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敦煌本《伍子胥變文》校注商補*

2011-08-15 00:44俞曉紅
文學(xué)與文化 2011年4期
關(guān)鍵詞:下文文集新書

俞曉紅

《伍子胥變文》是敦煌變文中的代表作之一。①敦煌藏卷共四卷,編號為伯.3213、伯.2794、斯.6331、斯.328,原卷均無題,《敦煌變文集》王重民校錄時擬題“伍子胥變文”。伯.3213存故事開端處。斯.6331僅存十二行。斯.328號卷存故事的主要部分,首尾俱殘,共374行,背面題有“列國傳”字樣,鄭振鐸、向達以為后人所加,榮新江在英國見到原件,背題乃用紅墨水鋼筆寫成,因知非原卷舊題,以為向達所說為確。伯.2794存兩節(jié),俱在斯.328卷所存內(nèi)容之內(nèi),文字稍異,黃征、張涌泉《敦煌變文校注》入校記。李時人先生《全唐五代小說》以為題名“變文”無確據(jù),改題“伍子胥”。《敦煌變文集》、《敦煌變文集新書》、《敦煌變文校注》等對該文作了極有價值的校理和疏釋。②王重民等編《敦煌變文集》,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4;潘重規(guī)《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黃征、張涌泉:《敦煌變文校注》,中華書局,1997;項楚《敦煌變文選注》,中華書局,2006。筆者曾撰寫有關(guān)敦煌變文校注商補的系列論文③《〈敦煌變文校注〉校補》,《勵耘學(xué)刊》2010年第 1期;《〈降魔變文〉校注商補》,《安徽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2010年第1期;《敦煌變文〈八相變〉校注商補》,《文學(xué)與文化》2010年第3期;《〈王昭君變文〉校注商補》,《合肥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1年第1期。,今就《伍子胥變文》提出一些商補性意見,“商”其注而未確者,“補”其校而未善、未盡者,以求教于大方之家。行文中諸家著述后的數(shù)字表明該句在該書中所在的頁碼、行數(shù),以便覆案。錄文均用簡體,特殊情況則出以繁體。錄文、標點均從《校注》。

[1]手提三尺之劍,清(請)讬六尺之軀,萬邦受命。 (《變文集》1/6;《新書》831/6-7;《選注》1/7-8;《校注》1/6)

《校注》(19/8):“原校:‘“劍”下原有“提得”二字,是衍文,今刪。’”

今按:“提得”二字,“原?!睂嵶鳌暗锰帷?,與原卷同。

《選注》(7/15):“原文‘清’疑是‘寄’字音誤。寄讬六尺之軀:謂接受先王臨終讬孤之重任?!?/p>

今按:“讬孤”云云,于史無征,“清”、“寄”亦無緣致誤?!扒濉奔础罢垺薄!罢垺?,愿也。

[2]臣欲諫,交恐社稷難存! (《變文集》2/9;《新書》832/6;《選注》4/12;《校注》2/4)

“交恐”,《校注》(20/15-16)釋為“恒恐”?!蹲兾募?、《新書》、《選注》“交”字均屬上句。

今按:此釋恐未確,點斷亦非是。“交恐”,猶言甚恐?!队⒉囟鼗蜕鐣v史文獻釋錄》第五輯十《書儀小冊子》:“況臨春種,交甚困懸,若不直具啟陳,必慮轉(zhuǎn)荒天作?!薄短綇V記》卷六五“趙旭”(出《通幽記》):“旭不自意如此,喜悅交甚,但灑掃,焚名香,絕人事以待之?!薄敖簧酢苯酝x連文?!段簳肪矶弧陡哧柾趿袀鳌罚骸岸乙鈿饬柙?,坐要封爵。爾日抑之,交恐為禍?!薄陡菊f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一:“若今不得此藥,交恐苾芻因斯命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五:“其地多雪澗凌溪,若不憑鄉(xiāng)人引導(dǎo),交恐淪墜?!薄敖豢帧本吧蹩帧绷x。

[3]子尚即辭鄭王,星夜奔于梁國,見弟子胥,具言書意。 (《變文集》2/15-3/1;《新書》832/12-13;《選注》11/7;《校注》2/10)

“見弟”的“弟”,原卷實作“苐”,亦即“第”字的俗書,《敦煌俗字典》“第”字條(83)收此俗形。故此句當(dāng)錄作“見第(弟)子胥”。諸本校錄時均未細察。下文“弟”字同。

[4]見我兄弟在外,慮恐在后讎冤,詐作慈父之書,遠道妄相下脫。(《變文集》3/3-4;《新書》832/15-833/1;《選注》11/10-11;《校注》2/12-13)

《校注》(21/9):“按:冤,原卷作‘宛’,原校作‘怨’,未盡確?!?/p>

今按:“讎冤”的“冤”,原卷實作“宛匕”,亦即“宛”字的俗寫體。此形《敦煌俗字典》“宛”字條(416)未收。

“讎冤”的“讎”:原卷實作“雔”,俗簡體,下文“讎”字同。此形《敦煌俗字典》也未收?!半l(讎)冤”,指報仇。

又,“遠道”的“遠”,《新書》誤作“違”。

[5]風(fēng)里野言,不須採括! (《變文集》3/14;《新書》833/11;《選注》14/11;《校注》2/20)

《校注》(22/18):“括,原卷作‘拾’,當(dāng)是形近誤字?!?/p>

今按:原卷“拾”字不誤?!皰袷啊?,亦作“采拾”,義指拾取、聽取?!蹲嫣眉肪硪话恕堆錾胶蜕小氛拢骸拔胰魱|說西說。則競頭向前採拾,如將空拳誘誑小兒,都無實處?!本渲小皰袷啊?,《景德傳燈錄》卷十一、《五燈會元》卷九本傳作“采拾”,均指拾取、聽取。本篇中的“採拾”,其義正同。

[6]情裏如何,希垂降步。 (《變文集》5/10;《新書》835/9;《選注》21/1;《校注》3/19)

《選注》(28/10):“原文‘裏’當(dāng)作‘衷’。‘情衷’謂內(nèi)心感情?!?/p>

今按:“情裏(里)”不誤,猶言心中。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八:“慧遠曰:‘順境如磁石,遇針不覺合而為一,處無情之物尚爾,況我終日在情里作活計耶!’”即其例。

[7]見君眄后看前,面帶愁容而步涉,江山迢遞,冒染風(fēng)塵,今乃不棄卑微,敢欲邀君一食:(《變文集》5/14-15;《新書》835/14;《選注》21/6-7;《校注》4/2)

“眄”,《變文集》、《新書》、《選注》均錄作“盼”。

今按:錄作“盼”,實未確。“眄”,原卷作“”?!队衿つ坎俊罚骸绊?,俗作?!薄抖鼗退鬃值洹贰绊怼弊謼l(274)所收四形皆如此作。下文“眄”字多見,《變文集》、《新書》、《選注》皆誤作“盼”。“眄后看前”,猶言瞻前顧后。

[8]兒家本住南陽縣,二八容光如皎練。 (《變文集》5/16;《新書》835/15;《選注》21/8;《校注》4/3)

句中“皎”,原卷實作“晈”,諸本錄字亦未盡確。下文“晈”字多見,諸本也錄作“皎”。“晈”,同“皎”?!皶w(皎)練”,謂潔白的絹帛。敦煌本《降魔變文》:“鐘鼓轟轟聲動天,瑞氣明明而皎潔?!本渲小梆ā保硪嘧鳌皶w”。又敦煌本《韓朋賦》:“皎皎明月,浮云暎之?!薄梆ā?,原卷、乙卷皆作“晈”。各本校錄時與原卷也未合。

[9]蒙賜一餐堪充飽,未審將何得相報?。ā蹲兾募?/8;《新書》836/7;《選注》22/2;《校注》4/8)

“堪”,原卷實作“甚”,諸本錄字均未確。

[10]子胥哭已,更復(fù)前行。(《變文集》7/9;《新書》837/8;《選注》33/2;《校注》4/17)

《校注》(29/23-24):“按:‘前行’或當(dāng)作‘向前’,下文有‘悲歌已了,更復(fù)向前’句與此相似。”

今按:原卷實不誤,丁卷亦作“前行”。前文有“子胥即欲前行”,故此處云“更復(fù)前行”。下文亦作“劍歌已了,更復(fù)前行”。

[11]切語相思慰問,子胥減(緘)口不言。 (《變文集》7/12;《新書》837/11;《選注》33/5;《校注》4/19-20)

《校注》(30/19):“原錄作‘緘’。按:原卷、丁卷皆作‘減(減)’,通‘緘’?!?/p>

今按:核原卷、丁卷,實皆作“減”?!靶Wⅰ鼻耙粋€“減”當(dāng)錄作“減”,正文亦當(dāng)錄作“減”。

[12]便即辭去。 (《變文集》7/14;《新書》837/13;《選注》33/8;《校注》5/1)

“便即辭去”,原卷實作“便辭即去”,諸本校錄均未確。丁卷作“便辭姊去”。

[13]父兄枉被荊誅戮,心中寫火劇煎湯。 (《變文集》8/7;《新書》838/6;《選注》34/3;《校注》5/7)

句中“寫”,《校注》(32/9-10)釋作“憂”;“寫火”,《選注》(36/15)解釋為“傾吐火焰”。

今按:此釋亦可商。句中“寫”,實為比喻詞;“寫火”,即如火。唐太宗《帝京篇》:“雕弓寫明月,駿馬疑流電?!蓖醪督紙@即事》詩:“斷山疑畫障,懸溜寫鳴琴。”“寫”、“疑”對舉義同,均如、似之義,義同“寫火”的“火”?!皠〖鍦?,謂勝過開水滾沸。

[14]剜心并臠割,九族總須亡。 (《變文集》8/10;《新書》838/9;《選注》34/6;《校注》5/8)

《校注》(32/12-13):“剜,原錄作‘捥’。按:此即‘剜’之俗字,徑改?!?/p>

今按:“徑改”不宜。丁卷亦作“捥”。此處“捥”,音義同“剜”(指挖?。!抖鼗退鬃值洹芬死翠涀鳌皰獭保?17),他本亦錄作“捥”。

又,此句丁卷無“割”字。

[15]至家有一人食處,知是胥舅,不顧母之孔懷,遂即生惡意奔逐。(《變文集》8/14-15;《新書》838/13-14;《選注》37/5-6;《校注》5/12-13)

《校注》(32/22):“項楚校:‘“有”字應(yīng)是“見”字之訛。’按:丁卷‘有’恐不誤,今仍存之。”

今按:“有”實即“見”的意思。敦煌本《破魔變》:“更有向前相識者,從頭老病總無常?!本渲小坝小?,乙(二)卷即作“見”。雅雨堂本《唐摭言》卷四:“忽有一素衣婦人,致一緹于僧伽和尚欄楯之上,祈祝良久,復(fù)取筊擲之,叩頭瞻拜而去?!本渲小坝小?,《廣記》亦作“見”。又,敦煌本《韓擒虎話本》:“恰到第三日,整(正)歌歡之此(次),忽有一人著紫,忽見一人著緋,乘一朵黑云,立在殿前,高聲唱諾?!贝恕昂鲇小?、“忽見”變文而義同。敦煌本《祇園因由記》:“忽有鳥金翅,捻[龍]吞卻。又現(xiàn)一起尸,《呪法》之中,說有死人無瘢痕者,取之作法,一手中置輪,一手中置刀,法成能害人?!贝擞帧坝小薄ⅰ艾F(xiàn)(同“見”)”變文而義同?!坝小钡牧x項之一“謂呈現(xiàn)、產(chǎn)生或發(fā)生某種情狀”(《漢語大詞典》釋義)。由此引申,就有了“看見”的意思。此義各大型語文辭書未見揭載。

[16]木?。ㄥ欤┑剑ǖ梗┲?,不進傍徨。 (《變文集》8/16-9/1;《新書》838/16;《選注》37/8;《校注》5/14)

“傍徨”,原卷實作“傍偟”。二者同詞異構(gòu)。謂來往走動、心神不寧貌?!妒酚洝こ兰摇罚骸办`王于是獨傍偟山中,野人莫敢入王?!薄逗鬂h書·劉陶傳》:“見白駒之意,屏營傍偟,不能監(jiān)寐?!碧祈n愈《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夜聞汴州亂,遶壁行傍徨?!本淅?。

又,句中“著”,《新書》錄作“著”,與原卷未合。

[17]川中又遇一家,墻壁異常嚴麗,孤莊獨立,四迥無人。(《變文集》9/3;《新書》839/2;《選注》40/3;《校注》5/16)

句中“迥”,丙、丁二卷均作“廴向”。此即“迥”字的俗寫體,亦寫作“逈”。蔣紹愚《〈敦煌變文集〉(上冊)校補》認為是“迴”字之誤,恐未當(dāng)。

今按:“四迥”,謂四周絕遠空曠。下文有:“妾家住在荒郊側(cè),四迥無鄰獨棲宿?!碧铺K拯《山中道者》詩:“是時天氣清,四迥無塵侶?!本淅?。又,《太平廣記》卷一○五“李惟燕”(出《廣異記》):“唐天寶末,惟燕為余姚郡參軍,秩滿北歸,過五丈店,屬上虞江埭塘破水竭,時中夜晦暝,四廻無人?!薄八膹h”,亦當(dāng)作“四迥”。《金剛經(jīng)持驗記》卷上引作“四曠”,可見二者義同。“廴向”的這一俗形,《敦煌俗字典》“迥”字條(206)未收,當(dāng)據(jù)補?!八腻摹薄ⅰ八臅纭保笮驼Z文辭書也未見揭載。

[18]在道失路乃迷昏,不覺行由來至此。(《變文集》9/14;《新書》839/13;《選注》41/1;《校注》6/1)

《校注》(34/3):“迷錯,丁卷作‘昏述(迷)’?!?/p>

今按:“校注”中的“迷錯”,據(jù)錄文顯為“迷昏”之誤。

又,下句中的“行由”,《選注》改為“行游”,似也未確。

今按:“行由”乃同義連用。作名詞,指行蹤;作動詞,指行經(jīng)?!斗鹫f十力經(jīng)》:“悟空大德具述行由,托余記之?!睆埣逗硟?nèi)宴二首》:“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問行由?!贝藶槊~例。《鐵圍山叢談》卷四:“中一衣黃人,如帝王狀,胸間尚帶鮮血,擁從甚盛,徐徐行由殿廡,從本寓舍前過。”此作動詞例?!靶杏伞?,各大型語文辭書未收。

[19]余乃反步當(dāng)歸,芎窮至此。 (《變文集》10/11;《新書》840/9;《選注》42/2;《校注》6/12-13)

“反步”,原卷、丁卷均作“返步”,他本亦錄作“返步”,《校注》徑改,不宜。

今按:“返步”,義同“反步”,指向回走;返回。《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卷上》:“乃返步山門,來儀上國?!碧泼辖肌妒取吩姡骸霸僖鳙@新勝,返步失前省?!薄夺屽仁献V序》:“太子曰:‘豈不知恩。但為四患苦耳。終無返步。’”均用“返步”例。

[20]青樓日夜減容光,只緣蕩子事(仕)于梁。 (《變文集》11/4;《新書》841/2;《選注》42/11;《校注》6/17)

句中“事”,《變文集》、《新書》、《校注》校作“仕”,《選注》徑改為“仕”。

今按:原卷、丁卷均作“事”,實不煩校改?!笆隆豹q“仕”?!墩f文》:“士,事也。”《六書故》:“仕,從事于公。”“事”、“士”、“仕”同源,故通用不拘?!讹L(fēng)俗通義·十反》“絕意世事”校注:“御覽八五九引‘事’作‘仕’?!绷谠都懒肝摹贰袄p牽官事”蔣之翹輯注:“事,一作仕?!?/p>

[21]遠附雁書將不達,天塞阻隔路遙長。 (《變文集》11/6;《新書》841/4;《選注》42/13;《校注》6/18)

《選注》(53/3-4):“原文‘塞’當(dāng)作‘寒’。《新書》校記:‘丙卷原作“塞”,改“土”作“二”,蓋“寒”字;丁卷亦作“寒”?!?/p>

今按:核丙、丁二卷,實皆作“塞”。本篇下文有:“不慮東西抗天塞,唯愁渴乏渡荒州?!保ā哆x注》74/5)此句亦用“天塞”。又唐張祜《觀宋州于使君家樂琵琶》:“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币嘤谩疤烊崩!疤烊豹q言天上、地上,“塞”即關(guān)塞之“塞”。

又,“遠附”的“附”,丁卷作“府”,通用字,此指寄,捎。

[22]子胥被認相辭謝,方便軟言而帖寫。 (《變文集》11/12;《新書》841/10;《選注》43/4;《校注》7/1)

《校注》(40/8):“被認,丁卷作‘不免’?!?/p>

今按:丁卷此句實作“子胥被認相辭謝”,《校注》未確。

下句,丁卷作“方便軟言相帖寫”?!跋嗵麑憽敝^好言勸慰她?!跋唷笔侵复愿痹~,表偏指,此處猶言“她”。

[23]子胥被婦認識,更亦不言:(《變文集》12/2;《新書》841/16;《選注》55/1;《校注》7/5)

《校注》(40/17):“認識,丁卷作‘識認’。下文‘遂被婦人相識’,‘識’,丁卷作‘認’?!?/p>

今按:核底卷、丁卷,實皆作“識認”。下文“遂被婦人相識”的“識”,底卷、丁卷亦作“認”。諸本校錄時多未細察。

[24]子胥心口思惟。 (《變文集》13/13;《新書》843/11-12;《選注》57/1;《校注》8/4)

句中“惟”,原卷實作“唯”,敦煌寫卷中二者多混用不拘。敦煌本《廬山遠公話》:“然凈意澄心,思唯佛道……”即用“思唯”例。又,《顧氏文房小說》本《集異記》卷一《王積薪》:“每置一子,皆良久思惟。”“思惟”,《廣記》作“思唯”。

本篇下文有“心自思惟”、“心口思惟”,“惟”,原卷亦作“唯”?!靶目谒嘉ǎㄎ?,義同文中“心口思量”,亦即心中思量。敦煌本《漢將王陵變》:“王陵心口思惟:‘莫遭項羽獨(毒)手?’”即其例也。

[25]子胥聞船人此語,知無惡意相厄,遂即出于蘆中,愧賀取食艱辛,逢迎卑謝。(《變文集》13/16-14/1;《新書》843/15-16;《選注》57/5-6;《校注》8/7-8)

“惡意”后,《變文集》、《新書》、《選注》均脫“相厄”二字。

[26]于時鋪設(shè),兩共同餐。 (《變文集》14/1;《新書》843/16;《選注》57/6;《校注》8/8)

“于時”,各本皆錄作“於時”,與原卷未合。

[27]江神以手捧之,懼怕乃相分付。 (《變文集》14/9-10;《新書》844/8-9;《選注》58/1-2;《校注》8/15-16)

“懼怕”,原卷實作“怕懼”,各本均誤錄?!芭聭帧蔽闹蟹菜囊?。

[28]悲歌已了,更復(fù)向前,棲(悽)愴依然:(《變文集》15/15;《新書》845/14;《選注》73/1;《校注》9/11)

“向前”,原卷、丁卷均作“前行”,諸本亦誤錄。

又,“棲(悽)愴”,原卷實作“棲愴”,丁卷寫作“捿搶”。

[29]夙夜匪懈,晨昏無愆。 (《變文集》15/15;《新書》845/14;《選注》73/1-2;《校注》9/11)

《校注》(45/15-17):“昏,原作‘省’。項楚校:‘“省”當(dāng)作“昏”,“晨昏”即“夙夜”,非謂朝參也。’按:項說是……此據(jù)改?!?/p>

今按:原卷、丁卷皆作“晨省”,當(dāng)不誤?!惰べ煹卣撀宰搿肪硪唬骸暗茏又^其染疾,晨省問其安危。”《新唐書》卷一〇八《裴行儉》:“初,均與崔太素俱事中人竇文場,太素嘗晨省文場,入臥內(nèi),自謂待己至厚,徐觀后榻有頻伸者,乃均也。”即其例。又,敦煌本《歡喜國王緣》:“莫不辰(晨)參暮省,送藥送茶?!薄俺繀⒛菏 保x同“晨省”。

[30]今遭落薄,知復(fù)何言! (《變文集》15/16;《新書》845/15;《選注》73/2;《校注》9/11-12)

“落薄”,《變文集》、《新書》校作“落魄”。

今按:實不煩改,二者同詞異寫,亦寫作“洛薄”,指窮愁潦倒。敦煌本《李陵變文》:“其時將軍遭洛薄,在后遺兵我遣收?!苯鹪脝枴吨兄菁だ罹禾煲怼罚骸皟S寓聊城,落薄失次。”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三折:“我如今落薄了,不曾得官?!本淅S挚赡孀鳌氨÷洹?。敦煌本《丑女緣起》:“有心令遣事人,聽妾今朝一計:私地詔一宰相,交覓薄落兒郎,官職金玉與伊,祝娉充為夫婦?!?/p>

[31]父兄冥莫知何在,零丁遣我獨恓惶。(《變文集》16/5;《新書》846/4;《選注》73/9;《校注》9/11-12)

《選注》(78/8):“原文‘遣’當(dāng)作‘遺’,丟下?!?/p>

今按:原卷、丁卷皆作“遣”,當(dāng)不誤?!扒病保甘?。句意謂使我伶仃恓惶。下文“使我孤遺無所投”,“使”即句中“遣”之義。

[32]從茲一隔別,俱作越鄉(xiāng)人。 (《選注》75/4;《校注》10/7)

“俱作”句,《校注》于“越”字下著專名號。

今按:“越鄉(xiāng)”,指遠離故鄉(xiāng)?!蹲髠鳌は骞迥辍罚骸靶∪藨谚?,不可以越鄉(xiāng)?!碧仆醪端l(xiāng)敘興》詩:“邊城琴酒處,俱是越鄉(xiāng)人。”宋陳師道《寄潭州張蕓叟》詩之一:“孰知為郡樂,莫作越鄉(xiāng)憂。”知專名號不當(dāng)有。

[33]適別龍顏,游于纏(廛)市,見一外國君子,泥涂面而獐狂,披發(fā)悲啼,東西馳走。(《變文集》17/8-9;《新書》847/7-8;《選注》75/5-6;《校注》10/8)

“廛市”,丁卷作“市緟(“纏”之訛)”,二者逆序義同,均指商肆集中之處。

又,“泥涂而獐狂”,原卷實作“泥涂面而獐狂”,諸本均脫“面”字,當(dāng)據(jù)原卷補。

[34]臣以傍觀的審,監(jiān)貌可知,望陛下追問逗遛,必是懷冤俠客?。ā蹲兾募?7/9;《新書》847/8-9;《選注》75/6-7;《校注》10/8-9)

《選注》(83/13):“原文‘監(jiān)’當(dāng)作‘鑑’,‘鑑貌’即看相。”并校改為“鑑”。

今按:“監(jiān)”,實即“鑑”的本字,故不煩校改?!渡袝涡獭罚骸吧系郾O(jiān)民,罔有馨香?!薄睹献印す珜O丑下》:“周公使管叔監(jiān)殷,管叔以殷畔?!薄稘h書·外戚傳下·班倢伃》:“陳女圖以鏡監(jiān)兮,顧女史而問詩。”唐韓愈《為宰相賀雪表》:“陛下深念黎甿,屢形詞旨,神監(jiān)昭達,皇情感通。”均其例。上引句,丁卷作“臣以傍觀者審,鑒(貌)可知”。知“監(jiān)”即“鑒”,亦即“鑑”也。

[35]卿等詳儀(議),為朕解其善惡。 (《變文集》17/10-11;《新書》847/10;《選注》75/8;《校注》10/10)

“詳儀”,《變文集》、《新書》、《校注》校為“詳議”,《選注》徑改為“詳議”,實不必校改。

今按:“詳”者,推斷也;“儀”者,揆度之義?!洞蟠鞫Y記·四代》:“公曰:‘吾未能知人,未能取人?!釉唬骸尾挥^器視才!’公曰:‘視可明乎?’子曰:‘可以表儀?!蓖跻督?jīng)義述聞·大戴禮記中》“可以表儀”條:“案:儀,度也?!梢员韮x’,謂可以其形于外者揆度之?!敝霸攦x”乃近義詞的連用,意指對夢境進行占卜、測試,以“解其善惡”也。

[36]山河阻隔,遠涉風(fēng)霜,朕國狹小,勞卿遠至。 (《變文集》17/15-16;《新書》847/15;《選注》75/14;《校注》10/14-15)

《校注》(48/22)::“霜,原卷作‘云’,形誤字。上文有‘冒涉風(fēng)霜’句可證?!?/p>

今按:“云”字恐不誤?!帮L(fēng)云”,喻地勢高遠?!段倪x·左思〈吳都賦〉》:“徑路絕,風(fēng)云通?!眲㈠幼ⅲ骸皬铰方^者,人道斷絕;風(fēng)云通者,唯風(fēng)云能交通也?!蹦铣荷蚣s《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南接衡巫,風(fēng)云之路千里。”唐盧照鄰《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每至三辰法會,八景真游,霓裳蕩耀魄之華,羽蓋轉(zhuǎn)風(fēng)云之路?!本淅?。本句大意是說盡管山河阻隔,卻能歷高涉遠而至。

[37]排比舟船,橫軍度水。 (《變文集》20/2;《新書》850/3;《選注》88/11;《校注》12/2)

“舟船”,原卷實作“船舟”。諸校本、注本當(dāng)據(jù)原卷錄?!稛o量義經(jīng)·十功德品第三》:“猶如船師身嬰重病,四體不御,安止此岸,有好堅牢船舟,常辦諸度彼者之具,給與而去?!薄斗ㄈA經(jīng)傳記》卷四《宋京師南澗寺釋道冏五》:“止南澗寺,常以船舟為業(yè)?!币嘤谩按邸崩?。

[38]楚國土?xí)缛顺?,遂即興兵百萬,綨毒(旗纛)蔽日,衣甲漫天,列陣橫行,擬共子胥交戰(zhàn)。(《變文集》20/8-9;《新書》850/7-8;《選注》89/2;《校注》12/6-7)

《校注》(53/11):“蔽,原卷作‘?dāng)场?,原錄校作‘蔽’,是。此徑改正?!?/p>

今按:原卷實作“敞”,乃“蔽”之俗訛體。唐張文成《游仙窟》:“于時金臺銀闕,蔽日干云?!本渲小氨巍?,醍醐寺鈔本即作“敞”。

[39]縱使萬兵相向,未敵我之一身。今取你父骸骨及你生身祭我父兄魂靈始得。(《變文集》20/16-21/1;《新書》850/16;《選注》89/11-12;《校注》12/13-14)

“靈魂”,原卷實作“魂靈”,諸本皆誤錄。

[40]汝父沈溺深江,荼毒奈何奈何! (《變文集》22/9;《新書》852/10;《選注》106/4;《校注》13/15)

“沈”,原卷作“沉”,各本皆錄作“沈”,實不煩改字。

[41]為(謂)言旬月即還,不知平王誅戮。 (《變文集》22/12;《新書》852/13-14;《選注》106/7;《校注》13/18)

“為言”,即“謂言”,以為,認為?!缎Wⅰ沸8臑椤爸^”,實不必。唐岑參《過磧》:“為言地盡天還盡,行到安西更向西?!崩畎住督男小罚骸盀檠约薹蛐?,得免長相思。誰知嫁商賈,令人卻愁苦。”《祖堂集》卷四《丹霞和尚》:“時人見余守孤寂,為言一生無所益。”敦煌本《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為言萬古無千改,誰知早個化惟(為)塵?!苯杂谩盀檠浴敝Z例。

[42]其妻掩閉門庭,隔墻遙應(yīng),不相容納。 (《變文集》24/5-6;《新書》854/6-7;《選注》112/2;《校注》14/16-17)

“容納”的“納”,《變文集》、《新書》、《選注》均錄作“內(nèi)”?!哆x注》(112/11):“容內(nèi):即‘容納’,‘內(nèi)’同‘納’?!毕挛摹凹{受”的“納”,《變文集》、《新書》、《選注》亦錄作“內(nèi)”,校作“納”。

今按:核原卷實作“內(nèi)”旁著點之形,亦即“納”字的俗寫體,上文“不納忠諫之詞”及下文“納受”、“檢納”的“納”,原卷均如此作。此形《敦煌俗字典》“納”字條(283)已收列,可參。《校注》已指出《變文集》錄文未確,然錄“納”之俗形亦失真。

[43]其妻既見殷勤,遂乃開門納受。(《變文集》24/10-11;《新書》854/11-12;《選注》112/7-8;《校注》14/21)

“其妻”句,原卷實無“見”字。各本若據(jù)文意補,當(dāng)出校記。

[44]愧賀大王,仰王無盡。 (《變文集》25/12-13;《新書》855/14;《選注》115/11;《校注》15/13)

“仰王”的“王”,原卷實作“天”,諸校本、注本皆誤錄?!把鎏臁保^敬慕天。

[45]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里(理),文經(jīng)武緯,以立其身。 (《變文集》26/2-3;《新書》856/3-4;《選注》119/7-8;《校注》15/17-18)

《校注》(57/24):“徐校:‘“律”當(dāng)作“緯”,下同。’按:徐校是,此據(jù)改。下文徑改,不出校記?!薄哆x注》亦校作“緯”。

今按:“律”字恐不誤?!拔慕?jīng)武律”猶“文經(jīng)武略”?!端鍟肪硪弧陡咦嫔稀罚骸耙廖易妗⒖贾?,任寄已深,入掌禁兵,外司藩政,文經(jīng)武略,久播朝野?!睆埿⑾椤端{(diào)歌頭·送謝倅之臨安》:“好把文經(jīng)武略,換取碧幢紅旆,談笑掃胡塵?!笔瞧淅?。

[46]其越王退兵還國后,乃吳王致疾臨死之時,付囑太子夫差。(《變文集》26/7-8;《新書》856/8-9;《選注》119/13-14;《校注》15/21-16-1)

“付囑”,原卷實作“付屬”,《校注》錄文未確,《變文集》、《新書》、《選注》錄作“咐囑”,亦與原卷未合?!案秾佟保竿懈??!端鍟に囆g(shù)傳·來和》:“陛下問臣曰:‘我無災(zāi)障不?’臣奏陛下曰:‘公骨法氣色相應(yīng),天命已有付屬?!磶?,遂總百揆?!彼翁K洵《上富相公書》:“往年天子震怒,出逐宰相,選用舊臣堪付屬以天下者,使在相府與天下更始?!奔雌淅?/p>

[47]城頭郁郁槍槍(蒼蒼)者露如霜。(《變文集》26/10;《新書》856/12;《選注》121/1-2;《校注》16/4-5)

此句原卷無“者”字,諸本校錄時均未細察。倘據(jù)上下文句補,亦當(dāng)出校記。

[48]南壁下匣、北壁匡(筐)[者]王壽長。(《變文集》26/10-11;《新書》856/13;《選注》121/2;《校注》16/5)

“壽長”,原卷實作“壽命長”,各本校錄時未細審,當(dāng)據(jù)原卷補。

[49]子胥得王之劍,報諸百官等。(《變文集》27/1;《新書》857/3-4;《選注》121/10;《校注》16/11)

“諸百官”,原卷實作“諸臣百官”,諸本校錄時脫“臣”字,當(dāng)據(jù)底卷補?!洞蠓奖惴饒蠖鹘?jīng)》卷四《惡友品第六》:“王甚歡喜,即召諸臣百官并諸相師婆羅門等,占相吉兇,抱兒示之,便令立字。”《佛本行集經(jīng)》卷十五《耶輸陀羅夢品第二十上》:“爾時凈飯王在宮殿內(nèi),諸臣百官左右圍遶?!币嗥淅?/p>

[50]今有佞臣宰彼,可以貨求必得。(《變文集》27/7;《新書》857/9;《選注》123/5-6;《校注》16/21)

“貨求”,《校注》(59/3)釋為“行賄囑托”,恐未確。

今按:“貨求”二者,乃同義復(fù)詞,指受賄。“求”,通“賕”,賄賂。《管子·法禁》:“削上以附下,枉法以求于民者,圣人之禁也。”郭沫若等集校:“求,假為‘賕’?!薄短綇V記》卷一二一引“李昭德”(出《朝野僉載》):“(李昭德)先受孫萬榮賄財,奏與三品。后萬榮據(jù)營州反,貨求事敗,頻經(jīng)恩赦,以百日不首,準贓斷絞?!奔雌淅?/p>

猜你喜歡
下文文集新書
日本文化里的《白氏文集》
新書速遞
“對話”事件
迎“春”冰心
《郭漢城文集》簡介
《意林》新書,pick一下
下文
新書
水能生火
新書選介
抚州市| 华安县| 自治县| 定远县| 尉犁县| 绥化市| 莎车县| 湘阴县| 金平| 新沂市| 贵州省| 乌恰县| 凤山市| 九龙城区| 富阳市| 福建省| 肇东市| 朝阳县| 文安县| 宁夏| 视频| 长阳| 武山县| 柞水县| 南宁市| 湘潭县| 马公市| 柳州市| 额济纳旗| 双桥区| 东港市| 许昌县| 读书| 清新县| 贵德县| 宁都县| 绥宁县| 梁平县| 南丹县| 鄄城县|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