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文
農歷春節(jié)到來前夕,俄羅斯人民卻沉痛而震驚。1月24日下午,莫斯科規(guī)模最大、進出人數(shù)最多的多莫杰多沃國際機場發(fā)生了一起重大的自殺式恐怖襲擊,入境大廳在炸彈爆炸后哀號一片,死亡35人,受傷至少130人,情況只能用傷亡慘重來形容。
近年來,俄羅斯已陸續(xù)出過許多次恐怖襲擊案件,地點包括歌劇院、小學、地鐵、飛機等,而以旅客密集的國際機場為目標的則是首宗。根據俄羅斯官方表示,這些恐怖事件皆無一例外的為車臣及高加索地區(qū)的恐怖分子所為。
車臣及高加索地區(qū)乃俄羅斯的麻煩地帶,它的激烈武裝分離運動已有漫長的歷史,也不能排除具有特定的國際背景,再加上俄羅斯本身處理失當,使得恐怖襲擊不但未見減少,反而日益增強。尤其是俄羅斯的車臣戰(zhàn)爭使得許多婦女失去了丈夫及子女,這些車臣黑寡婦死意堅決,已成了恐怖分子最大的預備隊。對俄羅斯而言,這已成了有如噩夢般的棘手難題,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解決。
今天全球多數(shù)人都不得不承認,恐怖主義仍是迄今為止人類面對政治時的最大道德難題。它借“與汝俱亡”的自殺手段表達最后的憤怒,也正固如此,遂有“反恐,反恐,越反越恐”的特性。美國反恐打到別人家里,問題解決了嗎?反而是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恐怖活動更甚,如果把反恐戰(zhàn)爭天文數(shù)字的軍費用來做善事,全球恐怖主義必然早已絕跡。
俄羅斯以反恐為名在車臣及高加索地區(qū)大動干戈,也徒然令恐怖主義更為蔓延。反恐的“反”,可能從最基本處就須從頭來過,否則只會讓恐怖主義更加擴散。
從“9·11”至今,反恐反了10年,證明了“越反越恐”的道理。就以2010年全球恐怖主義的活動趨勢為例,人們就發(fā)現(xiàn):
不僅以基地組織為代表的恐怖主義組織勢力未衰,歐洲傳統(tǒng)的恐怖主義組織及活動也告再現(xiàn)。希臘出現(xiàn)金融危機,德國最初反對歐盟紓困,德國總理默克爾即收到了國際炸彈郵包。英國的北愛爾蘭乃是近代恐怖主義的始祖之一,曾因北愛和平協(xié)議而似乎問題已告解決,但2009年起已復熾,該年發(fā)生恐怖事件17宗,10年增至74宗事件。
當今炸彈制造技術日益普及,甚至在自家廚房即可制造出威力驚人的炸彈,加之當今郵遞日益方便,近一兩年歐洲主要機場都發(fā)生過郵寄炸彈案,甚至電腦打印機的墨水都可暗藏炸彈遞送,恐怖活動泛濫防不勝防。
恐怖主義問題之所以會困擾當代,是因為當代國際社會已病了,恐怖主義是病灶,而非病因。除非世界結束那種恃強凌弱、仗勢欺人的本質,恢復它應有的愛與互助,否則恐怖主義是不可能結束。
(編輯/唐馨)
海外星云 2011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