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第一公民梁啟超

2011-09-27 09:04:10呂崢
決策與信息 2011年2期
關(guān)鍵詞:康有為袁世凱梁啟超

文/呂崢

中國第一公民梁啟超

文/呂崢

公元1873年2月23日,梁啟超出生在廣東新會縣。

新會梁家,世代耕讀。梁啟超6歲便讀完了四書五經(jīng),9歲能寫千字文章,11歲考中秀才,16歲考中舉人。主考官李端芬木見他文采超群,風華正茂,當場將自己的堂妹李蕙仙許配給他。梁毫無選擇余地,兩年后的1891年,入京成了婚。

李蕙仙溫柔賢惠,與梁舉案齊眉,為他生育了3個子女,長女思順、長子思成和次女思莊。隨李蕙仙陪嫁的兩個丫鬟里,有一個叫王桂荃,后來做了梁啟超的側(cè)室,為他生養(yǎng)了另外6個子女:思永、思忠、思達、思懿、思寧和思禮。

戊戌政變,斷發(fā)走東瀛

1890年,17歲的梁啟超在同學陳千秋的引薦下拜會了33歲的廣東南海人康有為。

初次見面,兩人竟從早上8點聊到晚上7點。此前梁啟超接受的是傳統(tǒng)教育,康有為給他打開了一扇西學的大門,立憲、維新、變法,這是一條全新的道路。梁啟超覺得以前學的不過是科舉考試的敲門磚,不是真正的學問。于是,他當場拜康有為為師。當時的梁啟超已是舉人,康有為卻只是一名監(jiān)生。

康有為在廣州修建了一所萬木草堂,開館授徒。萬木草堂為期一年的學習使梁啟超獲益匪淺,他后來回憶說“一生學問之得力,皆在此年”。同時,梁啟超的學識和辯才,也開始在康有為的諸多弟子中脫穎而出。

可惜,神州雖大,卻已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這是一個被內(nèi)憂外患困擾的國度,平民以不談國事為戒律,政府貪污腐化無能,對外只希望妥協(xié)可以換來短暫的和平,對內(nèi)則盤算著同洋務(wù)運動后興起的民營企業(yè)家爭奪財富。

1895年春天,梁啟超跟康有為一同進京參加會試。4月,《馬關(guān)條約》簽訂的消息傳來,梁啟超和其他舉人們憤怒了,在康有為的振臂一呼下,1000多名舉人簽名上書,敦促朝廷拒絕和議,著手改革。史稱“公車上書”。

這次會試,康有為高中進士,梁啟超卻榜上無名。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果并不奇怪,因為主考官是守舊派代表徐桐,對變法維新深惡痛絕,凡是文章中有離經(jīng)叛道的,都將摒棄不錄。巧合的是,徐桐先看到梁啟超的考卷,見通篇都是恣意發(fā)揮的今文經(jīng)學的微言大義,以為是康有為的,當即刷了下來,康有為的考卷卻因此僥幸過關(guān)。即便如此,副考官李文田還是頗為欣賞梁啟超的文采,在文末頗為惋惜地批道:“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公車上書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康有為決定另辟蹊徑宣傳維新思想。1895年8月,他創(chuàng)辦了《萬國公報》,隨《京報》發(fā)行,贈送給王公大臣閱讀。梁啟超作為主要撰稿人,撰寫了大量介紹西方、宣傳變法的文章,用飽含深情的文筆打動了許多上層人士,當康有為發(fā)起成立“強學會”時,張之洞、劉坤一等封疆大吏紛紛慷慨解囊,出資贊助。

康梁的活動引起了守舊派的不滿,次年1月,清廷強行解散了強學會??涤袨閼?yīng)汪康年之邀,攜梁啟超南下上海,籌辦《時務(wù)報》?!稌r務(wù)報》的精華文章幾乎都是出自梁啟超之手,他強烈反對自強運動中的技術(shù)決定論,由于學習了明治維新的經(jīng)驗,他堅定地認為,為了使中國復興,政治的改革比技術(shù)的輸入更為重要。梁啟超主張,中國政治改革的關(guān)鍵是徹底改革教育制度,提供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政治經(jīng)驗這方面的教育?;谶@種思想,當湖南開辦時務(wù)學堂,黃遵憲推薦他為總教習時,他欣然領(lǐng)命。1897年秋,他到達長沙。梁啟超的聲譽引發(fā)了人們的熱情,有多達4000名年輕人來到長沙參加入學考試,結(jié)果只有40人被錄取。梁啟超向?qū)W生宣傳排滿的激進思想,這在當時無疑犯了大忌。1897年冬天,德國強占膠州后,梁啟超對清廷十分憤慨,他向湖南巡撫陳寶箴提議,如有必要,湖南應(yīng)宣布脫離北京的中央政府。

在此期間,梁啟超還不忘結(jié)交權(quán)貴,為康有為援引勢力。當他去拜會湖廣總督張之洞時,正值張的侄兒娶親,賓客盈門。張之洞聽說梁啟超前來,當即撇下賓客,大開中門,將他迎進內(nèi)廳,與之徹夜長談。

國家命運危在旦夕,康有為回到北京,再次向清廷上書請求變法。和以往的上書不同,他的請求立刻得到了朝廷肯定的答復。1898年6月11日,光緒發(fā)布上諭,宣布變法。6月16日,康有為被召入宮陛見,“百日維新”拉開帷幕。7月3日,梁啟超也受到光緒召見。

可惜,滿口的廣東方言害苦了梁啟超,“孝”被讀成“好”,“高”讀成“古”,皇帝聽不懂他的話,大為掃興,只賞了他一個小小的六品銜,任印書局編譯。比起康有為與皇上幾個小時的長談,梁啟超的這次召見并不成功。從此,梁啟超痛下決心學習官話,妻子李蕙仙自幼在京城長大,官話十分流利。梁啟超流亡日本后,請夫人教他官話,婦唱夫隨。很快,他的官話口語水平大有長進,在社交場合得心應(yīng)手。

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開始后,康梁等人根據(jù)皇帝授意,發(fā)布了不少實行新政的詔書,如設(shè)立學堂、獎勵發(fā)明創(chuàng)造、改革財政等。但是,變法的制定者們在政治上既不成熟也缺乏手腕,他們徒有激情而未顧及現(xiàn)實。改革官制,廢除八股,取消旗人特權(quán)等,每一項改革都沖擊著龐大的官僚集團的既得利益。維新黨行動過于操切,言辭過于激烈,康有為面對一眾大臣,竟然說出“殺幾個一品大員,法即變矣”的狂言,實在是書生意氣。情急之下,他們想到“圍園殺后”。本以為看準了袁世凱,可惜,譚嗣同夜訪袁世凱并未得到一個明確的答復。袁世凱察覺到風向不對,擔心引火燒身,便跑到天津,將康梁等人的計劃向直隸總督榮祿和盤托出。事態(tài)擴大了,康梁之“罪”已不是同慈禧政見不同,而上升到了“謀反”的程度。震怒之余,慈禧下令逮捕維新人士,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百日維新以失敗告終。

當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剛剛結(jié)束訪華的行程,滯留北京。在他和林權(quán)助的幫助下,梁啟超剪掉辮子,換上西服,先逃到天津的日本使館,再化妝成獵戶的模樣,擺脫了清廷的追捕,登上開往日本的大島丸。

梁啟超與家人

梁啟超抵日后不久,康有為也在英國人的幫助下,從香港輾轉(zhuǎn)來到日本。

康有為告訴梁啟超,他的老家被清廷查抄,幸好梁寶瑛和李蕙仙已攜家人逃到了澳門。梁啟超立刻給妻子寫信,并將近照附在信中。在照片的背面,他寫道:衣冠雖異,肝膽不移。

從共和派轉(zhuǎn)向立憲派

流亡的生活并不平靜。除了辦《清議報》和《新民叢報》外,在日本內(nèi)閣大臣犬養(yǎng)毅家,梁啟超結(jié)識了孫中山。

在以“得君行道”的康有為看來,孫中山倡導暴力反清,大逆不道,自己深受皇恩,斷無與他合作的可能。

梁啟超卻沒有絲毫成見,他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從善如流,贊成革命,很快便與孫中山打得火熱。當時,孫中山的聲望無法同梁啟超相比,很多東南亞的華僑和日本重臣都是由梁啟超介紹給孫中山的。1899年夏,康有為被日本政府驅(qū)逐,離開日本去了新加坡。少了老師的掣肘,梁啟超同孫中山往來更加頻繁。

不久,梁啟超聯(lián)合康有為的13位弟子給老師寫信說:“國事敗壞至此,非庶政公開,改造共和政體,不能挽救危局。今上(光緒)賢明,舉國共悉,將來革命成功之日,倘民心愛戴,亦可舉為總統(tǒng)。吾師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娛晚景,啟超等自當繼往開來,以報師恩?!?/p>

康有為接信后,怒不可遏,立即令其離開日本,到檀香山辦理保皇會。

到檀香山組織保皇會后,梁啟超的態(tài)度就180度大轉(zhuǎn)彎,徹底摒棄了用暴力革命建立共和的主張,轉(zhuǎn)而支持開明專制的國體。

思想的轉(zhuǎn)變源于他1903年應(yīng)美國?;蕰螝v了一番美國。在這片曾被他稱作“世界共和政體之祖國”的土地上,他失望了。他見到鱗次櫛比的高樓、興旺發(fā)達的工業(yè),卻也見到了世紀之交的怪物——托拉斯,見到了馬克吐溫筆下暗箱操作的“黑金政治”,更見到了華僑社會幫派林立、互相殘殺的種種丑陋現(xiàn)象。于是,他得出一個結(jié)論:共和不適用于中國。信仰崩潰的梁啟超寫道:嗚呼痛哉!吾十年來所醉、所夢、所歌舞之共和,竟絕我耶?吾與君別,吾涕滂沱。

回國后,他冷靜地想了想,認識到以中國之大,國情之復雜,民眾素質(zhì)之低下,搞起革命來,一定是多年大亂。而最終收拾動亂的人,一定是有極大能量和權(quán)術(shù)的獨裁者,到底還是專制。梁啟超給革命開出的公式是:革命—動亂—專制。給立憲開出的公式是:開明專制—君主立憲—民主立憲。

從此,梁啟超走上了堅定的改良主義的道路,利用各種渠道不遺余力地呼吁立憲。

革命黨對梁啟超的轉(zhuǎn)變極為不滿,他們在東京創(chuàng)辦了《民報》,第三期就下了戰(zhàn)書。一場立憲派同革命派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影響深遠的論戰(zhàn)拉開了帷幕。

革命派說:要自由,就得流血犧牲。

梁啟超說:暴力革命得不到共和,只能得到另一個專制。

革命派說:日本、英國搞君主立憲,也要流血。

梁啟超說:法國大革命,動亂 80年,血流成河。其他歐洲15國,君主立憲,都和平完成轉(zhuǎn)型。共和當然最好,但鑒于中國現(xiàn)實,只能從立憲做起。

革命派說:既然立憲是過渡,共和是最終目標,為什么把時間耽誤在過渡上。

梁啟超說:因為漸進改革損失小。

兩派你來我往,革命派占據(jù)著《民報》,章太炎、胡漢民、汪精衛(wèi)輪番上陣。立憲派只有梁啟超孤身一人,陣地是他1902年創(chuàng)辦的《新民叢報》。

通過和革命派的論戰(zhàn),梁啟超確立了輿論界驕子的地位,并代替康有為成為立憲派新的精神領(lǐng)袖。

同時,在論戰(zhàn)過程中,梁啟超發(fā)明了一種介乎古文與白話文之間的新文體,后世稱之為“新民體”。由于百姓和士子都樂于接受,新民體傳播很廣。用這種讀者喜聞樂道的文體,梁啟超寫下感人至深的《少年中國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的鏗鏘之語激蕩著那個時代無數(shù)年輕人熾熱的心靈。

黃遵憲就極為推崇新民體,稱贊其“驚心動魄,一字千金,人人筆下所無,卻為人人意中所有,雖鐵石人亦應(yīng)感動”。再加上梁啟超善用“拿來主義”,直接將日文的漢字詞語引入中國,諸如“政治”“經(jīng)濟”“哲學”“民主”等等,極大地豐富了漢語詞匯。而這其中,有一個詞是梁啟超的原創(chuàng),那就是“中華民族”。

改良努力沒能挽救清廷

1905年,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清政府眼看著兩個列強在自己的土地上開打,卻只能聲稱保持“中立”,讓無數(shù)國人傷透了心。1906年,湖南爆發(fā)了萍瀏醴起義。同過去單打獨斗的暗殺行為不同,參加這次起義的革命黨,既有留日歸國的學生,也有清軍中的年輕軍官,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對清政府失去信心。

迫于壓力,慈禧加快了立憲的速度。這年,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然而迂腐的滿清權(quán)貴哪里懂得西方憲政。他們只好通過熊希齡向身在日本的梁啟超約稿。梁啟超寫成《東西各國憲政之比較》作為五大臣報告的底本。9月1日,慈禧發(fā)布上諭,確立實行立憲的基本國策。

梁啟超得知后非常興奮,他放棄了與革命派的論戰(zhàn),于1907年在東京成立了政聞社,提出“實行國會,司法獨立,地方自治,慎重外交”四條主張,指導立憲派配合清政府實施立憲。然而,就在成立大會召開的那天,以陶成章為首,革命黨幾百人攜帶手杖跑來砸場。

這件事讓梁啟超更加清楚地意識到,中國離真正的民主自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他并沒有動搖立憲的決心,而是將政聞社成員派回國內(nèi),積極奔走聯(lián)絡(luò)。

1908年,光緒和慈禧先后辭世,攝政王載灃掌握了實權(quán)。清政府開始了同革命黨的賽跑,君主立憲一再提速。在梁啟超的策劃下,立憲派領(lǐng)導民眾開展了四次大規(guī)模的請愿活動,敦促政府盡快召開國會,組織責任內(nèi)閣。

可惜,懦弱的載灃沒有抓住良機,出于對袁世凱漢族大臣奪權(quán)的恐懼,在1911年5月組成的新內(nèi)閣中,還是以皇族成員為主,違背了皇族不能充任國務(wù)大臣的立憲原則。終于,天不假年,武昌城里的一聲槍響終結(jié)了大清,革命黨贏了,清帝退位了。

再造共和

辛亥革命后,梁啟超回到中國,住在天津。他摒除私怨和成見,向民國第一任大總統(tǒng)袁世凱獻上了制憲、財政等方面的建國方略。

民國伊始,百廢待興。梁啟超希望袁世凱在開明專制的基礎(chǔ)上穩(wěn)步實現(xiàn)立憲、共和的過渡。袁世凱邀請他入閣,他欣然從命,在熊希齡總理的內(nèi)閣中任司法總長。當時熊內(nèi)閣號稱“第一內(nèi)閣”,孫寶琦是外交總長,朱啟鈐是內(nèi)務(wù)總長,段祺瑞是陸軍總長,張謇是農(nóng)林工局總長??上?,袁世凱再一次讓梁啟超失望了,他解散了熊希齡的內(nèi)閣,無視以梁啟超為首的進步黨關(guān)于“先定憲法,后選總統(tǒng)”的主張,強行提前進行正式大總統(tǒng)的選舉。無奈之下,梁啟超遞交了辭去司法總長的呈文,于1914年的年底掛印而去。

1915年,袁世凱加緊了復辟帝制的準備。1月,袁的長子袁克定讓楊度作陪,宴請梁啟超,探詢他對帝制的態(tài)度。梁啟超當場表示絕不茍同。8月,袁世凱的美籍顧問古德諾發(fā)表《共和與君主論》,鼓吹中國適合君主制。同時,楊度和嚴復等人發(fā)起成立籌安會,為袁世凱稱帝大造輿論。

對袁世凱帝制自為的丑態(tài),梁啟超犀利地指出:自國體問題發(fā)生以來,所謂討論者,皆袁氏自討自論;所謂贊成者,皆袁氏自贊自成;所謂請愿者,皆袁氏自請自愿;所謂表決者,皆袁氏自表自決。

然而,輿論界在袁世凱的嚴密控制下已是噤若寒蟬,死氣沉沉。梁啟超忍無可忍,一躍而起,連夜草就了一篇蕩氣回腸的長文《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痛快淋漓地斥責了袁世凱的稱帝野心,表明了自己對帝制決不妥協(xié)的立場。文中,梁啟超大義凜然道:“吾實不忍坐視此輩鬼蜮出沒,除非天奪我筆,使不復能屬文耳?!薄熬土钊珖娜f萬人中有三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人贊成,而我梁啟超一人斷不能贊成也。”

恰逢楊度派人給梁啟超送來他剛寫好的《君憲救國論》,梁啟超便給他回了一封絕交信,并附上《異哉》一文。袁世凱得知后大為恐慌,他清楚,梁啟超的文章不亞于重磅炸彈,發(fā)表后定能一石激起千層浪。便派人帶著20萬元銀票,火速趕往天津,給梁啟超父親祝壽,勸梁啟超不要發(fā)表文章,梁啟超當場與來人翻臉,退回銀票。袁世凱再派人對梁啟超說:梁先生也曾經(jīng)在海外流亡十幾年,其中的苦頭不是不知道,何必再自尋苦吃?梁啟超回答說:我這個人疲于奔命的逃亡經(jīng)驗已經(jīng)很充足了,我寧愿選擇逃亡也不愿茍活在這污濁空氣中。

1915年9月3日,《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在《京報》發(fā)表,迅速引起轟動,當日報紙便售罄無余。茶館、旅社的客人因無報可買,只好向人輾轉(zhuǎn)抄讀,許多人跑到報館請求再版。然而,梁啟超振聾發(fā)聵的文章并沒能放緩袁世凱稱帝的腳步。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凱在中南海的居仁堂大廳舉行了“登基”儀式。

對此,梁啟超早有準備。幾個月前,出于猜忌,袁世凱將梁的學生、時任云南都督的蔡鍔召到北京,監(jiān)控起來。8月15日,蔡鍔應(yīng)梁之邀,秘密來到天津。二人商量一夜,覺得如果不承擔起討袁的責任,中華民國恐怕從此就完結(jié)了(當時,國民黨人都已逃亡海外,國內(nèi)的許多軍人和文人都被袁世凱收買了)。

梁啟超制定了舉義的計劃,分一明一暗兩條線進行。梁在明處牽制袁世凱,蔡則暗中潛回云南,起兵伐袁。

1915年12月25日,云南宣布獨立。以蔡鍔為總司令的護國軍第一軍進兵四川,李烈鈞的第二軍進兵廣西,云南都督唐繼堯兼任第三軍總司令,駐守昆明。獨立前后,由云南發(fā)出的電文如《致北京警告電》《云南檄告全國文》等,都是梁啟超事先擬好的。

1915年,護國軍出師前五人合影,左起:李曰垓、羅佩金、蔡鍔、殷承王獻、李烈鈞。

護國戰(zhàn)爭打響后,梁啟超居住在上海,對蔡鍔在西南一帶的軍事行動進行指導。然而,戰(zhàn)況并不樂觀。袁世凱派曹錕領(lǐng)軍進剿云南,蔡鍔要以不滿五千的士兵對抗曹錕幾十萬器械精良的大軍。梁啟超心急如焚,寫給各省將軍,勸說他們共同舉兵的信也毫無回音。直到1916年2月,廣西都督陸榮廷才派人帶來了他的親筆回信,說他歡迎梁啟超到廣西去,只要見到梁啟超本人,他立刻宣布獨立。為了國家的前途,梁啟超沒有任何的遲緩和猶豫,當即動身前往廣西。

3月15日,陸榮廷任命梁啟超為總參謀,宣告廣西獨立。自此,云貴川桂四省聯(lián)成一氣,護國軍受到極大鼓舞,重新對袁軍發(fā)起反攻。人稱“北洋之豹”的馮國璋趁機聯(lián)合湖南將軍湯香茗等上書袁世凱,要求取消帝制,恢復共和。內(nèi)外交困下,袁世凱被迫于3月22日下令撤銷帝制,只做了83天皇帝,便被趕下了金鑾殿,繼而一命嗚呼。

段祺瑞內(nèi)閣成立后,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國被卷入其中。是否對德宣戰(zhàn),府、院爭論不決,梁啟超寫成《歐戰(zhàn)蠡測》一書,力主加入?yún)f(xié)約國作戰(zhàn)。段祺瑞深表同意。歷史證明,這一選擇是對的。

1917年,張勛復辟,康有為是他得力的軍師。針對老師支持復辟的公開言論,梁啟超發(fā)表了《辟復辟論》,反對復辟帝制,支持共和。而后,梁啟超又隨段祺瑞誓師馬廠,參加武力討伐張勛。他不僅代段祺瑞起草了討逆宣言,而且以個人名義發(fā)表反對通電,斥責其師為“大言不慚之書生,于政局甘苦,毫無所知”。至此,康梁公開決裂,康有為當著梁啟超學生的面痛罵“梁賊啟超”,并在詩中怒斥其為專食父母的怪獸。不過,梁啟超是個心懷仁義之人。10年后康有為去世,梁啟超見他“身后蕭條得萬分可憐”,趕緊電匯了幾百元錢,才草草成殮。

趕走了張勛,段祺瑞任命梁啟超為財政總長。段政府的財政十分困窘,梁啟超的主要任務(wù)就是籌款。當時以中國的自然資源為抵押從外國借款的“西原借款”,經(jīng)梁啟超簽字的就有2000多萬。這招來了國人的極大非議。梁啟超只干了幾個月就發(fā)現(xiàn)自己干不下去了,于是堅決辭職。

一紙電報點燃“五四運動”

1918年11月14日,北洋政府宣布,全國放假3天,北京突然之間旌旗招展,光彩照耀,東交民巷至天安門一帶,游人摩肩接踵,人們熱烈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結(jié)束。中國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第一次成為戰(zhàn)勝國,這次勝利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12月初,梁啟超籌措了十萬元經(jīng)費,挑選了一批各有所長的專家,組成一個民間代表團,赴歐洲參加巴黎和會。

巴黎和會是一戰(zhàn)確立世界新秩序的會議,梁啟超希望能利用這次機會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特別是收回德國在山東的權(quán)益。12月28日,梁啟超率丁文江、蔣百里等人,乘坐日本輪船橫濱號前往歐洲。四十五歲的梁啟超在船上開始學英語。

到達巴黎,梁啟超以中國民間代表的身份會見了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請他幫忙在和會上支持中國收回山東權(quán)益,威爾遜答應(yīng)了。

1919年1月,被中國人寄予了厚望的巴黎和會正式開幕。會上,同為戰(zhàn)勝國日本要求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quán)益,遭到中方代表顧維鈞的嚴詞反對。

顧維鈞慷慨陳詞,說山東是孔孟之鄉(xiāng),中國的文化圣地,自中國參戰(zhàn)以來,與德國訂立的所有不平等條約均已廢除,不存在日本繼承權(quán)益的問題。威爾遜也從旁相助,為中國據(jù)理力爭。

場外,梁啟超作為民間代表進行了頻繁的游說活動,發(fā)揮了出席和會的中國外交代表所起不到的作用。他寫下《世界和平與中國》一文,并翻譯成多國文字,廣為散發(fā),宣傳中國的要求,駁斥了日本占據(jù)山東的借口:“膠州灣德國奪自中國,當然須直接交回中國,日本不能借口有所犧牲有所要求,試問英美助法奪回土地,曾要求報償耶?”

就在此時,日本代表平靜地公開了一份令人震驚的秘密協(xié)定。這份簽署于前一年的協(xié)議規(guī)定,日本給段祺瑞政府兩千萬日元的貸款,換取在山東修路、駐軍的權(quán)利——山東的命運早就注定了。

由于日本早在和會召開前就與協(xié)約國各方達成了秘密共識。直到此時,梁啟超才打聽到和會條約的內(nèi)容,而且得知,部分中國代表已準備在條約上簽字。他趕緊致電國內(nèi)好友林長民(林徽因父親)告知他巴黎的詳情,并稱:請警告政府及國民嚴責各全權(quán),萬勿署名,以示決心。

林長民4月30日接到梁啟超電報,5月1日就寫成《外交警報敬告國民》一文,刊登在《晨報》上。他在文中驚呼: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國亡無日,愿合四萬萬民眾誓死圖之!

林長民文稿披露的第二天,北京大學的墻報就貼出了十三院校學生代表召集緊急會議的通告。5月4日下午一時,北京大學等十四個學校的五千多名學生走上街頭,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爆發(fā)了。

“五四運動”的實質(zhì)是由梁啟超的一封電報引發(fā)的愛國運動。

清華大學的國學大師

回國后的梁啟超寫成了《歐洲心影錄》一書。一戰(zhàn)后的歐洲,百業(yè)凋零,科技的進步在給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也毀滅了人類一手締造起來的文明。歐洲的經(jīng)歷讓梁啟超開始反思科學與人文的關(guān)系,他在新文化運動如火如荼,將“民主”和“科學”喊得沸反盈天之時,敏銳而超前地指出,科學并不是萬能的,傳統(tǒng)儒家提倡“正心誠意”,塑造修齊治平之人的思想在現(xiàn)代依然有用。然而,憤激的國人沒有耐心去聽梁啟超的解釋,在他們看來,梁已經(jīng)過時了。失望之余,梁啟超回到了書齋,于1925年被聘為清華大學國學院導師。

上世紀20年代的清華聲名遠播,其國學院先后將四位大家攬入懷中:梁啟超、陳寅恪、王國維和趙元任。

梁啟超在向清華校長曹云祥推薦陳寅恪時,曹問,“陳先生是哪一國的博士?”

梁答:“既不是博士,也不是碩士。”

曹又問:“有沒有著作?”

梁又答:“沒有著作?!?/p>

曹校長為難了:“既不是博士,又沒有著作,那怎么行呢?”

梁啟超大怒,說:“我也算是著作等身了,卻沒有陳先生寥寥數(shù)百字有價值?!闭f完,揚長而去。最終,曹云祥還是遵從了梁啟超的意見,這才有了讓后人仰之彌高的清華國學大師陳寅恪。

1922年梁啟超赴南京東南大學主講先秦政治思想,與傳授“實用主義”的胡適狹路相逢。學生黃伯易回憶道:“胡‘像花牌樓商人’,目空一切;梁‘廣額深目,態(tài)度誠懇’,第一次和學生見面就表態(tài)‘我梁啟超一定要學習孔子學不厭,教不倦的精神,與同學們一起攻錯?!?/p>

在學校,梁啟超常熱心幫貧困學生謀一些編目錄之類的兼職,賺補生活費用,教學上也很開明,歡迎學生挑戰(zhàn),因而每次開課都學子如云,把教室坐得滿滿當當。

愛國學者的豐富人生

對于晚輩,梁啟超愛護有加,卻也因直率而得罪人。1926年10月3日,在北京的北海漪瀾堂舉行的一場婚禮,牽動了當時中國文化界的幾乎所有大腕。新郎是梁啟超的得意門生徐志摩,新娘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陸小曼,證婚人是梁啟超,主持是胡適。在婚禮上,梁啟超致辭時當著眾人的面訓導徐志摩說:“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你們兩人都是過來人,離過婚又重新結(jié)婚,都是用情不專。以后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們這次是最后一次結(jié)婚!”全場為之愕然:這也太不留情面了!

梁啟超每天五點起床,工作十個小時,星期天也不休息。他有句口頭禪“萬惡懶為首,百行勤為先”,孜孜不倦的努力換來的是36年間所著《飲冰室合集》共1400萬字,平均每年要寫39萬字。

“我信仰的是趣味主義?!边@是梁啟超的一句名言。他常說,做學問還是當從趣味入手,才易出成果;但另一方面,自己為學“淺蕪”,原因正在于“學問欲”很旺又“病在無恒”,以致“不能專積有成”。

他告訴子女們:“我雖不愿你們學我那泛濫無歸的短處,但最少也想你們參采我那爛漫向榮的長處?!鄙钪?,梁啟超的確是個“爛漫向榮”的人,聽京戲,也聽古典音樂,收藏字畫、楹聯(lián)書法,樣樣都來。一生藏書4萬多冊,藏有碑刻拓本1200多件,逝世后盡數(shù)捐給了北京圖書館。

1926年的一個周末,北師大的學生李任夫和楚中元去拜訪梁啟超。梁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并為李任夫?qū)懴乱桓睂β?lián)“萬事禍為福所倚,百年力與命相持”。梁啟超說:“這是我青年時代一首詩的錄句,我今天特別寫給你,也是希望你立志向上奮斗。凡事要從遠處看,切不可以一時的起伏而灰心喪志,一定要有‘定力’和‘毅力’。人的一生,都是從奮斗中過來的,這就是力與命的斗爭。我們要相信力是可以戰(zhàn)勝命的,一部歷史,就是人類力命相斗的歷史,所以才有今天的文明。我平生行事,也是信奉這兩句話。所以遇到任何逆境,我都是樂觀的,我是個樂觀主義者,也許就是得力于此?!?/p>

楚中元又問:“梁先生過去保皇,后來又擁護共和,前頭擁袁,以后又反對他。一般人都以為先生前后矛盾,同學們也有懷疑,不知先生對此有何解釋?”

梁啟超沉吟了一會兒,道:“這些話不僅別人批評我,我也批評我自己。我自己常說:‘不惜以今日之我去反對昔日之我’,政治上如此,學問上也是如此。但我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貫主張的,決不是望風轉(zhuǎn)舵,隨風而靡的投機者。例如我是康南海先生的信徒,在很長時間里,還是他得力的助手,這是大家知道的。后來我又反對他和他分手,這也是大家知道的。再如我和孫中山,中間曾有過一段合作,但以后又分道揚鑣,互相論戰(zhàn),這也是盡人皆知的。至于袁世凱,一個時期,我確是寄以期望的,后來我堅決反對他,要打倒他,這更是昭昭在人耳目了。我為什么和南海先生分開?為什么與孫中山合作又對立?為什么擁袁又反袁?這決不是什么意氣之爭,或爭權(quán)奪利的問題,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貫主張決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愛國,我的一貫主張是什么呢?就是救國。我一生的政治活動,其出發(fā)點與歸宿點,都是要貫徹我愛國救國的思想與主張,沒有什么個人打算。

由于常年操勞和熬夜寫作,梁啟超的身體越來越差。1926年3月,血尿不止的梁啟超住進了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被查出患有尿毒癥。此后,梁啟超多次入?yún)f(xié)和醫(yī)院治療,但已無法根治,于1929年1月19日辭世。

梁啟超的這一生牽掛的都是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正如丁文江挽聯(lián)中所寫:在地為河岳,在天為日星。沈商耆的挽聯(lián)直到今天仍令人回味:三十年來新事業(yè),新知識,新思想,是誰喚起?百千載后論學術(shù),論文章,論人品,自有公評。

猜你喜歡
康有為袁世凱梁啟超
梁啟超中國通史撰述略考
張培爵之死:袁世凱一手制造的血案
公民與法治(2022年7期)2022-07-22 07:12:26
梁啟超:成為一個不惑、不憂、不懼的人
海峽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2
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
藝品(2017年2期)2017-07-21 14:24:58
康有為“八分說”論略
藝品(2017年2期)2017-07-21 14:24:58
康有為書學評價及相關(guān)問題
藝品(2017年2期)2017-07-21 14:24:58
普陀山書法瑯琊榜·康有為
中國篆刻(2016年5期)2016-09-26 07:40:09
袁世凱:從來也沒有蹺過二郎腿
北廣人物(2016年12期)2016-04-15 07:02:10
梁啟超的婦女觀研究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1
知命與努力:作為“新民”的梁啟超
北宁市| 公主岭市| 射洪县| 连平县| 鄂托克前旗| 永和县| 开平市| 镇远县| 青龙| 渑池县| 贞丰县| 石泉县| 韩城市| 广河县| 万全县| 阜新市| 黎城县| 称多县| 武隆县| 全州县| 成都市| 星子县| 东丰县| 库伦旗| 通海县| 武陟县| 宁武县| 墨脱县| 延庆县| 太保市| 集贤县| 襄城县| 岳池县| 吉木乃县| 东方市| 龙胜| 安徽省| 西平县| 镇远县| 仁布县|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