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代宜州土司政區(qū)地理研究

2011-08-15 00:48:56施鐵靖
河池學院學報 2011年4期
關鍵詞:弘治政區(qū)宜州

施鐵靖

(河池學院 政法系,廣西 宜州 546300)

明代宜州土司政區(qū)地理研究

施鐵靖

(河池學院 政法系,廣西 宜州 546300)

明弘治五年(1492年)析宜山縣地設置永定、永順長官司以及永順副長官司,隸屬慶遠府并由宜山縣承審,是英明的政治決策;作為政治管理的載體,所劃出三土司民族政區(qū)地理,也是科學而合理的。

宜州土司;政區(qū)地理;溪峒諸蠻

周振鶴先生在為李曉杰博士的《東漢政區(qū)地理》一書寫的序言中說:“我國具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歷史文獻,其中包含著大量歷代行政區(qū)劃和地方行政制度變遷的資料,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料,運用科學手段,詳盡復原各歷史時期行政區(qū)劃變遷的全過程,并以之為基礎,從地理學和政治學的角度來分析政區(qū)的層級、幅員、邊界、等第等要素的變遷原因與規(guī)律,討論政區(qū)變遷與自然環(huán)境和地理位置的關系,理解政治過程、地理因素和歷史背景在政區(qū)變遷中所起的作用,……此外,政治地理學研究雖然是基礎性研究,但又有一定程度的應用前景,尤其是在當前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方面可以起有效的參考作用?!保?]1-2遵循周先生的見解,筆者嘗試就明代宜州土司政區(qū)地理進行研究,用作引玉之磚,以求教于學界方家。

明代中央政府在宜州地區(qū)共設置了三個土司,即:永定正長官司、永順正長官司和永順副長官司,它們的政區(qū)均從明代宜山縣的政區(qū)中劃出。這三個土司相對于明代宜山縣的地理方位,據(jù)《明史·地理志》的記載:“永順長官司,府西南。永定長官司,府南。而司皆弘治五年析宜山縣地置。”[2]1158清謝啟昆《廣西通志》云:“弘治間……都御使鄧廷瓚聞于朝,置永定、永順正副二司?!保?]1734清《慶遠府志》則云:“都御使閔珪(《明史》云鄧廷瓚)聞于朝,請置永定、永順正副等長官司?!保?]251《明史》作為國家正史,對于縣級土司的行政區(qū)劃無明確記載,只記載了它們相對宜山縣治的地理方位和設置時間。從現(xiàn)實宜州政區(qū)地望而言,上述史料記載三土司的地理方位,至今未變,是準確的。但是清代的《廣西通志》和《慶遠府志》,均無明代宜州土司政區(qū)幅員的明確記載。倒是韋甘睦先生主編的《宜州市志》,記有明代永定土司比較明確的轄區(qū):“初析宜山縣的洛富、洛分、洛東、洛南4里及洛西半里,后并劃莫往峒、南鄉(xiāng)、清潭、都博等里地屬永定長官司?!据爡^(qū)劃分為5里:大顯里、莫往里、端簡里、洛富里、洛西里。2峒:東邊峒、西邊峒。端簡里有一回龍圩(后稱梅峒圩)?!保?]29

永順長官司的轄區(qū),《宜州市志》則沒有明代政區(qū)的記載,只有清代:“轄區(qū),在清代為宜山縣的古陽(今德勝)、述昆(今龍頭)等鄉(xiāng)及永泰、外里、吉利等地?!緞澐?里:古辣里、六合里、永泰里。2 哨:內哨、外哨。共 16 個圩?!保?]30永順副長官司:“轄區(qū),唐、宋為多梅縣地,清代為思農里地,其境域東至口灘村;西至洪東村;南至中村;北至羅村;東南至回龍村;東北至龍首村。東西距25里;南北距32里。司轄 27村 2圩(不廬圩、灘廟圩)?!保?]30也只是清代的政區(qū)??紤]到明清以降,政區(qū)地理時有調整,特別是1949年以后,改動更多,許多地名因政治形勢的需要而改動,經過60年,早已約定俗成。再說“文化大革命”的瘋狂肆虐,很多珍貴的地方史籍、家譜被付之一炬,造成文脈斷層,后人稽古談何容易!以韋甘睦先生為首的《宜州市志》編輯部的前輩們,經過10多年的辛苦探索,終于確定了宜州市境內三土司的基本版圖,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資料。然而,由于現(xiàn)實宜州市政區(qū)的限制,早在明弘治五年(1492年)析宜山縣地設置的永定正長官司、永順正長官司和永順副長官司的相當一部分政區(qū)版圖,已不在宜州市境內。因此,前輩們想要全部復原明代三土司政區(qū)地理的愿望只能是遺憾了。筆者在前人資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方式進行田野調查、訪問,并對照古今地圖、地名深入研究,大致廓清了明代宜州三土司的政區(qū)地理。依次略述如下:

永定正長官司政區(qū)地理:地望在今宜州市東南和正南一帶。包括:今宜州市福龍鄉(xiāng)轄地全部;西至都安縣九渡、索潭一帶與永順司接壤;西北至宜州市北山鎮(zhèn)的龍安、雙塘、梅峒、懷道;北至宜州市石別鄉(xiāng)的四合、三寨、永定、拉弄、清潭、板圍;東北至宜州市洛西鎮(zhèn)、洛東鄉(xiāng)、三岔鎮(zhèn);東至宜州市屏南鄉(xiāng)全境以及忻城縣的理苗、歐峒、馬駟(筆者按:即明代宜山縣的理苗、功德、窯灰等里)等鄉(xiāng)轄境。正如《明史·廣西土司》所說:“自是宜山東南棄一百八十四村地?!保?]8212總面積約 1300平方公里,相當今宜州市政區(qū)面積1/3強。

永順正長官司政區(qū)地理:地望在今宜州市西南。包括:今宜州市龍頭鄉(xiāng)、拉浪鄉(xiāng)和拉利鄉(xiāng)全境(即唐、宋述昆州地);西至河池縣的白土鄉(xiāng)和都安縣的三只羊鄉(xiāng);南至板嶺鄉(xiāng)的鳳塘、永樂、永順、永合、永富和拉仁、九渡一帶;東和永定司以及東北和龍門巡檢司接壤。也如《明史·廣西土司》所說:“宜山西南棄一百二十四村地。”[2]1158總面積約800多平方公里,相當于今宜州市政區(qū)面積的1/5強。

永順副長官司政區(qū)地理:地望在今宜州市東北。包括:今宜州市三合鄉(xiāng)全境(筆者按:《宜州市志》說:“唐、宋為多梅縣地,清代為思農里地”[5]30);東至柳城縣的三界、拉燕、大要一帶;西至宜州劉三姐鄉(xiāng)的洛漏、長臘一帶;北至今羅城縣的地門、沖洞等村地;南至龍江北岸與永定司的洛東隔江相望??偯娣e約400平方公里,相當于今宜州市政區(qū)面積的1/10左右。

周振鶴先生指出:“討論政區(qū)變遷與自然環(huán)境和地理位置的關系,理解政治過程、地理因素和歷史背景在政區(qū)變遷中所起的作用,從而在地方尺度的政治地理研究方面做出有自己特色的成果來?!保?]2筆者認為周先生的話,既指明了地方政區(qū)地理研究的方向,同時也是地方政區(qū)地理研究的核心問題。那么,明中央政府為什么要在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析宜山縣地來分別置永定正長官司、永順正長官司和永順副長官司呢?

根據(jù)《明史·廣西土司》記載,直接的歷史原因似乎是:“永順司、永安司(筆者按:‘永安司’應為‘永定司’。根據(jù)《明史地理志》載:“永安長官司,弘治九年九月析天河縣十八里地置。’[2]8212是當時的廣西總督鄧廷瓚奏請朝廷設置的。地在今宜州市北界外的羅城縣天河鎮(zhèn)至四把鎮(zhèn)一帶。因此,這里的‘永定司’寫成‘永安司’可能是筆誤),舊為宜山縣。正統(tǒng)六年(公元1441年),因蠻民弗靖,有司莫能控禦,耆民黃祖記與思恩土官岑瑛交結,欲割歸之思恩(筆者接:思恩土府,地在今都安安陽,大化都陽、上林、馬山、武鳴一帶),因謀于知縣朱斌備。時瑛方雄兩江,大將多右之,斌備亦欲籍以自固,遂為具奏,以地改屬思恩。土民不服,韋萬秀以復地為名,因而倡亂。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覃召管等復亂,屢征不靖。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委官撫之,眾愿取前地,別立長官司。都御使鄧廷瓚為奏,置永順、永安二司,各設長官一,副長官一,以鄧文茂等四人為之,皆宜山洛口、洛東諸里人也。自是宜山東南棄一百八十四村地,宜山西南棄一百二十四村地?!保?]1158

從上述《明史·廣西土司》記載來看,宜州地區(qū)的三土司,是鄧廷瓚奏請朝廷析宜山縣地設置的。徐霞客在其游記中也認為:“弘治間,都御使鄧廷瓚奏置永定長官司,長官韋姓,隸府?!保?]562謝啟昆的《廣西通志》也持同樣的觀點,清《慶遠府志》亦然。但《明史·地理志》又明白地記載著:“永順長官司,府西南。永定長官司,府南。二司皆弘治五年(公元1492 年)析宜山縣地置?!保?]4602筆者查了《明史·鄧廷瓚傳》,鄧廷瓚“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貴州。……因上善后十一事,帝悉從之。遂設府一,曰都勻;州二,曰獨山、麻哈;縣一,曰清平。苗患自此漸戢。論功,進右都御史。八年(公元1495年)召掌南京都察院事。甫數(shù)月,命提督兩廣軍務兼巡撫?!保?]4867-4868說明弘治五年析宜山縣地設置永定、永順長官司和永順副長官司時,鄧廷瓚還是貴州巡撫,根本不在廣西。他以右都御史的身份提督兩廣軍務兼巡撫,坐鎮(zhèn)廣西時,是弘治八年,永定、永順兩司和永順副司已設置3年之久了。所以上述《明史·廣西土司》和《徐霞客游記》以及清《廣西通志》、《慶遠府志》均記載有誤。真正在廣西主持“析宜山縣地”,設置永定、永順兩司和永順副司的是右都御史閔珪。《明史·列傳》說:“閔珪,字朝瑛,烏程人。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進士。授御史。出按河南,以風力聞,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擢江西副使,進廣東按察使。……左遷廣西按察使。孝宗嗣位(公元1488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撫順天。入為刑部右侍郎,進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胫纹吣?公元1494年)遷南京刑部尚書,尋召為左都御史?!保?]4868所以,韋甘睦先生主編的《宜州市志》說:“由當時的都御史閔珪奏請朝廷‘別置長官司以治之’。遂于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析宜山縣地設置永定長官司(明制,長官司為武職衙門,正長官為六品官階,副長官為從七品官階)?!保?]29以及“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都御史閔珪在平定七十二峒苗、瑤、壯民反抗斗爭后,奏請在唐、宋時之述昆州地設置永順長官司”[5]30是正確的。

由此,我們知道:早在公元1441年(明英宗朱祁鎮(zhèn)正統(tǒng)六年),宜州土著耆民黃祖記與思恩土官岑瑛交結,并謀于宜山縣知縣朱斌備,朱斌備也想憑借岑瑛的勢力“以自固”。于是由朱斌備出面奏經朝廷批準,將宜山縣的歸善、莫往、清潭、都博、洛東、洛分、洛富、南鄉(xiāng)等諸鄉(xiāng)峒劃歸思恩土府。當?shù)氐耐撩癫环?,以土著豪杰韋萬秀為首“以復地為名”率眾反抗,搞得明朝政府連年調兵鎮(zhèn)壓、安撫,也無濟于事。1486年(明憲宗朱見深成化二十二年),土著豪杰覃召管再次“以復地為名”率土民反抗,攻打土州縣,明朝政府“屢征不靖”??梢姡松娇h這次“割地”事件,引起土著百姓動亂將近半個世紀。到了1488年(明弘治元年),明孝宗登基以后,朝廷改變策略“委官撫之”。廣西總督都御史閔珪原本就是一位忠直勤勉的良臣,《明史》說他“久為法官,議獄皆會情比律,歸于仁恕”[2]196他忠實地執(zhí)行朝廷的安撫政策。既然土民“眾愿取前地,別立長官司”,閔珪奏請朝廷批準,于弘治五年,析宜山縣地設置永定、永順正長官司和永順副長官司。宜州地區(qū)三土司設置以后,整個孝宗朝,宜州基本上地方安靜。

其實,第一位向明朝中央政府提出在宜州壯瑤地區(qū)設置長官司制度進行管理的官員,不是別人,而是宜州人韋廣。韋廣,明宣德二年(1427年)進士,官居御史,為政清廉。據(jù)載,明英宗正統(tǒng)六年(1441年)“監(jiān)察御史韋廣服闕入京,言,臣廣西慶遠人,自永樂二十年(1422年),宜山思恩忻城猺獞黃公擅韋萬廣等入寇,鎮(zhèn)遠侯顧興祖兵往皆遁,兵退乃入寇。后都督山云進剿,斬獲亡算。忻城殘賊,委土人莫賢撫服。惟宜山之莫往、清潭等村,思恩之川山廣南等里,猶朝降暮叛,軍民積毒。乞敕總兵官柳溥發(fā)兵搗穴,置長官司以撫其余。上嘉納之?!保?]1606朝廷采納了韋廣的意見。但是,明正統(tǒng)年間是多事之秋,朝廷幾乎無暇顧及宜州設置土司事宜。例如正統(tǒng)六年(1441年),云南麓川少數(shù)民族思任發(fā)部造反,明政府以兵部尚書王驥總督軍務,宦官曹吉祥監(jiān)軍,統(tǒng)率十五萬大軍征剿;七月,浙江、湖廣饑荒,賑之;河南、山東被災,免稅糧四十四萬石;北方蒙古兀良哈部瓦喇部又擾邊。第二年(正統(tǒng)七年),云南戰(zhàn)事未平,北京、山東、河南、山西,陜西諸省又遭旱災蝗災,又免被災區(qū)稅糧。是年十月,兀良哈又掠廣寧前屯,朝廷命僉都御史王翱提督遼東軍務,以防兀良哈等蒙古部侵擾。[9]577總之,整個英宗朝,牛事未去,馬事又來,一直到“土木堡事變”,英宗皇帝朱祁鎮(zhèn)自己做了蒙古人的俘虜。后來的繼任者和廣西的地方官,對宜州地區(qū)的瑤壯民亂,又一直采取鎮(zhèn)壓態(tài)勢,誰還記得當年韋廣的建議呢?所以設置宜州瑤壯地區(qū)長官司的歷史任務,落到了明孝宗朱礻右樘的肩上。

設置長官司,執(zhí)行民族土司自治的懷柔制度,迅速地化解了因“割地事件”引發(fā)長達數(shù)十年的民族動亂,解除了耗費巨大的窮兵黷武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大量犧牲。這不能不說是以明孝宗朱祐樘和閔珪為代表的明朝政府的智慧之舉。明孝宗朱祐樘16歲登基,21歲就解決了明朝三代皇帝(明英宗、明景帝、明憲宗)間共四十五年無法解決的宜州民族動亂。一方面說明年輕的孝宗皇帝是一位明智而振作有為的政治家。所以《明史·帝紀》評價他:“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脸苫詠?,號為太平無事,而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兑住吩?‘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堅貞無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保?]196。另一方面,孝宗對廣西少數(shù)民族采取安撫懷柔政策可能與孝宗本人幼年悲慘的身世有關?!睹魇贰ず箦o》是這樣記載的:“孝穆紀太后,孝宗生母也,賀縣人。本蠻土官女。成化中征蠻,俘入掖庭,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內藏。時萬貴妃專寵而妒,后宮有娠者皆治使墮。柏閑妃生悼恭太子,亦為所害。帝偶行內藏,應對稱旨,悅,幸之,遂有身。萬貴妃知而恚甚,令婢鉤治之。婢謬報曰病痞。乃謫居安樂堂。久之,生孝宗,使門監(jiān)張敏溺焉。敏驚曰:‘上未有子,奈何棄之?!圆阜垧D飴蜜,藏之他室,貴妃日伺無所得。至五六歲,未敢剪胎發(fā)。時吳后廢居西內,近安樂堂,密知其事,往來哺養(yǎng),帝不知也。帝自悼恭太子薨后,久無嗣,中外皆以為憂。成化十一年,帝召張敏櫛發(fā),照鏡嘆曰:‘老將至而無子?!舴卦?“死罪,萬歲已有子也?!坫等?,問安在。對曰:‘奴言即死,萬歲當為皇子主。’于是太監(jiān)懷恩頓首曰:‘敏言是,皇子潛養(yǎng)西內,今已六歲矣,匿不敢聞。’帝大喜,即日幸西內,遣使迎皇子。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兒去,吾不得生。兒見黃袍有鬚者,即兒父也?!乱孕【p袍,乘小輿,擁至階下,發(fā)披地,走投帝懷。帝置之膝,撫視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類我?!箲讯鞲皟乳w具道其故,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賀,頒誥天下。移妃居永壽宮,數(shù)召見。萬貴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紿我?!淠炅?,妃暴薨。或曰貴妃致之死,或曰自縊也。謚恭恪莊僖淑妃。敏懼,亦吞金死,敏,同安人。孝宗既立為皇太子,時孝肅皇太后(按:即周太后,英宗妃,憲宗生母也,昌平人)居仁壽宮,語帝曰:‘以兒付我?!铀炀尤蕢?。一日,貴妃召太子食,孝肅謂太子曰:‘兒去,無食也?!又粒F妃賜食,曰:‘已飽?!M羹,曰:‘疑有毒。’貴妃大恚曰:‘是兒數(shù)歲即如是,他日魚肉我矣?!蝽6杉??!保?]3521-3522孝宗朱祐樘長大登基后,深知自己出生后的悲慘身世,如果不是好心善良的低級太監(jiān)和宮女們的暗中保護以及廢后吳氏的協(xié)助哺養(yǎng),自己早在襁褓之中死于非命。立為太子后,如果不是自己的親祖母周太后的精心呵護,也難逃萬貴妃的罪惡之手。更感于親生母親的不幸,況且母親又是廣西土官之女。因此,孝宗皇帝對廣西蠻民變剿殺為安撫,批準設置宜州三土司的政治動機即源于他本性善良和對生母的懷念,不希望外家的土民再遭受屠戮。

從宜州三土司設置的政區(qū)地理上,我們不難看出其科學合理的根據(jù)。首先我們從自然地理上看,宜州正處在“丹池大斷裂”的末端,億萬年前的地殼運動,形成了南丹、河池并延及宜州的地質斷裂帶,這個斷裂帶在地貌上的表現(xiàn)就是“丹池大峽谷”。這條由西至東大峽谷的南北兩面,都是青巒疊翠的石灰?guī)r山峰。南面是六萬大山,北面是九萬大山余脈。峽谷南北兩面都是喀斯特地貌,所以,在喀斯特地貌的千山萬弄之中,又形成了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峒場。這些峒場正是千百年來瑤、苗、壯等民族的棲居之地。由“丹池大斷裂”而形成的丹池大峽谷,是成礦地帶,地表下蘊藏著豐富的礦源。有:錫、鉛鋅、銅、汞、錳、煤等。地表上則是可耕的土地,千百年來是漢土雜居之地。唐宋以降,慶遠府屬下的主要州縣,大多設置在這長達一百多公里的峽谷上。而永順、永定兩土司的政區(qū)地理,正好重合在六萬大山的支脈鳳凰山麓之中。

從政治地理上看,古書上說宜州“直北背古泥,西北接羅施鬼國,襟夜郎,控牂牁,扼昆明十五部。地東界龍柳、馬平,南連遷江、上林,八寨近在肘腋。水有洛蒙、烏泥、金城、帶溪環(huán)繞,經流會合龍江東注。山則危峰疊嶂,萬仞千重,矗起嵯峨,棱棱露骨,漢土諸屬俱錯雜于石棱竹箐之間,最為南檄要害?!保?]4因此明政府繼唐宋之后,仍在宜州設府,充分說明了明代宜州政治地理的重要性。閔珪設置永定、永順正長官司和永順副長官司之后,鄧廷瓚又在弘治九年于天河縣設置永安正長官司。加上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設置的德勝巡檢司,[5]28永樂間又將河池千戶守御所遷至德勝西一里許建城“以扼七十二峒之沖。”[7]228這樣的政區(qū)地理格局,作為明代慶遠府治的宜州,其政區(qū)地理的四周,都是府屬下的土司轄區(qū)。對宜州而言,可以居中節(jié)制;對土司而言,可以四面拱衛(wèi)府治,即便是土司之間,也可隨機制衡,分而治之,起到很好的政治地理平衡。

從民俗地理上考慮,明代宜州三土司的設置,也是合理的。據(jù)史籍記載:“竊照慶遠一郡屬,在萬山之中,民居其三,水佯伶侗瑤壯六種苗蠻居其七八,古之所稱峒蠻,即其在也。苗族獷悍,尋仇抅釁,性野好殺,最稱難治,而宜山縣屬南北西三巢、龍門司與附近府城之清潭、南鄉(xiāng),河池州屬之平林一里,思恩縣屬之都亮,天河縣屬之福祿里,皆強橫不法,較他處為尤甚?!保?]296經筆者考察,這些占宜州人口十分之七、八的各少數(shù)民族(即所謂“峒蠻”者)的生活區(qū)域,在弘治五年之后,都劃入了永定、永順、永安正司以及永順副司的政區(qū)地理之中。例如永順司的瑤族:“短褐椎髻,語言吱咮,野處居穴,恃險肆行,捉人靴禁,勒銀取贖。父子無親,長幼無序,夫婦無別?!保?]296永順司的狼人“與僮無異,唯語言稍別。善伏弩,獵山而食。兒能騎犬引弓射雉兔掘鼠,少長習甲騎,應募為狼兵?!保?]297徐霞客還證實說永順、永定二土司應募的狼兵曾在嘉靖年間到他的故鄉(xiāng)江陰一帶抗倭,而且狼兵英勇善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6]562永定司的壯人,“俗與瑤略同,而性特剽悍,魁結貫耳?!保?]296自唐宋以降,宜州有一條通邕州的官道,經五拱、土橋、石別、永定、忻城、洛墨渡、上林等地至邕州。所以,永定司衙及通衢兩旁的土人,受漢化影響深一些。但在明代仍然是“慶遠所屬土司忻城、永定,俗近宜山,其土人多愚而悍。”[4]54而永定司所屬的其他區(qū)域的壯人,仍然有“男衣短窄,裂布束脛,出入常佩刀?!趾寐涌`人入山谷中,剡大木,中鑿為竅,納一足械之,索貲以贖。伏草射人,攻剽村落,為患于民”[4]297之風俗。

而各土司環(huán)繞拱衛(wèi)下的府治宜州,在明代當然是桂西北的首善之區(qū)。早在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開始設置定周,唐置龍水、宜州,宋置宜山、慶遠府,明承宋制,宜山縣依然是府治駐地。本地之民,據(jù)載:“宜山之民,習俗頗淳,言語、服用不異于中州。士族知尚禮義,質直,不事華靡。祀祖燕賓,率多從厚。……但山高地瘠,不嫻工技,以故多貧而儉?!保?]54遷入之民和土著之民則是:“寄籍漢民多尚禮義,聲化所暨,彬彬文物。宜山土人,恒自修異,俎豆皆有古法?!溆嗤了?,惟知飲食踏歌,客至不同揖,入門即坐吸煙,或雞黍以待,遠方投宿者不拒?!保?]55說明早在明弘治年間之前,宜州的百姓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言語、服用不異中州?!北镜氐氖孔搴瓦w入的漢民一樣,“多尚禮義”,長期“聲化所暨”的宜州已是一派“彬彬文物”。府城附近的土著百姓,千百年來“恒自修異”,已接受中原文化了。至于稍遠一些的土著居民,雖然還有“惟知飲食踏歌”保留原來風俗,但多少也懂得“客至不問揖,入門即坐吸煙,或雞黍以待,遠方投宿者不拒”的待客道理,連徐霞客來時,也曾獲宜山土民贈煙。所以,明代宜州府城及周邊編戶之漢、土百姓及其政區(qū)地理,是桂西北首善之區(qū)的觀點,應該成立。但這首善之區(qū)的百姓,在整個宜山政區(qū)地理中,只“民居其三”,先進文化處于弱勢。

從漢民族自身的社會發(fā)展階段來考察,宜州政區(qū)周邊的各“峒蠻”的社會發(fā)展還處在一個相對落后得多的社會階段。但“水佯伶侗瑤壯六種苗蠻居其七八”,在宜山政區(qū)地理中占絕大多數(shù),他們還不能適應封建生產方式。如果不考察漢、蠻之間的社會發(fā)展差別,民族生產方式不同,就簡單地在政治管理方式上執(zhí)行“一刀切”的政治制度,勢必造成民族糾紛,社會動亂,政府也只能“屢征不靖”。早在正統(tǒng)四年(公元1439年),南丹一位頗有政治頭腦的土官莫禎在給朝廷的一份奏折中指出:“本府所轄東蘭等三州,土官所治,歷年以來,地方寧靜。宜山等六縣,流官所治,溪峒諸蠻,不時出沒。原其所自,皆因流官能撫字附近良民,而溪峒諸蠻恃險為惡者,不能鈐制其出沒。每調軍剿捕,各縣居民與諸蠻結納者,又先漏洩軍情,致賊潛遁。及聞招撫,詐為向順,仍肆劫掠,是以兵連禍結無寧歲。”[2]8209應該說,從體制上看,莫禎的意見是切中時弊的。

基于以上幾個方面的分析,筆者認為,明孝宗皇帝能根據(jù)宜州社會民族的具體情況,從諫如流,析宜山縣地設置永定、永順長官司以及永順副長官司,隸屬慶遠府并由宜山縣承審,是英明的政治決策;作為政治管理的載體,所劃出三土司民族政區(qū)地理,也是科學而合理的。自后永定、永順司與永順副司都沒有大的社會動亂,并且還在嘉靖年間派出英勇善戰(zhàn)的土司狼兵,在戚繼光的、俞大猷的統(tǒng)帥下,奔赴江浙一帶抵御倭寇,保家衛(wèi)國,便是設置三土司正確的歷史明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殷鑒不遠,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我們研究政區(qū)地理的目的,是“從地理學和政治學的角度來分析政區(qū)的層級、幅員、邊界、等第等要素的變遷原因與規(guī)律,”[1]2為構建現(xiàn)實的和諧社會服務。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中央政府在宜州地區(qū)設置的永定正長官司、永順正長官司和永順副長官司,是順應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明智之舉。它有利于宜州地區(qū)社會的安定團結;有利于宜州地區(qū)各民族間的和諧發(fā)展和共同進步。

[1]李曉杰.東漢政區(qū)地理[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2]張延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3]謝啟昆.廣西通志[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

[4]清·慶遠府志[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9.

[5]韋甘睦.宜州市志[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

[6]徐霞客游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宜州縣成[M].宜州:宜州地方志辦公室點校本,2000.

[8]談遷.國榷[M].北京:中華書局,1958.

[9]翦伯贊.中外歷史年表[M].北京:中華書局,1961.

A Study into the District Geography of Yizhou Hereditary Chieftain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SHI Tie-jing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Hechi University,Yizhou,Guangxi 546300,China)

In the fifth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Hongzhi in the Ming Dynasty(1492),Yishan county was divided into several parts,and some of them were established as Yongding and Yongshun Official Department and Yongshun vice Official Department,which were ruled by Yishan hereditary chiefmain,and belonged to Qingyuan prefecture.That is a wise policy to establish the Official Department.As an administrative area,the division of the district geography of those three areas ruled by Yishan hereditary chieftain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Yizhou hereditary chieftain;district geography;aboriginals living in South China

K29

A

1672-9021(2011)04-0118-06

施鐵靖(1949-),男,廣西宜州人,河池學院政法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廣西地方史。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村治中的和諧與沖突——廣西村治的歷史與現(xiàn)狀研究(08FZZ002)。

2011-08-15

[責任編輯 陽崇波]

猜你喜歡
弘治政區(qū)宜州
龍江劇《弘治私勘》
劇作家(2022年1期)2022-02-11 01:35:16
江蘇省政區(qū)圖
江蘇年鑒(2021年0期)2021-03-09 05:17:42
江蘇省政區(qū)圖
江蘇年鑒(2018年0期)2019-01-10 05:32:22
廣西宜州中藥街藥用植物調查及資源保護探討
生態(tài)長壽地之印象·宜州(風物篇)
生態(tài)長壽地之印象·宜州(人文篇)
素秀至珍傳世與出土的明弘治、正德瓷器
紫禁城(2017年7期)2017-01-27 21:43:20
弘治帝先捧后殺除奸臣
筆道顏真卿
詩書畫(2016年1期)2016-04-01 01:43:28
江蘇省政區(qū)圖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02
龙游县| 乳山市| 仁怀市| 鄂托克旗| 山东| 利川市| 衢州市| 会昌县| 陇西县| 广昌县| 丰顺县| 奎屯市| 辽源市| 濮阳市| 巨鹿县| 陈巴尔虎旗| 北川| 龙井市| 马鞍山市| 南丰县| 镇远县| 西畴县| 湘乡市| 辽宁省| 广灵县| 镇巴县| 安吉县| 黔西| 宜黄县| 上犹县| 喀什市| 仙桃市| 繁峙县| 丹寨县| 桦甸市| 正阳县| 札达县| 红桥区| 迁西县| 剑川县|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