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馬王堆T形帛畫看漢代升仙思想

2024-07-01 16:08:15張宇璇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4年10期
關(guān)鍵詞:升仙漢代生死觀

張宇璇

摘 要:作為漢初珍貴的繪畫實物資料,馬王堆T形帛畫蘊涵著深厚的精神內(nèi)涵。文章通過對馬王堆T形帛畫的形式風(fēng)格分析、圖像內(nèi)容分析和部分圖像假說的文獻綜述,深入探討帛畫中所體現(xiàn)的中國古代貴族的升仙之旅。

關(guān)鍵詞:馬王堆T形帛畫;漢代;墓葬美術(shù);升仙;生死觀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0.031

天高地迥的浩瀚宇宙千百年來一直是人們神往的高地,古有屈原“攔彗星以為旍兮,舉斗柄以為麾”①的遐想,今有現(xiàn)代航天探索,筑夢星辰大海。從古至今,人們對于“升天”的追求,無論在精神層面還是物理意義上都從未止步。

升仙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主要受道家學(xué)說的影響?!稘h書·淮南王安傳》有言,“神仙黃白之術(shù),亦二十萬余言”②。在中國古代,升仙被視為一種修行,通過修煉和悟道,達到永生或成仙的目標(biāo)。漢代,黃老之風(fēng)盛行,人們對死后升仙具有強烈的執(zhí)念,西漢初年受楚地鬼神文化影響頗多,死后是升天還是入地,漢代人們對于身后世界的向往在墓葬美術(shù)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作為后人了解2000年前社會風(fēng)貌的窗口,馬王堆漢墓為研究漢代繪畫藝術(shù)和當(dāng)時人們的生死觀提供了珍貴史料。本文以馬王堆1號漢墓的T形帛畫為例,通過深入分析其圖像特征、元素象征意義等,追溯中國漢代貴族的升仙之旅。

1 形式風(fēng)格分析

馬王堆漢墓于1972年發(fā)掘于湖南省長沙市,是中國考古史上的重大事件。墓葬中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墓葬結(jié)構(gòu)整體保存完好,幾乎將漢代貴族的生活起居和喪葬理念完整呈現(xiàn)。T形帛畫出土于1號坑,是古人出殯時所用的一種飛旐③,作為隨葬品覆蓋在墓主人棺蓋上。

馬王堆T形帛畫長205厘米,上寬92厘米、下寬47.7厘米,四角有穗狀飄帶(圖1)。畫面自下而上繪有三個空間、多個場景,出土?xí)r圖案及色彩保留完整。主要作用是引領(lǐng)墓主人靈魂升天,畫面上的種種圖示都透露著濃郁的封建主義色彩。

表現(xiàn)墓主人羽化飛升的主題在楚地十分常見,除馬王堆1號漢墓T形帛畫外,還有出土于長沙市子彈庫戰(zhàn)國楚墓的《人物御龍圖》(圖2)和出土于長沙市陳家大山戰(zhàn)國楚墓的《人物龍鳳圖》(圖3)。這些帛畫傳遞出楚人對靈魂升天的渴望。馬王堆T形帛畫與戰(zhàn)國時期的兩幅帛畫相比,在內(nèi)容上更加豐滿,人物和神人異獸更加流暢,視覺效果具有移步易景的流動感。

戰(zhàn)國帛畫對人物和龍鳳等形象的刻畫較為簡單,主要是在幾何形狀基礎(chǔ)上演化而來的,隱約透露著原始彩陶圖案繪制風(fēng)格。而馬王堆T形帛畫上的人物和神靈造型成熟、畫風(fēng)穩(wěn)定,除龍鳳外,又增添了許多詭形怪狀的神獸。它們身形靈動,體態(tài)穿插盤結(jié),畫面極具張力。戰(zhàn)國帛畫的人物表現(xiàn)具有一定的程式,基本為正側(cè)面造型,且與畫面中其他圖像各據(jù)一方,互不相連。而馬王堆T形帛畫的人物形象在正側(cè)面的基礎(chǔ)上微微向正面偏移,采用3/4側(cè)臉,重疊的人群和物品使畫面有了空間層次。

在風(fēng)格方面,馬王堆帛畫整體詭譎絢爛,極具楚地遺風(fēng)。畫面填充飽滿,各種靈異的神人異獸接踵而至,洋溢著楚文化中的浪漫主義特性,以自下而上盤旋飛升的游龍為代表,極具動勢。在表現(xiàn)手法方面,馬王堆T形帛畫繼承了戰(zhàn)國帛畫的墨線勾勒,用筆線條流暢、靈活自如。在此基礎(chǔ)上增添色彩,運用礦物質(zhì)顏料,畫面鮮亮妍麗、不易褪色。馬王堆T形帛畫構(gòu)圖沿中軸線基本左右對稱,圖案豐富、構(gòu)圖飽滿,很多意向左右呼應(yīng),符合中國傳統(tǒng)的二元結(jié)構(gòu)。

2 圖像內(nèi)容分析及部分圖像假說的文獻綜述

2.1 T形帛畫下段(圖4)

T形帛畫最下方描繪的兩條鯨鯢交織纏綿,形成圓環(huán)。雙魚背部站立一個巨人,雙手托起白色平臺。巨人胯下有一條赤蛇穿過,左右勾連起畫面兩端的游龍,暗示了雙龍交合,生命新生;身側(cè)各有一只大龜口銜靈芝,背馱鴟鸮。這是墓主人升天之路的起點。關(guān)于巨人的身份,目前有托地力士說、禺疆說和鮌說等。著名考古學(xué)家安志敏先生認(rèn)為,戰(zhàn)國、漢代器物上曾出現(xiàn)力士承重的形象,足下繞蛇,巨人應(yīng)為地下托舉大地的神祇④。夢辭專家蕭兵先生根據(jù)《山海經(jīng)》等典籍記述,認(rèn)為巨人是來自蓬萊仙島上的海神禺疆,站在以自己為化身的魚背上,用雙手托起大地。歷史學(xué)家馬雍先生認(rèn)為巨人是因治水犧牲、得道成為水府之神的鮌,兩只大龜和鴟鸮是他的使者,符合《楚辭·天問》中“鴟龜曳銜,鮌何聽焉,順欲成功,帝何刑焉?”⑤的記載⑥。

2.2 T形帛畫中段(圖5)

在巨人托舉的地平線上,表現(xiàn)了人間的祭祀場景。墓主人辛追的族人正聚在一起,對著辛追的靈臺行特牛⑦禮。靈臺上方兩側(cè)各有一只人面鳥身的生物。其身份目前有仙人說、比翼鳥說、春神句芒說等。著名民俗學(xué)家孫作云先生依據(jù)《山海經(jīng)》《楚辭·遠游》及《論衡》中“好道學(xué)仙,中生毛羽,終以飛升?!瓰榈缹W(xué)仙之人,能先生數(shù)寸之毛羽,從地自奮,升樓臺之陛,乃可謂升天”⑧等文獻,推斷該生物為漢初人們心中的仙人形象⑨。彭景元認(rèn)為其應(yīng)為比翼鳥,正如《山海經(jīng)》中記載,兩鳥比翼而飛,引領(lǐng)墓主人向上飛升,人首為制作者有意刻畫⑩;還可能為人首鳥身的春神“句芒”,傳說中溝通人間和仙境的奇異生物,寓意著新生與復(fù)蘇,暗示墓主人破繭成蝶、羽化成仙。

再前行,中央有一枚碩大的玉璧,兩條巨龍穿過玉璧交叉纏繞,玉璧下方用組綬懸掛著一枚玉璜(圖6)。玉璧是常見的陪葬品,能貫通生死、引渡靈魂。古人認(rèn)為玉璧中間的孔洞是生死之門,生者靈魂穿孔而過,就完成了從生入死的過程。

玉璧之上還有一個刻有云紋的白色平臺,墓主人的靈魂衣著華麗、拄杖而行,在精美的華蓋下前呼后擁著接受來自天界使者帶來的信物(圖7)。辛追及侍從面朝西方,使者自西而迎,古人認(rèn)為天上仙境在西方,向西而行就能踏上升天之路。

2.3 T形帛畫上段(圖8)

在人間和天界之間,矗立著一個象征天門的華蓋(圖9),下方有一只形似貓頭鷹的神鳥(圖10),代表著來自天界的使者,前來迎接墓主人。進入天界,左右兩位司閽拱手而坐,把守宮闕,闕上各伏一紅豹;再向里深入,兩條巨龍張牙舞爪,昂首相對;左側(cè)有一鉤彎月,月亮的上方臥著一只蟾蜍與玉兔相嬉,下方嫦娥乘云飛騰,用雙手托舉著月亮;右上角的紅色太陽中心站立一只金烏,下方的扶桑枝葉纏繞八個紅色圓點。

正中央描繪人面蛇身的神明,身著藍色外衣,赤色長尾圍繞身體(圖11)。神明左右側(cè)立有引吭高歌的神鳥。下方繪有一對飛鳥(圖12),與一對獸首人身騎著異獸的神靈一同牽引著一個似“鐸”的樂器(圖13)。人首蛇身的形象目前有燭龍說、伏羲說、女媧說、地母說、黃帝說等。安志敏先生引用《楚辭·天問》載“日安不到,燭龍何照”k、《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fēng)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l等古代文獻,認(rèn)為人面蛇身的形象是燭龍神m。著名考古學(xué)家商志先生根據(jù)《魯靈光殿賦》載“伏羲麟身,女媧蛇軀”n、《女媧畫贊》載“或云二皇,人首蛇形”o、《列子·黃帝篇》載“庖犧氏……蛇身人面”p,且出土的漢代畫像石中有獨自出現(xiàn)的人身蛇尾、榜題“伏戲”的形象,認(rèn)為居于上端中央的形象是伏羲q。著名史學(xué)家郭沫若先生認(rèn)為女媧是母系社會的天帝上神,后世儒家思想雖重男輕女,重伏羲而不提女媧,但種種跡象表明女媧作為天帝存在要早于伏羲,整幅帛畫仍然保留著母系中心意識的遺風(fēng),且楚地文獻如《楚辭·天問》等皆只提女媧而忽略伏羲,從社會發(fā)展史的角度推測,此形象應(yīng)為女媧r。著名美術(shù)理論家劉敦愿先生從文獻學(xué)和民族學(xué)的角度分析,認(rèn)為帛畫中六個與龍、蛇有關(guān)的形象源自早期人類的自然崇拜,龍圖騰又發(fā)源于蛇,它們代表土地,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息息相關(guān),蛇還代表著生殖、女性、陰司等,所以女性面孔蛇尾的神祇應(yīng)當(dāng)為地母或地府女神s。彭景元先生認(rèn)為西漢初年黃老之學(xué)盛行,人們用五行的觀念解釋朝代更迭,秦為水德,作為克秦的西漢則為土德,而黃帝作為三皇之一,又與漢同為土德,因此西漢統(tǒng)治者將黃帝視為最高神,傳說中女媧、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也被移花接木作為黃帝的形象呈現(xiàn)t。

總之,雙龍穿璧連通上下,身上布滿羽翼,身邊伴有云氣,做向上升騰狀;吊掛在玉璧下的組綬向兩側(cè)飄散;空中的飛鳥、神靈等跡象均表明墓主人處在虛空之中。圖像中的墓主人并不是其真實寫照,而是正處于飛升過程中的靈魂u,即將得道成仙的亡魂。整幅畫面大氣磅礴,融會貫通,上下幾部分可以獨立成篇。上古神明的穿插配合彼此有所關(guān)聯(lián),又使畫面充滿了來自遠古的浪漫想象。至此,墓主人終于實現(xiàn)了美好夢想:升天成“仙”。

3 結(jié)語

中國古代的升仙思想源于道家哲學(xué),體現(xiàn)了古人對超越塵世、達到永生境界的向往。隨著黃老之學(xué)與儒家、佛家等思想融合,逐漸形成了具有豐富文化內(nèi)涵的獨特升仙體系。馬王堆T形帛畫基本反映了漢初的繪畫風(fēng)貌,傳達了漢代貴族對超凡脫俗和得道成仙的追求,也為后代墓葬美術(shù)提供了范例。盡管從現(xiàn)代人的視角出發(fā),T形帛畫中的升仙思想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但是也反映了古人對美好愿景的追求,鼓舞了千秋百代。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后世不斷賦予“升天”新的內(nèi)涵,通過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人類終于在今天通過航天科技真正實現(xiàn)了“升天”的宏偉目標(biāo)。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luò))

注釋

①屈原.楚辭:遠游[M].北京:中華書局,2016.

②班固.漢書:淮南王安傳[M].北京:中華書局,2007.

③u李清泉.引魂升天,還是招魂入墓:馬王堆漢墓帛畫的功能與漢代的死后招魂習(xí)俗[J].美術(shù)大觀,2021(5):28-39.

④安志敏.長沙新發(fā)現(xiàn)的西漢帛畫試探[J].考古,1973(1):43-53.

⑤k屈原.楚辭:天問[M].北京:中華書局,2016.

⑥馬雍.論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帛畫的名稱和作用[J].考古,1973(2):118-125.

⑦張聞捷.漢代“特?!敝Y與馬王堆帛畫中的祭奠圖像[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7(2):112-121,162-163.

⑧王充.論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⑨孫作云.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畫幡考釋[J].考古,1973(1):54-61,70-71.

⑩彭景元.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新釋[J].江漢考古,1987(1):70-76.

l田姝.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

m安志敏.長沙新發(fā)現(xiàn)的西漢帛畫試探[J].考古,1973(1):43-53.

n參見王延壽《魯靈光殿賦》。

o參見曹植《女媧畫贊》。

p張湛.列子:黃帝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q商志(香覃).馬王堆一號漢墓“非衣”試釋[J].文物,1972(9):43-47,74,76-78.

r郭沫若.桃都、女媧、加陵[J].文物,1973(1):2-6.

s劉敦愿.馬王堆西漢帛畫中的若干神話問題[J].文史哲,1978(4):64-73.

t彭景元.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新釋[J].江漢考古,1987(1):70-76.

猜你喜歡
升仙漢代生死觀
Dancing for theDead
話語雜糅中的生死觀建構(gòu)——“生前契約”語類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速讀·下旬(2021年2期)2021-07-23 02:43:37
高鵬礦業(yè)“升仙”
支點(2020年6期)2020-06-19 08:36:13
關(guān)于考古出土的東漢俑研究
空間視角下楚漢葬俗中的鳳凰演變
江漢論壇(2018年1期)2018-02-05 17:24:49
論河南南陽漢畫像石中四神圖像
漢代嶺南的貢納情況述略
漢代造型藝術(shù)與當(dāng)代中國畫發(fā)展問題研究
敦煌漢簡字體特點研究
今傳媒(2016年8期)2016-10-17 00:57:34
科技| 定襄县| 双鸭山市| 北碚区| 土默特右旗| 肥西县| 石柱| 上栗县| 类乌齐县| 中阳县| 霍山县| 乐业县| 泾阳县| 永和县| 博乐市| 德令哈市| 房山区| 三穗县| 凭祥市| 清流县| 阿拉善盟| 疏附县| 玉林市| 普兰店市| 贵南县| 肇庆市| 富裕县| 芒康县| 正镶白旗| 金沙县| 曲阳县| 定远县| 连州市| 东乌| 鹤岗市| 开封市| 阳谷县| 南通市| 北宁市| 新闻|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