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玲
【摘要】電視法治新聞以突發(fā)性、沖突性、矛盾性較強的題材為主,電視新聞制作人員在新聞敘事中基本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敘事模式。本文通過對文本的觀察分析,就其基本的情節(jié)功能、懸疑節(jié)點設置以及個體化框架和歸因模式進行分析。
【關鍵詞】電視法治新聞;敘事模式;歸因
電視作為當今社會的重要媒介,其敘事功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從新聞故事的講述到廣告對有關產品的故事描述,從音樂電視歌詞情節(jié)的展現到電視劇對人生故事的傾情演繹,“故事”不僅是各種電視節(jié)目著力表現的內容,更被視作是電視節(jié)目創(chuàng)作的不二法寶和市場化攻城略地的有效手段。在包括時政、經濟、文娛和體育等在內的電視新聞節(jié)目中,電視法治新聞由于事件本身具有較強的沖突性、戲劇性,“故事化”更成為其首選的敘事方式。那么,電視法治新聞說的是哪些故事,它們又都是怎么進行敘述的呢?
電視法治新聞報道的固化模式
根據敘事學理論,敘事模式是先于故事而存在的。每一個新的故事敘述,總是在追尋著前一個故事的模式。電視法治新聞以突發(fā)性、沖突性、矛盾性和破壞性較強的題材為主,其制作人員在新聞敘事中也基本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敘事模式。
根據觀察,筆者發(fā)現在有關刑事案件的報道中,電視法治新聞欄目的報道切入以偵查抓捕階段居多。其中原因,首先是因為新聞報道講究時效性,等案件進入審判階段,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而媒體都有在最短時間進行報道的天然沖動。其次,案件消息主要來自警方,只有警方才能提供案發(fā)、偵辦進展和緝捕等重要信息;其他消息有賴于記者到現場采訪嫌疑人、受害人或其他目擊證人,但均不如采訪警方來得方便有效。新聞來源對警方的高度依賴,易使警方成為新聞主導者,報道思路自然也會遵循警方對破案過程的講解。再次,警方如何從案發(fā)現場尋找蛛絲馬跡,如何與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直至最后破案,整個案件的偵破也是一個不斷解謎的過程和完整的故事,對觀眾來講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時,這種偵破的過程也是正義與邪惡較量的過程。因此,從案件偵破的角度、逐步展現案件偵破的過程,也就成為電視法治新聞報道的主流敘事模式。
通過大量閱讀電視法治新聞欄目的電視法治新聞報道文本,筆者歸納總結了其敘事模式中的十種情節(jié)功能以及每種情節(jié)功能下的多種表現,具體情況如表1。
檢視電視法治新聞報道模式,我們發(fā)現,其敘事文本中的人物如文學作品一樣,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主體,即正面人物——警方;一類是反主體,即反面人物——犯罪嫌疑人。他們構成了二元對立的中心線索,也就是敘事文本的主要框架,并始終處于對立沖突之中??梢哉f,在電視法治新聞報道中,主線就是警方偵破案件、抓獲嫌疑人的過程,也是警方所代表的正義與嫌疑人所代表的邪惡對抗較量的過程。這種二元對立的敘述模式,最能體現戲劇效果,也最容易激起觀眾的期待和興奮。
但是,作為新聞節(jié)目的犯罪報道,借助文學敘事的敘事模式,把追捕嫌疑人的過程展示作為追求,難免會混淆新聞與娛樂的界限,從而難以提供關于犯罪的社會深度意涵。同時,從警方偵破的角度來報道犯罪案件,媒體的主體性地位也被警方所替代。因為這種偵破模式所形成的敘事邏輯,通常在案犯被抓捕之后就基本結束,后續(xù)的司法審判大都不受重視,因此,雖然表面上社會恢復了平靜,但由司法進行的社會秩序修補恢復功能卻未能體現,這使得罪與罰的懲戒功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對結果理解的兩極分化的報道方式,也容易導致互相排斥的范疇的建立。作為一種簡約化、模式化的處理方式,二元對立缺乏灰色地帶,容易使復雜的現實被極端的對抗所取代,也容易使法治的意義被所謂的精彩的偵破故事所消解。
電視法治新聞報道的懸疑追求
德國學者卡爾·斯泰克爾提出,一般意義上的懸念是一種對于“是什么”和“會發(fā)生什么”的求知欲望,它可以使觀眾始終處于一種興奮、期待的狀態(tài)。[1]在電視法治新聞報道中,由于犯罪、災害事故等題材本身具有驚險、矛盾、沖突、反常等特點,因此懸念自然成為其敘事的最佳切入點。筆者通過對大量故意殺人案件文本的閱讀和分析,基本尋找到其中的懸念設置規(guī)律,具體懸疑節(jié)點如表2。
在以上案件的敘事中,筆者發(fā)現節(jié)目一般會把最重要的懸念——“犯罪嫌疑人是誰”、“為什么犯罪”作為最關鍵的信息扣押,并將其設置為最吸引人的懸念延宕到最后公布。中間的懸念基本圍繞線索分析,按圈定嫌疑人范圍、確定嫌疑人、尋找嫌疑人、抓捕嫌疑人的順序展開,最后再揭開謎底,并由嫌疑人自述犯罪原因,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偵探模式。當然,有些案件因為尋找嫌疑人過程曲折,也會把犯罪動機前置設疑(一般是通過現場勘查就基本能做出判斷的搶劫錢財、強奸等動機),而把找到犯罪嫌疑人作為最大的懸念放在最后進行揭示,充分調動了觀眾對到底是誰制造了系列案件的好奇心,使觀眾在不斷的期待中完成了敘事的接受。
從以上分析來看,我們發(fā)現,電視法治新聞中的不少節(jié)目所注重的并不是敘事的結果,它所注重的是案件偵破的過程、故事表達的吸引力和節(jié)目的可視效果。節(jié)目留給有見解的評論或專家的分析的空間并不多,對法治法理的闡述往往退居其后,甚至完全被遺忘,以至于節(jié)目展現的事件雖然懸念叢生,令人眼花繚亂、心驚肉跳,卻無實質意義,與我們電視法治新聞應有的價值追求相差甚遠。
電視法治新聞報道的個體化歸因
考察電視法治新聞,我們發(fā)現個體化敘事基本成為電視法治新聞的主流模式,即電視法治新聞通常是由一個一個的案件組成的,每一個新聞單元基本上都是對一個單獨的案件的報道。那么在對每一個案件的報道當中,法治新聞的報道取向是從個體到個體,還是從個體尋源到社會,這也是探究電視法治新聞報道價值及其法治意蘊的一個出發(fā)點。
但筆者發(fā)現,節(jié)目對犯罪案件的歸因中,基本都被建構在一個個體主義的框架中。絕大多數的報道傳達的都是個人異常的信息,犯罪人員的犯罪活動也常被描述為“沖動的、孤獨的、行為不端的、缺乏理性的、類似于野獸的、富有攻擊性和暴力性”等所有暗中指向犯罪者具有的非自助自控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不能與社會融洽相處的性格特征,而機構、組織、政府、社會等都與犯罪無關。在《法治在線》節(jié)目中,我們不斷地看到類似的個案展示和歸因:
《被劫之后》:講述的是一個名叫丁亮的年輕人持刀在女教師李建華家進行搶劫,刺傷女教師后又及時悔過,被女教師原諒的故事。在分析丁亮搶劫的原因時,節(jié)目首先引用丁亮小姨的介紹:不愛說話……性格挺內向的……做出這樣的事和他封閉的性格有關……而這種性格又來源于他不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最后主持人介紹丁亮最終被判十年刑期時點評說,“是他為自己的無知和沖動付出的代價”。
《致命的初戀》:講述的是出身貧寒但學業(yè)驕人的大學生因為初戀的挫折進行搶劫報復的故事。主持人點評:在面對挫折與傷害時,(犯罪嫌疑人)卻缺乏最基本的自救能力,雖然學業(yè)驕人,但在情智上則是個十足的低能兒。我們在為阿國感到痛心和惋惜時,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在面對挫折時能引以為戒。
《湖北隨州八人命案追蹤》:一起特大連環(huán)殺人案。主持人點評:回想起2004年震驚全國的馬加爵案,以及2006年陜西的邱興華案,再到熊振林殺人案,雖然他們的殺人動機不同,但在性格上他們幾乎有著一致的缺陷,那就是性格孤僻、心胸狹窄、報復心強。
如果說“故事化無異于一個溫暖的陷阱”,那么“個體化有如障目的樹葉”。當媒體不斷以故事形式講述新聞事件時,當觀點、事件一個個進行獨立的個體演繹時,當人們把問題或沖突都歸咎于新聞中的問題人物,而不是去進一步查找造成這些問題的社會、政治或經濟等原因時,其中的必然性因素就會被偶然所代替。這不僅會削弱事件或問題的普遍意義,也容易導致人們對于事件關系的把握,總是停留在一個可以預見的個體框架內,結論自然會流于簡單甚至片面。
國外的一項研究表明,最為嚴重的犯罪類型之一——系列殺人案之所以發(fā)生,不應僅僅解釋為個人因素使然,那種將“暴力”崇尚為“適當的‘男子漢式的對挫折的反映”的文化觀念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2]因此,要真正探究和預防犯罪,對犯罪動因的解釋僅停留在個人層面肯定是不夠的,對政治、文化、社會心理和人性等方面進行更深入全面的分析才是根本之道。
(本文為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深化計劃——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yǎng)項目成果之一,項目編號:PHR20110885)
參考文獻:
[1]聶欣如.電影懸念的產生[J].世界電影,2004(5).
[2]伊馮·朱克斯.傳媒與犯罪[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55.
(作者為北京工商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新聞系副教授)
編校:董方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