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英
(遼寧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仁"的澄明出場與感性抵達
趙慧英
(遼寧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精華,其本原深藏于天地生生的宏大工程和人倫親親的復雜系統(tǒng)中,其內(nèi)涵以愛親為本,進而愛人、愛社會、愛宇宙自然.其實現(xiàn)可以經(jīng)由兩條途徑:向內(nèi),由忠而誠,因謙恭自省而達至身心如一;向外,由恕而愛,因廣施普惠而實現(xiàn)人生超越.由此,完足于心性中的"仁"得以澄明出場,并在感性世界中層層推進,抵達更高的境界.
仁;儒家;澄明出場;感性抵達;當代價值
在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儒家思想擁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內(nèi)核——"仁".它代表著一種深廣、崇高、普世、恒久的價值理想,歷來被視為最高的德目和臻于完美的社會、人生境界."仁"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和精華,從先秦至漢唐至宋明,都得到了很好的繼承和發(fā)展.歷代通儒、中外學者都有關于"仁"的宏旨高論,并逐漸匯聚為一門涵蓋眾多學科,主要關涉哲學、宗教、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的"仁學",成為學術界一直關注的熱點.
"仁"的概念濫觴于儒家的鼻祖孔子.他把"仁"作為所有德目的基始和人生意味的原點.孔子講"仁",基本含義是愛人.這種愛,始于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之間天然的親情關系,既是舐犢之情,亦是反哺之意.孝慈是"仁"的根基,由與自己生命聯(lián)結最緊密的至親輻射開去,成為"愛人",進而擴展成為"泛愛眾而親仁",逐漸演繹為家國社會中有等級、有秩序的愛.義與禮都是在這種有等級有秩序的愛中呈現(xiàn)出來的.
秉持"性善論"的亞圣孟子,在人性與天道的結合中找到了"仁"的內(nèi)在根據(jù),認為在與生俱來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中包含著仁、義、禮、智的萌芽."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比如看見小孩掉進井里,必然會產(chǎn)生怵惕惻隱之心,它發(fā)乎真淳、本于善良,完全不受外力的脅迫,也不帶任何功利色彩.這種自然情感的流露和擴充就是"仁".
荀子著重于從外向內(nèi)規(guī)范和制約"仁"、發(fā)掘和培養(yǎng)"仁",主張仁禮統(tǒng)一,以禮制心.他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1]434.人,作為一種高級靈長類動物,具有喜怒哀樂等先天性情,也有與生俱來的各種欲望.如果不加節(jié)制,整個社會就會陷于混亂之中,因此要用外在的東西去改造內(nèi)在的東西,以禮來培養(yǎng)、塑造人性,"化性起偽",向仁升華.
董仲舒的"仁"學思想直接來源于天人感應論,認為天是大慈大悲、生養(yǎng)萬物的原始大生命,"仁"根源于人格化的天.他說:"天,仁也.天覆育萬物,既化而生之,又養(yǎng)而成之,事功無已,終而復始.凡舉歸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無窮極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2]329
發(fā)展到宋明儒學,二程、朱熹和王陽明等繼承了孔子"仁"學的基本精神,同時作了重大改造與發(fā)展, "仁"的本體地位進一步確立.二程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朱熹進一步指出仁是天地生物之心.王陽明更是高揚心本體論,認為心即靈明、良知,天理、宇宙法則首先是"仁",是天地萬物一體之心.
正因為"仁"被上升到本體地位,融真、善于一體,處于美德同心圓的圓心,是生活至高之道和至善之德,所以它就像種子、像基因、像根脈一樣,蘊蓄、生發(fā)、輻射、貫注在義、禮、智、信、忠、恕等各種德行涵養(yǎng)之中,統(tǒng)攝流轉在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仁"也因之而成為儒家學說的核心思想,指示著人格完善與人生幸福的路徑,開顯著經(jīng)邦濟世、和諧大同的社會理想.
"仁者,人也."人與天地并稱三才,是能夠參贊化育天地的萬物之靈長.作為一種內(nèi)充的美德,人是如何法天地而得"仁"的?"仁"又何以能夠成為德行的本體、境界的高標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分析:一是直法天地之生,二是演繹人倫之親.兩者皆是"仁"之本原,也是"仁"之全部內(nèi)涵.
《周易》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萬物孕育、萌動、生長、蓬勃,周而復始,流轉不息.易與天地準,生生之謂易.生,是過程也是結果,是手段也是目的.朱熹對此有精辟的論述,認為"天地以生物為心,天包著地,別無所作為,只是生物而已.亙古亙今,生生不窮."為了形象生動地解釋"仁"與"生"的關系,他在《朱子語類》中把"仁"比做春,說天地生物之時,便只知生而已,就像春天草木萌芽,剛開始只是針尖一般大,不多時便漸漸長大,直到有枝有葉,變化萬狀.由此可見,天地生物之意,正是"仁愛"在其中發(fā)揮著作用.
確然,天地生養(yǎng)并主宰著萬物,人與萬物渾然一體.因此,人效法天地生物之心,將宇宙萬物間滿溢的生機、生氣、生意、生命作為一種根本的價值追求,從而啟迪和誕生了"仁"——天地之"仁"便是"生生",人之"生生"便是"仁".
善的本質是愛護生命、促進生命,使生命達至和諧完美的發(fā)展并得以代代不息地承傳."仁"的本原,就如同自然本善的春一樣,有生生之德、有生生之性、有生生之理,是一切生命的發(fā)源之地,一切生機的孕育之所.它不僅貫穿于人的整個生命過程,是一種個體生命力的張揚,同時也流溢在社會群體和自然萬物之中,助益一切生命體的成長.
以上是從天人合一的角度去考察仁的本原,如果從純粹的人際社會來考察,"仁"的發(fā)端和依憑又在何處呢?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說:"仁,親也,從人從二."[3]
《禮記.中庸》中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4]
鄭注《禮記.中庸》還說,"仁"是"相人偶"之意. "相人偶"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禮儀,指的是兩個人之間同時躬身作揖,表示互相尊敬的意思.
從字面意思可見,"仁"是愛與尊敬別人,是在人與人的關系之中體現(xiàn)的一份關懷、呵護、利樂、溫暖、慈靄、祥和.
那么,在所有人際關系中,聯(lián)結最緊密的關系是什么?當然要數(sh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這是一個絕對的鐵三角:父母賜我們以生命,生養(yǎng)教育,推干就濕,含辛茹苦,大恩大慈在其中;而我們,為了獲得生存的資格并生存得更好,對父母亦有一份"原愛"雷打不動,大孝大敬在其中."仁"就運行在這種相互依存的血緣關系中.孔子深入人性本身、人的存在去探求社會運行的根本規(guī)則,將"仁"作為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原初關系而設定出來.從血緣親情這一基點出發(fā),又推衍出兄弟、親族之間的聯(lián)結;以"孝悌"愛親為本,擴展到與朋友、同事、君主、國家等的聯(lián)結,從而確定了人與人之間、個體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秩序和框架."親親"、"尊尊"的宗法制度作為古代中國家國同構的社會基礎,被儒家學者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像孔子的"泛愛眾而親仁"①文中所引《論語》,皆出自此版本.[5],孟子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6],荀子的"仁,愛也,故親"[1]491,董仲舒的"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2]250,程顥的"仁者渾然與物同體"[7]66,程頤的"仁者公也……嘗謂孔子之語仁以教人者,唯此為盡,要之不出于公也"[7]152,朱熹的"仁者,愛之理,心之德"[8]62,王陽明的"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9],等等,都表明"仁"是人與世界交融一體的關系.
從天人關系和社會關系兩個角度考察,可以看到"仁"肇端于天地生生之德,人的生存本身即"仁",一切人類學意義也都從"仁"出發(fā),以"仁"為依歸.同時,"仁"的基本含義又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愛親為本,推而廣之,便是愛人、愛社會、愛宇宙自然.誠如張岱年先生所說:"仁的觀念,所涵甚廣,而本者甚約;境界極高,而平實簡易,是一個宏大而切近的生活準則."[10]
既然"仁"的本原深藏于天地生生的宏大工程和人倫親親的復雜系統(tǒng)中,"仁"的實現(xiàn)便彌漫在意識、情感、道德、行為、規(guī)范等方方面面,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加強道德修養(yǎng)和踐履能力,使完足于心性中的"仁"得以澄明出場,并在感性世界中層層推進,抵達更高的境界.
孔子曾對行仁之方與達仁之道進行過廣泛的探索,如: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恭、寬、信、敏、惠,等等.
針對不同場合不同弟子,孔子所闡述的仁之方有很大不同,后世大儒對此也有不同闡述.從總體上看,作為一種人生實踐,尤其是一種道德實踐,所有具體的規(guī)則、方法、途徑都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我欲仁,斯仁至矣".人是否具有"志于仁"、"行仁"、"好仁"、"樂仁"的主觀愿望,對于行仁達仁有著決定性意義.在此基礎上,循著"吾道一以貫之"的"忠、恕"二字,可以探尋仁之方的總則.
漢字的"忠"由"中"、"心"構成,意義的重點落在里面的"心"上.它要求人們經(jīng)常聆聽自己的心聲,忠實于本體的感覺.中國的往圣先賢們已經(jīng)認識到,人是欺騙不了自己的,每個人內(nèi)心其實具備一套天然的良知運作系統(tǒng).順應這套良知運作系統(tǒng),就是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可以獲得寶貴的內(nèi)在平衡,可以安享真實的平靜和幸福;違逆這套良知運作系統(tǒng),就會心懷愧疚、惶恐不安,乃至人格分裂,給人生帶來致命的損失."仁"自肺腑出,才可能始終如一地貫注于一言一動中,才具有打動人心、感通天地的力量.
《大學》中有誠意正心的說法:"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8]12康德也曾說過,真正屬于善的決定,是意志自由的自律.除意志的自律,沒有其他的條件.為達至誠意正心,儒家道德修養(yǎng)中要求經(jīng)常性的反省.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這與基督教中的懺悔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如《圣經(jīng)》要求一個人首先"跑到"他的房中,"在那兒返回自身","在那兒轉向心智",將全部心思都集中于智慧的存在并且不迷失.人只有回到自身,才可能對缺點錯誤做反省或懺悔,心靈只有回到自身,才能感知主體的動機、意欲和行為過程中的善惡、是非、正邪、榮辱,這就是"忠",是確保"仁"真實無妄的內(nèi)向路徑,也是確保人身心合一、專注而有力量的必經(jīng)之途.
子貢曾經(jīng)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
漢字如心為恕.東西方哲人都曾注意到"恕"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恕"是什么?用中國電影中的一句流行語來說就是"做人要厚道".
寬容他人是厚道.有人相信這世上愛的法則是遞增——你給我一分,我還你兩分,越增越多直至無窮;而傷害的法則應該是遞減——你傷害我兩分,我還給你一分,越來越少直至"相逢一笑泯恩仇". "恕"就是遵循傷害的遞減法則,原諒并寬宥他人的過錯,在別人下不了臺階的時候給他一個臺階,以海納百川的情懷珍重和愛護別人.
對人厚道亦是對己寬容.指責、苛求、怨懟、仇恨,哪一樣不是雙刃劍,折磨別人的時候也會折磨自己.得饒人處且饒人,饒人時其實就是釋放了自己,讓自己的心靈轉瞬間復歸寧靜、安詳.
"恕"是一份彌漫天地、超越語言的至深大愛,懂得"放下"又需要極大的智慧.孔子在闡釋"恕道"的時候提出兩個原則,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要做到這兩點,其實都與心中的仁愛分不開.寬容與接納的本身,就是愛的廣施普惠.愛自己,才會了解"己所不欲";愛別人,才能做到"勿施于人";愛自己,才能希冀在這個社會上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安身立命,飛黃騰達;愛別人,才會渴望在自己"立"與"達"的同時兼濟天下,普度蒼生.《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的話:"你們愿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和中國古書《禮志》中的"將有請于人,必先有入焉.欲人之愛己也,必先愛人"何其相似.推己及人的原動力,不正是"仁心"之中包藏的大愛嗎?
愛是一種天性與本能,愛在愛之中."仁"的實現(xiàn)和抵達,并不是一種強制性的過程,而是一種向內(nèi)和向外探求著的、不斷接受愛和付出愛的過程.生命價值的崇高、永恒,就是仁的外顯、愛的超越.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仁",具有以天下為己任的經(jīng)世情懷,側重從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角度去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提升道德修養(yǎng)和人生境界.在人類共同走向全球化時代的今天,中國可以貢獻給世界的價值有很多,其中"仁"無疑可以通過"價值篩除"的方式,通過抽取并升華其中對人生和社會仍有助益的部分,融和進世界各民族遵循的共同價值,使其煥發(fā)出更強勁的生命力.
于個人而言,"仁"是一種臻于完美的人生境界,它以人為本,用利他之手段達到利己之目的,含涉著深切的人文關懷,凝結著對終極價值的理解和確認,是身心合一、生機涌現(xiàn)的自由之境,是內(nèi)心極為豐富沉雄和澄明溫暖的無憂之境,是徹悟生命真諦、舍小我而投身大我的至樂之境.達到這種境界,人就消除了內(nèi)心的緊張、焦灼、不安、困惑,對貧富、榮辱、功過、是非等處之泰然,從而獲得內(nèi)心的安詳寧靜和豐富的精神享受.
人一出生,就與他人、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人的價值,通常實現(xiàn)在勾連互動的社會關系之中,人的真正自由,也是解除自我的封閉狀態(tài),在對他人的關心、參與、投射中實現(xiàn).仁學強調的是"愛人"而不是"愛我".如果社會中的每個人都具有仁愛之心,都能合理地處理好與他人之間的關系,上下、尊卑、長幼有序的禮治社會便不難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也會減少很多摩擦與沖突,社會就能保持長久的和平與穩(wěn)定.
從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以降,歷代儒家學者都強調仁民愛物、民胞物與,他們以宗教般的神圣,感受同體大悲的情懷,追求物我無間、圓融一體的和諧狀態(tài).人類本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員,與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結成一體的.人對自然的踐踏和毀損,意味著對自身生命、生存、生活的摧殘.因此,為了使人與大自然的關系更和諧、更融洽,人類必須對天地萬物施以仁愛之心,建立相互依存、和諧共榮的關系.
仁的博大、仁的摯誠、仁的雄健、仁的圓融,都使人們看到仁對于生命存在的意義,對于人類文明和諧共生、恒久發(fā)展的深刻影響.在戰(zhàn)亂頻仍、貧富不均、環(huán)境與能源等各種全球性危機日益嚴重的今天,各個國家攜手面對未來是人們無法回避的選擇,東西方文明也注定要在人類文明的圣壇上"成婚".向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仁學思想去尋求一些觀念上的支撐和路徑上的選擇,實在是一種非?,F(xiàn)實的需求.
生活在地球村的當代人,更應該像孔子與弟子們憧憬"春風沂水"一樣,不帶一絲負擔地把心放飛在春風里,著春服、浴春水、沐春風、詠而歸!回歸自己,回歸自然,回歸到充盈天地之間的本體精神之中.即生即愛的"仁",似靜水流深,闊達開放中潛藏著真善美的規(guī)則,讓人們可以經(jīng)由終身的修煉與追求,抵達那一片澄明、溫暖、歡喜、自由的所在.
[1]王先謙.荀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8.
[2]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
[3]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M].長沙:岳麓書社,1997:1066.
[4]楊天宇.禮記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00.
[5]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58:4.
[6]楊伯峻.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8:252.
[7]程 顥,程 頤.二程遺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8]朱 熹.四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王陽明.王陽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9.
[10]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256.
1671-7041(2012)03-0082-04
B222
A*
2012-01-07
趙慧英(1971-),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