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舉行中華語文工具書合作編纂工作第五輪會談
本刊訊 2011年6月29—30日,繼第四輪會談(2011年3月23日)之后,兩岸專家在北京舉行中華語文工具書合作編纂工作第五輪會談。本輪會談重點討論科技名詞組的工作。參與科技名詞組商談的大陸代表有:科學與技術名詞組組長劉青,科學與技術名詞組成員李志江、鄔江、代曉明等;臺灣代表有:專業(yè)名詞組召集人林慶隆,教育研究院編譯發(fā)展中心劉寶琦、丁彥平等。
雙方討論了兩岸常用科技名詞對照出版事宜,明確了《兩岸常用科學與技術詞典》《兩岸中小學科學詞典》的合作模式和著作權歸屬等問題。雙方還明確,將對照成果上傳至“中華語文知識庫”網站,上傳的內容包括中、英文詞條條目和雙方各自完成的詞條釋義。同時大陸還將出版紙質版的《兩岸常用科學與技術詞典》《兩岸中小學科學詞典》。
雙方交流了第四輪會談精神落實情況。(1)關于《兩岸常用科學與技術詞典》和《兩岸中小學科學詞典》的編纂,雙方已交換了14 000條詞目,目前已經完成4000多條詞的互填“缺詞”工作。下一步將繼續(xù)開展其余詞條的對照工作。(2)關于《中華科學與技術大詞典》工作,第一期工作(2010—2013)已經完成電工名詞、海洋科學技術名詞、電力名詞、材料科學(部分分支)名詞、生態(tài)學名詞、化學名詞等名詞對照工作,進行中的有大氣科學名詞、昆蟲學名詞、藥學名詞、船舶工程名詞、航海科學技術名詞、動物學名詞、化學工程名詞、信息科學技術名詞、測繪學名詞、細胞生物學名詞、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遺傳學名詞、免疫學名詞、地理信息系統(tǒng)名詞、地理學名詞、經濟貿易名詞、天文學名詞等。另外,29個快速對照學科,將在2011年底由全國科技名詞委提供詞表給臺灣方面,由兩岸專家分別填寫“缺詞”。
雙方討論了《兩岸常用科學與技術詞典》和《兩岸中小學科學詞典》的收詞原則和范圍。臺灣完成收詞8000多條,大陸則已完成收詞26 756條,下一步要做查重工作。關于收詞原則,雙方建議:(1)收詞側重于社會生活性,專業(yè)性過強的名詞不收。(2)突出常用性。(3)體現(xiàn)一定的系統(tǒng)性。關于收詞范圍,雙方建議:《兩岸常用科學與技術詞典》的編纂酌收雙方提供的中小學詞目;《兩岸中小學科學詞典》原則上全部收錄雙方提供的中小學詞目。
雙方明確了《中華科學與技術大詞典》的工作進度安排:(1)臺灣繼續(xù)比對大陸已經出版并提供電子版條目的17個學科名詞;(2)2011年開展對照下列學科名詞:數(shù)學、心理學、植物學、教育學、管理學、機械工程(部分分支)、計量學、物理學、材料科學(部分分支)最晚不遲于2013年底完成;(3)除此之外,雙方以快速對照方式實行,對其他29個學科實時啟動互填“缺詞”工作。2011年底大陸列出“大陸/臺灣/英文對照詞表”,以利互填對應的中文譯名,雙方共同努力于2013年12月底完成。
會談還商議了兩岸各學科專家互訪會議時間及工作進度。雙方繼續(xù)在數(shù)學、植物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機械工程(部分分支)、材料科學(部分分支)、物理學等學科名詞對照領域開展專家互訪的同時,計劃以地學綜合組、生命科學綜合組、醫(yī)學綜合組、農林綜合組、工程科技綜合組、建筑水利綜合組、社科綜合組(組別暫定)為單元開展專家互訪活動,互訪時間將進一步商定。
(代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