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犬埃里希體病診斷和治療
馬 偉 (山東省臨朐縣畜牧局 262600)
犬埃里希體病是因為犬被血紅扇頭蜱叮咬而傳染了犬埃里希體(E.canis),從而引起的一種犬的敗血性傳染病。該病特征性的表現為持續(xù)高燒、消瘦、多數臟器漿細胞浸潤和非再生性貧血。
犬埃里希體(Ehrilichia.canis)屬立克次體科埃里希體屬,呈圓形、橢圓形或桿狀,球狀直徑0.2~0.5μm,桿狀為0.3~0.5μm×0.3~2.0μm,革蘭氏陰性。病原體以單個或多個形式寄生于單核白細胞內以及嗜中性粒細胞的胞質內膜空泡內。該病原體的繁殖分為原體、始體和桑椹狀包涵體三個階段。原體通過吞噬作用進入宿主細胞內,開始以二分裂法進行繁殖,形成始體。始體發(fā)育成熟為包涵體,在每個包涵體內含有數量不等的原體光鏡下包涵體呈桑椹狀結構。當感染細胞破裂時,成熟的包涵體釋放出原體,即完成了一個繁殖周期。犬埃里希體只能在組織培養(yǎng)的犬單核細胞及6~7日齡雞胚內生長繁殖。本菌對理化因素抵抗力較弱,氯霉素、金霉素和四環(huán)素等廣譜抗生素能抑制其繁殖。
家犬、野犬和嚙齒類動物是本病的宿主。多種不同性別、年齡和品種的犬均可感染本病。本病一般夏末秋初發(fā)生,血紅扇頭蜱是主要傳染媒介,幼蜱和若蜱叮咬健康犬使其獲得病原體。
表1 典型病例
表1病例均有牛蜱感染,且均為未吸血的血紅扇頭蜱;均有高燒或高燒病史,有治療史,輸液后可以降溫但是第2天體溫又會升高;均出現貧血癥狀,黏膜蒼白,體力下降,但是仍然可以進食;病例4出現了四肢無力,運動障礙。
根據臨床癥狀基本可以懷疑患犬為艾利希體病,同時為了評估患犬的身體狀態(tài)以及獲得更多的病理信息,進行實驗室檢查。
2.1 血常規(guī) 所有病例前肢橈靜脈采血,EDTAK2抗凝,愛德士干式血常規(guī)儀檢測。
表2 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
所有病例均出現紅細胞壓積和血紅蛋白降低,病例2和3出現了白細胞降低、淋巴細胞和血小板降低,病例4和5出現了網織紅細胞。
2.2 血生化 所有病例前肢橈靜脈采血,肝素抗凝,愛德士干式生化儀檢測。
表3 血液生化指標測定結果
血生化沒有明顯的規(guī)律性,病例1的淀粉酶有所升高;病例2和3出現血清白蛋白降低;病例5出現堿性磷酸酶顯著升高。由此可見,患犬長期處于感染狀態(tài)下會造成其他系統(tǒng)不同的病變。
2.3 影像學檢查 對病例做影像學檢查,可見肝臟、脾臟腫大。其他未見異常。因此,疾病狀態(tài)下,患犬的肝臟和脾臟會出現代償性的增大和損傷。
2.4 血液涂片檢查 取抗凝血做血涂片,吉姆薩和瑞氏染色液復染,之后油鏡下觀察。血涂片中可見大量異形、深染紅細胞以及少量有核紅細胞;白細胞中可以見到大量分葉核、凋亡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大量血小板凝集。通過觀察血涂片可以驗證患犬為非再生障礙性貧血。
要注意與犬布氏桿菌病、霉菌感染、淋巴肉瘤及免疫介導性疾病相區(qū)別,尤其血小板減少癥也可出現免疫介導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應予鑒別。
(1)肌肉注射長效土霉素(0.1ml/kg體重),隔天1次,連續(xù)用藥3次。其次還可以使用強力霉素、四環(huán)素及磺胺二甲基嘧啶等。輸液治療,緩解貧血癥狀,補充能量,增強機體免疫力。對于血液白蛋白降低的病例,靜脈使用犬血白蛋白。(2)去除牛蜱:先全身檢查,拔掉可見的牛蜱,之后皮下注射多拉菌素以及外用驅殺藥(拜寵爽,福來恩等)。(3)癥狀緩解后停止使用長效土霉素和靜脈輸液,改為連續(xù)口服強力霉素(5mg/kg體重)20d,以徹底殺滅血液中病原體。(4)改善飲食,增加營養(yǎng),提供高質量的犬糧??诜a血藥,如倍補血等。(5)環(huán)境用藥,以驅殺環(huán)境中的牛蜱。
S858.292
B
1007-1733(2011)01-0029-02
(201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