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2008年報告,全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shù)連續(xù)8年減少,甚至降至1994年以來的最低點。美國運輸部部長彼得斯認為,這主要歸功于執(zhí)法嚴格。
一、酒后駕車的入罪標準
全美50個州均以嫌疑人血液中酒精濃度(BAc)達到或高于0.08%作為酒后駕駛之入罪標準。值得注意的是,絕大部分州對于職業(yè)司機和21歲以下青少年制定了低于此值的標準甚至是零容忍的標準,如新澤西州職業(yè)司機血液酒精濃度只要達到或超過0.04%。21歲以下青少年為O.01%,就構成犯罪。但是,多數(shù)州即便嫌疑人血液酒精濃度沒有達到法定標準,檢察官仍可以對那些明顯的行為失控的酒駕者予以起訴。
酒后駕車或醉酒駕車在多數(shù)案例中是輕罪,但屬于輕罪中比較嚴重的一類。在一些造成嚴重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害的案例中,酒后駕車或醉酒駕車行為可被劃歸重罪。如果多次酒后駕車,也可以被認為犯重罪。
二、警察攔車檢查的條件及檢查的方式
(一)攔車檢查的依據(jù)
巡警在以下合理根據(jù)下可以對駕駛人員進行酒駕檢查:已經(jīng)實施或者正在實施犯罪的:或者,目擊了違法駕駛行為:或者根據(jù)該人的行車狀況有理由相信其酒后駕車。具體而言,如根據(jù)新澤西州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對于以下情形,巡警可以攔車檢查:拐彎過大或過小,同時占用兩條車道,幾乎刮蹭其他車輛或物體,在不同車道來回搖擺行駛,過于謹慎駕駛,行駛時與前車距離過近,騎線行駛,急剎車,突然拐彎等。
(二)酒后駕車路障和現(xiàn)場清醒測試
在一些州,巡警可設路障以抓捕酒后駕車。巡警可以對每一輛過往的汽車進行檢查,也可以對每三輛車中的一輛進行抽查。如果巡警認為司機有酒后駕車嫌疑,則可以要求其進現(xiàn)場清醒測試。多數(shù)人不知道,如果本人已經(jīng)年滿2l周歲,且不是在假釋期間,則清醒測試完全是自愿的,他可以有禮貌地拒絕接受這種測試。然而,拒絕接受清醒測試也可能成為巡警認為其酒后駕車而實施拘捕的合理理由?,F(xiàn)場情形測試手段的目的在于為拘捕酒后駕駛嫌疑人提供參考依據(jù)?,F(xiàn)場清醒測試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1、眼球震顫。酒精能夠酒精刺激神經(jīng)末梢,使人在醉酒時出現(xiàn)明顯的眼球震顫癥狀,減緩眼球追蹤物體運動的速度。在現(xiàn)場清醒測試過程中,巡警往往在距被測試者面部12英寸距離的位置左右移動一個物體(通常是鋼筆),以觀察被測試者的眼球是符合酒精中毒癥狀。
2、步行和轉身。巡警會先行示范,并告知被測試者如何執(zhí)行其口頭命令。在被測試人明確應該怎么做之后,巡警會要求被測試人后腳趾挨前腳跟的方式直線行走九步。走完九步之后,巡警會口頭指示被測試者轉身,如此反復數(shù)次。然后,被測試者按前述動作走回原點。期間,巡警要求被測試者雙臂下垂,并時刻觀察其行走路線,同時大聲地數(shù)出被測試者所走的步數(shù)。被測試者在測試結束前不得擅自停下。
3、單腳站立。巡警會要求被測試者雙腳并攏,雙臂下垂,然后抬起一條腿作“金雞獨立”狀,并使上提腳離地面距離不少于6英寸。被測試者還被要求大聲數(shù)數(shù)并交替雙腳站立。巡警在一旁觀察被測試者是否有諸如抬起雙臂、失去平衡、跳躍、搖擺等情形。
4、用手觸摸鼻子。被測試者被要求雙腳并攏的情況下。閉上眼睛,頭稍后仰,然后用手指觸摸自己的鼻子。整個過程中,巡警將仔細觀察被測試者是否有身體失去平衡,無法觸摸自己的鼻子,搖擺,眼瞼震顫,身體震顫等跡象。
5、平衡測試。在測試期間,被測試者將被要求雙腳并攏、直立、閉眼、頭向后仰并保持30秒。巡警觀察其是否有身體失衡的種種跡象,如不能堅持直立,身體和眼瞼顫動,搖擺。肌肉緊張等。
6、初步酒精檢測。在現(xiàn)場清醒測試中巡警會要求被測試者往手持酒精測試儀吹氣,以估算其生物活性炭(血液酒精含量/濃度)。此測試通常是在路邊進行。
7、其他測試方法。包括手指敲擊,拍掌,倒計數(shù),或背誦字母表等。
三、拒絕接受酒精檢測的法律后果
如果巡警獲得足夠的逮捕酒駕嫌疑人合理根據(jù),那么他就會對嫌疑人宣讀米蘭達告知,并將其帶至警局同時要求其提供血液、呼吸或尿液樣本,以接受化學檢測。一般來說,巡警會建議被檢測人積極配合提供檢測樣本,因為這是獲得和保留駕駛證的基本條件之一,這通常被認為是“默認同意”。大多數(shù)州都有“默認同意”(接受檢測)的有關法律規(guī)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數(shù)州。即便檢測結果顯示被檢測者的血液酒精濃度沒有達到法定的最低標準,拒絕向警方提供血液、呼吸和尿液樣本的行為也屬于嚴重的違法行為。此行為將立即導致駕照被警方吊銷,其被吊銷的時間各州不盡相同。此行為在庭審中還會被視為“有罪證據(jù)”。如新澤西州相關法律對拒絕接受酒精檢測的行為規(guī)定了相應的處罰:第一次拒絕接受檢測,將被判處300至500美元罰金。吊銷7至10個月駕照,重新獲得駕照后機動車點火開關連鎖6個月至1年;第二次拒絕接受檢測,將被判處500至1000美元的罰金:吊銷駕照2年,機動車點火開關連鎖1年等;第三次(及以上)拒絕接受檢測。則罰金1000美元;吊銷駕照10年:機動車點火開關連鎖1至3年。此外,在被證實酒后駕駛后三年內,被告人還要支付昂貴的保險費,如對每名受害人支付15000美元的人身傷害保險費。
四、強制措施的適用
(一)錄口供
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拘捕后將被帶至警局拘留,并被要求錄口供,巡警將采取以下措施并制作逮捕報告:視情況而定,對嫌疑人進行拍身搜查或全身詳細搜查;沒收嫌疑人的個人物品,如鑰匙、錢包等,這些物品在釋放嫌疑人時予以發(fā)還:記錄嫌疑人的基本情況,如姓名,住址,駕照號,性別,頭發(fā)和眼睛的顏色,身高,體重,年齡等;記錄有關拘捕的信息,如拘捕的地點,宣告米蘭達告知者的姓名,有關拘捕時的相關情形的描述,嫌疑人到達拘留所的時間、被錄口供的事件,被指控的罪名等:獲得嫌疑人的指紋(通常輸入國家指紋數(shù)據(jù)庫):給嫌疑人照大頭照;將嫌疑人送至拘留所相應的監(jiān)室等。以上過程可能需要一個小時。許多州允許犯罪嫌疑人使用當?shù)氐拿赓M電話與律師、朋友、家人或保釋擔保人取得聯(lián)系。
(二)保釋聆詢
酒后駕駛嫌疑人在錄完口供后如果提供保釋金,則可以被釋放。若違反保釋規(guī)定,即法庭傳訊時不能到庭,則保釋金將被沒收,逮捕證將被簽發(fā)。如若嫌疑人不能立即提供擔保,則將等待被帶至法官面前接受保釋聆訊。嫌疑人在接受法官聆訊之前在拘留所滯留的時間最長不能超過48小時。但這些時間不包括周末和節(jié)假日時間,因此,實際上超過48小時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當然,如果嫌疑人幸運的話,上午被拘捕,當天下午就可能完成保釋聆訊。
(三)保釋金數(shù)額
一般參照相關保釋金標準,或者由主持聆訊的法官決定。法官通??紤]以下因素:1、嫌疑人的犯罪前科,包括醉駕前科等;2、酒后駕車的嚴重程度,如是否造成人員傷亡和其他加重刑罰的因素:3、嫌疑人的社區(qū)關系狀況,如是否有家庭成員以及全職的固定工作,換言之,是否存在釋放后一走了之的可能。法定的保釋金數(shù)額以及法官根據(jù)上述情況確定的保釋金數(shù)額,各州不盡相同。
(四)保釋公司擔保
如若嫌疑人不能提供保釋金,保釋公司可以為其提供擔保。通常保釋公司要向法庭提供一份書面的擔保證書,即如果嫌疑人在法庭傳訊時不能到庭,則擔保公司將全額向法庭繳納保證金。為他人提供擔保的保釋公司可以獲得保釋金的10%份額作為勞務費。被擔保人不得贖回這筆費用。保釋公司為了使被擔保人遵守相關保釋規(guī)定,往往要求其提供汽車或房屋作為抵押。
(五)法庭財產保釋
一些州的法律規(guī)定,法庭也可以要求嫌疑人提供10%的保釋金,與私人保釋公司不同,在嫌疑人保證隨傳隨到、庭審順利結束后,這些費用將發(fā)還本人。
(六)自我擔保釋放
酒后駕車嫌疑人只要向法庭簽署一份隨傳隨到的保證書而無需繳納保釋金就可以被釋放。法官在決定是否允許嫌疑人自我擔保釋放時,仍要考慮前文中所述及的因素,如犯罪前科、酒駕的后果以及社區(qū)關系等。
五、認罪或不認罪的法律后果
(一)認罪或不抗辯的詢問
對于被告人認罪或不抗辯的訊問,既是法官面前的第一次訊問也是最后一次訊問。這是因為,在簡單而輕微的酒后駕駛案件中,如果被告人系初犯且認罪,法官往往會立即做出判決。在一些更為復雜和嚴重的酒駕案件中,如被告人多次酒后駕車,或者有與酒后駕車犯罪相關的其他犯罪,可能會判處較長監(jiān)禁刑時,法官通常會在接受其認罪答辯的同時,決定延期宣判。遇有這樣的案件,被告人將交由緩刑監(jiān)督官調查,并由其向法庭提交一份量刑建議。
(二)認罪答辯和無答辯之區(qū)別
被告人有時選擇無答辯之請求。這在一些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害的酒后駕駛案件中確實存在。被告人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無抗辯不能作為對方當事人民事索賠的證據(jù)。例如,酒后駕車行為造成被害人2萬美元的車輛損失,被害人試圖將被告人訴至民事法庭。若被告人認罪,則在民事審判中其陳詞可作為民事侵權證據(jù)。然而,若被告人對酒后駕車指控選擇無抗辯,則不能在民事審判中作為證據(jù)使用。無抗辯對于被告人而言是有效的,他們可以強調由于對自己的指控的證據(jù)是如此充分,以至于不能提供證實自己無罪的證據(jù),從而選擇無抗辯。是否允許被告人選擇無抗辯,取決于各州法律的規(guī)定以及具體案情。法律是復雜的,因此被告人聘請酒后駕車專職辯護律師往往是至關重要的。
(三)辯訴交易
被告人辯護律師可以與檢察官達成認罪、減少指控、減輕刑罰的協(xié)議。是否允許達成交易,取決于個案的具體情況。如犯罪行為的嚴重性、證據(jù)的證明力、犯罪前科,以及各州法律的具體規(guī)定和法官聽證情況。
(四)不認罪
如果被告人不認罪,則法庭將繼續(xù)進入初次聆訊、審前動議或酒后駕駛案庭審程序。
六、審前程序
(一)酒后駕車預審
初次聆詢是是法官為了確定是否有合理的根據(jù)和充分的證據(jù)使嫌疑人受審的聽證程序。聆詢通常也稱為合理根據(jù)聽證。初次審查和預審,一般在傳訊后即進行。初次聆詢時,檢察官通常不會就整個案件進行舉證,而是通過傳喚證人、出具證據(jù),使法官確信嫌疑人應當受審即可。期間,嫌疑人的辯護律師對于檢察官提供的證人和相關證據(jù)可以進行交叉詢問進行審核,以證明證據(jù)的證明力較低,并試圖說服法官同意撤銷案件。實踐中,由于有罪證據(jù)比較充分,嫌疑人一開始就認罪,因此多數(shù)案件實際上并沒有進入聽證階段。由于各種法律規(guī)定不同,有的案件即使嫌疑人認罪也要進行聽證。如有的州法律規(guī)定初次聆詢是所有案件的必經(jīng)程序;有的州規(guī)定只有對重罪才聽證:有的則規(guī)定只有辯護律師提出申請時才聽證。
(二)大陪審團起訴
一些州實行大陪審團起訴,這相當于聽證程序。其目的是獲得合理的根據(jù)以使被告人受審。
(三)聆詢的后果
初步聆詢往往有三種結果:1、被告人應該受審;2、若已對酒后駕車重罪達成認罪協(xié)議,則法官可以將其降為輕罪予以審判:3、法官可以在證據(jù)不足的情況下撤銷案件(實踐中這種情況很少)
(四)審前動議
審前動議是預審之后、正式開庭之前的程序。動議通常由檢察官和辯護律師向法官提出。動議包括特定證據(jù)不必出示,或者特定證人不能出庭或不必出庭等。動議一般由控辯審三方參加,控辯雙方有一次機會對案件進行討論。整個活動由法官控制,且持續(xù)時間一般很短。
普通的審前動議包括:證據(jù)保全動議;證據(jù)扣押或排除動議:撤銷指控動議;減少指控動議。
普通審前辯護動議包括:提供或排除原始檢測(PAS)證據(jù);提供或排除現(xiàn)場清醒測試(FSTs)結果;提供實施逮捕的警官的陳述或有罪證言:提供或排除基于非法攔截機動車所獲得的證據(jù):撤銷酒駕前科:提供或排除嫌疑人的陳述或認罪供述:指定或聘請進行生化檢測的專家證人:提供或排除拒絕接受生化檢測的證據(jù)。典型的動議包括三個階段:書面或口頭提出動議的告知:法官主持下控辯雙方的辯論;法官采納或否決動議。
七、刑罰及替代性措施
(一)量刑建議
緩刑監(jiān)督官將全面調查酒后駕車被告人的社會背景,面見被告人,并審核其犯罪記錄。他還將與交通事故的每一個被害人、執(zhí)行拘捕的巡警以及被告人家屬進行面談。之后,緩刑監(jiān)督官將向法庭提供一份詳細的量刑建議。對于被告人而言。給有權向法庭提供量刑建議的緩刑監(jiān)督官一個好的印象是很重要的。他們必須參加由緩刑監(jiān)督官召集的任何會議。且穿著得體、彬彬有禮。在會談期間,被告人陳述有關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也很重要。更為重要的是向緩刑監(jiān)督官報告其為富有成效的矯正所作的努力,包括自愿報名參加治療(矯正)項目,如戒酒,回歸教育,或為戒除酒精(藥物)濫用而尋求藥物及心理治療等。
(二)量刑聆訊(聽證)
在多數(shù)酒后駕車案件中,被告人會因為有罪證據(jù)確鑿而主動認罪。特別是對于初犯和較輕微的酒后駕車案件,法庭會擇期作出判決。然而,若被告人實施的是嚴重的犯罪,盡管其已經(jīng)做出認罪答辯,仍要在緩刑監(jiān)督官提供量刑建議之后由法庭組織量刑聆訊程序。在量刑聆訊程序中,法官將聽取檢察官、被告人的辯護律師以及被害人的陳述。被告人的辯護律師還有機會向法官和法庭陳述量刑的建議和理由,這通常被認為是被告人的一項權利。檢察官將就被告人從重處罰的各種情形以及犯罪前科情況逐一向法庭示證。辯護人則向法庭出示所有有利于被告人從輕處罰的證據(jù)以期獲得輕判。法官將綜合考慮控辯雙方的意見,并參考緩刑監(jiān)督官提供的量刑建議,然后做出適當?shù)呐袥Q。
(三)醉酒駕車刑罰
醉酒駕車犯罪的刑罰處罰幅度取決于各州法律規(guī)定、法官及罪行本身的嚴重程度。刑罰包括以下幾種:
1、判處監(jiān)禁。罪犯被強制在看守所(社區(qū)矯正中心)服刑,那些不能被保釋的被告人以及等待開庭審理的被告人也羈押于此。因看守所主要用以羈押短刑犯,因此通常缺乏諸如圖書館、體育場館和運動場等設施。
2、在監(jiān)獄服刑。通常關押一年以上刑期的罪犯。
3、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通常是判處被告人在看守所服刑6個月,同時附加一些暫緩執(zhí)行的條件。如果被告人在緩刑考驗期違反相關規(guī)定,則法官會下達被告人執(zhí)行刑罰的令狀。
4、判處罰金。罰金是由被告人支付給政府的,罰金通常與社區(qū)服務、感化、緩刑等合并適用。
5、社區(qū)服務。法官命令被告人在社區(qū)承擔一定的無薪服務性工作。這是社區(qū)矯正中心服刑的一項替代性措施。被告人可被要求為非營利性組織或者政府機構提供相應時間的服務。
6、判處緩刑。緩刑期間,罪犯必須遵守以下規(guī)定:(1)遵守各項法律;(2)根據(jù)法庭的命令支付罰金,支付其他法庭所需費用;(3)定期向緩刑監(jiān)督官報告情況,包括工作和住址變化等情況;(4)戒除酒癮或毒癮;(5)未經(jīng)緩刑監(jiān)督官許可。不得到本轄區(qū)、州以外的地方旅游;(6)避免進入某些特定區(qū)域或場所,以及避免與某些特定人接觸。
緩刑監(jiān)督官可以在任何時候在被告人的住所或工作場所造訪被告人,并隨時可以對其進行搜查及藥物(毒品)檢測。住所等基本信息發(fā)生變化時,被告人須及時向緩刑監(jiān)督官報告。法庭對被告人判處緩刑時還可以并處罰金、社區(qū)服務、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等刑罰。從看守所或監(jiān)獄釋放后,他們還要度過一段時期的緩刑考驗期。若違反緩刑規(guī)定,則緩刑將被撤銷,被告人須實際服刑。
各州對酒后駕車犯罪行為的法定刑不盡相同。以新澤西州為例:初犯,判處罰金250至400美元(其中對于血液酒精濃度達到或超過0.1%的被告人則可判處罰金300至500美元);拘留30天;吊銷3個月駕照(對于血液酒精濃度達到或超過O.1%的被告人則可吊銷駕照7個月至1年):6個月至1年打火開關連鎖直至被告人重新獲得駕照。再次酒駕。將被判處罰金500至1000美元;拘留48小時至90天;吊銷駕照2年;打火開關連鎖1至3年;30天社區(qū)服務。第三次酒駕。將被判處罰金1000美元;監(jiān)禁180天;吊銷駕照10年;打火開關連鎖1至3年。所有酒駕被告人還必須額外交納以下費用:100美元酒駕執(zhí)法基金;100美元機動車修理費:100美元酒駕矯正項目費;50美元暴力犯罪賠償費;75美元社區(qū)治安項目費。
八、上訴
上訴期一般為7至10日。上訴法院僅在原審法院庭審記錄的基礎上,就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進行審查,而不考慮任何新的證據(jù)。通過審查。上訴法院要對是否推翻原判或改判作出裁判。上訴法院可能需要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來決定上訴案件的結果。鑒于美國州和聯(lián)邦兩套審判體系并存,如果罪犯不服判決,則可以逐級提出上訴,要求改判或下達人身保護令。因此。如果罪犯執(zhí)意上訴,則可能要經(jīng)過若干年的訴累。盡管實踐中這種情形十分罕見,但是其確實可以依法向州上訴法院、州最高法院、聯(lián)邦最高法院上訴,請求再審:或者。向州上訴法院、聯(lián)邦法院、聯(lián)邦巡回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要求以違反州法律或違憲羈押為由釋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