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浙教版小學思品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活在地球村》第一課時教學的內(nèi)容,它是根據(jù)《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走進世界”這一主題的內(nèi)容標準設置的。“走進世界”這一主題的內(nèi)容標準第四點指出:通過日常生活用品,體會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與聯(lián)系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世界經(jīng)濟聯(lián)系是一種生活,是一種表象,是一種載體。世界經(jīng)濟牽一發(fā)動全身,不但是個人問題,是社會問題,而且是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是人與社會之間的聯(lián)系。 我們作為思品課的授課者,鑒于品德與社會課程“走進世界”這一主題的內(nèi)容,該如何讓學生體會到我們正處于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中,體會到“對外開放”的曲折路程和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從而培養(yǎng)學生開放的國際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呢?筆者認為應該抓住這課中的關鍵詞“全球化”,從感受、認識、理解、深化這四個層次讓學生進行逐層體驗與感悟。
一、感受
“全球化”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會有一定的陌生感,因為他們的認知水平有限,而此內(nèi)容又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課程標準指出: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因此,思品課教育的內(nèi)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要選擇貼近兒童生活的素材引導對他們對全球化進行感受,我認為選擇衣、食、住、行最為貼切。
1.從“穿”來感受全球化
當今的小學生對穿的理解主要有兩方面:(1)服裝;(2)鞋子cBZuiS4PX29drUUNIdIxvji8zNLy85amhKjNYOr/DKQ=。21世紀的小學生也講究穿得時髦,在穿方面的攀比心理越來越強,他們要穿名牌,像“阿迪”、“耐克”在教室中隨處可見,我們可以結合穿名牌服裝與鞋子的學生,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服裝是在哪買的,從而引出市場上比比皆是的外貿(mào)服裝店的名牌服裝,讓他們從“穿”來感受全球化。
2.從飲食來感受全球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與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飲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吃不再是以前的解決溫飽就滿足了,而是注重食品的營養(yǎng)和對自身的健康。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蔬菜、水果、大米、肉類、飲料等方面進行市場調(diào)查?,F(xiàn)在有很多外國的飲食進入中國,同時我國有很多飲食出口外國,要讓學生感受食品帶來的全球化,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 搜集中國進口的飲食產(chǎn)品和本國出口的飲食產(chǎn)品。
?。?) 從蔬菜、水果、大米、肉類、飲料幾方面進行市場調(diào)查,了解目前市場上哪些蔬菜、水果、大米、肉類、飲料是進口的,是從哪國進口的。
?。?) 聯(lián)系本市的產(chǎn)品,如:砂糖桔、筍干、茶葉等出口產(chǎn)品,讓他們了解這些當?shù)禺a(chǎn)品都出口到哪些國家。然后針對以上幾方面讓他們交流、討論,從而感受食品帶來的全球化。
3.從居住環(huán)境來感受全球化
對居住環(huán)境的理解,五年級的學生的理解是狹義的。在他們的頭腦中,所謂的居住環(huán)境就是指住的房子及其周圍的環(huán)境。居住環(huán)境從廣義的角度來看,不光是指居住的房子及其周圍的環(huán)境,它還包括房屋的設計風格(歐式的、美式的、韓式的……)和房屋內(nèi)的一切東西,如:家具、電器、擺設等。因此,我們可以在課前布置如下任務:
?。?)到自己所住的小區(qū)地產(chǎn)商處詢問自己居住房子的設計風格,并對此設計風格的有關知識進行查詢。
?。?)制作一份表格,要求按照用具、家具、電器、裝飾品等進行分類,并查清它們的品牌及產(chǎn)地。
課堂中,讓他們展示自己課前通過各種渠道完成的以上任務,并對自己完成的任務進行交流,從而讓他們感受到居住環(huán)境帶來的全球化。
4.從交通工具來感受全球化
目前社會中盛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火車、飛機,而貼近于學生生活、學生最為熟悉的無非是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火車,因此我們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市場調(diào)查,按照交通工具的提升進步,將交通工具分為四大類:①自行車,②摩托車,③汽車,④火車,并按這四大類列出各類交通工具的品牌、產(chǎn)地、技術含量,如美國折疊自行車、高鐵(火車)就是很好的讓學生感受交通工具全球化的例子。
衣、食、住、行,這些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作為教學的內(nèi)容更有利于讓學生對全球化產(chǎn)生感受。學生對全球化有了初步的感受,就為他們下一步認識全球化奠定了基礎,埋下了伏筆。
二、認識
從感受到認識是一個由表及里的過程。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不能形而上學,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對于考慮問題全面一點的學生來說他們也會認識到全球化應具有兩面性,即全球化的利與弊。
?。?) 全球化的利
對于全球化帶來的好處,在感受了全球化之后很多小學生可能能夠認識到全球化帶來的一些好處,如:加強了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分享了各自的勞動成果,發(fā)展了經(jīng)濟,各自吸取了對方先進的技術,但這種對于全球化好處的認識,顯得有些空洞,有些抽象,讓思品課顯得華而不實,要讓思品課彰顯出樸實、真實、扎實的特點,要讓學生真正認識全球化帶來的利,我們可以從學生最喜歡的東西和最感興趣的節(jié)目去認識。
A.玩具
通過調(diào)查得知,男孩子最喜歡玩的玩具有“變形金剛”、“超人”,女孩子最喜歡的是娃娃,我們可以通過對他們最感興趣的東西:變形金剛、超人、芭比娃娃,引出他們對這些東西的了解,讓他們知道這些東西最先是由日本、美國流入中國的,同時讓他們談談這些東西流入中國后帶來的好處,如:給小學生增添了歡樂、豐富了小學生的童年生活、發(fā)展了小學生的智力、發(fā)展了想象能力。再如:當有的學生談到“賽車”時,我們讓他說出“賽車”的型號,并說明這種型號的“賽車”一般產(chǎn)自哪國。這里就又聯(lián)系到了交通工具,此時認識就對感受起到了鞏固作用。
B.最感興趣的電視節(jié)目——動畫片
兒童最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就是動畫片了,有些動畫片拍得的確不錯,不僅有形象生動的畫面,而且讓人備感幽默的同時受到深刻的教育。如日本動畫片《變形金剛》、美國動畫片《貓捉老鼠》……這些動畫片不僅擴大了兒童的視野,增添了生活的樂趣,而且讓人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2)全球化的弊
對于學生認識全球化的弊端,我們不必深入地讓學生去研討,如果一味地讓學生研討全球化的弊端,必將在學生心目中產(chǎn)生疑問。為何全球化有這么多的弊端,還要去實現(xiàn)全球一體化呢?這樣處理教材就走入了歧途,甚至是錯誤的引導,因此就遠離了教學目的。在引導學生認識全球化弊端的教學上,我們可以從文化幅度來講,如一些不健康的CD、洋垃圾、潮流的服裝、新潮的發(fā)型,多找利少找弊,多列利少列弊,讓他們明白利是多于弊的,利是大于弊的,這樣就讓他們在認識的基礎上,同時明白了實行全球一體化的原因,也為后一步理解全球化起到了過渡的作用。
三、 理解
對全球化理解的過程其實是一個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過程,前面談到的感受與認識全球化只是種表象,是為理解全球化服務的,理解才是本質。為了讓學生能夠從本質上理解全球化,我覺得可以通過對比進行本質的理解。
?。ㄒ唬┕沤駥Ρ龋斫馊蚧?br/> 1.古代全球一體化
要讓學生理解古代全球一體化,這無疑是一個難點。因為它距離學生的年代比較遠,為了拉近距離,我們可以通過圖書、報紙、電視、網(wǎng)絡等途徑搜集有關資料。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在課前根據(jù)學生的動手搜集情況深入了解,并進行指導,確定搜集目標和范圍,將得到的資料按要求整理、利用、交流。這樣,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增強,課堂教學的時效性也得到提高。在課前我們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可以獨立選擇或者自由組合,選擇“絲綢之路、張騫出使兩域、盛唐時期鑒真東渡、玄奘西游取經(jīng)、明朝時期鄭和七下西洋”中的一個材料來理解古代的全球一體化。如在課堂中我們可以根據(jù)“絲綢之路”來安排一個活動:
活動:面對面交流,了解絲綢之路。
①圖片導入。
②我國的絲綢在古代是怎樣傳出去的?
?、蹫槭裁捶Q“絲綢之路”?
④“絲綢之路”的路線是怎樣的?作用是什么?
⑤視頻欣賞“絲綢之路”。
這一活動的安排既體現(xiàn)了《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的“知道我國是幾千年的歷史文明古國,感受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萌發(fā)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等內(nèi)容要求,又讓學生明白“絲綢之路”像一條彩帶,將古代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聯(lián)結在了一起。正是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四大發(fā)明、絲綢、茶葉和瓷器等傳送到了世界各國。同時,佛教、西醫(yī)學、幾何等數(shù)學學科、毛織品和我們熟悉的葡萄、石榴等一些植物也源源不斷傳入中國。
2.當今全球一體化
對于當今21世紀全球一體化的理解,因有了前面的感受和認識之后就比較容易了。我們可以就聯(lián)想電腦提出問題:“聯(lián)想電腦產(chǎn)自中國,現(xiàn)在成為世界知名品牌。它是怎樣走出國門的?媒體的播放可讓學生理解到全球一體化給國家建設、人們生活帶來的發(fā)展與變化。
古今的對比讓學生進一步明白了中國的商品已經(jīng)遍布了世界各個角落,中國走向了世界,世界需要中國。
?。ǘ?國內(nèi)自我對比理解全球化
對于通過國內(nèi)自我對比來理解全球化,我們可以分新舊中國兩個時期來進行對比理解:
1.舊中國全球一體化
在舊中國,工業(yè)水平非常落后。很多日常生活用品的市場大多被西方國家占領。我們可以借助”洋油”、“洋火”、“洋布”……這些西方國家制造的日常生活用品進入的中國銷售的情況,幫助學生理解舊中國的全球化。
2.新中國全球一體化
對于新中國全球一體化的理解可以通過三個階段讓學生逐步理解。
A.新中國成立初期。
B.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對外開放被確定為長期的基本國策之后)
C.中國加入WTO。(同時也可為下一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國際組織》作鋪墊)
基于以上三個階段,可讓學生上網(wǎng)查閱資料或查看有關的書籍,了解閉關政策、了解對外開放、了解世貿(mào)組織,并羅列出某些國家在世界上的知名產(chǎn)品,如:瑞士的鐘表、伊拉克的石油、巴西的咖啡……從而讓學生理解全球化使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產(chǎn)品在全世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四、 深化
對全球化的理解到深化,其實是一個從思想內(nèi)化成行動的過程,如何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關心祖國的建設與發(fā)展,為培養(yǎng)學生開放的國際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而付諸實際行動呢?
?。ㄒ唬?從本國去深化
1.我們國家為推進全球化做了哪些重大的事情?
2.國家為推進全球化所做的這些事情有何效應?有何好處?
?。ǘ氖澜缛ド罨?br/> 1.世界上哪些國家向中國駐入企業(yè)?都駐入了哪些有名的企業(yè)?
2.通過訪談調(diào)查外企公司,了解外企的特點及分布情況。
3.讓學生在世界地圖(平面圖)上用“☆”表示你所知道的某一知名公司總部的位置,用“▲”表示分公司的位置,用“→”表示產(chǎn)品銷售去向。
4.交流討論外資企業(yè)在中國投資企業(yè)對自身企業(yè)和中國而言各有什么好處?(其目的要讓學生明白“雙贏”的道理。)
?。ㄈ┙涣魇斋@,感情升華。
通過收獲的交流,達到感情的升華。在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讓學生感受到全球化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如今,世界各國都敞開大門,你來我往,進行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整個世界突顯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特征。
以上就是我對思品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學的淺顯認識,抓準關鍵詞來進行思品課的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廣大同行們不妨一試。
(責編鐘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