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是《詩經》的開篇之作,也是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傳統(tǒng)篇目。這首詩雖然內容簡短,卻形象地展現(xiàn)出一位男子對“窈窕淑女”由傾心愛慕,轉而相思難眠,一直到渴望永結同心的過程。河邊的青青沙洲,沙洲上交相和鳴的雎鳩,左右采荇的款款女子,癡情凝望的青年男子,構成了一幅生動形象、充滿了詩意的畫面。男主人公執(zhí)著的向往,癡心的追求,構成畫面中最動人的一幕。詩歌開頭起興的句子中,以關關和鳴的雎鳩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引起人們美好的遐想。但是,如此充滿著意韻、形象感十足的畫面,卻惟有借助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才能真正凸現(xiàn)出來。而由于古今讀音不同,押韻也不是有規(guī)律可循,所以,詩歌盡管運用了重章疊句、雙聲、疊韻的表現(xiàn)形式,但是初讀時仍會有枯燥乏味之感。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就這首詩的特點而言,抒情和敘事是交相并行的,采摘荇菜的美麗姑娘使詩人夜不能寐,只能在床上輾轉反側,直到天明。倍受煎熬的他于是想象著能“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事情的發(fā)展伴隨著內心的不平靜,形象逼真地表現(xiàn)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之情。所以說在這首詩里情感就是思路,情感就是內容,情感就是形象的體現(xiàn)。因而在感知詩歌大意的基礎之上,學生只要把握了主人公情感的變化,就能把握好重音和節(jié)奏、語氣和語調,就能從中感悟到文章的層次,形象思維就會充分活躍起來,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鮮明而完美地在學生頭腦中再現(xiàn)出來。
根據這首詩的特點,以及新課程標準中“誦讀古代詩詞,要在有意識地積累、感悟中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的相關要求??紤]到要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有自己的感受理解,有交流也有收獲,我確定以“讀”為主導,帶動學生學習。并將“讀”的過程分成了幾個不同的層次,每個層次都有明確的目標。同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分以下步驟。
一、導入新課。了解《詩經》
1.導語:今天我們要追溯詩歌的源頭,去學習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感受它的魅力。
2.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要求學生閱讀自己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和課文注釋,要求讀完后能不看書回答。
二、學生自讀
目標:正音、正字。(多媒體顯示重點字詞:雎鳩荇菜窈窕寤寐 好逑 茗)
三、播放錄音范讀
目標:解題并感知節(jié)奏。
1.解題。(《關雎》是以詩歌首句中的兩個字作為題目,《詩經》其他篇章多是如此。)
2.感知節(jié)奏。(誦讀提示:四言詩的誦讀,一般讀成“二、二”節(jié)拍,即讀二字后稍作延長或停頓)
四、多向交流譯讀
目標:疏通文意,初知大意。
1.學生自己看注釋,理解重點詞的意思,并將不理解的內容做標記。
2.學生質疑,教師提示重點詞語,并串講。
多媒體顯示重點詞句。(在河之洲君子好逑左右流之寤寐求之思服琴瑟友之左右筆之鐘鼓樂之)
3.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反復讀讀,好好想想,試著說說。(提示:寫了什么事?抒發(fā)了什么感情?)
五、以“情感”為基點。指導品讀、析讀、誦讀
目標:把握主人公情感脈絡,感知文意,把握語氣語調,感知主人公形象。
1.主人公經歷了怎樣的情感變化?試一試,用詩中的一個“字”來概括。
2.不同的情感發(fā)生的地點是否一致?“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是否是現(xiàn)實的一幕?師生共同歸納概括:
河邊——好(愛慕)
家中——思(痛苦)
夢中——友、樂(高興)
3.依據主人公情感的變化,詩歌內容可分幾層?根據詩歌層次完整地概括詩歌大意。
師生共同歸納概括:寫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寫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悅。愛慕與追求、苦悶與煩惱、歡聚與成親的喜悅。
4.用自己的話談談你對男主人公的認識。
學生討論歸納:(情真意切、大膽執(zhí)著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向往美好的愛情生活。)
5.通過以上分析,主人公的情感經歷了復雜的變化,據此你認為詩歌的語氣語調是否一成不變?如果有變化,應該在什么地方發(fā)生變化?節(jié)奏、重音、語調應該是怎樣的?
6.同是表達喜悅,“友”、“樂”二字的輕重深淺是否相同?
歸納概括:
第—章:——平正、舒緩(起句)
第二章:——稍顯急迫(求之不得、才目思難眠)
第三章:——高興;友(輕讀)
樂(重讀)
7.指導學生根據板書提示誦讀。
8.指名學生個別誦讀,師生評議,在找出優(yōu)缺點的基礎上反復讀,直到讀出詩的情味。
六、設計問題探究閱讀
目標:學習了解比興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體會它的表達效果。體會這首詩運用的重章疊句、雙聲、疊韻的表達方式及其效果。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與后面兩句有內容上的直接聯(lián)系嗎?作者寫這兩句的作用是什么?(講解“比興”手法)
2.閱讀提示中還寫道:“全詩瑯瑯上口,和諧悅耳”你們在讀時感到了沒有?
為什么會有這種效果?部分詩句的重復是否多余?有何作用?(因為這首詩運用了重章疊句、雙聲、疊韻等多種手法。以此來渲染氣氛,深化情感,同時還形成了回環(huán)往復的音樂關。)
七、課堂小結,根據板書引領學生背誦
目標:鞏固課堂內容,背誦這首詩。
教師可這樣檢查背誦:①背出起興的詩句。②背出描寫男子心理活動的詩句。
板書設計:
見物起興:雎鳩——淑女
愛慕之心:流之——求之
相思之苦:不得——寤寐恩暇
輾轉反側
美好愿望:采之——友之
筆之——樂之
八、多媒體展示:拓展性閱讀
目標:開拓視野,提高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
1.誦讀《詩經·衛(wèi)風·木瓜》,并和《關雎》相對照,體會其思想感情。
2.為這兩首詩寫一段簡要的賞析文字。(提示:主要寫什么?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達到了怎樣的效果?)
在教師的組織下,整個教學過程有序有致,有引導啟發(fā)、探究質疑、重點訓練、方法指導,教學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問題設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目標明確且有針對性??梢哉f是一種既重視過程指導,又達到了預期效果的成功的嘗試。
(作者單位:天??h民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