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覺醒》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

2011-04-13 02:41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1年1期
關(guān)鍵詞:埃德覺醒父權(quán)

袁 源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 201209)

0 引言

作為后現(xiàn)代主義的一個分支,生態(tài)女性主義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法國女性主義學者弗朗索瓦·德奧博納在《女性主義·毀滅》中首次提到了這個概念,并把女性與自然所遭受的壓迫聯(lián)系在一起[1]。伊內(nèi)斯特拉·金將生態(tài)女性主義描述為一場女性認同運動[2]。因而生態(tài)女性主義者一方面反對把婦女置于與被開發(fā)的自然一樣被動無力的位置,另一方面又宣揚一種帶有肯定意義的與自然的認同關(guān)系[1]。20世紀90年代,生態(tài)女性主義成為顯學,其很多思想逐步成為文學批評的組成部分。它努力突破二元關(guān)系,用女性主義批評理論去探討文學作品中所反映的環(huán)境意識、人際和社會平等公正的問題,以及人與自然、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征服、支配、壓迫和統(tǒng)治方面的問題。

1899年,凱特·肖邦的中篇小說《覺醒》一發(fā)表即遭到封殺。評論界無法接受它,覺得它過于夸大了女性性意識的合理性。女主人公埃德娜深受父權(quán)—夫權(quán)的壓制,竭力掙脫婚姻的枷鎖,搬進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與情人大膽調(diào)情,逐漸找到獨立的自我意識,最后自溺于大海中。直到20世紀60年代,很多女性作家被重新發(fā)現(xiàn),其作品也受到了額外的關(guān)注,其中就包括凱特·肖邦的《覺醒》。研究者也開始關(guān)注作品中埃德娜主體意識的覺醒與建構(gòu),從多角度解析了埃德娜自殺的原因。喬治·斯潘格林認為,這一結(jié)局極符合人物性格:她從不考慮行為的后果,也不考慮未來。她一心向往的是那種難以言說的自由世界。海倫·艾米特從男性/女性視角剖析艾德娜的死,她認為社會缺乏“對女性的需要和期望的反映物”,男性可以通過水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像,而艾德娜正是要在海中發(fā)現(xiàn)“自己”。她認為《覺醒》是一部“女性自我發(fā)展和解放”的寓言。另外,有學者運用榮格分析心理學中的阿尼瑪斯(Animus)原型理論剖析艾德娜之死,認為艾德娜之死是經(jīng)過不成熟的“個體化”發(fā)展后的個體與帶有強烈的集體潛意識的環(huán)境沖突的必然結(jié)果[3]。

評論界對埃德娜之死的解釋大致可以歸為兩類:“尋找女性特質(zhì)說”和“逃避現(xiàn)實說”,主要關(guān)照的是埃德娜為什么要自殺。而小說留給我們的另一個疑問是:埃德娜為什么要采取自溺大海這種特殊的方式自殺?本文將運用生態(tài)女性主義理論,重新解讀埃德娜之死,探討小說中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意識和肖邦所倡導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哲學,同時也試圖分析這種美好愿望的局限性。

1 四個男人包圍的一生

1.1 小時候受到父權(quán)的壓抑——在自然中逃離

埃德娜的母親由于過早承擔了作為母親和家庭主婦的責任而英年早逝,所以在只有父親沒有母親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埃德娜,缺少“成就其女性角色的模型”[4]。她的成長歷程是不斷地與父親取得認同的過程,而父親則代表著社會規(guī)約、傳統(tǒng)習俗、宗教信仰等,這些限制使她透不過氣來。特別是父親強加給她的宗教信仰,讓她極其反感。她從小內(nèi)心就有一種蠢蠢欲動的背叛,“看著海面讓她想起小時候為了逃離父親長老派教會的禱告,想想就背脊發(fā)涼”[5]。父權(quán)對她內(nèi)心的壓抑一直影響著她,她認為這種宗教一直都“控制著”她,直到她來到海邊,和克里奧爾人在一起,又喚醒了她少女時代那種想逃離的沖動。甚至她的婚姻,也是對父親和姐姐的強烈反對的一種反叛。每當她透不過氣來時,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大自然的懷抱里釋放自己。小的時候,她非常向往在草叢中飛奔,找到那個“內(nèi)在的自我”,而后來教堂里壓抑的氣氛使她受不了,“她毅然站起來,走出了教堂,走進了開闊的大自然,去呼吸新鮮的空氣”[5]。正像伊內(nèi)斯特拉·金所說,當女性掙脫父權(quán)制束縛,與自然取得認同時,她們也找到了內(nèi)在的自我[2]。但是這種逃離式的反抗效果是不大的,因為它根本沒有撼動父權(quán)制本身。所以,這就為后面埃德娜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1.2 結(jié)婚后受到夫權(quán)的統(tǒng)治——在自然中解脫

丈夫?qū)5履纫暈閭€人私有財產(chǎn)的一部分,希望她和當時眾多女性一樣,成為一個“無聲的他者”。雖然當著大家的面她不得不承認丈夫是天底下最好的,但是他這種“上對下”的姿態(tài)使她越來越感到不快,加上她本質(zhì)上并非一個以“寵愛孩子,崇拜丈夫”為榮的“媽媽型女人”,所以,她從起初“無聲”的哭泣變?yōu)榕c丈夫的直接對抗直至后來搬進街角的小房子。丈夫越粗野狂暴,埃德娜就越是桀驁不馴。在她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的過程中,她從自然中汲取了很多的歡樂與慰藉。例如:自從學會游泳之后,她很多時間都泡在水里,覺得這是她唯一開心的時刻;她在花叢中盡情地享受一個人的寧靜,修剪花草,撿起枯枝敗葉,和小狗玩耍[5]。我們看到女性從家庭束縛中解脫出來,回歸自然,和其他的生物和諧相處的美景。這正是生態(tài)女性主義所倡導的生活方式。

但是,夫權(quán)的統(tǒng)治毫不亞于父權(quán)的壓抑,甚至埃德娜的父親還叮囑女婿:“權(quán)威和強制是駕馭妻子最好的辦法?!毙≌f中繼續(xù)寫道:“殊不知,他的權(quán)威和強制已經(jīng)把自己的妻子逼近了墳墓”[5]。這種諷刺的筆法反映出作者本人對這種父權(quán)—夫權(quán)聯(lián)盟是持批判態(tài)度的。于是她沒有安排埃德娜像她的母親一樣成為犧牲品,而是為她設計了一個獨特的結(jié)局——自溺大海,寓意回歸大海,仿佛回到了母親的子宮,重新找回被扼殺的獨立主體性和存在感。

1.3 出軌后受到良心的譴責、遭到情人的拋棄——在大海中沉溺

和羅伯特的愛情,使埃德娜癡狂;而與阿洛賓的性關(guān)系則使她充滿自責,但不是因為丈夫,而是覺得對不起羅伯特。她的理想狀態(tài)是和所愛的人充分享受回歸大自然的樂趣。但是埃德娜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把自己的幸福完全寄托在羅伯特身上。從對丈夫的依托,到對羅伯特的依托,這根本沒有改變她與男權(quán)社會的關(guān)系,只是換了一個對象而已。所以當羅伯特再次“拋棄”她時,她終于頓悟到羅伯特的不可依靠性。痛苦和失望至極,她選擇了投入自然的懷抱而得到永遠的解脫??梢哉f,羅伯特的“再次”離去,是她自殺的導火索。

由此可見,每當埃德娜和男性的關(guān)系變得緊張時,她都會有一個類似的舉動,就是投向自然的懷抱,尋找解脫。自然界的萬物生靈對于她有一種親近感和誘惑力,仿佛是母親的懷抱,因為“大地和子宮都依循宇宙的節(jié)奏”[6]。而只要男性權(quán)力機構(gòu)沒有被根除,她就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而且,為了獲得這種自由,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2 埃德娜那間“自己的屋子”

埃德娜為了掙脫丈夫的束縛,決定不再隸屬于任何人[5]。她不想再做別人眼中的以及她丈夫希望她成為的那個“房中的天使”。這個狹小的空間嚴重限制了她的自由。她急于想逃離這個“監(jiān)獄”,先是找到一個“自己的房間”,將自己隔離在孤島上,斷絕和社會的聯(lián)系,后又選擇自溺大海而逃離這個孤島,顯然這座孤島并沒有給她帶來身份的認同。她想通過自溺大海的方式在自然中找回自我以及存在的價值,這種向往、追求是生態(tài)女性主義所倡導的,但這只是烏托邦式的理想,和現(xiàn)實本身是有距離的。

這個“自己的房間”其實是一種自欺欺人的逃避,是女性對男性權(quán)力的退讓。它看似一個自由的空間,但實際上卻將她與社會隔離,違背了人的社會屬性,從而加劇了埃德娜的孤獨感,成了促成她自殺的另一個內(nèi)在動因。肖瓦爾特在分析弗吉尼亞·伍爾夫“一間自己的房間”時指出:“如果一間自己的屋子成為女性對政界、男性權(quán)力、邏輯和暴力的退讓,那么這間屋子將成為一座墳墓?!盵7]

3 埃德娜與大海

“大海是《覺醒》中的最重要的意象;小說中所有的重要事件都與大海相連,每一次都在大海中經(jīng)歷,直到最后的融入?!盵8]埃德娜與大海有著一種原始的母女關(guān)系?!叭藗兺ǔ⑴缘纳眢w和濕潤、鮮血、牛奶、淚水和羊水這樣的流體聯(lián)系在一起,而埃德娜自溺于大海,仿佛是回到了母親的子宮?!盵7]大海對于她有著無窮的誘惑力。特別是當她身處“父權(quán)—夫權(quán)”聯(lián)盟的壓抑而被置于絕對的弱勢地位時,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大海中釋放自己。她的聲音不被世人所聽到,大海在聽她的傾訴;她與社會的清規(guī)戒律發(fā)生沖突,大海則以博大的胸懷包容著她。所以,在她漸漸沉入大海時,“覺得自己仿佛像一個初生的嬰兒,睜開眼睛看著這個未知的世界”[5]。所以說,大海的召喚與包容成了埃德娜自殺的催化劑。

4 結(jié)論

生態(tài)女性主義是對傳統(tǒng)二元論的解構(gòu),并欲重新建立一種多元論的框架,使得人類中的各種性別以及自然界千百萬物種之間達到一種新的平衡。但這種愿望似乎過于理想化,這種烏托邦式的境界一時也難以實現(xiàn)。肖邦有意打破非“房中的天使”即“閣樓上的瘋女人”的成見,突出女性性格的多面性:女性既有其薄弱的地方,也有堅強的一面;既有看上去符合男性要求的審美訴求和價值標準,又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對自由的理解。埃德娜作為女性主體的整體性被分裂、被扼殺,采用極端叛逆的方式引起徹底的關(guān)注,體現(xiàn)她的存在價值。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她的存在感的體現(xiàn)是通過使自己不存在來實現(xiàn)的,這種邏輯謬誤加劇了作品的悲劇色彩。按照肖瓦爾特的劃分,肖邦寫作《覺醒》時正處于女性文學發(fā)展的第二個階段,

即“女權(quán)”(feminist)階段。這個階段的特征是反抗與叛逆,以及對自主權(quán)的要求。小說中埃德娜被描述成從小就不愛做禮拜、結(jié)婚也只是為了逃離父親和姐姐的管轄、最終采用極端方式反抗強權(quán)的女性,可以說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作家本人的內(nèi)心世界。作為一種女性寫作,肖邦對埃德娜這一角色的塑造既是對男權(quán)社會的一種對抗,也是對所處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只不過通過回歸自然從而取得身份認同過于理想化。小說反映出肖邦本人對女性生存狀態(tài)的思考,同時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19世紀末婦女既想獲得自由又難以獲得自由的艱難處境。

[1]金莉.生態(tài)女權(quán)主義[J].外國文學, 2004(5):57-59.

[2]KING YNESTRA.The Eco-feminist Perspective [M]// Leonie Caldecott , Stephanie Leland.Reclaim the Earth:Women Speak Out for Life on Earth.London:The Women’s Press, 1983.

[3]畢青.《覺醒》中埃德娜之死的心理分析探究[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 2001(1):69.

[4]MADSEN DEBORAH L.Feminist Theory and Literary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5]CHOPIN KATE.The Awakening[M].New York:Bantam Dell,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 2003.

[6]查倫·斯特普瑞特奈克.生態(tài)女性主義哲學中的徹底的非二元論[M]//李惠國.沖突與解構(gòu):當代西方學術(shù)敘語.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

[7]SHOWALTER ELAINE.Sister’s Choice:Tradition and Change in American Women’s Writing[M].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8]FRYER JUDITH.The Faces of Eve:Women in the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n Novel[M].New York:Oxford UP, 1976.

猜你喜歡
埃德覺醒父權(quán)
大項目
50美元可是一大筆錢
論利維坦的父權(quán)路徑
《西廂記》中女性主體意識的建構(gòu)
意識的覺醒形象的抗爭
淺談年畫中人物的變化與人的自我意識覺醒
李安家庭三部曲下的現(xiàn)代父親形象
凱特?肖邦小說《覺醒》中埃德娜的覺醒過程分析
“覺醒”背后的美國華人群體
胡適的父權(quán)缺失與母權(quán)凸顯——兼論中國傳統(tǒng)女性在社會轉(zhuǎn)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