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特殊群體,主要是指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群體。同時,孕婦、新生兒母親、精神障礙人等也應屬于刑法中特殊群體的范圍。我國特殊群體從寬制度存在著立法對象單一、沒有涵蓋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立法內(nèi)容分散、從寬制度不成體系,從寬力度有限而有待加強等缺憾,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從三個方面,即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人不成立累犯,強化緩刑的適用以及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免除其前科報告義務,完善了未成年人的從寬制度并首創(chuàng)了新中國刑法中的老年人從寬制度。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特殊群體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有別于一般的成年人,應當在刑法上予以從寬。但值得指出的是,特殊群體從寬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不完全是一個刑法問題。這是因為,作為特殊群體從寬制度基礎的刑法人道主義、刑罰日的觀念等都與我國社會、文化和觀念等方面的發(fā)展、變化息息相關。只有當全社會都樹立了一種以人為本、尊重人權、注重人道的良好風尚和對刑罰目的、刑罰功能的理性認識時,我國才能以此為基礎真正建立起一整套科學、合理的特殊群體從寬的刑法制度,并進而積極推動我國刑事法治的現(xiàn)代化人道化和國際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