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連先 徐 云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江蘇 連云港 222023)
燈盞花素與奧扎格雷鈉目前廣泛用于腦梗死的治療,是治療腦血栓的基礎(chǔ)用藥。燈盞花素能改善腦血液循環(huán),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抗血小板凝聚。奧扎格雷鈉為高效選擇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劑,通過抑制血栓烷A2(TXA2)的產(chǎn)生及促進前列環(huán)素(PGI2)的生成改善二者間的平衡失調(diào)。本文對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腦血栓的療效及代謝進行研究。
根據(jù)WHO/ISH腦血栓診斷標準,選擇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住院腦血栓患者60例,排除標準:肝、腎功能障礙;糖尿??;孕婦、哺乳期婦女;既往對燈盞花素、奧扎格雷鈉過敏者。
腦血栓60例均為住院的老年患者,經(jīng)頭顱CT確診。A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65~80歲,平均年齡72.5歲,給予燈盞花素50mg(湖南恒生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091108),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B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65~80歲,給予燈盞花素50mg,每日1次,加奧扎格雷鈉80mg(山東羅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0903341-4),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療程共2周,在治療期間不用其他可能影響血栓的藥物。兩組資料從病種、病情、性別、年齡均有可比性。
腦血栓診斷標準:按中醫(yī)中風診斷標準為半身不遂、口舌斜、神識昏蒙、舌強言蹇或失語、偏身麻木為主癥。
腦血栓按中醫(yī)中風的病情分級:①輕度:中絡(luò)、中經(jīng)證。中絡(luò):偏身或一側(cè)手足麻木或兼有一側(cè)肢體力弱、或兼有口舌斜者。中經(jīng)證:以半身不遂,口舌斜,舌強言蹇或失語,偏身麻木為主癥,而無神識昏蒙者。②中度:中腑證。中腑證:以半身不遂,口舌斜,舌強言蹇或失語,偏身麻木,神識恍惚或淺蒙為主癥者。③重度:中臟證。中臟證:必有神昏或昏憒,半身不遂,口舌ā斜,舌強言蹇或失語者。
證類納入標準證見: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語蹇澀或失語,偏身麻木,神識恍惚,面色白,氣短乏力,舌質(zhì)暗淡,苔薄白,脈沉細澀,屬氣虛血瘀型。
著眼于神志、語言、運動功能的恢復(fù)程度。根據(jù)用藥的情況、偏癱肢體的功能恢復(fù)及其神經(jīng)功能缺損改善的程度分為顯效、好轉(zhuǎn)、無效。顯效:癥狀基本消失,語言恢復(fù),肌力達5級。好轉(zhuǎn):癥狀好轉(zhuǎn),語言基本恢復(fù),肌力提高3級,生活基本自理。無效:癥狀和體征無變化,肌力提高不到1級。
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患者治療前的基本情況采用t檢驗,兩組組間、組內(nèi)血壓、心率、代謝指標的比較采用t檢驗,有效率比較采用χ2檢驗。
兩組間的年齡、性別、血壓和心率等基本資料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基本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基本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性別 年齡 病程 心率(男/女) (歲) (年) (次/min)A組 30 17/13 63±9 10.5±7.4 70±5 B組 30 17/13 63±8 12±7.5 75±8
A組總有效率80%,B組總有效率為92%,兩組間的差異為P<0.01,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差異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方法統(tǒng)計為P<0.01及P<0.05,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兩組治療前后心率的差異為P>0.05,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及心率的變化(±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及心率的變化(±s)
組別 例數(shù)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心率(次/mi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組 30 149±15 143±17 96±8 91±10 72±8 72±7 B組 30 152±9 133±11 95±5 84±7 74±7 75±9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糖、膽固醇、三酰甘油、血鉀、血尿素氮、肌酐和尿酸的差異為P>0.05,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查指標的變化(±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查指標的變化(±s)
指標 A組(n=30) B組(n=30)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血糖(mmol/L) 4.8±0.8 5.5±1.6 5.3±2.7 5.8±2.6膽固醇(mmol/L) 5.5±0.9 5.2±1.0 4.9±1.1 4.8±1.0三酰甘油(mmol/L) 1.7±0.8 1.7±0.8 1.7±0.9 1.8±1.0血鉀(mmol/L) 4.4±0.7 4.7±0.6 4.4±1.0 4.5±1.3尿素氮(mmol/L) 6.0±0.5 6.3±0.8 6.3±1.0 6.1±1.4肌酐(μmol/L) 100±9 100±11 99±11 111±1.6尿酸(μmol/L) 354±15 343±14 361±12 388±19
A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為16.7%(5/30),其中過敏2例,頭暈2例,乏力1例;B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為6%(2/30),其中過敏2例。A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較B組高,但均不嚴重,未影響患者繼續(xù)用藥。
腦血栓多見氣虛血瘀型,應(yīng)用益氣健脾、化瘀通經(jīng)的方法。因此,選擇藥物時不僅要考慮藥物的治療效果,還要考慮藥物的不良反應(yīng)及對代謝有無影響。多種藥物聯(lián)用能增加療效,又能降低各藥物不良反應(yīng)[1,2]。本研究表明:燈盞花素和奧扎格雷鈉合用,其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用燈盞花素,并且不良反應(yīng)輕微,對代謝無明顯影響。綜上所述,燈盞花素與奧扎格雷鈉合用具有療效高,不良反應(yīng)少等優(yōu)點,是治療腦血栓的理想初始方案。
[1]Messer FH,Grossman E,Goldbourt U,et al.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in diabetic hypertensive patients[J].J Am J Hypertens,2001,14(5pt2):12.
[2]陳長青,王小宜,陳晨,等.SPIO標記脂肪干細胞移植治療大鼠腦梗死的磁共振示蹤成像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0,1(1): 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