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
分析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區(qū)別,是我們了解中西文化的途徑之一。本文便試圖從“一元神宗教與多元神宗教之分”、“理性宗教與功利宗教之分”、“天人相離與天人合一之分”三個不同方面對基督教文化與中國的宗教文化進行比較。
宗教文化作為不同民族及國家長期積淀而成的一種文化方式,其發(fā)展與變化在其民族的文化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西方世界的進程更是常常由宗教文化的演變而改變著。比較和研究中西宗教文化的異同,對于我們了解西方文化,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
西方世界與中國在宗教文化上的區(qū)別有以下三個方面:一、一元神宗教與多元神宗教之分,二、理性宗教與功利宗教之分,三、天人相離與天人合一之分。
西方基督教是一神論的宗教,它認為統(tǒng)治宇宙萬物的是絕對的、唯一的和至上的上帝。古希臘哲學家們經(jīng)過不斷的邏輯論證及辨析,形成了諸如存在、理念、善、邏各斯、太一等形上的實體觀念。而正是這些實體觀念成為基督教上帝的概念的源頭。
例如,柏拉圖的“理念論”認為“理念”是萬事萬物的本源,它是個別事物的“范型”,個別事物乃是它的“摹本”或“分有”。柏拉圖指出,上帝與“理念”都有著永恒、完美、至善的本質(zhì)。亞里士多德也將上帝作為世界決定力量的永恒不動的第一推動力。他說:“上帝是宇宙間起統(tǒng)一作用的基質(zhì),是一切事物努力趨赴的中心,是說明宇宙間一切秩序、美和生命的本原?!边@些實體觀念往往帶有永恒、不滅、全能的特點。正是它們與猶太宗教傳統(tǒng)的結(jié)合,形成了基督教一神論體系。
反觀中國,一種輾轉(zhuǎn)于各種宗教信仰體系之中的多元化宗教氛圍特征則極為突出。首先,中國人對神的概念的表述就很多。比如“神”:神仙、天神、神靈;比如“帝”:玉皇大帝、天帝;又比如“天”:老天爺、蒼天、上天等。人們在祈福或許愿時并不確定某位具體的神。就算是確定了,也多根據(jù)眾神的不同功能進行區(qū)分。如“風”“雨”“雷”“電”等自然神,在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時期有著眾多的信徒。而財神爺、灶王爺?shù)人韭毭鞔_的諸神,在當今現(xiàn)代社會也仍不時被各個階層的人所膜拜。唐朝之后的儒、釋、道的“三教合流”,使民間信仰習俗中三者的界限日益模糊,更表現(xiàn)出一種多元化、泛神化的特征。
西方基督教文化相對于神秘主義、功利主義較重的宗教來說,有著理性主義的特點。它對于“上帝”,總要力圖做出一種合乎邏輯的,理性的解釋。
首先,如上所說,基督教上帝的觀念,得益于古希臘哲學家對世界本體的哲學的理性的思考。
其次,基督教誕生的幾個世紀里,人們圍繞上帝“三位一體”及理性與信仰的關(guān)系等問題,皆展開了長期的討論。
中世紀教會對理性與信仰問題的討論,成為了經(jīng)院哲學的基本問題。托馬斯·阿奎那認為,“理性真理”和“天啟真理”全都來源于上帝,而后者的一部分如“三位一體”等不能為理性所理解,而如上帝存在、靈魂不死等問題卻可以被理性所理解和認識。
基督教正是通過上帝是什么這個問題進行不斷的論證,使上帝成為一個理性的存在。
而在中國,人們對待宗教的態(tài)度往往是功利主義的。人們只注重人與神的關(guān)系,而非神本身的性質(zhì)。一方面,我們應當敬畏神靈,祈求神靈保佑。另一方面,神靈應當對人們的善惡給予賞罰,這是神的職能所在。中國人燒香拜佛、祭祀祈禱,多不是出于對宗教的信仰,而是出于祈福求財?shù)裙哪康?。一旦“老天不應”或“菩薩不保佑”,則翻臉譴責諸神“瞎了眼”或“不長眼”。
西方基督教與中國各宗教之間的差異,從根本上講是天人相離與天人合一兩種不同的世界觀而決定的。
西方天人相離的世界觀將世界看做是彼此相互分離的“個體人”和“個體事”結(jié)合而成的。基于這種彼此相互分離的觀念,才能產(chǎn)生諸如柏拉圖的脫離于任何經(jīng)驗物質(zhì)世界的純精神的“理念”。上帝的觀念也是如此。基督教認為上帝和人的關(guān)系是外在的,上帝利用外在于自己的物質(zhì)將世界“創(chuàng)造”而成。這樣一來,上帝便獲得了一種超越性和獨立性。首先,由于西方人的天人相離的世界觀,他們相信有彼岸世界的存在。在此岸世界生存的人,都是有限的和有罪的,只有在彼岸世界的生活才是永恒的和完美的。其次,由于上帝與人的關(guān)系是外在的,所以人不可能左右上帝的意志?;浇痰亩\告、懺悔等宗教活動,多是為了凈化自己的心靈,以求來世的拯救,而非出于功利的目的。
相反,在中國天人合一的世界觀看來,世界萬物乃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在宗教方面,也就不會產(chǎn)生如上帝一樣的,超越的,外在于人的神。在儒家思想中,“天”的概念發(fā)生了轉(zhuǎn)變。荀子曰:“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參也”。孟子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在這里,儒家將天道和人道合一,認為君子需依靠自己的人格踐行天的意志,成為天命的擔當者。因此,“天”不再是宇宙自然力量的體現(xiàn),而成為了與現(xiàn)實人倫相結(jié)合的人的理念?!疤斓馈迸c“人道”實質(zhì)上就是同一的。
與西方哲學相比,中國的哲學很少談論來世,很少論證上帝的存在。中國的文化表現(xiàn)出注重現(xiàn)實、重功用的特點。人們多關(guān)注此岸、現(xiàn)世的問題。因此,當在生活中面臨不可解釋的問題時,中國人多希望從某位先哲而不是某位神或上帝那里得到答案。因此,正因為中西天人合一與天人相離的世界觀的根本不同,中西宗教文化所表現(xiàn)出的特征也不同。
[1]梯利.西方哲學史(增補修訂版)[M].葛力譯.商務印書館,1995.
[2]魏光奇.天人之際:中西文化觀念比較[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