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艷
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應該做到“五化”,即:趣味化 、生活化、彈性化、多樣化、人性化
一、趣味化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數學課堂上應該堅持把趣字做為教學的的基點。無論教學內容還是學習方式力求做到趣味化。讓學生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的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使學生不僅學到必要的數學知識,而且切身的感受和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2 激情感人,喚起學生注意
實踐證明,如果教師有針對性地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真誠地對待學生,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信任,真正實現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這是師生實現溝通的基礎。在數學課堂上,用心靈溝通打動人心,用真摯關懷溫暖人心,用魅力教學贏得人心,用和諧情感感染人心。課堂上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民主、,充滿愛心的教學氣氛,不僅僅是對學生心靈的呼喚、創(chuàng)造力的期待,也是在營造一種積極向上、民主平等、以人為本的氛圍。教師上課的狀態(tài)也直接決定課堂的成敗。
二、生活化
1捕捉生活素材——源于生活——內容生活化
我們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體驗,捕捉貼近學生的生活素材,選取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擷生活數學實例,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原型,讓學生體會到生動有趣與豐富多彩,以喚起學生的興趣。
2利用生活經驗——寓于生活——探究生活化
數學知識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又是寓于生活、扎根于現實。教學中充分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加于理解,更能體會出數學知識的真正價值,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更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3回歸生活空間——用于生活——實踐生活化
在數學生活化的學習過程中,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標,也是學習“有價值”數學的生動體現。教學中,應再現生活情景,引導學生回歸生活空間,在生活空間中實踐、在生活實踐中感知,激發(fā)學生自覺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彈性化
教學中的彈性原則,指在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組織形式的確定、教學手段的使用、學習水平的評價等方面,都給不同的學生留下適當的空間,,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各有不同的發(fā)展。除此以外,彈性化原則還應體現在對教材的合理的取舍、恰當的整合、情景的改變和自創(chuàng)上,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四、多樣化
提倡算法多樣化是本次課程標準調整的重點內容的,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就是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盡量讓學生獲得成功體現,充分體現了《課標》中“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新理念,算法多樣化是指班級群體的多樣化,而不是指個體的多樣化,它和一題多解還是有區(qū)別的。
五、人性化
這是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核心。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完成教材上的內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個個富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課堂上應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強調親歷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使學生獲得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教學中應當關注學生的自主開發(fā),營造人性化的課堂 。
綜上可知, 教師在教學中教材的實施已不能像以往那樣就課本教課本,照葫蘆畫瓢。而應立足新課標,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多側面、全方面地分析教材,認真按教材的編寫意圖,大膽處理教材。只有這樣,才能使教材“唯我所用”又“不唯教材”所束縛,才能充分發(fā)揮教材的潛在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