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勇
和一位書蟲朋友一起逛書店,我挑了半天只挑了2本,他倒好,不到半個小時,便懷抱著6本書到柜臺結(jié)賬了??此I的書,最上面那本叫《普羅旺斯的一年》,還有什么《博爾赫斯詩歌集》等。
我奇怪地問:“你不是買過博爾赫斯的全集嗎,怎么還買他的書?”他笑著說:“不一樣啦,這本詩歌集內(nèi)容更全面,封面也很漂亮,我一看就喜歡上了,喜歡就買唄。我覺得人和書的相遇,也是緣分。買那些陌生的書,我向來只憑感覺。這本《普羅旺斯的一年》我也是第一次聽說,作者是個沒聽說過的外國人,但看書名就打動我了,我想內(nèi)容肯定也不錯……”我張大了嘴巴,“原來你是這么挑書的?!?/p>
后來,朋友向我推薦《普羅旺斯的一年》,他像小孩子中獎一樣興奮地說:“這書真的很不錯哦,我的眼力很靠譜,”
看簡媜的書《微暈的樹林》,讀到了這樣的文字:
像我這種依照“感覺”選購日常用品的人,天生就不是賢明的家庭主婦。畢竟,感覺與事實需要差距太大,尤其當(dāng)置身于五花八門的貨物攤,感覺的觸須猶如一條興奮的八爪魚,荷包里的硬幣、鈔票也呼之欲出。結(jié)果常常是這樣的,明明上街要買一條長褲,卻買了裙子:明明上市場只買一斤雞蛋就夠了,卻買了雞鴨魚肉、蔬菜鮮花水果、仙草愛玉粉圓養(yǎng)樂多,獨獨沒買雞蛋。
……所以,不愛吃胡蘿卜的人可以因為它紅得鮮艷欲滴而禁不起誘惑:既然買了紅的,白蘿卜又雪滑透亮,不如配成雙:這個菠菜嘛,瞧它真像一只紅嘴綠鸚鵡,買了買了!……
看完這段文字,我內(nèi)心被一種單純洗過。原來,買東西可以這樣:原來,買東西可以不算計。每個人都有購物的經(jīng)歷,精打細算者更是處處算計,為了幾元錢和賣家討價還價,甚至爭個面紅耳赤。算計是因為囊中羞澀,算計也可能是因為精明或習(xí)慣使然,但看到書蟲朋友和簡媜購物的不算計,看他們完全跟著感覺走,我被他們流露出的真性情打動。
周國平先生在《論真性情》里開頭便說:我的人生觀若要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真性情,我從來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標,覺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沒有虛度了人生。所謂真性情,一面是對個性和內(nèi)在精神價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
就如老舍在《我的母親》里這樣寫道: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孩子氣。老舍先生曾動情地描寫自己成年后,在母親面前撒嬌的情景,滿懷深情和愛意。
就如張愛玲描寫自己在米中遭遇蟲子:米缸里出蟲,所以摻了些胡椒在米里——據(jù)說米蟲不大喜歡那刺激性的氣味,淘米之前先得把胡椒揀出來……雖然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有主婦會這樣,但沒有人覺得張愛玲矯揉造作,反倒覺得她很可愛。
所以,不要強迫自己活得多成功,活出真性情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