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過往行人念三遍,一覺睡到大天亮?!?br/> 相信不少讀者朋友,都曾經(jīng)在墻上、電線桿子上見過寫有這些字句的小紙條,坊間傳說這樣可以使孩子安睡不鬧夜。盡管紙條的內(nèi)容僅來自于民間傳說,毫無科學(xué)依據(jù),甚至還帶有強烈的迷信色彩,但這其中卻飽含天下父母們的舐犢深情和良苦用心:那就是希望我們的小寶寶能夠在良好的睡眠中獲得安寧,健康成長。與此同時,我們?nèi)羰菗Q個角度來看,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曾經(jīng)貼滿大街小巷的小紙條也充分說明,嬰幼兒的“夜哭郎現(xiàn)象”的確是一個令年輕父母非常頭疼的普遍難題。
“夜哭郎”是嬰兒夜啼的民間俗稱。不少孩子白天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長時間不明原因地啼哭不眠,或者定時煩躁不安,哭鬧不止,家長怎么哄都不管用,乃至通宵達旦,徹夜不寧。人們習(xí)慣上將這些孩子稱為“夜哭郎”。
家有夜哭郎,父母實在受罪。晚上孩子一鬧,家長又是喂奶,又是喂水,又是把尿,折騰一兩個甚至幾個小時,孩子才慢慢止住啼哭。時間長了,會影響家長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還會影響到街坊、鄰里的關(guān)系。尤其是那些身為“上班族”的爸爸媽媽更是煩惱不已,特別希望孩子一覺睡到大天亮。
魏珉教授的門診小患者當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夜哭郎,大的有二到三歲,小的還沒滿月。魏教授說,一般6周以后的嬰兒會有意識地哭泣,6個月以后會哭得更多。但是,身心健康的孩子晚上睡覺會比較安穩(wěn),不會吵鬧不休,特別是2歲以后的幼兒。
在門診中遇到“夜哭郎”小朋友,魏教授一般會引導(dǎo)家長做如下的排查,探尋原因:
● 導(dǎo)致孩子不舒服的生理性原因。比如是不是孩子的尿布濕了或者裹得太緊、饑餓、口渴、室內(nèi)溫度不合適、被褥太厚、孩子想要便便或者已經(jīng)便便了而家長不知道等,都會使小兒因感覺不舒服而哭鬧。對于這種情況,父母只要及時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會安靜入睡。
● 白天和黑夜睡顛倒了。6個月之前的寶寶最容易出現(xiàn)這類情況。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覺,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孩子晚上特別精神,會咿咿呀呀地說話,若將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鬧即止。家里面請了阿姨的人家出現(xiàn)這類情形比較多。遇到這樣的情況,要對孩子的睡眠時間進行調(diào)節(jié),一般1到2周就可以正常。
● 白天活動不足。有的孩子白天活動不足,體力消耗太小,導(dǎo)致睡前一點都不累,當然睡不著了。這樣的孩子要在白天適當引導(dǎo),加強活動。但需要注意的是,為了讓孩子玩累了好睡覺就在睡前瘋玩是不可取的。如果父母,特別是爸爸,想和孩子瘋狂一把,最好控制在睡前2到3小時。睡前,還是應(yīng)該讓寶寶盡量歸于平靜。
● 午睡時間安排不得當。有的孩子早晨起不來,到了午后2~3點才睡午覺,或者是午睡時間太早,導(dǎo)致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沒人陪伴就哭鬧起來。這樣的孩子,要對其午睡時間做適當調(diào)整,使孩子晚上有睡意,就能安安穩(wěn)穩(wěn)睡到天亮了。
● 夢境的宣泄。孩子本來睡得好好的,突然開始大聲啼哭,且沒有其他癥狀,說不定是是因為孩子做了“噩夢”。家長要充當心理治療師,耐心安慰孩子。會說話的寶寶可以與其交流,以了解孩子夢的內(nèi)容,進而幫助孩子分清現(xiàn)實與夢境。嬰幼兒非常信任和依賴父母,父母幾乎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一切心理難題。
● 如果以上的問題,家長都避免了,那就要考慮有沒有病理性因素了,這其中最常見的疾病是佝僂病。患佝僂病的孩子夜間常常煩躁不安,家長哄也沒用,同時孩子出汗多,枕禿,前囟比較大。這多是由于體內(nèi)血鈣較低導(dǎo)致孩子容易興奮所致。我們知道,佝僂病是因為缺鈣引起的。而鈣元素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參與?,F(xiàn)在兒科醫(yī)生都要求孩子1周歲以前除了正常膳食之外,每天補充一粒魚肝油,尤其是生活在北方的孩子。正常服用魚肝油的孩子不太容易缺鈣,患佝僂病的幾率就更小了。所以,請家長想一下,會不會因為自己工作太忙,最近一段時間忘記給孩子補充魚肝油了呢?如果真有漏服的情況,那么及時補充1周左右,孩子就會安然度夜了。
還有一類比較少見的情況,叫做低血磷性佝僂病。給這類孩子補鈣比較困難,怎么補都補不上。低血磷性佝僂病多為遺傳,且不易發(fā)現(xiàn),一般到了周歲,孩子下肢開始有O型發(fā)展的傾向,家長才發(fā)現(xiàn)有問題。遇到這樣的情況,請盡快帶孩子到醫(yī)院就診。
● 可能是蟯蟲在作怪。如果已經(jīng)上幼兒園的寶寶發(fā)生夜啼現(xiàn)象,那家長要警惕一種叫做蟯蟲的寄生蟲病。蟯蟲又叫屁股蟲,寄居在兒童的大腸內(nèi),有時隨兒童的糞便排出,在糞便中可見白色小蟲蠕動,這便是蟯蟲。當人睡眠后,肛門括約肌松弛時,部分雌蟲爬出肛門,在附近皮膚產(chǎn)卵。此時,孩子會因為肛門處奇癢而驚醒,繼而發(fā)生夜啼。上了幼兒園的寶寶接觸到公共環(huán)境,可能因為穿開襠褲坐了有蟲卵的板凳、被褥等,也可能因為綠葉菜上的有機肥沒有處理干凈而感染蟯蟲。在嬰兒期以奶為主的寶寶不太容易患蟯蟲病。蟯蟲的治療就是口服藥片,但要注意須隔2到4周繼續(xù)服用第2次和第3次,方可徹底消滅。
以魏教授多年的經(jīng)驗來看,“夜哭郎”型的孩子遇到的問題一般都是前面所述的環(huán)境因素所致,出于病理性原因的相對較少。所以,遇到孩子夜啼,父母先不要緊張,可自行對照前面幾項排查原因,一般都會不醫(yī)而治的。
此外,從小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很重要。睡覺之前,讓孩子吃飽喝足,但不要吃得太撐;安撫孩子,讓孩子盡量安靜下來;把窗簾拉上,讓室內(nèi)光線暗下來,并讓孩子感覺到這種變化;蓋好被子,調(diào)節(jié)好室內(nèi)溫度;聽慣了媽媽睡眠曲的孩子,媽媽要輕輕哼起歌謠,但是不要看電視,因為電視畫面會使人興奮。從5~6個月開始,嬰兒的夜間睡眠時間會慢慢加長,一夜好眠的日子會漸漸到來。
另外,家長需要注意一些安撫孩子入眠的小技巧。比如孩子睡夢中翻身或者輕輕哼語,只要還沒有完全清醒過來,家長大可不必太緊張?!皩殞殻趺戳??”“來來來,媽媽抱抱!”家長一說話,孩子反而很可能被吵醒。睡覺被吵醒,寶寶當然很煩,便會用大聲的哭泣來表達不滿。正確的做法是,輕輕拍一拍,抱起搖一搖寶寶就能夠重新進入夢鄉(xiāng)了。
對于佝僂病引起的夜啼,家長應(yīng)該很容易從孩子的外形進行辨別。佝僂病患兒需要盡早就醫(yī),嚴重時需要靜脈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