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族裔散居和族裔雜交是世界性的現(xiàn)象,而文化身份問題是其中的核心之一。通過對《高級英語》中《外婆的日用家當》與《潛鳥》的解讀和其中人物形象分析,詮釋了多元文化交融中的身份困惑、身份界定與文化認同的形成,從而為跨文化交流中建構積極主動的自我提供精神支持。
關鍵詞:族裔散居;族裔雜交;文化身份;文化認同
一、 族裔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闡釋
二十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的日益擴大、大規(guī)模人口跨國界的遷徙和流動,產(chǎn)生了當代意義上的族裔散居和族裔雜交現(xiàn)象。根據(jù)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族裔原指聚居在一起,保持獨特文化,承認共同特征的歐洲移民及其直系后裔。近來族裔的概念在不斷擴大,是指基于血緣或世系而相互認同的群體,已成為一個文化概念。由于族裔散居跨民族、跨文化、跨國界等特征,散居族裔與自然的聯(lián)系被割斷、與鄉(xiāng)土之間的紐帶被削弱。在流動中,他們開始思考“我是誰”、“我從何而來”、“到何而去”[1]等問題。然而,越是族裔散居的,越是限于屬性上的分裂、破碎,越是對于統(tǒng)一的追求就越強烈。同樣,被雜交的具有某個民族文化背景的族裔在與異質強勢文化遭遇時也會面臨文化認同的危機。
因此,在族裔散居和族裔雜交問題的研究中,如何界定族裔文化身份認同成為其中的核心。文化身份認同,是指特定文化主體對自己文化歸屬和文化本質特征的確認。英國著名社會學家斯圖亞特·霍爾在“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一文中對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的闡釋從本質上說是挖掘文化認同的共性與文化身份的差異性和變化性。把身份看成是流動的、 建構的, 重視差異、 雜交、 遷移和散居, 挑戰(zhàn)和解構本質論的、普遍化的身份觀是界定族裔身份的趨勢[1]。
二、 《高級英語》與族裔文化身份認同研究
張漢熙先生所編《高級英語》滲透了很強的文化性和社會性,其中最能體現(xiàn)族裔文化語境的兩篇代表作便是美國黑人女作家艾利斯·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當》和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勞倫斯的《潛水鳥》,兩篇小說都深刻探討了多元文化語境下少數(shù)族裔與主流文化的沖突中文化身份訴求與建構的問題。
非裔是散居在美國的少數(shù)族裔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他們中大多數(shù)是17和18世紀從非洲大陸被擄至美國的奴隸。歷史決定了他們文化身份的多重性:因時間、空間上的距離和種族壓迫而大部分遺忘了的非洲文化、他們在新大陸創(chuàng)造出的正面文化以及在白人奴馭、隔離和歧視等種族主義語境下形成的傷痛文化。對于傷痛文化,他們常常自卑和無助;由于時間和距離,他們常常不能正確理解本土文化。在他們身上經(jīng)常體現(xiàn)出隱性的源文化、源意識與顯形的現(xiàn)文化、現(xiàn)意識之間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