升后,唐德宗曾連發(fā)兩道詔書,《輿地碑紀目》、《四川通志》均提到“唐誥刻在金泉山”①據(jù)王象之撰《輿地碑紀目》卷四“順慶府碑記”。又據(jù)《四川通志》卷二十六“古跡·順慶府·南充縣·古碑記附”。,明代《蜀中廣記》亦有“唐誥刻”[12]的記載。對于自己治下出現(xiàn)這么一個白日飛升的女道士,德宗無疑深感欣慰,升仙事跡不僅體現(xiàn)了大唐王朝的遠祖、道教教主老子之教傳不朽,流慶邦家,同時也暗示著李家天下將會延綿永傳。

三、勸善成仙:道教的倫理美學

世界上任何宗教都有著自已的倫理體系,道教也是如此。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傳統(tǒng)宗教,道教對中國固有的傳統(tǒng)文化兼收并蓄,自始至終浸潤在中華民族的“忠”、“孝”、“仁”、“義”、“慈”、“愛”的倫理傳統(tǒng)中,不僅強調(diào)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更注重修道者人格、品行的培養(yǎng),形成了與世俗化的倫理美學“和光同塵”的宗教倫理美學。例如“全真七子”之一的譚處端就說過:“為官清政同修道,忠孝仁慈勝出家。行盡這般功德路,定將歸去步云霞?!保?]25冊849把修道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認為遵循社會倫理道德甚至勝過修道、出家。站在封建社會人與社會關系的立場上,世俗審美標準中所認為的最好的品行無疑是“忠”、“孝”。而以“忠”、“孝”為核心,一系列儒家世俗的倫理原則,如“禮”、“義”、“仁”、“愛”等,也不再是一般的社會倫理要求,而是道教徒對于自身品格修養(yǎng)的宗教倫理美學標準,是能否長生久視、成仙了道的根據(jù)。

結合唐代這幾例女真白日升仙的具體個案來看,除了通過傳統(tǒng)的修道服餌術成仙外,其余幾乎都屬于積善成仙。筆者認為這不僅繼承了道教一貫的倫理美學傳統(tǒng),同時也符合唐末這一特定時期仙傳作者們刻意突出勸善成仙、維護道教信仰的具體需求。所以邊洞玄“仁慈好善,見微物之命有危急者,必俯而救之,救未獲之間忘其饑渴,……每朝于后庭散米谷以餉禽鳥,于宇內(nèi)以餉鼠。積歲如之,曾無怠色”[3]卷63女仙8。后得仙人贈大還丹,食之升天。楊正見因家中宴客,不忍殺害盆中之魚,懼公婆責怪而逃入山野,為女冠收留。女冠曰:“子有憫人好生之心,可以教也。”[3]卷64女仙9后因汲水得人形茯苓,食之升天。正如《太平經(jīng)》所言:“善者致善,惡者致惡,正者致正,邪者致邪,此自然之術,無可怪也?!保?3]

修道者修命以求長生,是從關注個體的現(xiàn)實生命出發(fā)的,貴生樂活是人的本能。道教貴生、惜生,不僅體現(xiàn)在個人對修道、長生的追求上,更要推己及人,并進一步將人之生擴大到對所有有生命之物的重視。這種對萬物一視同仁的慈愛之心,既有大乘佛教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慈悲,也有儒家仁學的印跡,更是道教對生之渴慕與崇拜的充分表達和高道大德高尚品格的深刻展現(xiàn)。南朝時,陸修靜撰《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愿儀》就已提出: “三合成德?!剩灰?行功德,二也;德足成道,三也?!保?]9冊823可見,那時的道教已經(jīng)把仁慈、做功德與修道三者融為一體,并以此作為得道的前提。

在楊正見成仙故事中,作者借楊正見之口說:“得食靈藥即日便合升天,所以遲回者,幼年之時見父母揀稅錢輸官,有明凈圓好者,竊藏二錢玩之。以此為隱藏官錢過,罰在人間更一年耳。”竊藏官錢,違背王法,是為不忠,故升仙之日也要拖延一年。而韋蒙妻眷白日升天,則因其“九世祖有功于國,有惠及人。近已擢為地下主者,即遷地仙之品。汝母心于至道,合陟仙階?!保?]卷69女仙14這些內(nèi)容既反映出道教自《易傳》繼承的善惡承負思想,同時更十分強調(diào)儒家忠孝的理念,甚至使之凌駕于道教修煉的要求之上。唐代后期,中央集權受到威脅,宦官專權,政局混亂,民生凋敝。高道杜光庭提出“仙道多途”,在三種傳統(tǒng)的成仙形式之外別立“鬼仙”一種,專為“積功未備,累德未障”或“至孝至忠,至貞至烈”[14]的凡人量身定做,也正是為了迎合特定時代的世俗倫理要求。

綜上所述,以社會普遍的崇道背景為基礎,加上地方官員的推波助瀾,統(tǒng)治者的下詔褒美,升仙故事得以在民間口耳相傳,而最終保存定型為今天我們所見的樣子,卻有賴于文學家、道教學者 (尤其是道教學者)的努力。正是他們,“接高尚所談,兼復積年之間聞見皆銘于心”[2]5冊77,有意識地篩選、增刪、創(chuàng)作,最后才終于將全部升仙故事構造完成。無論是修道服餌的謝自然,還是積善成仙的邊洞玄、楊正見,道教學者們均通過搜集整理其故事傳聞,編撰成書,以文學作品的形式將這些形象、事件加以保存和定型,作為“道不負人”[2]2冊917的依據(jù)。這些經(jīng)過提煉的故事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了道教的成仙理想、倫理情感、審美追求,是道教知識分子自覺強化道教信仰、維護道教發(fā)展的產(chǎn)物。面臨唐末道教所依附的王朝日益衰敗、道教自身危機不斷加深的局面,道門中的有識之士,沈汾、杜光庭等,將神仙思想、道教情感融匯于世俗生活的題材之中,將“善”能致仙、“道不負人”作為美育的教材,宣傳神仙實有、神仙可致,撫慰動亂中的人心,“培養(yǎng)人類的愛苗”,生動地反映出特定時代道教思想自身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和唐末道教倫理美學思想的時代特色。

[1]陳攖寧.道教與養(yǎng)生[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0.

[2]道藏[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3]李昉.太平廣記[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釋道宣.續(xù)高僧傳[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5]周紹良.唐代墓志匯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王明.抱樸子內(nèi)篇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5.

[7]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8]張晉生.四川通志:卷二四[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五五[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0]張君房.云笈七箋:卷一一〇[M].中華書局,2003.

[11]二十五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3486.

[12]曹學佺.蜀中廣記:卷二七[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王明.太平經(jīng)合校[M].北京:中華書局,1960:512-513.

[14]全唐文:卷九三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升仙道教
從馬王堆T形帛畫看漢代升仙思想
高鵬礦業(yè)“升仙”
支點(2020年6期)2020-06-19 08:36:13
關于考古出土的東漢俑研究
藝術科技(2019年11期)2019-09-18 02:45:39
西夏道教補議
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 11:21:42
空間視角下楚漢葬俗中的鳳凰演變
江漢論壇(2018年1期)2018-02-05 17:24:49
論河南南陽漢畫像石中四神圖像
杜詩中的道教法術與杜甫的宗教觀
試論《水滸傳》的道教思想
漢畫像柿蒂紋空間性研究
近現(xiàn)代溫州道教的組織性
昌都县| 资溪县| 恩施市| 阜宁县| 鄂温| 凤凰县| 仪征市| 自治县| 霸州市| 厦门市| 兴业县| 克什克腾旗| 华蓥市| 修文县| 榕江县| 长宁区| 平邑县| 繁昌县| 洞头县| 密山市| 阿拉善右旗| 惠水县| 扬中市| 如东县| 天津市| 扶绥县| 兰西县| 兴宁市| 开鲁县| 武鸣县| 嫩江县| 洪雅县| 房产| 江西省| 阿克苏市| 新宁县| 永靖县| 安图县| 沛县| 温州市|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