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具體形象思維處于發(fā)展階段。在教學中適當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不僅能有效解決數(shù)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學生思維形象性的矛盾,而且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關鍵詞: 動手操作 數(shù)學學習 無關屬性 自主探究 語言表達
《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靠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適當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不僅能有效解決數(shù)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學生思維形象性的矛盾,而且對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動機,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意識和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有積極的意義。針對以往教學忽視學生實踐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動的狀況,新課程提出要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
尤其是通過動手操作解決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得到長期從事低年級教學的教師們的共識,因為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都是經歷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這樣三個階段。同時,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具體形象思維逐步上升。他們的思維是一個由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fā)展過程,只有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積極思考,才能有效地解決數(shù)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兒童思維形象性的矛盾。因而現(xiàn)在課堂上呈現(xiàn)較多的操作活動,這是合理的。
一、動手操作場面混亂
操作材料的使用要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是否使用操作材料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確定,無視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而任意選擇操作材料,不但不能發(fā)揮操作材料的積極作用,還有可能產生消極影響。
1.慎選操作材料,排除無關屬性的干擾。
低年級學生思維中的的抽象概括水平非常低下,還停留在直觀形象思維。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善于概括事物的直觀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或直接屬性,他們更多會被事物的外觀和實際意義所吸引?!痹诮虒W中適當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不僅能有效解決數(shù)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學生思維形象性的矛盾,而且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動機,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意識和數(shù)學思維能力。
動手操作是一種探究知識的手段,是多種感官參與認識過程的學習方式,包括用眼觀察、張口敘述、動腦思維等外在與內在活動。大部分低年級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往往被操作材料奇特的形狀、多姿的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始終對操作對象保持有目的、定向的注意,不能準確地抓住重點做深入的觀察研究。特別是當觀察的重點為操作的過程而非操作的結果時,學生往往并沒有對稍縱即逝的過程給予足夠的重視。
2.適度指導,提高動手操作的效益。
合理利用操作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效率,但是如果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引導不當,就會出現(xiàn)操作材料變成玩具的現(xiàn)象。如同上述的教學案例,不僅影響課堂紀律,更為嚴重的是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浪費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導致課堂低效率。
學生所處年級越低就越需要老師的指導。低年級學生的知覺選擇性發(fā)展不健全,很難保持長時間的有意注意。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經常有一批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時常被操作材料奇特的形狀、多姿的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持久保持對操作對象定向的、有目的注意。
少年兒童天性好奇、好玩、好動,自律性差是他們共性。如果學生在動手操作時,教師不注意檢查與調控,就會致使部分學生操作不合要求,各行其是,這樣的操作就無法實現(xiàn)預定的目的,同時還會因為學生注意力分散而影響教學效果,也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二、動手操作缺乏主動性
學生的動手操作是有目的的、主動的操作,有策略的操作。操作不是教師賦予學生的責任與義務,操作不是學生被迫動手下的產物,它是學生主動的,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義務。學生應該在自己積極、主動的操作活動中進行思考,獲得發(fā)展。操作主要是數(shù)學學習,不是為培養(yǎng)動手技能,更不是為操作而操作。因此,我們必須堅持:操作是一種手段,而掌握數(shù)學知識和數(shù)學思想才是操作背后的真正目的。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生把注意力放在操作材料上,玩弄操作材料,影響學習效率,于是在操作材料的使用上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采取了嚴令的措施,使學生不敢私自動手操作材料。這樣,教師長期濫用權威,導致學生習慣于聽老師的指令行事。學生潛意識中形成一種想法:老師沒有說動用操作材料就絕不可移動。
1.自主探究,植入借助操作材料解決問題的意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在操作活動中實現(xiàn)自主的發(fā)展,做深層的探究者,就必須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操作活動中去。只有學生認為操作活動不是在教師的命令下展開,也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義務,而是一種自身需求引發(fā)下的自覺行為,這樣的操作才是有效的。
操作材料是為了加強直觀印象,讓學生體驗探究知識面而設的,但是教師可能因為教學時間的關系,常常使得動手操作流于一種走過場的形式。改變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當讓學生了解動手操作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對使用操作材料輔助解決問題的熱情。在操作活動中,教師都要讓學生充分體驗操作活動帶來的成功感,使學生在體驗中體會運用操作材料帶來的價值,感悟操作活動對解決問題的作用。
2.思維跟進,推進動手操作的深度。
教師組織動手操作的目的必須明確,必須具有足夠的思維含量。在動手操作之前,學生思考著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斷提出新的想法,并通過動手實踐探索問題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感知了知識的產生過程,而且在探索活動中學到了科學探究的方法,發(fā)展了思維能力與合理推理的能力。在動手操作時,要讓學生明確為什么操作,通過操作解決什么問題,目標是什么等,不要單純地為操作而操作。在動手操作之后,還要引導學生思考一些有價值的問題。
為此,我們要充分發(fā)揮低年級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遇到困難和實際問題時,能自覺地設計、執(zhí)行操作過程來解決問題,在操作中能把做、想、說結合起來。
三、動手操作缺乏提煉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在動手操作時要充分發(fā)揮語言的作用,讓學生通過合作與交流,把操作過程和思維過程用準確、精煉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出來。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避免只動手不動口,要把動手與動口結合起來,通過語言的表達讓學生確實掌握操作過程,真正理解操作目標,使學生既加深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又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1.語言交流,實現(xiàn)動手操作質的飛躍。
雖然面對的是低年級學生,他們語言文字的組織能力較弱,在動手操作中,教師仍然需要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我們借助語言把獲得的感覺、知覺、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斷,進行推理;通過語言表達來調節(jié)、整理自己的思維活動,使之逐步完善。因此,為了促進操作和思維,必須充分地讓學生描述操作的過程和結果、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認識。同時,教師為了了解學生的思維活動情況,也需要讓學生用語言表達。通過組織學生認真聽取伙伴的敘述,參與評價他人的操作過程和思維過程。教師要有意識地鼓勵、指導學生發(fā)言,促進和推動他們積極思維,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放手探究,提高學習能力。
人類的知識并不是僅僅依靠傳授和模仿得來的。要想促使低年級學生真正獲得知識,就要把他們都當做一個小小的研究者,相關探究材料由教師提供,讓他們在動手操作中自主地探索知識,主動地感知、理解、抽象和概括知識,只有如此,這些知識才能真正內化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多采用觀察、操作和合作等方式,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學習的時空條件,讓他們在探索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知識,并在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提高探究知識的能力。教師利用動手操作可以給低年級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主探究的時空,由于學生親自動手參與了探究,經歷了前人發(fā)現(xiàn)知識的簡縮的思維過程,因此不但獲得了知識和技能,而且提高了思維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實施操作的內容很多,廣大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該認識到位,認真挖掘,精心設計,科學指導,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到操作活動中去,自行探究提出的問題,合作討論思考問題,動手探究問題,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方法解決問題。動手操作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其價值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實踐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的分析與合理的把握,才能真正實現(xiàn)其價值。
參考文獻:
?。?]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柳菊興.新課程教學設計.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9.
?。?]游臻.小學數(shù)學操作有效性策略初探,2006.3.
?。?]鄭小蘭.對當前數(shù)學課堂的幾點思考,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