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階段的詩歌教學表現(xiàn)出多樣性,而知識理解與能力考核的重點始終是古典詩歌。另一方面,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了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閱讀教學體系在系統(tǒng)性指引下得以發(fā)展。因此,教師需在教學中進行詩歌集整本書的閱讀教學,用古典文化進行渲染,從《李太白集》《李白詩集》這類作品上展開,促使學生貼近理解詩歌藝術,在學習中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蘊養(yǎng)出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與氣質(zhì)。在把整本書教學理念落實的前提下,學生能夠?qū)φZ文產(chǎn)生全新的學習體驗。本文簡單論述了詩歌集閱讀教學的方法,以期發(fā)展學生豐富化、多元化的閱讀思維。
關鍵詞:詩歌集;整本書;教學策略
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語文教師在古詩的教學中都比較偏重于硬性知識,從詞性到字詞的多重內(nèi)涵,很少關注詩歌的美育功能。而詩歌集整本書閱讀教學強調(diào)的是詩歌的多樣性與整體性,體現(xiàn)出了詩人的獨特風格與時代背景的變遷,在閱讀中促進了學生對詩歌的思考辨析。以李白詩歌為例,他的詩集中包含了典型的浪漫主義思維,情感表達方式更為直接具體,在詩歌中塑造了獨特的精神風貌,用另一種角度去展現(xiàn)出盛唐的景象,詩歌的載體形式做到了對人的心靈的直擊。在教學的發(fā)展下,學生對詩歌的理解能夠更上一層樓,而不是靠著書本上的解析進行學習,其過程更為靈活,很容易促進學生對詩歌的解讀,產(chǎn)生對詩歌的熱愛。以下列舉了對詩歌閱讀教學方式做出的改變,在詩歌文本中極力彰顯意境之美,閱讀學習的成效得到提升。
一、 挑選詩集著作,考慮學情特點
在詩歌集整本書的選擇上,教師應盡力挑選更適合學生的著作,從實用性與實用性的角度去分析書本的應用范圍。在此過程中,教師也需要結合實際語文教學的需要,在聯(lián)系傳統(tǒng)文化與知識基礎的層面上去進行引導教學,在詩歌營造的意境中使學生領略傳統(tǒng)文化的美,通過審美品格的培養(yǎng),使教學能夠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相契合。另外,在挑選詩集的同時,教師也應注意學生的能力層次,按照大部分人的認知水平進行篩選,從而與中高考銜接起來。
如,對古典詩歌這一塊,教師就可以著重挑選李白的詩歌,從最經(jīng)典的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詩歌上展開教學,用整本詩歌集來突出其藝術性與感染力。在鑒賞詩歌的途中,著力表現(xiàn)詩性這一文學特征,來做到“置身詩境,緣景明情”,而對詩歌集整本書的閱讀,學生也能更全面地了解李白這一位詩人,他不僅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更有“長相思,摧心肝”的輾轉(zhuǎn)反側,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邁,更有“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霸氣。不同的詩篇表現(xiàn)了不同的主題與風格,而這些都是李白個人情感與性格的體現(xiàn),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知更豐滿,更覺得這位詩人的“可愛”。他的不得意,他的“濟蒼生,安社稷”的抱負,他對個人命運的抗爭與對社會的批判,都在詩歌集中得以體現(xiàn),浪漫主義的色彩更為鮮明。
經(jīng)過選擇合適的詩歌集,還需要將作品內(nèi)容進行歸類劃分,促使學生在同類主題下能夠勾勒出對應的審美形象,對經(jīng)典能有明確的指認。綜合學情的考慮之下,詩歌集的選擇應朝著學生能力培養(yǎng)提升的方向靠攏,讓學生能夠在詩歌的藝術性感染之下進一步提升語文學科的學習理解能力。
二、 引導誦讀過程,培養(yǎng)詩歌語感
閱讀教學都離不開誦讀這一過程,在聲音的引導下,學生能在閱讀中形成通感,將聲音的抑揚頓挫化作腦海中的雄渾畫面,特別對李白的詩歌更是如此。用富有情感腔調(diào)的誦讀可以幫助學生在腦海中配音,形成磅礴的氣勢亦或雄奇瑰麗的景象,極盡浪漫主義之華美。對于詩歌集中的眾多詩篇,教師應讓學生熟讀內(nèi)容,在逐步的閱讀與誦讀中形成通感,文字與情感、聲音相互交融,對大腦形成更深的刺激,促使學生的學習印象更深刻而具體。
如,《李白詩集》中的《將進酒》《蜀道難》《行路難》《早發(fā)白帝城》等這些篇目的閱讀學習中,教師應該強調(diào)對這些豪邁詩歌的誦讀,用語言本身的感染力去帶動學生的理解。經(jīng)由誦讀去表現(xiàn)詩歌意象,整本詩集的文化魅力彰顯出來,詩歌教學能觸動學生的心靈。而在“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多歧路,今安在?”等一句句膾炙人口的詩句的吟詠中,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詩歌中情感色彩傾向的不同,對詩意產(chǎn)生更多的體會,并將其用自己的語言與情感進行代入,反映到自己的誦讀中,從而使自己的語調(diào)和語氣發(fā)生變化,更為貼合詩詞的意境。另外,誦讀過程也增進了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學生對常見的詩詞意象與組合能夠產(chǎn)生鮮明印象,對詩歌的音韻形成習慣性記憶,完整地發(fā)揮出了整本書閱讀的效果。
在音調(diào)的改變與節(jié)奏的變化中,詩歌本身的韻律得以呈現(xiàn),學生更容易沉浸在詩歌的意境中,與作者產(chǎn)生深層次的情感共鳴。而對整本詩歌的吟詠也能強化學生在閱讀時的感覺,在閱讀展開中訓練出語感,連貫性的誦讀活動進一步提升了詩歌教學的有效性。
三、 聯(lián)系他人解析,分別展開論述
詩歌集的閱讀可以運用更多元的教學方式,其中,教師可以學習其他人的先進經(jīng)驗,在教學中改變策略,從另外的角度來優(yōu)化教學過程。通過聯(lián)系他人的詩歌解析,找出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而對于詩歌鑒賞來說,實際的教學需要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觀點,使其在閱讀學習中對詩歌形成獨特的看法,因而,學習他人的教學經(jīng)驗就顯得尤為重要。面對詩歌集整本書的閱讀教學展開,對其中的詩歌也需要分別展開論述,從分析每一首詩的內(nèi)涵與意義開始,從而讓學生能夠?qū)Ρ壤斫庠姼杓械脑姼瑁乃囆g技巧、節(jié)奏與章法上來進行賞析,學生也能理解詩歌中常見的意象與表現(xiàn)手法,對詩歌中的語言用法與抒情方式更熟悉,使詩歌的閱讀教學更具張力。
如,教師就可以學習一些網(wǎng)紅教授的授課經(jīng)驗,了解受人喜愛的教學方式是怎樣的,這一點可以向戴建業(yè)教授看齊。在詩歌的解析教學中,用“浪漫得要死,狂得要命”這類接地氣的話語去描述李白這樣一位詩人,使詩歌的鑒賞教學更具吸引力。在整本書的閱讀之下,李白的詩文風格著重凸顯了出來,盡管他大部分的詩都表現(xiàn)了不拘一格的胸襟與豪邁的氣魄,但是在不同的時間層次上都是具有著微小的差異的,學生在豐富的內(nèi)容解讀中更能體會到社會環(huán)境的變遷與個人的成長,詩歌集的另一重意義也正是在此。
另外,學生對此的閱讀學習可按照詩歌集給出的時間順序展開,從“早年天才”“辭親遠游”“蹉跎歲月”“獻賦謀仕”“顛沛流離”等時期來分析李白的詩作,使得學生印象中的李白形象更為立體,對詩歌的理解更為豐滿。
四、 進行主題演說,深入學習詩集
詩歌的存在是多樣性的,學生的喜好偏向自然也就不同。對此,教師在展開整本書閱讀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品鑒自身喜歡的詩歌,進行主題演說,闡釋自己熱愛這一詩歌的原因,從而在語文教學上進行積極的交流互動,學生之間能夠從他人的角度看待作品。主題演說之下,學生能夠深入分析自己喜愛的詩詞,闡述喜愛的原因,而其他學生也可以對此發(fā)表意見,輪流上臺,從而使詩歌教學中的部分詩詞得到深入解析,學生也因此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
如,對《李白詩集》的閱讀學習中,教師要預留給學生自我發(fā)揮的機會,讓學生們能夠?qū)υ姼柽M行集中論述,學習其中包含的知識點。小明說,我最喜歡《蜀道難》,是因為其中“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與“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的瑰麗與震撼;小紅則更為偏好《夢游天姥吟留別》,傾慕其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剛直與霸氣;小剛則獨愛《行路難·有耳莫洗潁川水》中“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的自在與狂放。單獨上臺之時,學生對詩集中的其他詩詞勢必會產(chǎn)生更深入的理解,進而促使整本詩集的閱讀學習發(fā)揮出理想的效果。
而在深入學習詩集的同時,不僅可以對該詩人的所有作品進行解讀,還可以進行不同詩集、不同詩人的對比閱讀,從而幫助教學去進行解讀評價,教師有效地把握了整本書閱讀的進程。
五、 研究詩歌內(nèi)容,擴充知識儲備
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著重于一個“學”字,整本詩歌集的存在是為了幫助學生的語文學習的,教學不能光顧著鑒賞,更重要的是評析。對詩歌的解析不僅需要從寫作背景、作者生平等方面出發(fā),更要從詩歌中包含的意象與情感出發(fā),從寫作技巧與表現(xiàn)手法出發(fā)。從而,在閱讀中能夠促使學生進行寬泛的學習與了解,在透徹的詩歌研究中擴充其知識儲備。
如,對《將進酒》一詩的教學,教師就需要先論述此詩的寫作背景,然后再推及到詩歌的意象與情感,拓展到其中的寫作技巧。先從一詩展開學習,然后再延伸到整本詩歌集,對比其手法與情感上的差異,促進學生的知識能力提升。李白從長安放還后作此詩,用起伏跌宕的夸張語言進行描述,詩歌結構上的大開大合使得抒情更為有力,在比喻、對仗與夸張的修辭手法應用中極盡描寫之能事,詩歌中也引用了典故,從鄭玄到曹植,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更能理解文人的風騷,知識儲備進行了極大的擴充。
對詩歌的解析也能讓學生更深刻地領會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通過各種典故的使用與情境表現(xiàn)的張力,在詩歌的學習中學生的審美能力能夠更上一層樓。而在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下,學生從詩歌中學到的東西更多,對詩歌語言這一藝術形式的表現(xiàn)力產(chǎn)生深層認知。
六、 總結
綜上所述,詩歌集整本書的閱讀教學需要從詞組到句群,從篇章到整書,在豐富的閱讀體驗下去增長學生的見識,通過語言能力的訓練來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語文思維。同時,詩歌也喚起了學生對藝術審美的認知,從而推動了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與學習,教師應去尋求更合適的方法去改變學生在詩歌閱讀學習時的狀態(tài),在學生逐步品味詩歌中去構建自身的語言能力,進而在鑒賞的過程中使詩歌學習變得立體,從文字升華到多重感官的體驗,拉近學生與經(jīng)典的距離。詩歌集整本書也能在長期的教學中使學生浸潤出獨特的文化氣質(zhì),給學生帶來由內(nèi)及外的深刻影響。
參考文獻:
[1]周婧.高中語文詩歌閱讀課的教學分析與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
[2]周雄.讀出詩歌真味來:以《將進酒》閱讀教學為例[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
[3]孫永健.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探索:以《唐詩三百首》為例[J].中學課程資源,2019.
[4]湯莉.讓青春的詩心飛揚起來:詩歌閱讀學習任務教學設計[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
作者簡介:余薇,福建省福清市,福清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