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搶到鹽了么?”這句話成了3月中旬的一天,鄰居親朋之間的問候語。一時間鹽價高漲,大小超市商店,所有的食鹽貨架空空如也。排隊等候了良久的大爺大媽們甚至連醬油、老抽都不放過,最后連榨菜都被一搶而空。一個謠言風卷殘云,橫掃各大超市、便利店、副食品店,很多人的電話、QQ里頭問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買到鹽了嗎?這陣勢,讓人立馬想起數(shù)年前“非典”時期搶購板藍根和白醋的風波。
筆者由于忙著二次裝修,奔波于建材市場和家具城之間,聽到“搶鹽”的消息后才猛然想起,家里僅剩的半調(diào)料罐食鹽正暴露于漫天飛舞的木屑與灰塵中。沒法做飯,也就不在乎鹽荒,因為筆者相信,這股風會馬上刮過去。果不其然,一直由國家直接控制的食鹽,在第二天便源源不斷地出現(xiàn)在貨架上,悔壞了當時為搶鹽排隊若干小時的大爺大媽。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也如開始一樣迅速變得悄無聲息,只有靜靜躺在貨架上的食鹽,默默地告訴老百姓——一切都結束了,
日本地震、海嘯、核危機、海鹽污染、專家提醒食碘鹽提高抗輻射能力、擔心鹽價上漲,一系列看似無關,卻十分清晰的事件原因,一步步形成了一群雜亂無章的,甚至驚慌失措的,完全失去理性的荒誕鬧劇。
“搶鹽”并非孤例
我們的父輩都還記得,物質(zhì)極度匱乏的時候,大家都去搶著挖草根、剝樹皮,以至于當時的農(nóng)村甚至沒有一塊地是綠的,沒有一棵被剝了皮的樹還能堅強地活著。改革開放30多年后,物質(zhì)極為豐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改善。但就在這個繁榮昌盛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行為卻與高度發(fā)達的物質(zhì)文明相差甚遠。
1988年,物價闖關失敗,那一年成為我國自1950年以來物價上漲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年零售物價總指數(shù)比上年上升18.5%。于是,搶購風掀起,曾有人搶了足夠用一年的鹽和醬油,據(jù)說更有人曾搶購400斤。
2003年,“非典”時期,“不明真相”的群眾紛紛聽信謠言,于是就有了席卷大江南北、火得一塌糊涂的板藍根和白醋,就連白蘿卜都沒幸免,價格風生水起。
1988年大家搶鹽,就是怕工資急速縮水,對于漲價的恐懼使人們奮不顧身地投身到搶購行動中去。
2003年瘋搶板藍根、白醋與2011年的搶鹽,原因更為復雜:一方面是懼怕SARS或核輻射這種“我覺得這玩意肯定會要命”的陌生事物,另一方面是對外部信息的不信任——“你們專家講的我聽不懂也不愿意聽,萬事靠自己?!庇捎趽某霈F(xiàn)“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蘋什么”等日常生活食品的漲價現(xiàn)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一場史無前例的災難并沒有讓人看到一個驚慌失措的日本,而是我們自己先慌了手腳。且不說核危機還沒影響到中國,假如一旦影響到了,不一定會發(fā)生什么更可怕的事呢。
在“非典”時期頗受謠言所害的劉先生對那段日子的記憶依舊深刻——在2003年初,遠在廣州的朋友通過QQ告訴我,他們當?shù)赜幸环N傳染性極強的病,通過空氣就能傳播病菌,感染上幾乎無藥可治,只能預防。而預防的最佳物品除紅霉素外,就是預防流感的板藍根和可以凈化空氣的醋。很多人都在搶購,很多藥店和超市都被搶購一空。當時傳言要多恐怖就有多恐怖,這就是后來的“非典”。那會兒,北京還沒開始公布每天的疫情呢,不管怎樣,反應靈敏一些準沒錯。我特意請假急奔附近藥店和超市,板藍根和醋還真被搶購一空。于是,趕快到消息略顯遲鈍的偏遠城中村藥店和雜貨店去買,最后以原價幾倍的價格買到幾大包板藍根,以100元的價格買到一瓶原價只是3元的老陳醋,還像撿了大便宜似的慶幸和如釋重負。因為當時傳言一瓶醋的價格已被炒到300元,就這樣也未必能買到。我剛買完沒幾分鐘就斷貨了,那店東家還后悔犯傻賣便宜了。后來,得知這是商家利用“非典”故意制造恐慌,大發(fā)國難財。據(jù)說,一兩天時間便把庫存幾年的積壓貨高價傾銷一空了。在國家政令和物價部門的強力干預下,各大超市很快恢復正常價格供應,個別“頂風作案”的不良商家還被重罰。我搶購的幾大包上百小包的板藍根幾個月都沒“消化”完,最后不少都扔掉了。感覺自己很傻,被發(fā)國難財?shù)牟涣忌碳宜阌嬃恕?br/> 謠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市民盲目相信并大肆傳播謠言。在采訪中,就有人買不到鹽,甚至買起味精,他說原因就是其中也含鹽,圖個安心。這可謂盲從心理的典型例子。對此,在新浪微博上,有網(wǎng)友如是說:“作為中國人,我要說一句話:不要去搶鹽,那只會引起恐慌,只會哄抬物價,給市場和社會帶來混亂?!绷硪粋€網(wǎng)友說:“這純粹是市民自己嚇唬自己,人云亦云,盲目從眾,還沒搞清楚狀況就開始瞎起哄。人家日本人還沒如此哄搶食鹽呢。”而知名人士《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在搶購發(fā)生的當日,就在微博里面講述一個簡單的道理——你把鹽都搶回家里去了,別人吃什么你想過沒有?你如此不顧別人的死活,你的安全又何在?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魯迅先生上世紀30年代之所以棄醫(yī)從文,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國民性的刺激。
連小區(qū)旁邊的小飯館老板都顯得比平時話多,一聊起鹽的事,沒完沒了。說自己托人找關系買了5袋鹽,還送了人家一條煙,在這一帶,已經(jīng)是特別的牛了,旁邊的老顧客都從他這兒借鹽。借鹽?老百姓到餐館借鹽,看似在這個社會上根本不可能發(fā)生的事,就這么真實地在你旁邊發(fā)生了。想必是大家都知道超市商店賣空了,飯店總有辦法搞到鹽,要不飯店根本開不下去,所以聰明人就開始打飯店的主意了??蛇@些聰明人顯然也沒高興幾天,第二天鹽便照常供應,搶鹽這場鬧劇也終結了。
理性“從眾”,跟風“搶購”
網(wǎng)友的智慧是無窮的,民間臥虎藏龍,大家紛紛通過編段子等方式來調(diào)侃搶鹽行為:
“本飯店特別推出‘齁死你’超值碘鹽防輻射鹵肉飯?zhí)撞停恍?8元,送一瓶碘酒?!?br/> “某超市咸魚攤位邊上出現(xiàn)了4位保安,以防止隨意舔魚的行為,保安氣憤地說,昨天好好的4條大咸魚硬是被舔成了淡水魚!”
“世上最痛苦的是什么?輻射來了,鹽沒了;世上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輻射來了,鹽不好使;世上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輻射沒來,鹽買太多了;世上最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人齁死了,鹽沒用完?!?br/> 在眾多調(diào)侃段子的背后,是網(wǎng)友對“搶鹽”這一不理性行為的嘲諷和反對。
在參與搶購的大軍中,時常也會冒出一兩個清醒的,明白其中利害關系的人,但依然積極地加入搶購大軍,王阿姨就是其中之一。作為教社會科學的大學教授,王阿姨是鄰居中為數(shù)不多的資深學究之一。拿著排隊買鹽大軍自發(fā)制作的第120張小紙片,也是最后一張排號卡,苦苦地在隊尾排了5個多小時,終于如愿買到了一袋鹽。
王阿姨事后對筆者說:“這事吧,不是你一個人不去,大家就都不去的。你去了,未見得買得著,但你不去,一定就買不著。咱這超市只進了3箱,一箱40袋,到我這兒最后一袋,一人只能買一袋。
“我是研究社會科學的,但我也去買鹽,為什么?我可不是做學問研究,因為我自己也得吃鹽,理由很簡單——我家真的沒鹽了。我不怕鹽漲價,因為我認為鹽不會漲價,鹽一直是由國家控制的。蔬菜國家沒有儲備,也沒法進行控制,所以才會有人進行囤積炒作。但鹽由國家掌控,不可能人為炒作。不過我是剛性需求,正好趕上沒鹽了。
“我們花很多年去研究中國人的心理,說白了其實很簡單——大家都聽過一個笑話,就是第一個人流鼻血,抬著頭想控制鼻血的溢出。第二個人看到了,就疑惑他在仰頭看什么,也仰起頭來順著第一個人的方向看。第三個人看到了,也模仿他們的動作……很快就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一起看著天上。最后,終于有個人熬不住了,問了聲:你們都在看什么?一群人恍然若悟,對啊,我們在看什么?什么也沒有嘛!以此類推,終于找到了第一個人,而第一個人說,他不過是流鼻血而已??梢姡蠖鄶?shù)人根本不知道為了什么,有些根本就是來湊熱鬧的。
“其實里面有不少人是怕鹽漲價,跟姜、蒜一樣。雖說提倡低鹽低油,一個月吃不了多少鹽,但沒了鹽終究還是有很多人覺得可怕。正是這種恐慌性購買心理,進一步讓商場超市貨架空空如也。后來的人發(fā)現(xiàn)被搶空了,才發(fā)現(xiàn)確實是真事,便想方設法去排隊、去托關系找人,給小市場小商店哄抬物價制造了機會。我聽說旁邊市場的一袋鹽已經(jīng)漲到30塊了,還是一堆人搶著買。這群人啊,也真不知道為啥。明顯已經(jīng)高得離譜了,還是去買,那就不是恐慌了,是被脅迫,被市場強迫。如果市場上只有這么一家賣鹽,形成了區(qū)域壟斷,在這種以后的鹽都有可能被污染的謠言下,那價格豈不是他說了算?”
揭開迷霧,
探究搶購風潮的深層原因
這里首先祝賀,中國2011年第一條民生類熱詞“鹽王爺”誕生,大家鼓掌。然而熱詞誕生的背后,許多問題咱們必須深思!
“謠‘鹽’止于智者”,弱者抗風險能力本來就低,在大災面前缺乏安全感以至病急亂投醫(yī),這可以理解。
然而,也不能責怪同胞們過于惜命,無論哪國國民,也無論高低貴賤,生命原來平等。但為了自己活命而瘋搶賴以生存的物資,哪怕愿意給出數(shù)倍的高價,也是自私的表現(xiàn)。那些為了搶購一袋食鹽而不擇手段的人,一旦真遇上巨災,很難指望他們會把緊缺食物分給老弱病殘,更不要說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
其實許多參與搶鹽的人,其本身未必真的在意什么“核污染”,更談不上真正了解什么是“核污染”。他們之所以參與“瘋狂搶鹽”的行動,主要是因為周邊的親朋好友及左右鄰居們都在搶。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一貫喜歡人云亦云的人馬上就跟起風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搶到手再說。按國人的慣常思維:既然大家都在搶,且寧愿出高價都要搶到手,那肯定是好東西。既然這樣,自己就不能落后了,不搶就等于吃虧?。∮谑?,趕緊加入搶鹽行列,完全不管這種“搶”究竟是否必要?!霸绞窍∪钡臇|西就越要搶到手?!逼鋵嵾@也是人性的弱點之一。而另外一種人明明知道真相,但生怕下手晚了,導致食鹽被“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搶光,出現(xiàn)無鹽下鍋的局面,只好被迫加入搶鹽大軍里。
哄搶引發(fā)局部輕度混亂,如果搶購食鹽只是少數(shù)人的行為失當?shù)挂擦T了,但是,很多人并不是聽信傳言才去買鹽,而是因擔憂斷貨才加入搶鹽人潮。好的轉(zhuǎn)機是,相關部門開始啟動應急程序,加大食鹽供應量以平復驟然升高的需求,社會輿論也開始傳播正確的信息,積極作為消解了搶購的不理智。
由于全球化、人口流動增加、傳播技術發(fā)展等因素,世界進入了所謂“風險社會”時期,突發(fā)性公共危機事件出現(xiàn)的頻率增大。一旦人們新獲取的信息(例如這次的日本核輻射)與原有的經(jīng)驗(例如2003年“非典”疫情下的搶購等)相聯(lián)系,進而作出判斷和采取行動,就會發(fā)生流言四起和隨后的搶購或拒購。這是由于眼下的事情與人們的記憶相關聯(lián)——過去的流言可能消失或被否定,但對它的“印象”會殘留為記憶的一部分,一旦相似主題再次呈現(xiàn),被激活的這部分記憶就會和新信息一起成為判斷新情況的“依據(jù)”。某些流言及其效應就這樣不斷變異重現(xiàn)。
就應對災害及其影響而言,政府有政府的職守,大眾有大眾的責任。搶鹽風潮既暴露出國民在科學常識方面的匱乏,更映照出公民責任的羸弱。
眾所周知,食鹽是民眾生活的必需品,關系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因此,一些資本在這一領域的故意炒作,投機獲利,其危害是相當大的。它不僅僅影響到民眾的日常生活,而且可能極大地損害社會穩(wěn)定,危及國家安全。
慶幸的是,相關部門的反應迅速,立即采取應對措施,使得這場搶鹽風波迅速平息。隨著搶鹽事態(tài)嚴重,國家發(fā)改委等部門于3月17日下午發(fā)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開展市場檢查,堅決打擊造謠惑眾、惡意囤積、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等不法行為”。18日晚,各地的搶鹽風波逐漸趨于平靜。
“謠鹽”及時制止,來自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皳岥}”發(fā)生的當天,政府部門第一時間采取措施,穩(wěn)定市場、增加供應、平抑價格、加強監(jiān)管;接著,媒體及時采取比較冷靜、客觀的報道與引導;同時,在互聯(lián)網(wǎng)、微博上,通過一些科普民間團體,理性的聲音廣泛傳播,全面壓過制造“謠鹽”的網(wǎng)絡水軍。這些都是促使食鹽問題“透明化”的得力手段。當市場上食鹽貨架不再空蕩蕩,當多數(shù)人明白鹽與輻射問題的真相后,“鹽荒”的謊言不攻自破。
末了,筆者愿為各位奉上一首《無鹽的結局》,與經(jīng)歷了搶鹽風暴的同仁們共勉,無論你搶與不搶,都不妨輕松地笑笑。
曾經(jīng)是對你說過這是個無鹽的結局,隨著那歲月淡淡而去;
我曾經(jīng)說過如果有一天我將吃不到你,我就無法流下淚滴;
但我要如何如何能停止不吃你,我怎么能夠怎么能夠埋藏搶購回憶?
啊,讓我再看看你,讓我再說愛你,不要從超市離去;
搶購時候說搶購,請不要說難忘記,就讓那搶購淡淡地隨風去。
也許你會漲價,也許會更無鹽,也許已沒有也許……
編輯/麻 雯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