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拓荒者》看詹姆斯.庫柏的生態(tài)和諧觀

2012-03-29 00:14:09
關(guān)鍵詞:庫伯拓荒者印第安人

曲 義

(大連外國語學院 應(yīng)用英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

從《拓荒者》看詹姆斯.庫柏的生態(tài)和諧觀

曲 義

(大連外國語學院 應(yīng)用英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

庫伯是第一位在自己的作品中關(guān)注資源保護的美國小說家,其代表作《拓荒者》描述了定居者對荒原的改造和文明內(nèi)在的復雜性與矛盾性.從生態(tài)的角度解讀作品中的景物描寫、殖民者肆意浪費資源的行徑以及典型人物的塑造,進而揭示作家希冀建立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處、共生共存的生態(tài)和諧觀,有助于人們理性地思考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代價,自覺地構(gòu)建自然領(lǐng)域和社會生活領(lǐng)域的持續(xù)和諧.

詹姆斯.庫柏;《拓荒者》;生態(tài)批評;生態(tài)和諧

一、引 言

在西方文學史中,小說家詹姆斯.費尼莫爾.庫柏(James Fenimore Cooper,1789-1851)以其對美國西部文學的開創(chuàng)之功聞名.由《拓荒者》(The Pioneers,1823)、《最后的莫希干人》(The L ast of the Mohicans,1826)、《大草原》(The Prairie,1827)、《探路者》(The Pathf inder,1840)和《殺鹿者》(The Deer Slayer,1841)組成的邊疆題材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Leather-stocking Tales)顯示了作家自覺的民族意識和開拓意識,被認為是美國現(xiàn)代神話的范式.一直以來,《最后的莫希干人》被認為是系列中最出色的一部,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就出版過此小說的7個中譯本.相比較而言,被譽為"美利堅民族精神形成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的《拓荒者》卻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重視,國內(nèi)至今沒有中譯本,國外學界對其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人物的塑造及各種"沖突"上.如主角納蒂.班波的成功塑造便獲得了廣泛贊譽,"D.H.勞倫斯和劉易斯分別在《美國經(jīng)典文學》(1923)和《美國的亞當》(1959)中高度評價了這個人物對后代作家創(chuàng)作男主角的影響"[1]. James Grossman在其著作"James Fenimore Cooper"一書中曾評價說:"毋庸置疑,《拓荒者》最大的藝術(shù)魅力在于其對皮裹腿和法官之間矛盾的技巧性處理."[2]另外,評論界對小說"文明與自然沖突"的探討也極富成果,一時間這一西部文學的"恒久主題"似乎成了解讀《拓荒者》的密鑰,由此衍生的關(guān)于作家"政治觀和哲學觀"的討論卻難免掩蓋了小說對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預言性的警示作用.近年來,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不斷惡化和生態(tài)學思想的日益成熟,《拓荒者》中蘊涵的"環(huán)保理念"逐漸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陳智淦的《第二伊甸園:生態(tài)批評視野下的〈拓荒者〉》就對庫伯的環(huán)保意識進行了比較充分的論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彼時的美國大陸上人們還不可能拿起生態(tài)保護的武器有意識地進行創(chuàng)作,庫伯所謂的環(huán)保意識完全自發(fā)于他本能的生態(tài)良知,其核心是一種和諧意識,一種倡導自然內(nèi)部、人與自然、種族與種族的和諧與公正的思想.在筆者看來,這才是《拓荒者》具有持久藝術(shù)魅力和時代價值的真正源頭,這種樸素的和諧觀念在生態(tài)危機日益嚴重的今天尤其值得深入研究.

19世紀后期,全球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催生了生態(tài)思想的萌生和發(fā)展,人們逐漸開始關(guān)注外在的生存環(huán)境,并嘗試著轉(zhuǎn)換"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形成一種審視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新視角——生態(tài)理解.作為一種文學和文化批評傾向,生態(tài)批評興起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英美,歷經(jīng)幾十年的發(fā)展,已經(jīng)逐漸成為頗具影響力的文藝批評流派.生態(tài)批評堅持生態(tài)整體主義的觀點,強調(diào)聯(lián)系、平等和和諧,既重視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價值也尊重子系統(tǒng)的個體價值.從生態(tài)的角度理解文學作品,考察自然在文學中的再現(xiàn),揭露人們對自然的熟視無睹和肆意破壞,喚起人們對自然的同情、理解和尊重,有助于人們在閱讀和思考中形成正確的生態(tài)倫理觀,自覺維護生態(tài)平衡.

《拓荒者》講述了獨立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的1793年紐約州開發(fā)地上一個小城鎮(zhèn)的生活,描寫了"皮襪子"納蒂.班波自由狩獵的生活方式和淳樸、正直的道德原則同新建立起來的資產(chǎn)階級社會秩序之間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在擁有廣袤草原的西部,庫柏看到了有待探索的勃勃生機,看到了無限光明的拓荒前景,更看到了人為破壞和諧的隱患:曠野和土著居民在即將到來的開拓者面前如海市蜃樓般消失.在生態(tài)批評的視閾下,《拓荒者》中的自然書寫、殖民者肆意浪費資源的行徑和主要人物的塑造立體地呈現(xiàn)了一種生態(tài)和諧之下發(fā)展的訴求,即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為宗旨,引導人們走上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道路.

二、書寫和諧自然

庫伯筆下的山川河流和花草樹木無不蘊涵著和諧美,與"邊疆開拓者"的命運息息相關(guān).正如魯樞元所說,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應(yīng)當受到尊重,甚至大自然中的一切,包括山脈、河流、天空、大地,在內(nèi)部都體現(xiàn)了宇宙間的一種神圣的和諧.[3]66童年時代的庫伯就對自然有著與生俱來的親近感,雖然生長在紐約奧塞沽湖一個封建世家,但兩歲時就隨全家遷移至紐約州庫珀斯敦的生活經(jīng)歷讓他對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印第安人的傳說情有獨鐘.《拓荒者》經(jīng)常以美麗景色作為小說的開頭,這不僅因為叢林冒險故事與自然環(huán)境密不可分,也充分說明了作家對自然和自然美的由衷喜愛,而這種喜愛正是作家期望小說表現(xiàn)"人類文明初期階段的真實寫照"的感情基礎(chǔ),是作家決心用他創(chuàng)作的文學形象將美國人民的視角拉回到他們周圍的生活,正視生活在美國社會當時各種環(huán)境下的可能性,包括開發(fā)中西部和西部大草原以及與印第安人的相處的文學基礎(chǔ).

小說的副標題"A Descriptive Tale"傳神地表達了作家富有詩意的描寫和敘事模式,"庫伯極力渲染山水風景和氣候,把荒野生活的生動圖景和他深愛的自然世界的古代森林居民聯(lián)系在一起,賦予了小說靜態(tài)的、繪畫藝術(shù)的特點"[4]657.在小說第一章的開篇,庫伯用自然流暢的文字向讀者描述了一幅美國西部的風景畫:"在靠近紐約州中心的一片廣闊山區(qū)里,群山綿延起伏……耕地遍布高山,偶爾突聳的巖石雖不合人意卻為原本浪漫如畫的風景添姿不少.狹長、富饒而肥沃的山谷間,河水蜿蜒流過.村落或散落在湖邊,欣欣向榮;或靠近河邊,占盡了發(fā)展生產(chǎn)的天時地利.整齊宜人的耕地遍布整個山谷,甚至在山頂也依稀可見,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5]1故事開篇的字里行間蘊涵了庫伯對父輩領(lǐng)地風貌的自豪感,蘊涵了他對邊境原始生活的眷戀,也為讀者打開了一扇通向自然世界的大門.

庫伯的環(huán)境描寫又總是跟情節(jié)的變化和人物的心情交融在一起.在小說的第二十三章開頭,讀者可以欣賞到作家筆下季節(jié)變化的美麗圖景:"季節(jié)的變化如此之快,再也不像從前那樣緩慢拖沓.白天溫度宜人,即使到了夜晚,人們也不會感覺到霜凍的寒冷.湖邊縈繞著北美夜鷹婉轉(zhuǎn)的歌聲,池塘和草坪慷慨地把這天籟之音傳向遠方.白楊的葉子在林間微微舞動,植物的新綠和松樹、鐵杉的常青色融成一體,遠山也不再灰暗,就連遲發(fā)的橡樹花蕾也在翹首期盼夏天的約會,快樂的藍色知更鳥和勤勞的鷦鷯如約前來,伴著歌聲,翩翩起舞.翱翔的魚鷹早已盤旋在奧塞沽湖邊,貪婪地巡視著獵物."[5]227自然之美是和諧的,然而大自然賦予野生動物們的"田園生活"很快便不復存在.在接下來的一章內(nèi),讀者目睹了以理查德為首的村民們用大型漁網(wǎng)在奧塞沽湖捕魚的場面.他們通常一次捕到上千條,但這些魚只有少部分被食用,大部分則被扔在地上,任其腐爛,捕魚人的征服欲望從中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種強烈的情景對照充分表達了作家對恐怖的浪費行為的憎惡,也展示了一位走在時代前列的美國拓荒者對和諧自然的熱愛和對日益減少的自然資源的關(guān)注.

庫伯的自然書寫是繪畫和文字之間自然流暢的結(jié)果,《拓荒者》不是在用生硬的文字向讀者講述邊疆的拓荒軼事,而是用精美的線條勾勒了一幅活色生香的西部風景畫.正是在這個空間下和舞臺上,庫伯為他的人物和故事提供了發(fā)展和沖突的可能性.當自然世界和荒野生活經(jīng)歷文明的沖擊,碰撞出的是非觀念和道德倫理無疑是庫伯和所有關(guān)心這個國家命運的人們關(guān)注的焦點.

三、倡導人與自然和諧

在自然這個大系統(tǒng)里,人類只是巨大的生命鏈條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準確表達了人類追求與自然親善和諧的愿望. "孟子和荀子都強調(diào)尊重自然規(guī)律,對樹木水產(chǎn)的捕伐要依時令而行."[6]在《最后的莫希干人》一書中,庫柏借班波之口指出:"人類一旦做了主人,大自然就要遭殃……要是一個人不重視大自然這本書,那他是很少能從上天的慷慨賜予中得到什么的","老天爺給他們的已經(jīng)夠多了,可他們還要世上的一切.白人就是這樣".[7]140《拓荒者》正是在這個層面上向人們展示了日益崛起的文明社會跟自然赤裸裸的對抗.

在庫伯的筆下,坦布爾頓的興旺是"文明"的勝利發(fā)展.開拓者們砍下樹木,不是去建造華屋便是把它們浪費在爐灶里.他們滅絕性的狩獵是不能以經(jīng)濟需要來辯護的."類似的批評在庫伯后來寫的評論美國的文章中屢見不鮮,詩人W.H.奧登評論說:'在煉獄第五圈的貪得無厭者中,我想美國人是不會很多的,但那揮霍浪費者之所在倒是美國人的聚居之處,美國人最大的毛病不是物質(zhì)主義,而是缺乏對物質(zhì)的尊重.'"[8]小說中人們大量捕殺野生動物和大肆砍伐森林的場景集中體現(xiàn)了作家對這種浪費和揮霍行為的批判.借由兩位主角班波和坦布爾,庫柏分別在不同場合表達了"自然資源應(yīng)該受到保護,而不是無節(jié)制開采"的觀點.

在描寫小鎮(zhèn)居民屠殺侯鴿一節(jié)中,人們目睹了"輕武器的聲音愈發(fā)劇烈,平原上箭彈齊發(fā),無數(shù)飛禽奪路逃命,猶如烏云鋪天蓋地,一縷縷青煙從山上的矮樹叢升起,無數(shù)驚弓之鳥在逃命中喪生"[5]189.在當?shù)鼐用窨磥?這些侯鴿數(shù)量過多,它們可以為某部隊提供一個月的給養(yǎng),它們的羽毛足夠全國人民做被子.更有甚者,把自然視為天敵的理查德不但參與組織了血腥的射鴿比賽,而且動用大炮射殺鴿子,事后沾沾自喜,聲稱"已經(jīng)把敵人趕出了我們的領(lǐng)地",對此,獵人班波痛心疾首:"這樣瘋狂式的槍殺鳥類是不道德的……"[3]252而他自己只以射死一只鴿子為滿足,拒絕額外的需要.

小說中文明社會的代表人物坦布爾法官也對移民們?nèi)狈硇缘男袨楸硎緭鷳n.當射鴿比賽結(jié)束后人們歡慶勝利時,坦布爾法官再也忍不住了:"這根本不是勝利.我看到的只是無數(shù)生命恐懼和無奈的眼神.看看吧,被你們射殺在地的鳥兒將近有一半還活著."[5]254同樣的浪費行為在法官家里也上演著.當發(fā)現(xiàn)家里人使用一種可提取糖汁的楓木做壁爐的燃料時,坦布爾厲聲呵斥道:"我說過多少回了,家里不要用這種樹木做燃料,每次看到它們產(chǎn)生熱量后化為灰燼我都非常痛心.像我這樣擁有廣袤森林的人應(yīng)該考慮為大家樹立一個榜樣,這兒的人已經(jīng)肆無忌憚地在砍伐樹林了,仿佛它們?nèi)≈槐M,用之不竭.再繼續(xù)下去,二十年后,我們必定會面臨燃料短缺的局面."[5]82此外,來自福蒙特州的樹林砍伐者比利.科比身上更是集中體現(xiàn)了小鎮(zhèn)居民對待森林的野蠻態(tài)度.在科比看來"一個被森林覆蓋的國家是不會有什么大發(fā)展的",于是樹木成為他"隨時要拔掉的眼中釘".這種仇視的情緒在經(jīng)濟利益的驅(qū)動下變本加厲,為了獲取樹液,無數(shù)樹木毀在他貪婪的斧子下.對此,坦布爾法官提出了嚴正抗議: "看到全國都這么鋪張浪費我非常心痛……移民無視大自然的恩賜……科比,我鄭重提醒你,要是因為你在樹上留下傷痕而讓這些長了幾百年的樹死掉,損失將無法彌補."[5]176

然而,班波的批評之詞和坦布爾的法令在人類殘忍和貪婪的本性面前同樣因為過于溫和而顯得蒼白.而班波和約翰"一顆子彈一頭鹿"的"習慣"又與法官"經(jīng)濟利益至上"的發(fā)展觀迥然不同,顯而易見, "領(lǐng)路人"的"自覺"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要制止"過度揮霍"的局面人們只能訴諸法律.這一主張與后來的美國"環(huán)??偨y(tǒng)"西奧多.羅斯福的政策竟然不謀而合:"我對這個國家的樹木珍愛有加并非因為它們的裝飾作用而是看重它們的用途.人們肆無忌憚地掠奪著森林資源,仿佛這些損失在一年之內(nèi)就能彌補.現(xiàn)在該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我們的森林和森林中的動物了."[9]小說中,班波不屑于法官的法律,作家也沒有辦法在理智上完全說服自己贊同法令的推行.但不可否認,庫柏的生態(tài)意識雖然自發(fā)于懷舊情結(jié),自發(fā)于對人類和自然和諧相處的那段時光的渴望,卻在創(chuàng)作中轉(zhuǎn)化成了不折不扣的救贖行動.

當代生態(tài)文學的奠基人雷切爾.卡森在1953年也明確提出限制人類消費自然、實行可持續(xù)消費的主張:"國家真正的財富是地球的資源——土壤、水、森林、礦藏和野生動植物.既要為當代人的需求而利用它們,又要為后代人的生存確保資源,這就需要在最全面的研究之基礎(chǔ)上制定一套周密平衡的、可持續(xù)的計劃."卡森認為,美國的富裕文化和消費文化是竭澤而漁式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她警告道: "我們大多數(shù)人至今仍然相信我們的國家會永遠富?!@是一個讓普通美國人感到舒服的夢.然而,這卻是一個荒謬的夢,一個危險的夢."[10]

四、期望種族和諧

生態(tài)的和諧強調(diào)人的自覺與自律,既追求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共處共融,也追求人與人的和諧,而且人與人的和諧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在美國,種族問題的復雜性和嚴重性是作家們無法解決但卻不能回避的問題.作為18世紀末早期殖民拓荒的犧牲品,印第安人幾百年來一直掙扎在美國社會的邊緣.在庫伯的作品中,"他們第一次作為'平等的人'把自己的損失和痛苦完整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規(guī)模之大、生動性之強前所未有"[11]19.小說中,作家通過典型人物的塑造表達了對種族間平等與和諧的期望.

《拓荒者》中的主人公們大多經(jīng)歷過那個英法殖民者和土著及印第安人相互仇殺的年代,然而讀者在小說中卻聞不到濃烈的火藥氣息,矛盾的焦點也不再是領(lǐng)土的爭奪和種族偏見.在庫伯筆下,"自然之子"約翰成了白人獵手班波的生死之交,而班波本人也被庫柏努力塑造成兼有白人文化和智慧、土著人戰(zhàn)斗意志和生存能力的超人,成了護佑家園的衛(wèi)士.首先,納蒂.班波這個角色的塑造充分體現(xiàn)了庫柏對印第安人情感上的傾斜和立場上的支持.庫伯稱他筆下的這位老獵手"具有兩種生活條件的最好品質(zhì)而又不走極端",是一個"荒野中的賢哲".班波雖目不識丁,缺乏"文明人"的學識和修養(yǎng),但他對周圍發(fā)生的一切持有基本的道德判斷準則.他徘徊于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間,身為白人卻與印第安人為伍,采取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這個著皮襪、短褂,穿梭山林,射擊精準但卻只字不識的獵人可以說是"白皮紅骨,是印第安白人的混種",一個能夠折射出時代特征的人物形象."在1828年平民化的杰克遜當選總統(tǒng)后,美國社會逐漸真正進入高唱民主的'杰克遜時代',而印第安人對美國人的威脅也在這位不遺余力征服印第安人的總統(tǒng)的治理下大為減輕,如此的時代氣氛也使庫柏放棄了早先作品中對與印第安人密切接觸的'山林獵手'這一社會邊緣群體的懷疑態(tài)度."[12]班波與約翰的深厚友誼,對荒野的豐富知識與卓越的生存能力充分顯露了他作為印第安人的復制角色,滿足了美國人的幻想,而他社會邊緣人的地位也使白人在滿足幻想之余感到安全,因為如此角色將不足以對現(xiàn)有的社會秩序構(gòu)成威脅.此外,班波作為"白皮紅骨"的英雄角色還有另一種社會撫慰功能."誠如Forrest G.Robinson所言,1820年代,當印第安許多部族因白人的侵略與屠殺而瀕臨滅絕之時,白人心中除了勝利感之外其實也存在極大的國族罪惡感,因此,班波的存在或許使白人感覺到他們與土著人并非完全對立."[11]183

另外,"印第安人約翰"這個人物的塑造也體現(xiàn)了作家對于建立和諧種族關(guān)系的愿望.從小說中故事發(fā)生的18世紀末開始,印第安人就在白人殖民者的誘騙之下用他們的部落土地交換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土地,所謂的遷徙政策是在戰(zhàn)爭與殺戮中完成的, "從19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印第安人口銳減為原來的四分之一"[4]178.而小說中"最后一位莫希干人約翰"或"印第安人約翰"或"秦加茨固"以他淳樸、善良的天性和剛強無畏的高貴品質(zhì)向讀者控訴了白人殖民者的殘暴和貪婪.

約翰首次出現(xiàn)在小說的第七章,"他邁著印第安人首領(lǐng)特有的高貴步伐緩緩走進大廳(到法官家給愛德華療傷),全場為之驚嘆.約翰上身裸露,脖子上用鹿皮條穿起的銀質(zhì)華盛頓勛章一直垂到布滿傷疤的胸前"[5]68.當這位自然之子走近,人群自動閃開,約翰一語不發(fā),站在那里直直看著年輕人的傷口,繼而轉(zhuǎn)向法官,滿眼怒火.法官雖感不悅,仍做出歡迎的姿態(tài).約翰卻并不買賬,"我痛恨鮮血,但這年輕人卻被不該作惡的雙手傷害".法官終于被激怒,"莫希干!老約翰!你以為我愿意傷人嗎?恥辱,簡直是恥辱,你該好好接受教化"[5]69.顯然,約翰意不在此,他積聚多年的憤怒終于在此刻爆發(fā): "邪惡的靈魂往往拿善良的心靈偽裝!"[5]69此時,這位昔日的部落首領(lǐng)儼然成了一種象征,他的出現(xiàn)提醒在場人印第安人那段無法磨滅的劫難,也提示讀者在這片白人殖民的土地上還有土著居民的一點生存空間,雖然他可能僅僅是一個符號.

其實,約翰并不單純是一個消極的控訴者,他更是踐行忠貞大義的英雄.一方面他憎恨白人掠奪家園、殘害同胞,另一方面卻忠誠地守護在昔日曾救他一命的白人恩公身邊,保護著家族的繼承人不受傷害,這也成為他生存的最大意義.身后以"最后的印第安部落首領(lǐng)"留名,還是以老主人"忠誠的、正直的朋友和仆人"被記住都無關(guān)榮譽和尊嚴.

小說結(jié)尾,與其說約翰死于林火,不如說是死于憂愁.在林火發(fā)生之前,作家安排約翰和伊麗莎白進行了一次對話,對話中老人第一次暢快地吐露了自己的怨憤.他先是哀怨地追憶了自己年輕時代的驍勇無敵和昔日部落的美好生活,繼而痛斥了白人虐待土著居民的暴行,表達了不同種族和膚色的人們生而平等的觀點."孩子,上天賜給你父親白色皮膚,給了我紅色皮膚,然而他賦予了每一個人流著同樣血液的心臟.年輕時,它們都活躍而溫熱,年老時卻都遲緩冷卻下來.不同膚色下的這一切有什么不同嗎?曾經(jīng),約翰也有自己的妻子,三個兒子的母親,如果她有女兒也一定會讓特拉華的年輕人幸福.她善良溫順……你覺得約翰會不愛他的妻子,孩子們的母親嗎?"然而這一切都在白人到來之時結(jié)束了."約翰茍活到今天,眼見他的部落為了腳下這片土地相繼離開.約翰的時間也到了,他已經(jīng)準備好了!"[5]371-372至此,這位最后的莫希干老人已經(jīng)決定追隨他的部落有尊嚴地死去,毫不猶豫地把生還的希望留給了法官的女兒,一位同樣對印第安人身懷同情的白人女孩.如此,約翰的"平等告白"和選擇進一步反襯了白人殖民者的冷酷與自私,他的美好天性是對披著"知識教養(yǎng)"外衣的法官等人的莫大諷刺.約翰別無選擇,因為庫伯看透了"文明政權(quán)"的狹隘胸襟,它竟容不下一個少數(shù)族裔的共生、共榮.

多數(shù)堅持生態(tài)整體觀的思想家認為,"社會生活中所謂的生存斗爭或適者生存,應(yīng)理解為在復雜關(guān)系里的共生與合作,不應(yīng)該簡單地視為殺戮、掠奪和壓迫的能力,'活著并讓他活著'比'你死我活'是更強有力的原則"[13]117.庫伯也曾假班波之口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我可認為紅人跟咱們一樣都是人.他們有自己的天性和信仰,這話不假;可是歸根結(jié)底,區(qū)別不在這里,判斷一個人應(yīng)根據(jù)他的所作所為,而不能憑他的膚色"[7]30.雖然很多評論家一直認為庫伯是站在英國殖民主義的立場上對印第安人加以褒貶,而且對他們有著根深蒂固的蔑視,但作家在《拓荒者》中堅持對種族歧視的批判立場是絕對不應(yīng)被讀者忽視的.

五、結(jié) 語

庫伯對自然書寫的熱情,對人們無節(jié)制掠奪自然資源的批判以及對構(gòu)建種族和諧關(guān)系的努力,傳達了樸素生態(tài)和諧觀的基本理念.一直以來,人類征服和控制自然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而這種自然觀的危害顯而易見."它不僅直接導致了生態(tài)危機,而且擴散到人與人關(guān)系的范疇內(nèi),與階級之間的征服控制、性別之間的征服控制、種族之間的征服控制、國家之間的征服控制、文化宗教之間的征服控制密切相關(guān)……征服與統(tǒng)治的觀念,彌漫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13]163因此,以生態(tài)的思維解讀庫伯的《拓荒者》,審視作家對某些早期拓荒者預言性的批判,不僅有助于今天的讀者放棄對自然一貫霸道的態(tài)度、觀念和做法,也有助于人們反思當下的消費心理和種族關(guān)系.人們需要的不是以犧牲生態(tài)平衡和人類健康為代價的發(fā)展,而是在獲得了基本的生存條件并在自然所能承載的范圍內(nèi),在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huán)境里,人與人的關(guān)系更加和諧平等.

[1]盧 敏.《皮裹腿故事集》的綠色解讀[J].社會科學,2010 (6):160-164.

[2]GROSSMAN J.James Fenimore Cooper[M].London: Hesperides Press,2008:79.

[3]魯樞元.生態(tài)文藝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

[4]伯克維奇.劍橋美國文學史:第一卷[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5]COOPER J F.The pioneers[M].New York:Washington Square Press,1962.

[6]王 立,沈傳和,岳慶云.生態(tài)美學視野中的中外文學作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94.

[7]庫伯.最后的莫希干人[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8]OUSBY I.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novels[M].London:Pan Books Ltd,1980:28.

[9]LEPOLD A.A sand country almanac[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229.

[10]王 諾,吳桂艷.雷切爾.卡森:生態(tài)文學的里程碑[EB/ OL].(2007-10-16)[2011-10-09].http://blog.sina.com.cn/s/blog-4781438301000a1p.html.

[11]BROWNELL W C.American prose master[M].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12]周淑娟.彼之間:庫伯的《皮襪》故事系列與美國早期國家主體性[J].中外文學,2005(6):186-188.

[13]王 諾.歐美生態(tài)批評[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

1671-7041(2012)03-0111-05

I106.4

A*

2011-11-25

曲 義(1979-),女,講師;E-mail:amie-qy @sina.com

猜你喜歡
庫伯拓荒者印第安人
中國航天“拓荒者”——王希季
《拓荒者》
民族藝林(2022年4期)2023-01-19 04:06:16
美國首次統(tǒng)計印第安人寄宿學校死亡人數(shù),但關(guān)鍵問題懸而未決
英語文摘(2022年7期)2022-07-23 05:55:58
兩支鋼筆
上海故事(2021年6期)2021-07-14 02:10:54
《草原上的小木屋》——拓荒者的奇妙之旅
學生天地(2020年8期)2020-08-25 09:11:38
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名稱和標志
徐劍:道路養(yǎng)護“拓荒者”
中國公路(2017年17期)2017-11-09 02:25:25
站在他人角度 走進人物內(nèi)心
站在他人角度 走進人物內(nèi)心
——《中彩那天》教學案例
英勇反抗的印第安人
小布老虎(2016年10期)2016-12-01 05:46:33
阿荣旗| 基隆市| 清流县| 柳林县| 澄江县| 安图县| 井研县| 榆中县| 馆陶县| 兴和县| 永吉县| 成都市| 额尔古纳市| 股票| 健康| 柳林县| 崇仁县| 常州市| 沛县| 武乡县| 涿州市| 教育| 曲靖市| 墨竹工卡县| 民和| 云浮市| 大冶市| 张家港市| 五家渠市| 龙江县| 犍为县| 神池县| 建阳市| 八宿县| 武清区| 磐石市| 新丰县| 定边县| 砚山县| 南漳县|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