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guān)于“八風(fēng)指八音”的思辨

2011-04-12 21:54:58
衡水學(xué)院學(xué)報 2011年6期
關(guān)鍵詞:八音八方民謠

陳 林

(安徽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動漫學(xué)院,安徽 淮南 232007)

關(guān)于“八風(fēng)指八音”的思辨

陳 林

(安徽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動漫學(xué)院,安徽 淮南 232007)

“八風(fēng)”和“八音”是我國古代音樂史中兩個不同的概念,從古至今各家對二者的解釋雖不盡相同,但從未把二者等同視之,上海音樂出版社發(fā)行的《音樂美學(xué)教程》一書提出“八風(fēng)指八音”,顯然是一家之言,不可為憑?!鞍孙L(fēng)”所出之處,顯示的應(yīng)是“八方”而來的各國民歌民謠,從未被解釋為 8種樂器;而“八音”所出之處,大都理解為“8種樂器”,而從未解釋為“八風(fēng)”的代名詞。

八風(fēng);八音;《音樂美學(xué)教程》

在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音樂美學(xué)教程》第 13頁中,提到了“八風(fēng)平”的音樂審美概念,并做出以下解釋:“八風(fēng)指八音,即各種樂器。”“八風(fēng)”與“八音”作為中國古代音樂史中的兩個獨立的音樂概念,從古至今各家對二者的解釋雖不盡相同,但從未把二者等同視之,筆者亦不敢茍同《音樂美學(xué)教程》中的提法。

《漢書·魏相傳》記日相“又數(shù)表采《易陰陽》及《明堂月令》奏之”“臣聞易日: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四時不忒,圣王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天地變化,必由陰陽,陰陽之分,以日為紀。日冬夏至,則八風(fēng)之序立,萬物之性成,各有常職,不得相干”。由此可見,“風(fēng)”本來就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但如果把“風(fēng)”這一概念納入到學(xué)術(shù)研究范疇之中,它的意義就會有較大的改變。尤其對于中國古代文藝美學(xué)來說,“風(fēng)”又有著特殊的含義。皮朝綱、李天道 2先生在《中國古代審美心理學(xué)論綱》中認為,“風(fēng)”包括 3個方面的意義:一體、二化、三氣。一體是指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民歌民謠;二化是指詩歌的審美教化作用;三氣是指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作主題的思想、情感和意趣[1]。關(guān)于八風(fēng)的說法,沈祖綿先生在 1995年《周易研究》第一期《八風(fēng)考略》一文中,曾經(jīng)旁征博引,考究各家之言,把其分為 10說。其主要結(jié)論是:“風(fēng)應(yīng)八方,諸家無異說,要皆殊途同歸。有以八方解之者,有以八節(jié)、八卦解之者,有以八方、八卦解之者,有以八卦、八音解之者,有以八節(jié)解之者,有以卦氣解之者,有以八方、十二子、二十四節(jié)中、二十八舍解之者,因人事日繁,立說日密,至其源起,似先有四方,及于八方,變及八卦,變由八卦而及于八音,其說一也。又以四時及于八節(jié),由八節(jié)而后及于十二子、二十四節(jié)中、六十卦氣、七十二候,其說二也[2]?!痹撜f法肯定了八風(fēng)的基礎(chǔ)意義為八方,顯然是比較準確的。同時,沈先生的說法指出八風(fēng)說似先有四方及于八方,變及八卦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也應(yīng)該是比較正確的。對此筆者持贊成態(tài)度,把上述兩家之言進行綜合研究,筆者則傾向于“八風(fēng)”指的乃是“風(fēng)”的理論中的“一體”,即是指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民歌民謠。此“風(fēng)”應(yīng)該是取自《詩經(jīng)》之《風(fēng)》,《詩經(jīng)》分為風(fēng)、雅、頌 3部分,實際上也是音樂概念上的分類。宋代鄭樵(1103—1162年)認為,風(fēng)土之音曰“風(fēng)”,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通志·點序》)這兒的“風(fēng)”就是指統(tǒng)治者為了享樂,派人四處搜集的民歌。也就是后來歷史學(xué)家所稱“采風(fēng)”的結(jié)果?!讹L(fēng)》包括十五國風(fēng),分別為:《周南》、《召南》、《邶風(fēng)》、《鄘風(fēng)》、《衛(wèi)風(fēng)》、《王風(fēng)》、《鄭風(fēng)》、《齊風(fēng)》、《魏風(fēng)》、《秦風(fēng)》、《陳風(fēng)》、《檜風(fēng)》、《唐風(fēng)》、《豳風(fēng)》、《曹風(fēng)》,共有 160篇。當(dāng)時也有人把“巫樂”稱為“巫風(fēng)”。如《尚書·伊訓(xùn)》云:“恒舞于宮,酣歌于室,時謂‘巫風(fēng)’”。

為什么稱民歌民謠為“風(fēng)”?歷史上曾有很多學(xué)者專家做過各種各樣的解釋,其中最有說服力的解釋是:風(fēng)的聲音有高低、大小、清濁、曲直種種的特點,樂曲有似于風(fēng),所以古人稱之為“風(fēng)”。同時,樂曲的內(nèi)容、形式,一般是風(fēng)俗反映,所以樂曲稱“風(fēng)”與“風(fēng)俗”的“風(fēng)”也是相關(guān)聯(lián)的?!帮L(fēng)”除卻本意,最初指的就是一定地區(qū)和諸侯國中的“風(fēng)俗”和“風(fēng)尚”。如,“移風(fēng)易俗,莫善于樂”(《孝經(jīng)·廣要道》)?!抖Y記·王制》云:“(天子)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fēng)?!薄痘茨献印ぶ餍g(shù)訓(xùn)》亦云:“延陵季子聽魯樂,而知殷夏之風(fēng)。”《漢書·藝文志》云:“自孝武立樂府而民謠,于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fēng),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民俗,知厚薄云?!敝祆洹对娂瘋鳌分性疲骸帮L(fēng)者,民俗歌謠之詩也,謂之風(fēng)者,以其被上代以有言,而其言又不足以感人,如物因風(fēng)之動以有聲,而其聲又是動物也?!边@里所說的“風(fēng)”都是可以反映一定地區(qū)的民風(fēng)與民情的詩歌,因此后來就把帶有地方特點的民歌民謠稱為“風(fēng)”,并且朱熹同時還指出了“風(fēng)”的感化作用。而在《呂氏春秋·音初》篇中曰:“凡音者,產(chǎn)于人心者也,感于心則蕩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于內(nèi)。是故聞其聲而知其風(fēng),察其風(fēng)而知其志,觀其志而知其德?!贝藭r的“風(fēng)”已進化為“音樂的風(fēng)格”了。

“八風(fēng)”作為一個獨立的音樂概念,也散見于各種論著。在上海辭書出版社 1975年版的《辭?!凑Z詞分冊〉(上)》第 258頁有如下解釋:八風(fēng):八方之風(fēng)?!秴问洗呵铩び惺肌罚骸昂沃^八風(fēng)?東北曰炎風(fēng),東方曰滔風(fēng),東南曰熏風(fēng),南方曰巨風(fēng),西南曰凄風(fēng),西方曰飂風(fēng),西北曰厲風(fēng),北方曰寒風(fēng)。”《淮南子·墬形訓(xùn)》作:炎風(fēng)、條風(fēng)、景風(fēng)、巨風(fēng)、涼風(fēng)、飂風(fēng)、麗風(fēng)、寒風(fēng),與《呂氏春秋》略異。中華書局 2004年版《說文解字》則作:“東方曰明庶風(fēng),東南曰清明風(fēng),南方曰景風(fēng),西南曰涼風(fēng),西方曰閶闔風(fēng),西北曰不周風(fēng),北方曰廣莫風(fēng),東北曰融風(fēng)?!薄蹲髠鳌る[公五年》:“夫舞所以節(jié)八音,而行八風(fēng)?!蔽?,用來調(diào)節(jié)8種材料所制樂器的樂音而傳播八方之風(fēng)。陸德明釋文:“八方之風(fēng),謂東方谷風(fēng),東南清明風(fēng),南方凱風(fēng),西南涼風(fēng)。西方閶闔風(fēng),西北不周風(fēng),北方廣莫風(fēng),東北融風(fēng)?!?/p>

《春秋左傳正義》中《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晏嬰與齊侯論“和同”問題:“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 、八風(fēng)、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cè)?、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薄墩压迥辍啡眨骸盀榫鸥?、八風(fēng)、七音、六律,舉五聲?!贝酥?,“七音”與“八風(fēng)”相連,很明顯指的不是一回事,由此看來“音”與“風(fēng)”也是有別的。

《國語·周語下》中也有使用,周景王二十三年,“王將鑄無射,而為之大林”,受到單穆公的勸諫,又受到王朝樂官伶周鳩婉諷,伶周鳩曰:“夫政象樂,樂從和,和從平。聲以和樂,律以平聲,金石以動之,絲竹以行之,詩以道之,歌以詠之。匏以宣之,瓦以贊之,革木以節(jié)之,物得其常曰樂極,極之所集曰聲,聲應(yīng)相保曰和,細大不逾曰平。如是,而鑄之金,磨之石,系之絲木,越之匏竹,節(jié)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風(fēng)?!薄秶Z·周語》曰:“聲以和樂……節(jié)以鼓而行之,以遂八風(fēng)?!庇郑蛾套哟呵铩肪砥哂浻信c《左傳·昭公六年》相同的說法?!痘茨献印ぴ烙?xùn)》記載:“師曠之聰,合八風(fēng)之調(diào),而不能聽十里之外?!薄栋琳嬗?xùn)》記載:“耳分八風(fēng)之調(diào),足蹀陽阿之舞?!边@里的“八風(fēng)”明確是指“音樂的風(fēng)格”或是指“各地的音調(diào)(民歌),前所出現(xiàn)的樂器是為“八風(fēng)”服務(wù)的,是為表現(xiàn)音樂作品所使用的工具,而不能把二者簡單地混為一談。《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載子大叔回答趙簡子詢問揖讓、周旋之禮時曰:“為九歌 、八風(fēng) 、七音、六律,以奉五聲?!币馑际钦f:各種各樣的歌曲,各個地方的民歌,不論用七音,還是用六聲,都是以“五聲”為主 。在孔子與魯哀公對話中亦出現(xiàn)了“八風(fēng)”,哀公問孔子:“樂正夔一足,可信乎?孔子曰:舜以夔為樂正,于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fēng),而天下大服?!币馑季褪琴缱隽藰氛螅瑢Ξ?dāng)時音樂的規(guī)范化和各地民歌的交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而天下大服。此處的“通八風(fēng)”乃是指“使八風(fēng)融通”。因此,仍是指民歌,與“八音”無關(guān)。至于對“八音”一種解釋是指“八種樂器”,并無什么異議。因為在古代論著當(dāng)中,記載和解釋得都很清楚。如:在上海辭書出版社 1975年版的《辭?!凑Z詞分冊〉(上)》第 259頁有如下解釋:八音:中國古代對樂器的統(tǒng)稱。指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鐘、鈴屬金類,磬等屬石類,塤屬土類,鼓等屬革類,琴、瑟等屬絲類……

另一種解釋,國內(nèi)權(quán)威性的音樂辭書(《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中也明確寫到:“八音之樂——應(yīng)指八聲音階。隋代人以為源自漢代。多于七聲以外的音級,一般在音階理論中被視作臨時變化音,不視作音階的常規(guī)音級。隋代的第八聲,位置有定(古音階宮、商二音級之間),有專名(應(yīng)聲),不僅被看作常規(guī)音級,而且承認以應(yīng)聲作為調(diào)式主音時,可以建立‘應(yīng)調(diào)’,唐、宋兩代‘角調(diào)’也在實踐中使用著這種‘八音之樂’?!睂Υ瞬浑y理解,所謂“八音”,實際上指的就是“應(yīng)聲”。

《尚書》中《堯典》記載:“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粟,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另載:“三載,四海遏密八音。”《漢書·禮樂志》亦有記載,多舉司馬相如等數(shù)十人造為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diào),作九章之歌。《尚書·益稷》曰:“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薄吨芏Y·春宮·太師》曰:“太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3]?!薄堵暉o哀樂論》:“至八音會諧,人之所悅,亦總謂之樂,然風(fēng)俗移易,本不在此也?!薄稌x書·樂志》中《弩俞第三》曰:“五聲協(xié),八音諧,宣武象,贊天威?!?/p>

在上述這些文論記載中,對“八音“的陳述要么明顯指的是各種樂器,并且特指我國先秦時期勞動人民所創(chuàng)造的本民族的傳統(tǒng)樂器,即所謂的“華夏舊器”;要么就是承認“八音”是指音列,但究竟是怎么“奉五聲”的音列,其音的生成原理以及邏輯關(guān)系怎樣,跟我們的研究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八風(fēng)與八音最緊密的聯(lián)系也不過出現(xiàn)如下說法?!豆艠贰吩?“帝顓頊好其音,乃令飛龍作效八風(fēng)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边@種解釋欲說明風(fēng)與音樂的關(guān)系,但這只是一種傳說,并非歷史事實,故不可為憑。

綜上所述,“八風(fēng)”所出之處,顯示的應(yīng)是“八方”而來的各國民歌民謠,從未被解釋為8種樂器;而“八音”所出之處,大都理解為“8種樂器”,盡管“八音之樂”有“八聲音階”“應(yīng)聲”之說,但是從未解釋為“八風(fēng)”的代名詞,看來“八風(fēng)”與“八音”并非同一概念,不可等同視之。上海音樂出版社發(fā)行的《音樂美學(xué)教程》一書提出“八風(fēng)指八音”,顯然是一家之言,不可為憑。

[1] 皮朝剛,李天道.中國古代審美心理學(xué)論綱[M].成都:成都電子科大出版社,1989:244-255.

[2] 沈祖綿.八風(fēng)考略[J].周易研究,1995(l):28-30.

[3] 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47-49.

Critical Analysis on “BafengRefers toBayin”

CHEN Lin
(School of Animation and Cartoon, An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rade, Huainan,Anhui 232007, China)

BafengandBayinar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in ancient Chinese music history. In all ages, though experts give various explanations for them, they never regard them as the same. But it is said thatBangfengrefers toBayininThe Music and Aesthetics Tutorialpublished by Shanghai Music Publishing House. Obviously, it is just a single view which is not dependable. According to the provenance of Bafeng, it refers to various folk songs from all the countries, but it is never explained as eight kinds of musical instruments. Moreover, the source ofBayinshows it refers to the eight kinds of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is never explained as the substitute word forBafeng.

Bafeng;Bayin;The Music and Aesthetics Tutorial

J609.2

A

1673-2065(2011)06-0071-03

2011-07-11

陳 林(1971-),男,安徽蕭縣人,安徽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動漫學(xué)院講師,音樂教育碩士.

(責(zé)任編校:耿春紅 英文校對:楊 敏)

猜你喜歡
八音八方民謠
八方電氣
中國自行車(2022年6期)2022-10-29 01:59:08
《八音的秘密》
日照:聯(lián)動四海八方
金橋(2021年9期)2021-11-02 05:54:38
十唱共產(chǎn)黨
八方在中國展上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自行車(2018年7期)2018-08-14 01:52:46
鄉(xiāng)村八音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12
“民謠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海峽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6
布依八音坐唱
擁軍民謠
“八音組合”赴黑龍江省演出拉開國內(nèi)巡演序幕
音樂生活(2014年9期)2014-09-04 09:29:36
日照市| 广水市| 张北县| 房山区| 鄂州市| 鄂托克前旗| 陇南市| 通渭县| 平阳县| 山阳县| 密山市| 巴青县| 鲁山县| 博乐市| 兖州市| 志丹县| 乾安县| 定远县| 卓资县| 镇赉县| 五家渠市| 刚察县| 井研县| 浦北县| 钦州市| 绍兴市| 江孜县| 横峰县| 霍州市| 贞丰县| 邳州市| 新龙县| 苏尼特右旗| 普定县| 昔阳县| 鄄城县| 青川县| 武山县| 陕西省| 邛崃市| 黎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