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莉,張伯華,孔軍輝,王克勤
(1.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醫(yī)臨床基礎醫(yī)學研究所,北京 100700;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濟南 250355;3.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管理學院,北京 100029;4.黑龍江省中醫(yī)研究院,哈爾濱 150036)
中醫(yī)心理學是以“心主神明”的身心一元論為其指導思想,因此“心”是中醫(yī)心理學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靶闹魃衩鳌敝小靶摹钡母拍?,具有著深厚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底蘊,與源于西方的現(xiàn)代醫(yī)學生理解剖學所說的心有著本質的差別。中華傳統(tǒng)文化自古以來就對“心”的范疇有著獨特的認識,徐儀明在其所著《易學心理學》中認為[1],從文字的起源來考察,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以指人的內心思維活動、精神意識以及道德觀念等多種涵義的“心”字;從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頭之學《易經(jīng)》的卦爻辭中來看,“心”字的運用共8處,分別見于“坎”、“明益”、“井”、“艮”、“旅”六卦之中,也皆是表達情感(“為我心惻”、“其心不快”、“我心不快”)、道德(“有孚維心”、“有孚惠心”)及差異心理(“獲明夷之心”)與社會心理(“厲熏心”、“立心勿恒,兇”)等方面的涵義。以至于發(fā)展到后來,在漢語中大凡與意識思維、情感等精神活動有關的字詞,都會有“心”(或“忄”)的偏旁部首。如思想、愛(愛)惡、憂愁、憤怒、驚恐、懼怕、悔恨、想念、意志、性情、忿恨、惆悵、惋惜、恩怨、感情、慈悲、忠恕等,其中有表達情感的,有表達心意的,也有表達其他心理活動的。由此可以看出,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有“心”才有“情”,有“心”才有“意”,有“心”才有“思想”和各種精神活動。汪鳳炎從字形、字音、字義考查了“心”的含義[2]?!靶摹笔且粋€象形字,從甲骨文、金文到小篆,字形大致相同,中形像心臟,外形像包絡,故《說文解字》釋之曰:“心,人心……在身之中,象形?!币虼苏J為造字之時,先哲主要還是從古代粗糙的解剖學來認識“心”的。但后來受“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jīng)》)的思想影響及相關法律制度的制約,基本放棄了對人體解剖的研究,對“心”的概念更多地融進了哲學和心理學的內涵。因此汪鳳炎認為,“心”的基本含義有二:一是指心臟,這是“心”的本義;二是指精神,這是“心”的衍義。
五行學說是古人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從“心”與五行的配屬關系來看,也有助于對“心”的概念的認識。關于五臟與五行的配屬關系,《古文尚書》與《今文尚書》有所不同,前者為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腎水,后者為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言心為土者,乃因土主中央,萬物皆以之為主,故心為五臟之主,此即荀子所說“心居中虛,以治五官”(《荀子·天論》);言心為火者,乃因火主明,就運用而言有光照之能,故“心之能也……如火光之照物”(《孟子字義疏證》),這里蘊含著深刻的心理含義。這一含義在悠久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不斷得到發(fā)展。孟子的“心之官則思”(《孟子·告子上》),將“心”看作是主思慮的器官;《內經(jīng)》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靈樞·本神》)認為,“心”是感知外界事物的處所。儒家將“仁義禮智根于心”(《孟子·盡心上》),道家認為“心本是道,道即是心”(《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佛經(jīng)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壇經(jīng)·付囑品》),可見儒釋道三家皆將“心”納入到精神的范疇。故陳致虛說:“三教之道,一者也,圣人無二心。佛則云:明心見性;儒則云:正心誠意;道則云:澄其心而神自清。語殊而心同,是三教之道,惟一心而已?!辈娬{“然所言心卻非肉團之心也”(《上陽子金丹大要發(fā)真·三教一家》)。尤其是發(fā)展到宋明理學,二程(程顥、程頤)將最高的心理范疇定位于“心”,強調“理與心一”(《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形成了后世所稱的“心性之學”;在程顥學術思想影響下發(fā)展起來的陸王(陸九淵、王守仁)“心學”,更將“心”的概念在哲學和心理范疇發(fā)揮到極致。
“心”的概念引入《內經(jīng)》,成為中醫(yī)藏象學說中的五臟之一,歸納其功能主要有兩個方面,即“主神明”和“主血脈”?!秲冉?jīng)》中的“心”,根據(jù)《靈樞·經(jīng)水》“其死可解剖而視之”的記載,為解剖可見的“心臟”,應該不容質疑,“主血脈”即是其功能的具體體現(xiàn)。但“主神明”卻不能“死可解剖而視之”,因為“形神相即”而“形謝神滅”(《神滅論》),所以在先哲“主心說”的影響下,結合臨床實踐經(jīng)驗,將心視為五臟之主,將精神活動也歸于“心”的范疇,從而心又成為“精神之所舍”(《靈樞·邪客》)而被賦予了心理層面的含義?!靶闹餮}”和“心主神明”,言之雖然分而為二,但前者為后者的物質基礎,后者為前者的功能體現(xiàn);前者為形為體,后者為神為用,實際仍為“形神合一”的統(tǒng)一體,“舍利無刃,舍刃無利”(《神滅論》)。因此并不存在“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的分別,可統(tǒng)而言之地稱為“藏象之心”。中醫(yī)心理學由于其研究對象是屬于“神”范疇的心理活動,因而強調“心主神明”之用,但也沒有忽視“心主血脈”之體。
綜上所述,中華傳統(tǒng)文化(包括中醫(yī)學)對“心”的認識遠不止是血肉之心,更重要的是屬于精神活動的范疇,所以人們都將精神范疇的活動稱為“心理活動”,而研究其規(guī)律的學科稱為“心理學”(Psychology)。
[1]徐儀明.易學心理學[M].北京:中國書店,2007.
[2]汪鳳炎.中國心理學思想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