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艷娜
桓公少與殷侯齊名,常有競心?;竼栆螅骸扒浜稳缥??”殷云:“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世說新語·品藻》)
王太尉不與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王曰:“君不得為爾?!扁自唬骸扒渥跃?,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p>
(《世說新語·方正》)
這是魏晉士人的人格宣言,他們以自我的種種言行向人們展示了自我個體的高度覺醒,而這種覺醒從本質(zhì)上來說又是個體生命意識的覺醒。不同于先秦、兩漢,這是一個萬物皆賤、惟人為貴的時代,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生命情緒空前濃厚的時代。伴隨著這種個體自覺,他們的人生價值觀也隨著轉(zhuǎn)型,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先秦、兩漢傳統(tǒng)的生命價值觀的人生追求。正如湯用彤先生所言:“魏晉人生觀之新型,其期望在超世之理想,其向往為精神之境界,其追求為玄遠之絕對,而遺資生之相對。從哲理上說,所在意欲探求玄遠之世界,脫離塵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奧秘”。
我們知道生命問題是人類最古老的問題之一。早在先秦時期儒家的孔子對生死問題采取理性態(tài)度,曾提出:“未知生,焉知死”、“朝聞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的生死觀,儒家入世精神重視個人生前的社會價值,強調(diào)個體生命的生存意義,將個人價值消融在社會歷史的價值之中,對死亡采取了視而不見的態(tài)度,從而忽視了個人的生命存在。這種將個體的人湮沒在“道”的綱常倫理系統(tǒng)中,最終束縛了人的自由發(fā)展。不同于孔子,道家的莊子則對死亡有著較為深刻的認識,“死生亦大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意識到了死亡的恐懼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并塑造了“至人”、“真人”、“神人”的理想人格來消弭這種人生的苦難和死亡的焦慮。而到了西漢,經(jīng)過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儒家思想取得了獨尊的地位,這時期的文人士大夫?qū)€體全身心地投入到等級森嚴的集體性社會中,他們以儒家的仁義道德為真理,以實現(xiàn)濟蒼生扶社稷作為人生價值的最高實現(xiàn)目標,儒家圣人的“內(nèi)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在此得到了全面的體現(xiàn),因此,他們面對死亡所表現(xiàn)是重生輕死,即所謂“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奪也”(《禮記·儒行》)。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在東漢之前,死亡對中國人來說是模糊而神秘的。
迨及東漢末年,中國的歷史進入了長達幾百年的分裂割據(jù)、動蕩不安時期,盡管期間也出現(xiàn)了西晉太康年間那種短暫的太平繁榮景象,但那只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很快便被爆發(fā)于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八王之亂所替代。這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極為混亂、黑暗、痛苦的時代,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爭權(quán)奪利,充滿了奸詐、虛偽、仇恨,很多知識分子被卷入了政治斗爭的漩渦,成為無謂的犧牲品。另一方面,正如宗白華所說的那樣,漢末魏晉六朝“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倍窃谶@種時代的動亂與精神自由的雙重催動互生下,迎來了魏晉士人生命意識的覺醒。而這種覺醒,在當時的時代大背景下,首先的表現(xiàn)則是對個體生存困境的思索,也即為對死亡的觀照和冥思——死亡意識的覺醒。相傳作于東漢末年的《古詩十九首》,我們從中就可以看出漢末文人死亡意識的覺醒:“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飄塵”;“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對生命短促,人生無常的強烈感受正是生命意識覺醒的標志。他們面對人生易逝、時序如流的現(xiàn)實,已開始立足于個體生命的情感體驗,直面生命的短暫從而抒發(fā)面對死亡難以抑制的悲傷。
時至魏晉時期,戰(zhàn)亂頻繁不斷,瘟疫肆虐流行,從而導致死亡的接踵而至,“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出門何所見,白骨蔽平原”是亂世社會蕭條、凄涼、死氣沉沉的精典概括,不僅普通百姓如此,甚至王侯貴族也難以逃脫非正常的死亡。
據(jù)日本學者高橋清編纂的《世說新語索引》,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世說新語》中,“哭”字出現(xiàn)二十七次,“泣”字出現(xiàn)十八次,“哀”字出現(xiàn)二十四次,“亡”字出現(xiàn)四十一次,“死”字出現(xiàn)三十四次。在魏晉亂世,這種因戰(zhàn)亂、瘟疫所造成的大量的非正常的死亡,使得死亡意識從來沒有象現(xiàn)在這樣令人憂心忡忡。
魏晉士人是悲哀的,他們不僅悲因戰(zhàn)亂、瘟疫而帶來的不幸亡者,更令他們悲痛的是因政壇之禍所導致的人生福禍無常。我們知道,魏晉易代之際,司馬氏篡權(quán)陰謀日漸暴露,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自魏齊王芳正始(240年)以后二十余年中,政局一直動蕩不安,經(jīng)過嘉平(249年)、高貴鄉(xiāng)公正元(254年)、甘露(256年)、元帝奐景元(260年)、咸熙(264年)等年代,司馬氏為了篡奪政權(quán)幾次發(fā)動政變,大肆殺戮。嘉平元年,太傅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政變,殺魏大將軍曹爽、名士何宴、桓范等。所謂“同日殺戮,名士減半”;嘉平三年,懿死,其子師為大將軍,專權(quán)朝廷,殺名士夏侯玄、李豐等;師死,其弟昭為大將軍,于景元元年殺魏帝高貴鄉(xiāng)公;景元三年殺名士嵇康……在中國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是最為黑暗的時代,其最重要的原因即為皇帝、軍閥和專政政權(quán)的魁首們瘋狂地屠戮士人。一方面,個體生命意識的覺醒,使魏晉士人極度珍惜生命,體味到了生命的極度尊貴;另一方面,魏晉時期,頻繁的戰(zhàn)亂、瘟疫的流行及隨時隨地都會遇到的政壇飛來的橫禍,其結(jié)果是死亡枕藉、朝生暮死、人命如蟻,又使他們體味到了生命的極度卑微。人生的短促、時光的飄忽、飛來的橫禍,使人們不得不面對人類的必然歸宿——死亡,不得不對死亡表現(xiàn)出了莫大的關(guān)注。
魏晉士人是悲哀的,悲生又悲死,對死的恐懼和對生的焦慮時時煎熬著他們,他們厭世不厭生,求生而不得,在這個生命情緒空前濃厚的時代里,面臨的卻是太多太多的死亡。那么人生的意義何在?生命的價值何在?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先看一下晉人偽作《列子》一書所闡述的生死觀:“百年之壽大齊,得百年者千無一焉。設(shè)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幾居其半矣;夜眠之所弭,晝覺之所遺,又幾居其半矣;痛疾哀苦亡失憂懼,又幾居其半矣。量十數(shù)年之中,迥然而自得,亡介焉之慮者,亦亡一時之中爾,則人之生也奚為哉?奚樂哉?為美厚爾,為聲色爾?!保ā读凶印钪炱罚?/p>
楊朱提出的這些近乎頹廢的人生觀,使人們看到的只是空虛和黑暗,這種感傷主義的生命意識更加加深了魏晉士人的生的焦慮和死的恐懼,其中蘊涵著深沉的生存悲劇感?!叭适ヒ嗨?,兇愚亦死。生則堯舜,死則腐骨;生則桀紂,死則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異?”(《列子·楊朱篇》)在生無論賢愚貴賤,其最終結(jié)果同是“腐骨一矣”,現(xiàn)在唯一只能做的是“且趣當生,奚遑死后”。
魏晉人在對死亡的觀照與冥思中、在靈和肉的矛盾沖突中痛苦地抒寫著自己的人生答卷,回答著楊朱提出的“人之生也奚為哉”這一問題,并在對死的恐懼、生的焦慮的痛苦折磨中塑造著各自的人格形象,進行著各自的人生選擇。他們煉丹服藥、狂飲濫醉同時又寫詩作文、繪畫書法、彈琴長嘯,這里有近乎放蕩的任誕、有近乎典雅的美麗,這是魏晉士人在觀照和冥思死亡之后所建構(gòu)的詩意生存空間,其中蘊涵著魏晉士人對生的留戀、焦慮和對死的厭惡、畏懼,他們留給我們后人的是不同于傳統(tǒng)倫理價值的生死觀、是悲愴而又凄美的人格美——是一種流傳千古的魏晉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