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偉
(南京師范大學(xué),江蘇 南京 210097)
杜甫 “沉郁頓挫”本義再探*
朱國偉
(南京師范大學(xué),江蘇 南京 210097)
“沉郁頓挫”被認(rèn)為是杜詩的基本風(fēng)格,然對其解釋歷來眾說紛紜。實則是杜甫自夸其賦:“沉郁”意為“精微深奧、知識廣博”,“頓挫”意為“雄壯豪放”。司馬相如、揚雄之漢大賦即具此典型特征。
杜甫;沉郁;頓挫;本義
杜甫在其所作《進(jìn)〈雕賦〉表》中說:“倘使執(zhí)先祖之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能鼓吹六經(jīng),先鳴數(shù)子,至于沉郁頓挫,隨時敏捷,揚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保?](P2172)后世論者普遍以 “沉郁頓挫”來概括杜甫的基本創(chuàng)作風(fēng)格。但對“沉郁頓挫”的闡釋,多不相同。安旗先生聯(lián)系《漢書·揚雄傳》“默而好深湛之思”,指出“杜甫自比于揚雄主要在一個‘深’字”,釋“沉郁”為“構(gòu)思深沉,不僅指思想觀點,題材內(nèi)容,也指遣詞造語,結(jié)構(gòu)篇章。”(《“沉郁頓挫”試解》)[2](P153—154)喬象鐘、陳鐵民認(rèn)為:“杜詩沉郁頓挫的風(fēng)格,是集中概括了他詩歌的主要特征的。具體說,它至少包含以下幾層涵義:一、它表現(xiàn)了杜詩思想內(nèi)容的博大深厚,生活體驗的豐富真切,感情的飽滿有力;二、它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積累、醞釀、消化、觸發(fā)的過程;三、它以深厚完整的意境、錘煉精確的語言、鏗鏘瀏亮的音調(diào)、頓挫變化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出來?!保?](P515)章培恒、駱玉明認(rèn)為:“杜甫詩歌的風(fēng)格多種多樣,最具有特征性的,也是杜甫自己提出并為歷來評論家所公認(rèn)的,是‘沉郁頓挫’。所謂‘沉郁’,主要表現(xiàn)為意境開闊壯大,感情深沉蒼涼;所謂‘頓挫’,主要表現(xiàn)為語言和韻律曲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保?](P119)袁行霈、羅宗強(qiáng)則云: “杜詩的主要風(fēng)格是沉郁頓挫,沉郁頓挫風(fēng)格的感情基調(diào)是悲概?!劣?,是感情的悲概壯大深厚;頓挫,是感情表達(dá)的波浪起伏、反復(fù)低回。”[5](P290)以上幾家對 “沉郁頓挫”的理解好像區(qū)別很大,實則是在相同的內(nèi)核上作了各自的理解及引申。他們對“沉郁”的基本理解是“博大、深厚、深沉”,對“頓挫”的基本理解是“音調(diào)鏗鏘、節(jié)奏韻律曲折有力”。張安祖在《文學(xué)遺產(chǎn)》2004年第3期著《杜甫“沉郁頓挫”本義探源》一文,對通常的理解提出質(zhì)疑,認(rèn)為“‘沉郁’其實是指作品諷喻寓意的深刻,‘頓挫’指的是諷喻的曲折委婉?!保?]后世論者對“沉郁頓挫”的理解確實與杜甫本義不合,但張文的理解錯得更遠(yuǎn)。
“沉郁”、“頓挫”在唐及其以前就是兩個多義詞,所以后人解釋起來各取所需,自然眾說紛紜。筆者認(rèn)為,要想正確理解杜甫“沉郁頓挫”的本義,必須把這兩個詞放在杜甫原文中,并與唐及以前的各種義項加以比較,才能棄紛雜之說,辨其真義。
“沉郁”在唐及以前主要有以下幾個義項:
1.沉悶抑郁。
如“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 (同郁)而莫違”(《楚辭·九章·思美人》;“伊我思之沉郁,愴感物而增悲” (陸機(jī)《思?xì)w賦》);“氣沈郁以杳眇兮,涕浪浪而長流”(柳宗元《閔生賦》); “余聞其欲退家殷墟,修志增藝,懼沉郁傷氣,懷憤而不能達(dá)” (柳宗元《送元秀才下第東歸序》);“非高遠(yuǎn)無以開沉郁之緒” (李嶠《楚望賦》)等。
2.沉淪、不顯。
如“感此窮秋氣,沉郁命友生。及時未髙歩,羇旅游帝京”(韋應(yīng)物《善福閣對雨寄李儋幼遐》); “黜免之人,沉郁既久,朝過夕改,仁何遠(yuǎn)哉”(陸贄《奉天改元大赦制》);“遂使精義沈郁,闇然未彰”(顏真卿《送辛子序》)。
3.精微深奧、知識廣博。
在《進(jìn)〈雕賦〉表》中,杜甫把自己比作揚雄和枚皋(“沉郁頓挫”指揚雄,“隨時敏捷”指枚皋)。一般來說,和枚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司馬相如?!稘h書·賈鄒枚路傳》記載枚皋作賦是“上有所感,輒使賦之。為文疾,受詔輒成,故所賦者多。司馬相如善為文而遲,故所作少而善于皋?!保?](P784)按常理,如果自比于司馬相如和枚皋,賦作得又快又好,已經(jīng)是很高的標(biāo)準(zhǔn)了,但杜甫顯然不滿足于此。揚雄比司馬相如強(qiáng)在何處呢?看來只有知識廣博這一條了。揚雄著成《方言》一書,劉歆在信中說:“非子云澹雅之才,沈郁之思,不能經(jīng)年銳精,以成此書。”(《方言》卷13)揚雄又著《太玄》、《法言》,“劉歆亦嘗觀之,謂雄曰:‘空自苦,今學(xué)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醬瓿也?!保?](P1177)《梁書》卷五十述代挺之事曰:“時因吟詠,動輒盈篇。楊生沉郁,且猶覆盎。恵子五車,彌多踳駁。”可見,用“沉郁”評價揚雄,就是稱贊他知識廣博、思考深入。杜甫多次在詩中自比揚雄,如“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壯游》)唐代常用“沉郁”形容一個人知識廣博、才學(xué)富厚。如蘇颋寫的《授李邕戶部郎中制》就說:“黃門朝散大夫守江州別駕李邕,探學(xué)精奧,為文沉郁?!保?](P1982)王渭《為族兄瑗謝守度支尚書表》也說:“微臣自料浮淺,業(yè)藝何甄,徳匪潤身,學(xué)慚為已,文辭小道,曾無沉郁之才,刀筆淺能。”[9](P3067)《文苑英華》有一則 “注書判”:“斛律丙注書為長孫乙所竊,遂行于代。丙男訟之。對:卦演龜文,書分鳥字。左言右史,紛綸于圖諜;帝典皇墳,昭彰于篆籕。自非沉郁澹雅以居業(yè),修辭立誠以進(jìn)德。則未能究精微之奧,窮闔辟之源……”[10](P2616)寫 《太玄》、 《法言》、 《方言》、注書都需要廣博的知識,但古人對學(xué)問和才氣不像今人那樣區(qū)分得那么細(xì),評價一個人有學(xué)問、有才氣、文章寫得好常說“翰藻沈郁”,所以杜甫詩中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頓挫”在唐及其以前主要有以下幾個義項:
1.遭遇不順、抑郁不平。
如“仲尼頓挫于魯君,孟軻抑揚于齊后,荀卿見珍于強(qiáng)楚,叔孫取貴于隆漢”(《隋書》卷75儒林傳)。又如沈約《怨歌行》曰:“時屯寧易犯,俗險信難群??矇霸缳x,頓挫敬通文?!?(“元淑”當(dāng)為“元叔”,指趙壹,“敬通”為馮衍字)
2.名聲受損、降低。
如“初,桓溫有不臣之志,欲先立功河朔,以收時望。及枋頭之?dāng)?,威名頓挫?!?《晉書》卷八)
3.光線或明或暗、或長或短的變化。
如“彗體無光,傅日而為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在日南北,皆隨日光而指,頓挫其芒,或長或短,光芒所及則為災(zāi)?!?《晉書》卷12)
4.不疾不徐、有節(jié)奏。
如“時張融周颙并有言工。融音旨緩韻,颙辭致綺捷。繪之言吐又頓挫有風(fēng)氣。時人為之語曰: ‘劉繪貼宅,別開一門’,言在二家之中也?!?《南齊書》卷48)又如唐敬括《季秋朝宴觀內(nèi)人馬伎賦》曰:“應(yīng)繁鼓以頓挫,歷層臺而超越?!焙笫肋@個義項用得較廣泛,同時也造成了錯亂。
5.率直、雄壯。
《后漢書·鄭孔荀傳贊》曰: “北海天逸,音情頓挫。”張安祖文認(rèn)為“指作品的語言聲調(diào)及情感的抑揚起伏”,[6]實為斷章取義。“贊”是對一個人的蓋棺論定,不會僅僅只評價其作品,鄭太、荀彧就沒有什么文學(xué)作品。三人合傳是因為三個人都是心向漢室的。鄭太曾想阻止董卓發(fā)兵山東,孔融與曹操不合作,荀彧雖為曹操重要謀士,但不同意曹操加九錫,終受猜忌而被逼自殺。所以對孔融的評價應(yīng)該是“孔北海天生曠達(dá)放縱、不受拘束,從外 (聲音、語言)到內(nèi) (內(nèi)心、情感)都是率直而不虛偽。”這也是就他忠于王室、愛給曹操搗亂、放言無忌而下的評價,因為“贊”里還有“直轡安歸”的話。
陸機(jī)《文賦》“箴頓挫而清壯”之句,王運熙、楊明曾以之作為“頓挫用于文學(xué),指作品語言聲調(diào)的停頓轉(zhuǎn)折”的例句,[11](P293)張安祖引 《文選》李善 “箴以譏刺得失,故頓挫清壯”之注,認(rèn)為“箴這種文體是用來諷喻批評統(tǒng)治者舉措的得失的。所以既要曲折委婉,又要鮮明有力??芍D挫’在此指的是諷喻的曲折委婉?!保?]張文認(rèn)為揚雄善作箴、賦,又說過“賦者,將以諷之”之語,故以杜甫筆下的“頓挫”所取義項即“曲折見諷”。這種理解混淆了箴與賦的區(qū)別,李善曰“箴以譏刺得失”, “譏刺”與“諷”有明顯的差別。《戰(zhàn)國策·齊策》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結(jié)尾是“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笨梢娻u忌的方法是“諷”,而“面刺”、 “謗譏”是直接批評,并非委婉曲折,所以“譏刺”得失的“箴”之“頓挫”就是“直言”之意,這也與孔融性格率直之意相近。
陳子昂《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稱贊《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此處“音情頓挫”明顯引用孔融之贊?;羲闪肿椤耙粽{(diào)抑揚,感情起伏”。[12](P198)要說 “音調(diào)抑揚”,講究“四聲八病”的齊梁詩歌才與此相合。陳子昂推崇漢魏風(fēng)骨,因此此處“頓挫”應(yīng)為“雄壯、豪放”之義。
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序:“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瀏漓頓挫,獨出冠時?!保?](P1815)公孫氏劍舞 “觀者如山色沮喪”,很有驚悚觀眾的效果,因此“瀏漓頓挫”應(yīng)是“快捷雄壯”之義。另外“瀏漓”、“頓挫”還常用來形容音樂。如劉禹錫的《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對月聴小童吹觱篥歌》曰:“長江凝練樹無風(fēng),瀏栗一聲霄漢中。涵胡畫角怨邊草,蕭瑟清蟬吟野叢。沖融頓挫心使指,雄吼如風(fēng)轉(zhuǎn)如水?!保?3](P364)這里 “瀏漓”是指突然拔了一個高音起奏,“頓挫”與“雄吼”對應(yīng),應(yīng)為雄壯之義。白居易的《小童薛陽陶吹觱栗歌》曰:“有時婉軟無筋骨,有時頓挫生棱節(jié)?!保?4](P460)則 “頓挫”是不 “婉軟”的,即為雄壯。李白《澤畔吟序》稱贊崔公之詩為 “逸氣頓挫、英風(fēng)激揚”,[15](P144)后人也曾用“頓挫”來形容李白的詩風(fēng),如“鮑才人之詩,頓挫凌厲,開太白之派”(《榕村語錄》卷30)。因此“頓挫”形容詩文風(fēng)格,應(yīng)是“凌厲雄壯”之義。
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并序》說元結(jié)詩“不意復(fù)見比興體制,微婉頓挫之詞,盛而有詩”,[1](P1691)張安祖把 “微婉頓挫”等同“沉郁頓挫”,因而釋“沉郁頓挫”為同義復(fù)詞,即“曲折委婉”之義。實則“微婉”與“頓挫”意義相對,即“既有委婉諷喻,又有直言相斥”(元結(jié)之詩偏于后者)。
最后,杜甫是很自信、自負(fù)的,這一點同李白沒有任何區(qū)別,況且寫《雕賦》時年齡也不是很大。他說“雖不能鼓吹六經(jīng)”,似乎很謙虛,但又自比揚雄,而揚雄仿《易經(jīng)》、《論語》著《太玄》、《法言》,“諸儒或譏以為雄非圣人而作經(jīng)”(《漢書·揚雄傳》)。杜甫既是自夸,哪里會說“我的賦寫得委婉含蓄,富有諷喻之義”的話。諷喻之義是要君王自己體會的,哪里需要自己說出來呢。再者揚雄對賦的諷喻之義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即所謂“勸百而諷一”。
總之,杜甫“沉郁頓挫”本義應(yīng)是“知識廣博,氣勢雄渾”,這也是大賦的普遍特征?!稘h書·敘傳下》曰:“多識博物,有可觀采;蔚為辭宗,賦頌之首?!睗h大賦創(chuàng)作多堆砌物色景象,將眾多近似之物依類相從,萃集于一文。所以班固認(rèn)為優(yōu)秀的賦家,應(yīng)有對于事物的廣博知識,才能創(chuàng)作出大賦圖案繁復(fù)之美,有可供“觀采”之處。所以“博識多物”意近“沉郁”,是對漢大賦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與漢大賦美的特征的準(zhǔn)確總結(jié)。結(jié)構(gòu)宏大、辭采壯美更是漢大賦的典型特征,枚乘、司馬相如、揚雄之作莫不如此,這也是“潤色鴻業(yè)”的需要,更與漢帝國的強(qiáng)盛氣勢相符。另外杜甫一貫倡導(dǎo)雄健壯大的賦文審美風(fēng)韻,在《戲為六絕句》中表現(xiàn)明顯。其一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咸畏后生?!逼涠? “才力應(yīng)難跨數(shù)公,凡今誰是出群雄?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1](P899)杜甫對庾信北遷后所寫賦作風(fēng)格給予高度評價,稱許有高健縱橫之美,并倡導(dǎo)“鯨魚碧?!钡男劢汛笾溃庥m正自南朝以來賦轉(zhuǎn)向小品化、抒情化、典麗化的柔靡時風(fēng)。
各位學(xué)者在著作中釋“沉郁”為“博大、深厚、深沉”,雖與杜甫本義不合,但也算接近本義;而對“頓挫”的解釋則完全偏離了本義。用形容杜賦的兩個詞來概括杜詩的特點,而且今義與本義相差甚遠(yuǎn),確實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1]仇兆鰲.杜詩詳注 [M].北京:中華書局,1979.
[2]杜甫研究論文集:第三輯 [M].北京:中華書局,1962.
[3]喬象鐘,陳鐵民.中國文學(xué)通史·唐代文學(xué)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5.
[4]章培恒,駱玉明.中國文學(xué)史:中冊[M].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1997.
[5]袁行霈,羅宗強(qiáng).中國文學(xué)史:第二卷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張安祖.杜甫“沉郁頓挫”本義探源 [J].文學(xué)遺產(chǎn),2004,(3).
[7]班固.前漢書 [M].北京:中華書局,1998.
[8]李昉.文苑英華:卷389[M].北京:中華書局,1966.
[9]李昉.文苑英華:卷591[M].北京:中華書局,1966.
[10]李昉.文苑英華:卷511[M].北京:中華書局,1966.
[11]王運熙,楊明.隋唐五代文學(xué)批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2]霍松林.古代文論名篇詳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3]劉禹錫.劉禹錫集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14]白居易.白居易集 [M].北京:中華書局,1979.
[15]宋敏求,曾鞏等編.李太白文集[M].成都:巴蜀書社,1986.
A Fresh Interpretation of Style in DU Fu’s Poetry
ZHU Guo-wei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China)
“Chenyu Duncuo”is considered as the basic style of DU Fu’s poetry.However,people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bout it and some potential meanings of the term fail to be explored.In fact,“Chenyu Duncuo”refers to such characteristics of DU Fu’s poetry as rich information conveyed and a feeling of greatness and magnificence,which is the typical style of Da Fu(prose poems)in Han dynasty.
DU Fu; “Chenyu Duncuo”;original meaning
I206.2
A
1671-7406(2011)11-0005-04
2011-10-18
朱國偉 (1971—),男,河南汝南人,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古代文學(xué)專業(y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詩詞學(xué)。
(責(zé)任編輯 王碧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