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松,李躍瓊
目前,起搏器的植入技術已日臻成熟,有越來越多的老年心臟病患者受益于起搏器的治療。大部分患者年紀大,基礎病多,知識缺乏,更對植入起搏器知之甚少,因而對這類病人的健康教育尤為重要。起搏器植入術為有創(chuàng)性手術,并且術后需要長期的觀察與復診,護士應對患者進行以下指導。
1.1 入院指導 護士應在患者入院時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做好入院評估及宣教,使患者盡快適應病區(qū)環(huán)境,根據患者的情緒和狀態(tài),適時適地和患者進行親切的溝通和交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如吸煙者應勸其戒煙,并說明吸煙會引發(fā)術后咳嗽而導致電極移位或脫落及切口疼痛,甚至會影響切口的愈合等。
1.2 飲食指導 護士要告知老年心臟病患者因心功能差,應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適當熱量、低鹽低脂飲食,少吃多餐,限制食用動物脂肪、動物內臟、油炸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1.3 心理指導 護士應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幫助患者解除對手術的各種疑慮及恐懼心理,使其身心處于最佳狀態(tài)接受手術。如向患者介紹手術醫(yī)生和監(jiān)護室護士的技術情況,及先進的儀器設備等,并讓患者了解手術的必要性和功效以及術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或并發(fā)癥。
1.4 訓練床上大小便 護士在患者術前要告之植入起搏器后胸部放有起搏器及心內放有起搏電極,要絕對臥床 3d,否則電極移位導致手術前功盡棄,要耐心向患者解釋清楚并取得配合,教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
1.5 術前準備 護士做好術前需要準備的各項工作,如手術部位皮膚的清潔,并注意該部位皮膚有無炎癥或感染等。術前更衣、取飾物、取假牙等。術前的當天禁食,建立靜脈通道,對精神緊張者術前 30min給予鎮(zhèn)靜劑。
2.1 心理指導 術后患者由于各種監(jiān)護儀器的應用及絕對臥床,加之環(huán)境的改變,患者易產生恐懼心理。此時,護士應在患者身邊親切地告訴患者手術很成功,已經安全返回病房,爭取患者配合,并請家屬協(xié)作做好撫慰工作,打消患者的恐懼心理。
2.2 飲食和休息 術后繼續(xù)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適當熱量、低鹽低脂飲食,不宜過饑過飽等,多食高纖維素類食物可防止便秘,以免用力屏氣造成電極移位,并使原有的心臟病加重。臥床休息是預防電極移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心內膜電極需要膠原纖維形成包裹,使之不易脫落移位。但也應鼓勵患者活動以防靜脈血栓的形成。臥床 3d后,第一次起床一定要有人扶持,動作宜緩慢,并注意坐位、立位時的血壓,若起床后感頭暈可稍坐片刻,然后輕微下床活動,使患者逐漸適應,以防昏倒。告知患者及家屬活動量要循序漸進,若活動后感頭暈、黑蒙、惡心、胸悶、氣促等癥狀,應叫患者立即臥床休息,及時通知并協(xié)助醫(yī)生及時調整起搏器的各類參數,直至癥狀逐漸消失。
3.1 做好生活調整 告之患者及家屬出院后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開朗樂觀的情緒,避免激動、焦慮等負性情緒;戒煙限酒,進食低鹽低脂飲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適宜的戶外活動如每天一小時的散步等,注意避免勞累。
3.2 禁止在起搏器部位搓擦、按壓,避免尖銳物體碰撞起搏器。
3.3 出院前和患者及家屬仔細交待有關起搏器治療的知識和注意事項,告知患者應隨身攜帶自己的信息卡片,內容包括姓名、年齡、疾病診斷、植入起搏器日期及類型、家庭及單位地址、聯系電話等。
3.4 定期隨訪 護士應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定期隨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術后頭 3個月內每月到醫(yī)院隨訪一次。以后每 3個月隨訪 1次,第 2年開始應每年隨診 1次。在起搏器保質期到期倒數第 2年開始每半年 1次,最后 1年每 3個月甚至每月隨訪 1次,在以上任何時間如自覺心悸、胸悶、頭暈、黒朦,應立即就醫(yī)。
3.5 教會患者或家屬每日檢測脈搏 教會患者或家屬每日自測脈搏 1次,每次至少 1min,求其每分鐘的平均值并做好記錄,并告訴患者或家屬若脈搏低于起搏頻率或脈搏節(jié)律異常同時胸悶時應隨時就診。
3.6 指導患者避免進入有電磁場的環(huán)境如理療室、高電壓區(qū),避免患肢使用移動電話、電動剃須刀,避免使用口腔電鉆、電磁爐等,禁做核磁共振、直線加速器、振波碎石、激光及超聲波檢查并避免進入該區(qū),以防起搏器電路受影響而失效。
3.7 指導患者應在術后禁止做重體力勞動及高強度的運動,可進行適宜的戶外活動,如散步等,1個月內避免手術側手臂舉過頭或過伸等動作,以防電極移位甚至脫落。
通過充分應用護理程序和??谱o理知識,讓患者從入院到出院接受一整套完整的健康教育,使護士的角色由操作者轉向教育者,患者由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參與,護士的職能也由單一的治療轉向多元化的治療和護理。這樣不僅可以使患者從中受益非淺,護士在工作中也可防患于未然。通過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增強了患者的參與意識及健康保健知識,使其能積極參與護理目標與護理計劃的制定及實施,提高自我保健與自我防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