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祥亞 賈長云 楊 成
UCWEB+TWITTER支持的手機移動學習模式構建與技術示范*
□ 陶祥亞 賈長云 楊 成
“移動互聯(lián)網”是INTERNET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近些年來其相關技術得到了快速發(fā)展。移動學習是“移動互聯(lián)網”在教育領域的重要應用,也是數(shù)字化校園和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學習模式之一。本文結合移動學習,在介紹UCWEB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和TWITTER網絡應用技術的基礎上,探究了基于“UCWEB+TWITTER”技術的移動學習模式架構并提供了該模式的應用實例。
UCWEB;TWITTER;移動學習;模式
網絡技術科技革命日新月異,3G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在過去兩年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移動智能手機擁有率和移動互聯(lián)網用戶數(shù)增長迅猛,移動銀行、移動會議、移動傳媒等也正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與此同時,移動3G互聯(lián)網技術為移動學習帶來了新的契機,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平臺和師生手中的智能手機”實現(xiàn)移動化學習將是未來遠程教育工作者重點研究的領域[1]。“UCWEB技術”是獨立的第三方網絡應用服務提供商(優(yōu)視動景)開發(fā)的一項手機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Twitter是一種微型的基于WEB2.0技術BLOG網站,用戶可以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絡實現(xiàn)即時通訊,UCWEB和TWITTER在移動互聯(lián)網中應用的結合能為學習者提供更加快捷、方便、實時的移動網絡學習服務。
“UCWEB技術”是由優(yōu)視動景公司開發(fā)的能把“互聯(lián)網裝入口袋”的主流手機WEB/WAP瀏覽器技術,其意為“You Can Web,你能隨時隨地訪問互聯(lián)網”?!癠CWEB技術”由基于J2ME/C++的手機客戶端(UCWEB瀏覽器)和基于J2EE的應用服務器(UCWEB服務器)兩部分內容組成,其運行平臺綜合應用了“Symbian OS Java MIDP 2.0、K-java MIDP 2.0和Windows CE:Pocket PC”等軟件技術?!癠CWEB技術”的兩大關鍵技術為:Free-link技術和“云計算”技術[2]。
Twitter是一個典型的社交網絡與微博客服務的網站,用戶可利用各種無線網絡、有線網絡等通信手段在該平臺上進行即時通訊。Twitter是即時通信的一個變種,Twitter參與者能將自己的最新動態(tài)和想法以短信形式發(fā)送給手機和個性化網站群。所有Twitter信息都限制在140個字符以內,每條消息都可以作為SMS短消息發(fā)送,用戶也可以用手機和IM 接收這些信息。為了分享內容較長的文章、帖子和視頻,用戶們可把Twitter作為“指向裝置”(即設置鏈接)而非通信渠道,從而解決大容量數(shù)據信息共享的問題[3]。Twitter將社交網絡、實時搜索和共享鏈接組合在一起,通過手機、即時信息服務軟件使得Twitter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互動式交流。
在移動學習過程中,由于師生分處網絡的兩端,教師教學面授功能被弱化,學生學習空間感差,要想提高移動學習效果,就需要強化學習情景的創(chuàng)設。TWITTER應用網絡平臺的引入為創(chuàng)設虛擬的課堂氛圍,促進師生信息交流,提高學習成效提供了技術平臺支持。TWITTER的擴展性和開放的API有利于移動學習者獲得多種資源,增強移動學習者的參與度,提高信息傳播效率。
手機移動學習模式應包含適應移動終端應用的教學組織門戶、教務管理平臺、資源制作工具、資源分發(fā)渠道、教學互動通道和與之配套的操作原則及服務模式等多方面內容。通過對“UCWEB+TWITTER”的研究,結合手機移動學習的特點,本研究構建了一個綜合的、集成式的移動學習模式,其具體架構如圖1所示:
架構圖以用戶端為“價值”中心,它是移動學習的出發(fā)點,也是移動學習模式實施的歸宿。UCWEB資源服務器群是技術核心,它使得手機移動學習的數(shù)據流傳輸成為可能。TWITTER虛擬課堂平臺是系統(tǒng)實現(xiàn)的關鍵,它通過創(chuàng)設虛擬課堂情景,使得手機移動學習模式的高質量應用成為可能。移動網絡與地面INTERNET網絡以及基于手機的移動學習資源站點是支撐,是所有移動學習應用服務和網絡接入的基礎。
移動學習者在進行正確的GPRS網絡和手機功能設置后,就可安裝UCWEB瀏覽器,接下來就能夠利用智能手機進行移動學習站點登陸訪問。UCWEB瀏覽器會根據頁面協(xié)議屬性,自行采用“直連”和“中轉”兩種不同的處理流程[4],訪問不同類型的頁面(主要指WAP,WEB格式頁面)。直連模式是由手機客戶端向公網教育資源服務器發(fā)送訪問請求,并根據目標服務器反饋回來頁面數(shù)據進行相關解析處理,最終得到一個適合在手機上瀏覽的頁面。移動互聯(lián)網上的移動學習資源WAP站點已經針對手機等小屏幕設備作了優(yōu)化,頁面數(shù)據一般都能被這些終端解析。中轉模式是指手機客戶端同移動學習站點服務器之間的數(shù)據傳送經過UCWEB服務器,手機客戶端通過HTTP的方式向UCWEB服務器發(fā)送移動學習訪問請求(包含URL的INTERNET移動學習資源和E-MAIL等各類應用服務站點,手機相關參數(shù)等)。UCWEB服務器對移動學習站點頁面進行數(shù)據讀取,根據手機客戶端的具體配置進行相應的數(shù)據解析、轉換、壓縮、重排,最后將處理過的數(shù)據傳回給客戶端,由手機客戶端負責最終頁面顯示以及提供人機交互。
在移動學習類站點中,除學校內專設的移動學習平臺多為WAP站點,可采用直連模式外,其他類移動學習平臺多為WEB站點,根據頁面協(xié)議屬性應采用“中轉模式”。師生在移動學習過程中,UCWEB服務商將會對分布于各地的UCWEB服務器進行優(yōu)化并提供最優(yōu)的移動學習資源站點服務。此外,師生可以通過“UCWEB賬戶管理模塊”對參與移動學習的E-mail、博客等應用服務加以利用和管理。
基于手機的移動學習Twitter虛擬課堂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應處理好移動學習中的相關信息,移動學習虛擬課堂創(chuàng)建結構如圖2。
TWITTER虛擬課堂創(chuàng)設流程:
(1)移動學習條件分析。移動學習條件包含四方面的內容:學習者智能手機的擁有情況及對UCWEB移動互聯(lián)網的使用情況;學生者使用Twitter發(fā)布信息的情況;學習者分析和學習內容分析,根據學習者的認知水平、學習特征、興趣愛好等因素,確定準確科學、難易程度適中的學習內容,制定難度適宜的學習目標;根據移動學習的軟硬件條件制定移動學習策略。
(2) 進行Twitter使用技術培訓。Twitter使用技術培訓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注冊、學習伙伴方便查詢;Twitter賬號管理快速實現(xiàn)手機與Twitter的應用連接;一人或多人之間的信息提醒設置;Twitter消息發(fā)送,即如何實現(xiàn)手機呼叫ID與Twitter賬戶的綁定后進行消息發(fā)布。
(3)組建移動學習團隊,構建Twitter虛擬學習班級。學習班級由多位專家、多位教師和若干名學習者組成。專家角色旨在監(jiān)控和評價學習進程,為Twitter虛擬學習中的教師和學習者提供最優(yōu)化的學習策略。教師是Twitter移動學習引導者,學習內容的制定者,移動學習策略的執(zhí)行者,討論問題的設計者和總結者;學生是Twitter移動學習主體,在專家和教師的指導下,學習者通過Twitter平臺參與各類移動學習討論,不斷反思專家和教師的形成性評價,發(fā)現(xiàn)和校正自己的移動學習行為。
(4)評價與反饋修正。在移動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會出現(xiàn)學習偏離主題、無效學習行為、學習無法正常開展等情況,因而需要對學習者的學習行為作出形成性評價。教師通過Twitter提供的“DirectMessages”功能和學習者進行私下溝通,及時進行糾正和引導,確保學習的有效性。通過學習反饋,學習者反思前一階段的學習情況,客觀制定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教師建立學習電子檔案袋,記錄學習者在移動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成績,通過形成性評價對移動學習條件、虛擬班級人員構成、論題設置、學習者的學習成效、移動學習模式進行總結性評價并作相關修正,以便對后續(xù)的移動學習做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
手機終端設置包括瀏覽器設置和手機網絡設置,JAVA手機用戶需要在線下載UCWEB瀏覽器程序(最好是UCWEB6.0以上版本)并安裝使其成為UCWEB用戶。接下來要進行移動GPRS網絡和手機網絡設置[7]。以中國移動GPRS的CMWAP與CMNET服務和諾基亞S60 V1、摩托羅拉LINUX手機為例,具體網絡設置見表1。
2011年04月04日-2011年05月18日,本研究從HH工學院大二學生中選取50名學生參與移動學習模式應用體驗,其目的是檢測“UCWEB+TWITTER”的移動學習模式在《AUTHORWARE7.02多媒體制作實戰(zhàn)訓練》課程“按鈕交互”教學專題中應用的有效性。在實驗過程中,HH工學院8位多媒體教學專任教師參與到了實驗之中,3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家也觀摩和體驗了移動學習全過程。
在實驗設備方面,實驗參與者自用手持WAP手機(目前3G手機大多為WAP手機,部分教師使用WIFI手機),體驗者根據手機智能化程度裝有UCWEB6.0、UCWEB7.0、S60 V2平臺1.7beta1等版本瀏覽器并根據手機具體型號和移動服務商情況完成GPRS網絡和手機網絡設置。
在實驗內容上,研究者要求體驗者通過手機,利用UCWEB瀏覽器查詢網絡中關于AUTHORWARE“按鈕交互”開發(fā)制作的知識點和應用實例。教師指導學生注冊、使用Twitter平臺,并將學習成員添加成為自己的Followers,創(chuàng)建AUTHORWARE“按鈕交互”教學專題虛擬課堂。教師將專題學習涵蓋的“交互圖標使用、交互流程分支屬性設置、按鈕交互對話框屬性設置、個性化按鈕制作、按鈕引用”五個知識點的介紹資料及相關網站來源地址發(fā)布到Twitter網絡平臺上。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并組織討論團隊,團隊成員可以包括學生、教師以及通過Twitter平臺添加的多媒體開發(fā)領域的在線專家。教師組織學生對“按鈕交互對話框屬性設置、個性化按鈕制作和按鈕引用”三個知識點在Twitter平臺上與學習成員共享自己搜集的資料并提出自己的討論問題,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需求討論相關問題,然后向老師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教師對不同的觀點進行匯總,最終發(fā)布在Twitter網絡平臺上,并用“Favorites”功能標注,供參加學習的同學隨時參考、下載。對于“交互圖標使用”和“交互流程分支屬性設置”兩個知識點的學習,教師鼓勵學生反復實踐和體驗,借助Twitter尋求教師和專家的指導,繼續(xù)鉆研、創(chuàng)新實驗。最后,各個學習團隊推選出一個代表將其學習成果發(fā)布到“Twitter的鏈接網絡”平臺上,作為討論學習的成果展示。
表1 CMWAP與CMNET的GPRS網絡與兩款手機網絡設置
針對討論過程中出現(xiàn)偏離主題和無用學習現(xiàn)象,教師通過“Direct Messages”或是其他通訊設備和學生進行單獨溝通,對遇到學習困難的學生予以鼓勵和引導;激發(fā)學有余力的同學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自我學習,鼓勵學生利用AUTHORWARE軟件進行軟件開發(fā)。教師對學生資料的搜集情況、發(fā)言次數(shù)、專題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習能力的提高等信息進行記錄,制成學生學習的電子檔案袋,對學生進行總結性評價,并依此對基于Twitter移動學習的模式進行反思,為后續(xù)模式的改進和完善提供參考經驗。
實驗結束后,通過問卷調查收集了參與實驗體驗的專家、教師和學生對“UCWEB+TWITTER”的移動學習模式應用的滿意度情況,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基于“UCWEB+TWITTER”的移動學習模式滿意度調查
從表2中的調查結果看,基于“UCWEB+TWITTER”的移動學習模式得到了實驗參與者的高度認可,體驗者對技術可用性、個人數(shù)據管理便利性、模式操控性等五個方面的平均滿意度達到了94.20%。
基于“UCWEB+TWITTER”的手機移動學習實踐體現(xiàn)了當前信息技術應用的較高水平。該模式比單純以手機短信支持的移動學習系統(tǒng)擁有更多的信息發(fā)布渠道,比基于移動計算技術的互聯(lián)網學習資源單向下載擁有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比基于Blog、Wiki的移動學習模式擁有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但是,目前對“UCWEB+TWITTER”手機移動學習模式的研究還比較粗淺,在移動學習模式實踐環(huán)節(jié)還需進行深入研究,在實驗環(huán)節(jié)的調查數(shù)據“信度”不高,實驗參與者數(shù)量較少、實驗范圍較小,還需進一步改善。移動學習的推廣普及有著眾多的制約因素,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本文旨在拋磚引玉,希望移動學習及相關技術的研究能得到更多人的重視。
[1]CCTV2《今日觀察》五期特別節(jié)目《2010新動力》之一:手機上網新主流:移動互聯(lián)網起跑線上的新機遇[EB/OL].http://market.c114.net/187/a483303.html,2010-02-11
[2]UCWEB暢連技術:“指控”網絡無拘束[EB/OL].[2009-12-10].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022055.html,
[3]郭曉熹.Twitter開創(chuàng)后博客時代[J].中國科技財富,2007,(7):90-93.
[4]邵波.Twitter技術在企業(yè)組織學習流程中的應用[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3):105-107,125
[5]UCWEB手機瀏覽器的工作流程[EB/OL].[2010-02-24].http://licai.blog.35.cn/ucweb_gongzuoliucheng.
[6]UCWEB網絡參數(shù)設置詳細解析[EB/OL].[2009-08-28].http://www.xinmanduo.com.cn/article/108_3.html.
G40-057
A
1009—458x(2011)12—0081—04
*資助課題:淮海工學院自然科學研究課題:基于IP Multicast與JMF技術的遠程多媒體教學數(shù)據傳輸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批準號:2010150044號);淮海工學院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課題:淮海工學院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研究(批準號:GJ2010-18);淮海工學院教學改革課題:信息集成共享階段淮海工學院網絡教學資源存儲和移動化利用模式研究(立項指南編號:2010-12)。
2011-09-15
陶祥亞,實驗師,碩士;賈長云,副教授。淮海工學院信息中心(222005)。
楊成,教授,徐州師范大學信息傳播學院(221009)。
責任編輯 柯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