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幫助學生培養(yǎng)、鞏固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通過學用結合、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后進生轉化工作。
關鍵詞: 英語教學 學習興趣 后進生 轉化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在《和教師的談話》一文中有這樣一個比喻:“我面前有一塊土地,土質不好,而且還摻雜著沙子,在農(nóng)夫的眼里,這塊地沒有收獲的希望,放棄了??蓙砹艘慌_荒者,他們找出原因后,一點一點來改變這塊土壤。后來,果實遍布這片土壤?!甭殬I(yè)中學的學生是被重點高中、普通高中錄取后剩余的學苗,猶如摻雜沙子的土壤,是做放棄的農(nóng)夫,還是開荒者,身上的責任賦予我們只能做開荒者,一點一滴改變學生的“土質”,將他們培養(yǎng)成才,培養(yǎng)成對社會建設有益的人才。下面是我在英語教學中對后進生轉化的幾點體會。
一、找準“閃光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我們所教授的學生多數(shù)屬“雙差生”,文化成績差,意志品質差。在初中,他們是被老師“遺棄”的人,可我們必須在這些被“遺棄”的人身上找閃光點。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要在每個孩子身上發(fā)現(xiàn)他最強的一面,找出他們作為個人發(fā)展的機靈點?!比魏螌W生都有她的閃光點,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點亮他們學習的熱情。在我所教的班級中有一名學生,最初是在不學習的學生行列中??缮线^兩節(jié)聽力課后,我發(fā)現(xiàn)他的聽力很好,課下就對他說:“從初中開始,我們的英語就屬于‘啞巴英語’,而你的聽力很好,實在難得,你一定要發(fā)揮潛力?!甭牶筮@名學生臉上露出甜甜的笑容,上英語課也精神了,也愛聽課了。我利用此契機,及時引導,找到他的長項,發(fā)揮他聽力上的優(yōu)勢,使他在班級同學面前大露身手,果然收到很好的效果。從此之后,這名學生深受鼓勵,加入到了學習行列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作為切入口,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成為我后進生轉化工作的重點之一。
二、恰當運用賞識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一位從事弱智教育的老師在她公開發(fā)表的一篇日記中這樣寫道:“如果我批評孩子,孩子將不知所措,如果我表揚孩子,孩子將知道怎么去做。”我們的學生雖然不能與弱智的孩子相比,但教育是相通的。英語教學中恰當運用賞識教育的方法,可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比如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我經(jīng)常說:“Good,very good.”我知道雖然他們的答案并不完美,可當看到他們受表揚后的滿臉笑意時,我相信下一次他們一定會答得更好。我從九零年開始教學工作,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況發(fā)生了大幅變化,從多子女到獨生子女,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方法也要與時俱進。現(xiàn)在的孩子自尊心極強,性格極脆弱。在教學中教師要講究方法,比如,我任教的班級有名男生很頑皮,但在男生中有一定的影響力。我就因勢利導,讓他做英語課的考勤工作。開始他很驚奇,當時我跟他說:“老師很相信你的組織能力,你一定能做好這項工作?!彼f:“老師相信我,我一定干好。”以后不但他不缺課了,而且?guī)恿税嗉壷泻芏嗄猩膊蝗闭n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鼓勵他們,激發(fā)他們,帶動他們向前邁進。
三、深化師生情感,鞏固學習興趣
多年的實踐證明,教師只有主動跟學生溝通感情,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從其學。對于職業(yè)中專的學生來說,英語是他們所放棄的學科。我經(jīng)常利用課余時間與他們交談,先從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入手。漸漸地學生喜愛與我說一些事情,師生之間的信任逐漸建立起來了,因此學生認為我說的話也有道理。在教學中我用滿腔的愛去換取學生的親近和信任。課堂上,教師良好的情緒、動聽的話語可活躍課堂氣氛,融洽師生關系,充分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因此,我在教學中堅持親切授課,和藹輔導。在課堂提問時,對學生因人而異,設置難度不同的問題,讓人人都有鍛煉的機會。在教學中,我適時增加學生喜愛的日常用語,如搭車、問路、去旅店等,學生學起來很是有趣,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得到了鞏固。
四、學用結合,寓教于樂
學好英語的目的就是能用英語進行交際,而衡量學好英語的標準也是如此,更確切地說就是讓學生聽得懂、說得出、能讀,會寫。要使教學達到這一目的,還要讓后進生在學習掌握和運用過程中逐步深化興趣,以興趣帶動學習,以興趣促進學習,寓教于樂,使教學活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我在教學中一方面集中精力備好課、講好課,最大限度地吸引住學生,同時,培養(yǎng)學生掌握以聽、說帶動讀寫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在完成課堂教學的前提下,盡量壓縮授課時間,盡量多為學生提供聽、說、練、學用結合的場所和機會,使學生不但對所學內容有感性認識,而且有一個學習消化運用的過程。比如我們學了“Telephone”(打電話)這一課后,我讓1、3、5、7……排學生向后轉,前后桌自行組隊,進行一對一練習。又如我們學了“Go shopping”(買東西)后,我讓學生充當“assistant”(售貨員),開設“shop”(商店),其他學生充當顧客“customers”,到“shop”買東西,進行一個對多個的練習,等等。通過這種快樂的教學方式,學生不但很快掌握了新學內容,而且普遍提高了會話能力。
雖然我們面對的學生猶如荒漠,但我從未放棄在荒漠中尋找綠洲的旅行,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我一直堅持這樣的原則,對待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讓我們繼續(xù)努力,試把荒漠變綠洲。
參考文獻:
?。?][前蘇聯(lián)]贊可夫.和教師的談話.
[2][前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