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漫征
(湖南省歷史學會 蔣翊武研究會,湖南 常德 415000)
蔣姓祖根在今河南淮濱縣城東南13 公里的期思集,蔣姓發(fā)源于北方,興盛于南方,如今蔣姓已廣布天下。在深入發(fā)掘史料的過程中,筆者曾見到一套完整的《澧州蔣氏聯(lián)宗譜》,全書22 卷,從其記載中可知蔣氏家族的繁衍。同時,從各種序、像贊、誥敕、碑文、契據(jù)、墓表、遺囑、家法等88 篇中可見其歷代世系;從不同朝代名人為《蔣氏族譜》所作的序、贊及朝廷誥敕中,還可見其顯赫的社會地位。據(jù)譜中“敘姓氏”所記,蔣氏家族從伯齡受封于蔣國開始,歷秦漢唐宋,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到1948 年《蔣氏族譜》第五次修訂時止,九澧蔣氏已從71 世傳到了第95 世(截止解放前),系出自其遠祖——北宋名士蔣之奇的一個分支,郡望:樂安郡,堂號:三徑堂。蔣之奇在北宋嘉祐二年考取進士,與著名文學家蘇軾同榜。歷任翰林學士兼同知樞密院、觀文殿大學士等顯要職務,晚年回江西老家,勘修家譜,蘇軾奉旨為之寫了一篇《纂修蔣氏宗史序》,贊“蔣氏之盛,盛于漢盛于唐尤盛于宋”。而南宋時期的重臣文天祥亦為之題寫“蔣氏像跋”,指出:“人之譜而不興,起仰止之心未之有也?!笨梢娖涿暤匚贿h非尋常。蔣之奇之后,除了元朝,世代為官,顯然,蔣家的遠祖,在北宋時就開始發(fā)跡,經(jīng)過漫長歲月,在湖南澧水流域的澧州大地,逐漸形成了蔣啟周、蔣官一、蔣大淵和蔣舜祖四個較大的家族,而其中尤以前者為盛。
蔣啟周原籍江西,蔣之奇之后裔。于明末天啟年間(約1621~1627 年)宦游至澧州,以貢生任澧教授,遂落業(yè)于澧城北郊蔣家廟(今澧縣車溪鄉(xiāng)八里河村),隨置田產(chǎn)數(shù)十擔,子孫世居其所,是蔣翊武的第12 世直系祖先。生歿缺,葬大墳塌塋地,妣閔氏,系閔必達公之女,生仕偉,歷經(jīng)汝學、忠泰、遇學、明元、大禮、正貴、徵思、定照11 代而至翊武。凡蔣姓皆以伯齡公為始祖,該族于丁己歲(1917 年)聯(lián)宗合族,纂修家乘,其世系宗派當為聯(lián)貫,故啟周公應比列為80 世,而翊武先生則為91 世也。蔣家廟即澧州蔣氏宗祠,屋宇數(shù)重,雕梁畫棟,建筑宏偉,主祭開祖啟周公,陳放列祖列宗靈位,是蔣姓的家廟,解放前屬大新鄉(xiāng)12 保,并逐漸演變?yōu)檫@一帶的總地名,聞名遐邇。原廟已毀,現(xiàn)又重建。蔣家廟系蔣姓聚族而居之地,凡墓葬皆各有其主,廟后半里許有座大墳塌,繼開祖啟周公之后,清初以來光圣、明元、大禮、正貴、徵思諸公均葬于此,歷史悠久,記載明確,是一處罕見的家族墓群。其中蔣徵思老先生的墓寢雖然年湮代遠已逾百年,但墳丘卻依舊高聳完好,顯得十分醒目,墓表全為棘藤覆蓋,常年青枝綠葉,一派生機,蔚為奇觀,是難得一見的人文遺存。蔣徵思(1825~1892 年),字仕公,夫人李氏(1823~1872 年),育有二子,長子定章,次子定照,定照即翊武先生之父。此墓于2006 年清明被其后人發(fā)現(xiàn),據(jù)說當初有碑,酉卯向,已毀于1958 年。今立碑者祖鋼君為翊武先生之孫,祖駿、祖烜為翊公侄孫。墓碑橫批“人杰地靈”,兩側(cè)楹聯(lián)是“八里河系翊公祖居之地誕降英豪,蔣家廟乃當今九澧名剎澤被鄉(xiāng)里”。這一遺址得以保留至今,不僅為后人提供了尋根問祖、可茲憑吊的方便,而且在文物考古和偉人家族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蔣定照先生乃徵思公之子,號皋南,1863 年8月8 日生于蔣家廟,從小務農(nóng),稍長,被父親送至澧州城里結(jié)交多年、膝下無子的張老板處當學徒。張為人厚道,在城內(nèi)丁公橋以制作豆筍為業(yè),夫婦二人過世后,蔣定照繼承其產(chǎn)業(yè),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新鋪子“蔣興發(fā)號”。后娶張氏為妻,生有五男一女,長子就是蔣翊武。蔣翊武早年投身革命,在上海參與創(chuàng)辦《競業(yè)旬報》,鼓吹民族主義,該刊1906 年10 月28日創(chuàng)刊號封底“本報代派處”欄中赫然寫有翊武之父蔣定照先生所開商鋪“蔣興發(fā)號”,這說明蔣翊武不僅參與了《競業(yè)旬報》的編撰工作,還主動將該刊的發(fā)行觸角引伸到湘西北地區(qū)的沅澧大地。
定照公歿于1935 年8 月20 日,葬澧縣小西門外。夫人張氏,生于1863 年7 月6 日,歿于1927 年9 月11 日,葬于澧縣北門外香潭寺,塋地南向。定照與張氏生五子一女:長子保勷(即翊武);次子保森,過繼給定昭;三子保華,過繼給定章;四子保禎;五子保漢,過繼給定道;女名保桂,嫁徐家。
定照長子保勷,一名伯夔,官印翊武,自幼沉毅寡言,一心向?qū)W,擅長古文詞賦,少有大志。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時,翊武痛心疾首,認為中國欲圖自強,首當推翻清廷腐朽政府。日后領導武昌起義,被尊為“開國元勛”。翊武生于1884 年12 月21 日凌晨5 時,于1913 年9 月9 日午后4 時就義于廣西桂林,與蔡鍔、黃興諸偉人同葬湖南岳麓山塋地,墓旁立有“蔣公亭”,現(xiàn)改稱為“翊武亭”。經(jīng)湖南省人民政府核準,翊武墓、翊武亭均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對象。
翊武元配唐氏,生于1883 年2 月10 日,歿于1907 年7 月24 日,葬澧城小西門外塋地,戊辰向,有碑,生女一,名宗榮,嫁魯泳秋。繼配劉氏,字玉珍,生于1897 年2 月6 日,歿于1946 年,系武昌府漢陽縣青石橋人氏,與妹玉琴一同嫁與翊武公。玉珍生女宗仁,嫁葉國素。玉琴生女宗義。妣徐氏,生于1894年1 月17 日,歿于1931 年3 月27 日,嗣子宗策。
定照四子保禎,字汝干,號翰平,生于1895 年5月25 日,1973 年9 月24 日病逝于湖南南縣。生前曾任澧縣貧民協(xié)會主任,被選為湖南省首屆烈軍屬模范,出席過湖南省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夫人先卒,喪葬由宗恒料理。1999 年12 月由宗策斥資5 000 元,宗恒斥資2 000 元將二老骨灰移葬臨澧縣廟山陵園塋地,南向,有碑。配呂氏,字培蓮,號淑清,生于1896 年3 月20 日,逝于1964 年8 月18 日。保偵生子三:宗策過繼給保勷,宗恒,宗成(漫征);生女三:宗杰、宗媛、宗英。
宗策生子祖鋼,宗恒生子祖駿、祖烜,三人均為湖南省歷史學會蔣翊武研究會重要成員。
澧水一帶的蔣姓,分布在今湖南的澧縣、臨澧、安鄉(xiāng)、石門、慈利、桑植以及湖北的公安、松滋等縣,臨澧蔣家的始祖叫蔣官一,原籍江南,元末徙湖北黃安(今紅安)黑馬沖,及明洪武御征,始遷澧陽之馬鞍山(今臨澧佘市橋),家于斯。如果以時間跨度推論,從蔣官一到蔣翊武,即第71 世至91 世,共20 代近500 年,所以《蔣氏五修族譜》序曰:“由蔣官一下傳到九十一代保勷,即民國開國元勛蔣翊武?!笔Y姓在澧水流域不斷繁衍生息,發(fā)展很快,成為澧州地區(qū)(轄上述各縣)很有名的望族,包括上述四個家族在內(nèi),舊澧州境內(nèi)蔣姓共有十多個分支家族。原來各家族獨自發(fā)展,輩行用語互不一致,為了便于區(qū)分長幼尊卑和在交往時便于稱呼,大約從清代末期起,族內(nèi)一些有識之士便開始領銜謀求澧州境內(nèi)蔣姓的聯(lián)宗活動。乙巳歲(1905 年)春學使支公恒榮觀風蒞澧,蔣家廟的繼詡(念棠)、大楊樹(現(xiàn)為澧縣大坪鄉(xiāng)大楊村)的猛塵、佘市橋(屬臨澧)的保極等人談及族事,相見恨晚,自此往來日密,而聯(lián)合之議始成,于是猛塵、旗望等便提倡修譜,與事諸人都提供了先人家藏遺稿,供其采擇……辛亥武昌首義之次年,翊武先生榮歸故里,曾親至大墳塌祭拜蔣氏列祖,并在宗祠內(nèi)會晤族眾,商談與安??h(今臨澧)聯(lián)宗合族事宜,還親赴臨澧聯(lián)系。乙卯年(1915 年)冬,該族領袖定照(即翊武之父)、念棠、鼎三、福東諸先生為實現(xiàn)翊公九澧聯(lián)宗的夙愿,謂譜牒為一族命脈所存,萬難久懸,督令猛塵、旗望等人積極進行,越兩寒暑始蕆厥事,于丁巳歲(1917 年)完成《蔣家廟合族譜》一卷,是為四修族譜。同時,各家族人員起名,后期的輩行用字也漸趨一致,到1947 年終于實現(xiàn)了全境的聯(lián)宗合族,并修成三徑堂《澧州蔣氏聯(lián)宗譜》22 卷。該書始于丁亥(1947 年),終于戊子(1948 年),由翊武胞弟保禎(字翰平)領銜主修,首士尚有保杰、宗松等人。蔣翊武的家世亦被譜入其中,列入該書卷18,頗具史料價值。書中載明:鑒于翊武先生的革命業(yè)績及其突出的歷史地位,另設專祠祭祀,經(jīng)省、縣政府兩級備案,將澧西御史橋支祠(該祠建于1821年,原祭蔣大清)更名為“翊武祠”,特加修繕,供設遺像,并將其生前墨跡、書畫以及歿后名人挽對題詞悉陳列祠內(nèi),藉資以安英烈而示諸來者。
由于蔣官一家族最早遷居臨澧,而臨澧又為澧州所轄,所以這次修譜,各家族共尊官一公為遷澧始祖,其他家族原有輩行用語一律度除,后代子孫取名全部遵循蔣官一氏族的“明徵定保,宗祖謨訓……”的世次派語。至此,蔣氏的宗族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各地同姓人之間的聯(lián)系也日趨密切,客觀上促進了社會的穩(wěn)定。
蔣家廟的蔣姓后裔,發(fā)端于啟周公,就翊武先生一系而言,蔣家廟是澧縣蔣氏祖輩的故里,也是蔣家族根之所在,從開祖伯齡到蔣澄,再到蔣之奇、蔣啟周直至蔣翊武,應是一脈相承的,而啟周公則是始遷澧州府城的肇基之祖。雖然從蔣翊武祖父徵思公起,所使用的排行與總譜大體相同,但不能因此斷定他就是“蔣官一的后代和分支”,要知二者源流有別,一來自湖北,一出于江西,根本沒有直接血緣關系,只是后來實行九澧聯(lián)宗才形成一個體系,不能混為一談,這是需要加以澄清的。
九澧聯(lián)宗的實現(xiàn),是極具歷史使命感的蔣翊武的宗族觀的旨歸之一,蔣翊武為此做了具體規(guī)劃和細致指導。
據(jù)澧州《續(xù)修蔣氏族譜新敘》云:“語曰:宇內(nèi)無二蔣,蔣氏半中國,探本溯源,五百年前原是一家骨肉。然而以往處于閉關時代,各派四分五裂,互不往還,今者已進入廿世紀天演淘汰之新世界,四萬萬則同胞矣,五大族則共和矣,以一姓血統(tǒng)所系乃不能水乳交融,而必曰此疆爾界,忍自疏閡,是為人群公例所不許,當亦為種族之大不幸。我族翊武先生藻鏡及此,深以為慮。”民國元年(1912 年),翊武時任中央高級軍事顧問和國民黨總部參議,出于一種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他認為蔣姓為當時全國望族,如聯(lián)為一體,編修家乘,一定能造福民間,發(fā)揮極大的社會功能。他知道,家譜是記載同宗共祖的血緣集團的世系、人物和事跡等方面的歷史圖籍,它與方志、正史構(gòu)成了中華民族歷史大廈的三大支柱,是我國珍貴文化遺產(chǎn)的一部分。家譜蘊藏著大量有關人口學、社會學、經(jīng)濟學、歷史學、民族學、教育學、人物傳記及地方史資料,對開展學術研究有重要價值,對增強民族凝聚力也有著重要意義。鑒此,他提出一個大膽設想,“擬在京都通修族譜,蓋欲統(tǒng)中國廿行省樂安世家,亟圖聯(lián)合,務成一固有之血系總團體”。并初步擬定了編修計劃、例言、辦事細則之類,又準備聘請飽學之士參加編撰和調(diào)查,啟動工作已初現(xiàn)端倪,還確定了“成書時限”,以便為中國人口學、姓氏民俗學以及宗法制度、家庭結(jié)構(gòu)、人口遷徙等社會學研究提供一份珍貴的資料。
為推動編纂工作,對這一浩大工程作全面規(guī)劃,蔣翊武于同年十月下旬還特意作了一次返湘省親之行。消息傳至翊武家鄉(xiāng)澧縣,澧縣各界擬隆重歡迎,在翊武要路過之處張燈結(jié)彩,并將縣城多安橋改名翊武橋,將東門改稱翊武門,將正街改名翊武街。翊武行事低調(diào),不愿張揚,為不驚動各方,乃舍舟步行,于當晚繞道進城回到老二街25 號家中,次日會見各界人士時,反復申言自己無功可記,不得享此殊榮,指出將通衢要道冠以己名尤屬不妥。那幾日,除安頓家事外,他還特意看望了當?shù)馗咐霞坝H朋故舊,并親至蔣家廟后面的大墳塌祭掃先祖,之后,又在祠堂內(nèi)會晤蔣氏族眾,研討聯(lián)宗合族大計。
正當蔣翊武致力于蔣姓宗族文化的研究與全國性族譜的規(guī)劃與編修之際,1913 年,袁世凱以帝制背叛民國,刺殺宋教仁,復增兵南下,一時情勢驟變。翊武于悲憤之余,決心誅奸伐逆,以慰亡友。于是離京南旋,歸辭父母,誓志殺賊,保障共和。旋至省垣,出任中華民國鄂豫招撫使,誓師北伐,舉兵討袁。詎知壯士一去,竟殉義廣西,而譜牒的編纂,也就此中斷,世人莫不惜之。
在當時條件下,翊武能意識到收族敬宗、丕振家聲的重要性,大膽致力于謀求全國蔣姓的統(tǒng)一和聯(lián)合,實為一個創(chuàng)舉。作為一位偉大的革命家,他謙謹處世,平易待人,在人際交往中顯露出濃郁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和民族意識,實屬難能可貴。就全國而言,他在事業(yè)上的成就被孫中山尊為“開國元勛”,厥功之偉無人能出其右;而在整個蔣姓氏族中,他更是一位德才兼?zhèn)?、眾望所歸,足以駕馭全局的精神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