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出版社,山東青島266580)
大學出版社改制后的資源及其開發(fā)研究
劉靜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出版社,山東青島266580)
改制對于大學出版社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既是體制上的改革,又是思想觀念上的徹底轉變。大學出版社改制后應從選題資源、人才資源、作者資源、信息資源、品牌資源、營銷資源等方面,來占有并開發(fā)利用更多的出版資源,以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大學出版社;改制;出版資源
目前,我國大學出版社已有100多家,占全國出版社總數的18%左右。經過三十多年的發(fā)展,我國的大學出版社已經在出版領域占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學出版社立足教育,不斷探索和拓寬出版層面,深耕學術領域,為高校的教學、科研和文化建設服務。在加快我國出版產業(yè)發(fā)展的導向下,大學出版社被推向改制的進程。改制后,大學出版社將被推向市場,直面市場,參與市場競爭,成為市場的主體。大學出版社管理體制與經營機制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為大學出版社的健康發(fā)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生存壓力。壓力可以激發(fā)大學出版社的潛力,改變原先的落后觀念,改革與市場規(guī)律不符的制度,不斷謀求發(fā)展,創(chuàng)造價值。大學出版社除了要加快內部發(fā)展,增強每一位編輯的市場主體意識和競爭意識,策劃特色選題,出版精品圖書外,更重要的是要積極拓展所占有的出版資源,整合出版資源,實現利潤最大化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所謂出版資源,是指與出版產品形成直接相關的各種要素的集合。出版資源是相對于出版物的生產過程而言的,是與產品形成有關的各種要素的集合。[1]因此,出版資源是一個種類繁多、內容豐富的集合體。出版資源可分為核心資源和其他生產要素資源。核心資源,即直接構成出版物使用價值的知識內容的來源,通常稱其為選題資源;其他生產要素資源是形成除產品內容之外出版物其他直接生產要素的資源。
什么是選題?學者做研究需要確定選題,期刊需要根據自己的學術風格選擇每期的選題,出版社出版圖書也需要好的選題作為支撐。就出版社而言,選題是編輯在對采集到的信息進行綜合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為適應社會、讀者需要而提出的出版方向。一個出版單位的生存質量和發(fā)展前景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對選題資源的開發(fā)能力和占有程度。選題是出版活動的首要前提,沒有好的選題資源,何談出版?
大學出版社對選題資源的爭奪表現為高校教材資源的爭奪。目前大學出版社在教材資源的競爭中主要體現在大學公共課教材和高職高專教材。由于一種課程教材的版本繁多,所以教材之間的可替換性越來越強。一種教材如何能在眾多教材中脫穎而出?大學出版社應注重教材的后續(xù)服務建設,使教材全方位適合現在的教材市場和教師的教學需要。所以,高校教材資源的爭奪已逐漸表現為教材后續(xù)服務的競爭。
為此,大學出版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己在教材后續(xù)服務方面的競爭力。首先,為教材提供的配套電子教參和教學課件的內容既要精益求精,又要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其次,要及時跟進教學的網絡資源服務,為教學提供更多的、與教學緊密相關的課外資源;再次,依托自己學校的威望與學科優(yōu)勢,立足高校,積極組織專家學者出版品牌教材和精品教材,占領教材市場,強化自己在圖書市場的競爭力和輻射力。
人才是企業(yè)制勝的法寶,競爭的實質也就是人才的競爭。出版人才是指那些在出版理念上敢于創(chuàng)新,能夠把握、跟蹤社會文化思潮變遷與讀者閱讀興趣變化的人才;也是指政治強、作風硬、業(yè)務精、善經營、懂高科技的,能夠應對復雜情況與局勢的復合型人才。人才成為出版社生存與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誰能擁有高素質的人才,誰就有優(yōu)勢和主動權。因此,出版業(yè)的人力資源競爭更為激烈,出版社要搶占市場,首先要爭奪人才。出版人才資源在今后出版產業(yè)化和出版市場國內外競爭中具有戰(zhàn)略性的突出地位與作用。因此,出版社必須擁有一支有能力、能競爭、善經營的高素質出版團隊。然而,目前出版業(yè)面臨人才缺少、人才儲備不足的局面,這更顯出版人才的珍貴。
為此,大學出版社首先應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營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fā)揮人才作用的良好環(huán)境,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其次,利用學校的資源優(yōu)勢,完善職工的培訓機制,全面加強員工的在職教育培訓,給員工創(chuàng)造接受繼續(xù)教育的機會,更新員工的知識庫,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再次,注重編輯結構的合理化,培養(yǎng)多能編輯??梢岳枚鄭徫惠啌Q制,通過多崗位的實踐,培養(yǎng)懂編輯、懂營銷、懂市場的全方位人才,比如,策劃編輯、版權貿易編輯、數字技術編輯等。
出版社要出版精品,就要有一批好的作者。在出版的整體流程中,作者占據最重要的地位。出版社選題策劃的執(zhí)行、落實和完成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作者的參與和支持。作為大學出版社,不僅擁有廣大的受眾市場,而且也擁有大量高智商的作者資源。而在市場經濟大環(huán)境下,有不少學者出現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難于靜下心來著書立說,而大量“職稱書”卻紛紛涌現。因此,高質量的稿源開始緊缺,優(yōu)秀的作者成為各大學出版社爭奪的焦點。
如何保證高質量的稿源?大學出版社應擁有豐富的優(yōu)秀的作者資源。一個高質量的作者群體,是出版社的資本。從出版社自身的角度來說,要增強競爭優(yōu)勢,樹立企業(yè)品牌和誠信。作者都希望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交給有實力、有影響力、有誠信的出版社出版。所以,出版社要吸引優(yōu)秀的作者,還必須自身硬,加快自身的發(fā)展。編輯是出版社的核心生產力。一本書誕生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編輯都要親歷親為、全程參與。[2]另外,與作者交流最多的還是編輯,編輯的人格魅力、素質等將直接影響著與作者的交往。所以,編輯的能力與素質是爭奪作者資源的關鍵,大學出版社應注重編輯隊伍的建設。
首先,編輯要有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能與作者在交流時產生共鳴,能就書稿提出相關的修改建議和意見,得到作者的認可和信任,使作者能夠放心地把書稿交給編輯操作。其次,編輯在與作者交往時,要以誠信為本,取得作者的信任。因為出版社所從事的活動為商業(yè)活動,所以誠信為前提,要尊重作者的權利。再次,要建立作者信息庫,與作者保持長久的聯(lián)系,慢慢建立深厚的友誼。第四,編輯要隨時掌握作者的教學、科研情況,及時了解作者的科研進展。
廣義的出版信息資源是指出版物的信息內容以及出版活動所需要的信息資源的集合。出版信息資源是已經生產出來的出版物,是可以繼續(xù)開發(fā)、利用的信息資源;出版信息資源不是消耗型資源,而是再生型資源;對出版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不能隨心所欲地盲目進行。出版信息資源一直貫穿于出版過程的始終,時時刻刻影響著出版社的經營行為。出版的資源,也就是選題創(chuàng)意,來源于出版信息資源。若出版社能掌握并科學地分析信息資源,就能在出版物市場中掌握主動權,處于優(yōu)勢地位,對建設暢銷和長銷圖書至關重要。要想占有廣泛的信息資源,就要及時捕獲最新最快的信息,快速地形成好的創(chuàng)意。
目前,大學出版社的編輯一部分是由教師崗位轉換過來的,一部分是出版社根據自己圖書生產方向招聘的理工科或者文科類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還有很少一部分是出版專業(yè)的畢業(yè)生。這樣的編輯結構更適合于圖書的編輯加工工作,但他們往往對市場缺少認識,對信息沒有機敏的感知能力,缺少出版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對大學出版社而言,培養(yǎng)編輯的信息感知、加工處理和使用能力,占有足夠多的信息資源,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首先,及時捕獲最新的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研究成果,并據此提出新的出版選題,及時將之轉化成新的出版物。其次,要占有充分的市場信息,比如圖書市場的銷售熱點、本社各種圖書的銷售情況、與本社圖書類似的圖書的銷售情況及市場評價等。再次,加大信息資源的整合力度,使信息資源在重組中轉化成更多的精神產品。比如,對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進行整理、加工、組合、編排,使本來分散的信息變成集中的信息,使本來只有個體效應的信息變成有整體效應的信息,從而促進信息資源的擴大和增值。第四,了解讀者的需求信息,推出在內容組合和表達形式等方面都適應讀者需要的出版物,繼而在此基礎上引導讀者,促使讀者接受更高層次的出版物。最后,出版社還應重視信息資源的管理和網絡化建設。
什么是品牌?品牌是給擁有者帶來溢價、產生增值的一種無形資產,它的載體是用以和其他競爭者的產品或勞務相區(qū)分的名稱、術語、象征、記號或者設計及其組合,增值的源泉來自于消費者心智中形成的關于其載體的印象。[3]讀者購買圖書首先考慮的是出版社的品牌和圖書的品牌。出版品牌代表著圖書的內容、裝幀、印刷等的高質量,代表著選題的創(chuàng)新,代表著雖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的無窮魅力。這就是品牌資源。品牌資源帶來的是市場。比如,對于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來說,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本身就是品牌,就是很好的出版資源,是強有力的品牌保障。提到計算機教材,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清華大學出版社,這就是清華大學出版社依靠大學優(yōu)勢和出版資源發(fā)展的品牌,是讀者認可的品牌。出版社被推向市場以后,樹立品牌形象,打造精品圖書,形成有核心競爭力的圖書產品,是自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嚴酷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的根本保障。所以,品牌建設是大學出版社發(fā)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圖書市場的競爭,同時也表現為圖書營銷策略的競爭。大學出版社的轉制,使大學出版社轉為以市場為本位。目前,圖書的種類和數量每年都在迅速增加,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各個出版社的競爭壓力也逐年增加,尤其是對大學出版社而言。因此,大學出版社需要不斷關注讀者、關注市場,探索營銷策略,以求得生存和發(fā)展,在營銷策略中整合出版資源,使出版資源得到優(yōu)化配置,取得出版效益的最大化。
現在的出版發(fā)行人員不再是圖書發(fā)貨員,也不再是簡單的圖書推銷員,而是熟悉出版社各類圖書的內容、目標讀者群,具有強烈的市場意識,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開發(fā)市場、運營市場,積極反饋市場信息,與策劃編輯通力合作,策劃選題,把出版內容變成最大利潤的復合型發(fā)行人才。所以,首先要提高營銷人員的技術水平、綜合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培養(yǎng)其敏銳的市場洞悉能力、市場分析能力和果斷的決策力,打造一支既具有先進的營銷理念,對市場壞境及讀者有客觀準確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又具備出版營銷的實際操作能力,對新技術有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力的優(yōu)秀的營銷團隊。其次,充分運用并整合各種營銷策略,擴大圖書的知曉度,贏得市場。比如,針對不同的學校,舉辦圖書巡展,為圖書館和教師贈送樣書等。再次,跟蹤終端銷售客戶,服務到終端讀者。因此,在后期的圖書營銷工作中,根據讀者的需求,增加附加值,加大營銷力度。比如,根據教師授課的需要,提供相關的網絡教學資源服務;與學校建設的精品課工程、質量工程掛鉤,提供相應的建設支持等。這也與前面所提到的選題資源爭奪緊密相連。
圖書營銷工作是一項長效工作、系統(tǒng)工程。圖書的營銷工作應貫穿于圖書出版前、圖書出版發(fā)行中和圖書發(fā)行后期。更為重要的是,圖書發(fā)行后期要對圖書進行維護。“一個重點產品推出之后,開展產品維護工作是必要的。產品維護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保持知識的更新,保證產品的權威性和不可替代性。另外,一些重點品種往往也是其他出版者跟風的對象,與其這樣,不如提前做好邊緣產品的開發(fā),豐富和拉長產品線,使產品增值”。[4]
綜上所述,大學出版社改制是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轉企后的大學出版社只有勇敢地適應市場的生存環(huán)境,盡快轉變觀念,才是正確的、唯一的選擇。大學出版社應冷靜分析和衡量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和實際情況,認清自己所處的地位和應該發(fā)揮的作用,明確自己改革和發(fā)展的方向,以高校為主要市場,以服務高校教學科研為基本宗旨,重新分析并整合各種出版資源,優(yōu)化資源配置,打造高品質的圖書產品,取得出版效益的最大化。
擁有豐富且優(yōu)質的出版資源,是出版企業(yè)立足于市場,占據競爭有利地位的關鍵。出版走向市場過程的實質就是出版業(yè)的各種生產要素、各種資源進行市場化配置的過程,是出版產業(yè)化的必由之路。大學出版社轉制后,應充分分析出版資源的現狀,對出版資源進行再認識和再整合,積極利用自身優(yōu)勢,發(fā)揮自己的資源整合力,立足高校,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形成在高校教材市場上的競爭優(yōu)勢,實現良好的出版效益。
[1] 黃衛(wèi).論出版資源整合[J].出版參考,2008,(10).
[2] 陳建華,王和君.大學出版社出版資源信息化管理的方式[J].科技與出版,2005,(5).
[3] 張紅林.維護好品牌的“心智資源”[J].今日工程機械,2009,(6).
[4] 王偉超.簡論新形勢下的圖書出版營銷策略[J].今傳媒(學術版),2009,(12).
G23
A
1672-0040(2012)03-0080-04
2012-01-11
劉靜(1979—),女,山東東營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出版社編輯,主要從事編輯學研究。
(責任編輯 李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