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瑩 徐瑛
(天津市結核病控制中心 天津 300041)
天津市實施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項目效果報告
萬瑩 徐瑛
(天津市結核病控制中心 天津 300041)
結核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影響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慢性傳染病,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結核病的流行不但影響人類的健康,也嚴重制約著當地社會經濟的發(fā)展[1]。我國是人口大國,如何優(yōu)化衛(wèi)生資源配置,保障國民健康需求是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健康促進是衛(wèi)生保健的戰(zhàn)略性措施,成本低,收益大是其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所在[2]。國外對健康促進的重視程度日益增高,健康促進方面的衛(wèi)生資源配給逐漸增多[3]。2005年天津市開始利用“中央補助地方結核病防治項目”開展結核病控制健康促進工作,即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項目(簡稱“項目”)。本文分析了2005—2008年天津市實施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項目的效果,并重點從經濟學角度對該項目進行評價,以經濟效益分析結果來體現結核病控制健康促進工作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為使健康促進項目能夠達到預期效果,結合我市實際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提供預防性的措施進行早期干預。全市各級結防機構均設立專/兼職健康促進工作人員,做到“市級有人抓、區(qū)縣有人管、基層有人干”。逐級開展培訓,建立定期經驗交流和獎懲制度,做到“分工合理、職責明確、經驗共享、共勉共進”。集中與日常并舉,強化宣傳效果。(1)以“3.24”為龍頭,全市齊行動,開展大規(guī)模宣傳活動。領導高度重視,制定下發(fā)文件,積極參與活動。衛(wèi)生行政部門、工會組織、民政部門、教育部門、監(jiān)獄系統(tǒng)、廠礦企業(yè)、流動人口辦公室、新聞媒體、廣電部門以及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等均積極參與,促進了多部門合作的參與意識,倡導“控制結核,人人有責”。(2)抓住元宵節(jié)、學雷鋒日、婦女節(jié)、植樹節(jié)、科普宣傳日、愛國衛(wèi)生宣傳日、計劃免疫日、護士節(jié)、紅十字日、重陽節(jié)、國慶節(jié)、艾滋病日等契機,掀起一個個宣傳高潮。(3)在全市范圍內形成了以電視、廣播、報刊、網站等宣傳媒體,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設立咨詢站、出動宣傳車、發(fā)放宣傳品、張貼宣傳畫、擺放宣傳板、懸掛條幅標語等方式為主的常規(guī)宣傳模式和舉辦“結核病防治知識有獎競答活動”、“有獎征文活動”,利用巴士在線、車廂展板、公交車拉手等的特色宣傳模式。(4)制作光盤、展牌、折頁、折扇、周歷、宣傳畫、年畫、小紅包、撲克牌、鼠標墊、手提袋、宣傳筆 、濕巾 、紙杯 、雨傘 、手機套 、馬甲 、煙缸 、資料夾 、小紅帽、書包、筆袋、年歷、工作記錄本 、飯盒 、T 恤、小貼士、服務卡、資料擺放架等各種宣傳材料,免費向市民發(fā)放,宣傳更直接,范圍更廣泛。(5)編發(fā)《天津市結核病控制信息》,以簡捷、快速、重時效的姿態(tài),為全市結核病控制工作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提高的平臺。
調查數據可作為項目實施前后的對比數據,應用SPSS13.0軟件,采用χ2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2.1 項目實施前后效果對比
2.1.1 結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曉情況比較 我市分別于2004年和2008年隨機抽取部分初診肺結核病人開展問卷調查,了解被調查者結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曉情況,項目實施前后,結核病防治5條核心信息單一知曉率和總知曉率均有了大幅度提高,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2.1.2 肺結核病可疑癥狀者主動就診情況比較通過查看2004年至2008年天津專報網數據資料,我市肺結核病可疑癥狀者主動就診率有了明顯增加(表2)。2004年和2008年肺結核病可疑癥狀者主動就診率的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2)。
2.1.3 知識來源 2004年和2008年結核病防治知識來源途徑情況見表3。
表1 2004年和2008年部分初診肺結核病人結核病防治5條核心信息知曉情況
表2 2004—2008年我市肺結核病可疑癥狀者主動就診情況比較
表3 2004年和2008年我市部分主動就診的肺結核可疑癥狀者結核病防治知識來源
健康促進項目從2個主要的方面擴展了傳統(tǒng)的衛(wèi)生保健項目的定義。一方面從針對高危人群的一般方法擴展到以社區(qū)為基礎,針對全人群,更關注整個環(huán)境改變的多水平多策略的方法;另一方面它不僅只針對一個特定的疾病問題,同時由于影響健康的因素是多元的,它也可以是針對貧困、性別歧視等社會問題[4]。
3.1 項目開展效果顯著
3.1.1 初診肺結核病人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大幅度提高 本研究結果表明,項目實施前后初診肺結核病人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有了大幅度提高。通過開展有組織、有評價、有系統(tǒng)地健康促進工作,明顯提高了他們的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增強了他們的結核病防治意識。對于確診為結核病的患者而言,防治意識的增強可以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從而達到治愈的目的,同時也減少了對家庭成員、朋友、同事、鄰居等周圍人群的危害。從長遠利益來看,該項目的開展擴大了社會效益,對降低結核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3.1.2 可疑癥狀者主動就診率有了明顯提升 本研究結果表明,我市肺結核病可疑癥狀者主動到結核病防治專業(yè)機構就診的人數正在逐年增多,說明結核病防治宣傳工作已經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肺結核病的危害性、可疑癥狀及免費治療政策,這與項目實施前后初診肺結核病人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有了大幅度提高的結果相吻合,說明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項目發(fā)揮了很大作用。
3.2 開展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項目經濟學價值顯著 健康是人力資本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人力資本的載體,是人力資本發(fā)揮作用的重要因素。健康是經濟發(fā)展的因素,與經濟發(fā)展是相互作用的[5]。健康的改善既能提高社會成員的生活質量和勞動能力,又可提高經濟發(fā)展的速度和質量。結核病是危害人民健康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不僅對患者的勞動能力有破壞性影響,而且給家庭、單位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對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項目進行經濟學評價,是為了配合結核病防治健康促進項目的有效開展,把健康的價值、健康的成本信息以更直接通俗的方式傳遞給人群,提高人群對結核病防治政策和防治知識的認識,改變其陳舊、錯誤的觀念和認識;使之采取正確的行為或改變不正確的行為,以逐步達到控制結核病流行的最終目標。
[1]周紅,吳彥領,陳立新.2004—2005年三門峽市結核病防治的衛(wèi)生經濟學評價[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9,16(2):345-347.
[2]季曉鵬,王志紅.我國健康促進經濟評價的回顧與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7,23(2):105-108.
[3]Bonnie Rush,Alan Shiell,Penelope Hawe.A census of economic evaluations in health promotion[J].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2004,19(6):707.
[4]Irving Rootman,Miohecd Goodstad,Brian Hy ndman,David V.McQueen,Louise Potvin,Jane Springett,Eroio Ziglio.Evaluation in health promotion:principles and perspectives[R].Geneva:World Health Oraganization,2001.149-168.
[5]常金良,鄭毅,師東菊,李樹森.健康對經濟發(fā)展的作用研究[J].衛(wèi)生軟科學,2009,23(3):304-306.
2010-06-17)
(本文編輯:范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