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燕
重慶市豐都縣中醫(yī)院(重慶408200)
筆者采用自擬柿蒂半柴湯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2001-2010年門診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10例,診斷均符合文獻[1]相關標準并經(jīng)胃鏡確診,主要癥狀均為胃脘部灼熱脹滿疼痛,呃逆口苦,大便溏結(jié)不調(diào)。其中男性63例,女性47例;年齡17~68歲,中位年齡43歲;病程3個月至6年。隨機分為治療組60例,對照組50例。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予自擬柿蒂半柴湯:柿蒂30g,半夏、木香、旋覆花、茯苓、白術、延胡索、黨參各15g,柴胡、黃連、甘草各10g。腹痞滿加厚樸,郁金;痛甚加九香蟲、炒川楝子;嘔吐泛酸加竹茹、代赭石;脾虛加山藥、炒薏苡仁。水煎服,每日1劑。對照組予多潘立酮10mg口服,每日3次;維生素B120mg口服,每日3次;雷貝拉唑10mg睡前服,每日1次。兩組均以4周為1療程。治療期內(nèi)不用其他藥物,忌食辛辣及肥甘之品。
1.3 療效標準[2]治愈:臨床癥狀消失,飲食增加,胃鏡復查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大部分消失,胃鏡復查膽汁反流明顯改善,胃黏膜充血水腫減輕。好轉(zhuǎn):臨床癥狀部分緩解,胃鏡復查膽汁反流較前減少,胃黏膜有炎癥病變。無效:臨床癥狀無好轉(zhuǎn),胃鏡復查無改變。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采用x2檢驗及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結(jié)果示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n)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多種原因致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diào),令十二指腸膽汁或胰液等反流入于胃,導致膽汁酸損傷胃黏膜,造成胃黏膜炎癥的病變,西醫(yī)學常用促胃動力與黏膜保護劑治療,效果欠佳。本病屬中醫(yī)學“胃脘痛”、“痞滿”范疇?!鹅`樞·四時氣》云“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肝與膽,肝與胃均互為表里關系,共主升降,故有“肝隨脾升,膽隨胃降”之說法。若飲食傷中,使脾胃失調(diào),進而影響膽汁泄降失常逆行于胃;或郁怒傷肝,木郁克土,致脾胃升降失和,膽汁隨之上犯及胃,都會傷及膽胃。由此可知,本病治療宜健肝和胃,疏肝利膽并行,但須以降胃利膽為主。方中柿蒂、半夏、旋覆花降逆和胃消脾利膽;黃連、柴胡、茯苓、白術、黨參健脾疏肝,降火泄?jié)幔荒鞠?、延胡索行氣活血止痛。諸藥共用,和胃利膽而降逆,健脾疏肝以調(diào)中,清熱導滯兼止痛,主次分明,標本同治,因而收效滿意。
[1]貝政平.3200個內(nèi)科疾病診斷標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226.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