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華
(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5)
支原體肺炎是小兒最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以學齡兒童多見,約占小兒肺炎總數(shù)的10%~20%[1]。近年來,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國局部地區(qū)有流行的趨勢[2~3],因此早期給予有效的抗生素對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義[4]。本研究當中,我們采用吉他霉素與阿奇霉素對比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84例,對其臨床療效、不良反應進行了相應的觀察,現(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本院收治支原體肺炎患者84例,其中男44例,女40例,平均年齡(7.5±3.5)歲,均符合《兒科學》第7版診斷標準并符合以下條件:(1)患者無肺外并發(fā)癥;(2)入院前1周內未使用過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3)對吉他霉素以及阿奇霉素無過敏史。所有患者隨機分為2組,其中吉他霉素組(治療組)46例,阿奇霉素(對照組)組38例。2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病程以及臨床癥狀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除了一般治療外,分別給予以下治療:治療組用酒石酸吉他霉素(哈藥集團制藥總廠,產品批號B03103505)按照每公斤體重10~20mg/d靜脈點滴。對照組采用阿奇霉素(青島金峰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819)治療,每公斤體重劑量為10mg/d。以上藥物靜脈給藥濃度均不高于0.2%,且靜脈給藥不超過7d。當患兒癥狀有明顯改善后改為口服,總療程1~2周。
顯效:體溫恢復正常,咳嗽癥狀以及啰音消失或顯著減輕,胸部X線表現(xiàn)、外周白細胞恢復正常。有效:1周內體溫恢復正常,咳嗽、啰音減輕,2周內胸片和白細胞未完全恢復,但有所下降;無效:2周后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加重,胸片和白細胞未恢復正常,或因嚴重不良反應停藥而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療。
表1 2治療組的臨床療效情況(例)
表2 2治療組不良反應情況(例)
表3 不同年齡階段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例)
采用SPSS統(tǒng)計學軟件對資料進行分析,并采用χ2檢驗,P<0.05判斷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組的總體有效率分別為93.2%(41/44)和100%(44/44),χ2=1.38,P>0.05。
各組的不良反應情況見表2所示,其中治療組中共出現(xiàn)不良反應4例(9.1%),對照組例10例(22.7%),經統(tǒng)計學檢驗,P>0.05。各組不同年齡階段的不良反應情況見表3,其中3歲以內小兒在不同治療組中有所不同,阿奇霉素組3歲以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吉他霉素組。
肺炎支原體是引起小兒非典型性肺炎最常見的病原體,其自然病程較長,嚴重者可因各種并發(fā)癥而導致死亡[5]。因此早期給予敏感的大環(huán)內脂類抗生素治療非常重要[6]。既往在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過程中,一般首選紅霉素,但由于該藥胃腸道反應大,小兒往往不容易接受。因此臨床上往往首選阿奇霉素治療[7]。在本研究當中,我們選取吉他霉素的療效及不良反應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兩者的總體有效率分別為93.2%和10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雖然兩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的人總數(shù)也無差異,但對于3歲以下小兒,吉他霉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阿奇霉素組。原因可能是由于嬰幼兒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尚未成熟,抗生素使用后可能造成腸蠕動加快,使腸道內菌種分布發(fā)生改變而誘發(fā)腹瀉或嘔吐的發(fā)生[8]。鑒于此我們建議對于3歲以內支原體肺炎患兒應該首選吉他霉素治療,阿奇霉素可能更適合年長兒。
3.2.1 一般護理 患兒病房必須保持安靜與整潔,室溫和濕度必須適中,定期消毒、減少探視次數(shù)以預防交叉感染?;純猴嬍骋硕鄻踊?食物應該清淡,易消化,并適當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少食多餐等。
3.2.2 呼吸道護理 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以干咳為主,痰液粘稠,因此應該適當給予超聲霧化吸入(含有慶大霉素、地塞米松以稀釋痰液)。年小患兒若痰多時可以用吸痰管將痰液吸出,年齡較大患兒應該鼓勵咳痰??忍祷驀I吐時應該密切注視患兒情況以防窒息。
3.2.3 藥物治療的護理 阿奇霉素或吉他霉素在輸液時不宜過快,若出現(xiàn)輕微的腹部不適可告知家屬熱敷腹部,嚴重時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并給予對癥處理。同時要密切注意肝功能。除此之外還要留意血管炎的發(fā)生。
3.2.4 其他 支原體感染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一般以物理降溫為主,體溫控制在38°以內。做好口腔護理工作,鼓勵患兒多飲水,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由于本病治療時間較長,因此護士必須用通俗的語言向家長做好健康知識相關工作,取得家長的配合。
[1]Youn YS, Lee KY, Hwang JY, et al. Difference of clinical features in childhood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J].BMC Pediatr, 2010,10:48.
[2]Wang P, Dong L, Zhang L, et al.Etiology and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ren[J]. Zhonghua Er Ke Za Zhi, 2010,48(6):465~468.
[3]梁建華,彭智勇,許文東,等.深圳市寶安區(qū)兒童支原體肺炎發(fā)病情況的調查分析[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6,(15):22~24.
[4]Touati A, Pereyre S, Bouziri A, et al.Prevalenc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associate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results of a 4-year prospective study in Tunis[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0,68(2):103~109.
[5]楊莉,李麗.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免疫發(fā)病機制及臨床分析[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3,(12):975~976.
[6]Chironna M, Sallustio A, Esposito S, et al.Emergence of macrolide-resistant strains during an outbreak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s in children[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11,66(4):734~737.
[7]曾新明.阿奇霉素與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09(33):143~144.
[8]Mulholland S, Gavranich JB, Chang AB. Antibiotics for community-acquired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secondary to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children[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7):CD004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