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侃侃
2002年,還很青澀的我去拜訪一位客戶。會面后,我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如果他們成為我的客戶,將會得到什么。后來,隨行同事告訴我,在一個小時的會談時間里,我長達102頁的計劃書伴隨著口若懸河的講述,占用了至少50分鐘。其間客戶幾度試圖說點兒什么,都被我無情地打斷。
在最后的10分鐘里,客戶主要表達了幾個意思:第一,貴公司是個年輕的公司,你是個聰明的孩子;第二,你們的提案充滿了激情,相信你們的團隊在執(zhí)行上同樣充滿激情;第三,年輕人,好好干,你們很有前途;最后,我們需要根據(jù)你們的提案再商量一下,看看是否符合我們今年的市場策略,我們會盡快聯(lián)絡(luò)你們的……
如果聽到客戶以類似方式進行總結(jié),你就應(yīng)該明白,你出局了。所以直到現(xiàn)在,我很怕聽見人家跟我說:你真棒,好好干,你一定行!因為翻譯過來就是:你充滿激情,但你的表達在我聽來,純屬不靠譜,咱到此為止。我的激情確實震撼了客戶,但當年的我,震出了客戶的無語、無奈,震走了客戶的欲望。用現(xiàn)在流行的話說:客戶被我“雷”到了。
追女孩兒時,我們都會出于本能做足功課,得到為先。追客戶時,我們的第一本能卻并不是得到為先,而是炫耀為先——炫耀語言表達能力、激情以及小聰明,希望以此讓客戶震撼,進而讓他們將單子放心地交給我。殊不知對于那些老江湖,你越炫耀越讓人看透你的不靠譜。
人們通常只想聽見自己想聽的話,不想聽的,你說了也白說。直到最近兩三年,我才慢慢學(xué)會坐下來,靜靜地聽對方跟我說些事情。之所以得此“進化”,是因為在很多次與客戶打交道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我費了很大勁兒做背景調(diào)查,竭力地表白自己,最后依然沒有搞定對方。于是我開始反思,并找到了癥結(jié)所在:永遠都是別人在聽我說,我很少聽別人在說什么。
當我開始傾聽別人,才發(fā)現(xiàn),原來對方說出了這么多我花了大量時間調(diào)查卻依然不了解的信息;當對方的表述告一段落,我再順著他的話茬兒往我的方向引時,過渡得很自然,我也很自信;而且很多時候,眼神的交流比語言交流更打動人心。
所以現(xiàn)在,無論面對客戶、員工、合伙人,還是聽講座的學(xué)生,或者我的老婆,我都會提醒自己:你叫侃侃,你很能侃,但是你別上來就侃。先調(diào)查,先傾聽,然后再發(fā)表意見,這才是溝通的王道。
(蘇童摘自《像戀愛一樣去工作》
長江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