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后現(xiàn)代語境下的媒體奇觀——凱爾納對媒體現(xiàn)象的闡釋與反思

2012-04-12 22:51:29周才庶
關鍵詞:凱爾后現(xiàn)代景觀

周才庶

(四川大學 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4)

媒體已然成為當今社會中一個突出的文化問題,它不僅是傳播的物質載體,而且構成了巨大的文化場。許多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現(xiàn)象通過媒體展示出來,構筑了如今最真實的生活狀況,同時也造就了最虛假的景觀。在真假虛實中,如何看待媒體的問題?

道格拉斯·凱爾納 (Douglas Kellner)是當代美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對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后現(xiàn)代理論、媒體文化有系統(tǒng)而獨到的研究。他在《媒體文化》、 《媒體奇觀》、《電視與民主的危機》、《電影戰(zhàn)爭》、《媒體和文化研究》等書中集中論述了媒體在當今社會的發(fā)展狀況。凱爾納用“媒體奇觀”來界定復雜多樣的媒體現(xiàn)象,對之進行實證的分析和學理的探討。媒體文本與社會條件緊密聯(lián)系,它們提供了接觸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途徑,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媒體文本的解讀而獲得關于特定時期、特定社會中相應事件和時局的洞見。在媒體奇觀這個巨大的場域之中,存在主導性的聲音和邊緣化的吶喊,上演強勢的壓抑和頑強的抵抗。凱爾納關于媒體奇觀的現(xiàn)世描述與邏輯論證,對我們認識當代社會有充分的啟示作用。

一、“媒體奇觀”與“景觀社會”的糾纏與突圍

“媒體奇觀”(Media spectacle)是指“那些能體現(xiàn)當代社會基本價值觀、引導個人適應現(xiàn)代生活方式、并將當代社會中的沖突和解決方式戲劇化的媒體文化現(xiàn)象,它包括媒體制造的各種豪華場面、體育比賽、政治事件。”①凱爾納洞察當代美國媒體文化的范式轉換,以“媒體奇觀”來界定新的媒體現(xiàn)象,以開放的策略和方法來闡述媒體奇觀的典型實例,諸如麥當勞的消費文化奇觀、麥當娜的音樂文化奇觀、邁克·喬丹的體育文化奇觀、搖滾樂貓王的音樂奇跡等等?!懊襟w奇觀”是在“景觀社會”(the society of spectacle)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來的,兩者有著相互糾纏的血緣關系。

“景觀社會”理論由法國理論家居伊·德波和國際境遇主義者共同提出,并在20世紀60年代發(fā)展起來,它是現(xiàn)代社會批判理論和激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理論指出了現(xiàn)代社會中影像和真實的分離,以及工人的工作時間和閑暇時間被資本所支配等問題。一方面,在景觀社會中,所有真實的活動都被導入表象的建構中,真實和

① 道格拉斯·凱爾納:《媒體奇觀》,史安斌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2頁。虛假的界限變得模糊。“在現(xiàn)代生活條件無所不在的社會,生活本身展現(xiàn)為景觀的龐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部轉化為一個表象”。①居伊·德波:《景觀社會》,王昭風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頁。真實的世界被優(yōu)于這一世界的影像所取代,影像使得商品的使用價值變?yōu)楸挥^看的價值,影像和真實社會發(fā)生了分離。另一方面,在景觀社會,資本不僅控制著工人的勞動時間,而且也滲透在休閑時間之中?!叭藗兯峒暗乃小畯膭趧又薪夥懦鰜淼摹瘱|西,即日益增長的休閑時間,既不是勞動自身的解放,也不是由這類勞動所塑造的這一世界的解放”。②居伊·德波:《景觀社會》,第9頁。工人在資本和權力的控制下生產出一種獨立于他們自身的力量,全部的時間和空間變得越來越外在于他們,包括在工廠內的勞作時間和在影院內的休閑時間都被支配了。他們在景觀中喪失了主體性,對主導的影像和景觀認同得越多,對自己的生存和欲望的理解就越少。于是,勞動時間和休閑時間共同構成了受資本驅使的虛假的景觀時間,工人在景觀時間中失去了人之自由,資本則實現(xiàn)了對人的全面控制。

“媒體奇觀”和“景觀社會”在術語定義和批判邏輯上都存在相似性。然而,理論作為一種看待問題的視角,必須具備自身的獨特性和創(chuàng)新性?!懊襟w奇觀”之所以表現(xiàn)出闡釋問題的力度和廣度,是因為它不只糾纏于“景觀社會”的既有見解,而是在概念所指與內在含義上實現(xiàn)了突破。首先,德波將“景觀社會”論述為總體化、單一的概念,有著整體論的色彩;凱爾納則從事于特定的奇觀概念研究,如麥當勞的商業(yè)奇觀、克林頓的性丑聞和指控奇觀以及9·11恐怖襲擊和反恐戰(zhàn)爭奇觀等,從個例中挖掘媒體奇觀的特征與本質。第二,德波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批判,并試圖尋找革命性的替代方案;凱爾納則對具體的奇觀現(xiàn)象加以闡述,并保留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希望和期待。第三,德波對景觀社會持有統(tǒng)治的、勝利的觀念;而凱爾納著重分析景觀的矛盾和逆轉現(xiàn)象,探討其不同側面。第四,德波的景觀社會理論是抽象化的,有著哲學式的概括和社會學的顛覆;凱爾納的“媒體奇觀”是對特定社會條件下媒體文化的矛盾和沖突加以分析,是特殊化的、具體性的,且并不追求理論上的永恒。③Douglas Kellner,“Media Culture and the Triumph of the Spectacle,”in Geoff King(ed.),The spectacle of the real: From Hollywood to reality TV and beyond,Bristol,U.K.:Intellect,2005,pp.23-36.媒體奇觀通過各種各樣的新形式進入到政治、經濟、社會和日常生活的領域,凱爾納將德波的景觀理論具體化了,從抽象的層面進入到現(xiàn)實的存在中來,這是歷史化的突圍與重生。

二、診斷式的媒體奇觀批判——以總統(tǒng)政治奇觀為例

媒體奇觀提供了新的觀看、收聽和思考方式,人們沉醉在調動感官快感的景觀和消費中,沉浸在一種由資本主義所進行的文化殖民中。在這種新的情感結構和體驗方式中,凱爾納解除被動、蒙昧的適應,對媒體的文化研究始終保持了一種警醒的批判態(tài)度,提倡一種診斷式的媒體批判方法。“診斷式批評也是將人們熟悉的名人、體育、媒體文化和政治‘神話’層層剝開,解析其社會語境、意識形態(tài)上的意義及其在復雜的社會沖突中所發(fā)揮的功能?!雹艿栏窭埂P爾納:《媒體奇觀》,第35頁。媒體奇觀將階級、種族、性、性別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轉化為媒體影像式的表達,將信息和娛樂結合起來,把人們的注意力從消除不公正的社會和政治運動中轉移出去。相互爭斗的群體通過媒體來表達和傳播自己的觀點,培育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認同,攻擊敵對性的力量。在媒體奇觀的領域內,存在眾多互不相讓的觀念、勢力和利益,也產生相應的控制和抵制力量。凱爾納調用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結構主義、符號學等多種方法以及政治經濟學、文本分析、受眾分析等多維角度來闡釋美國社會中的各種媒體奇觀,揭露其中被遮蔽的控制力量,尋找社會變革和民主進步的契機。以下以總統(tǒng)政治奇觀為例,看凱爾納對媒體奇觀進行的闡釋和批評。

總統(tǒng)政治奇觀包括總統(tǒng)的媒體形象、總統(tǒng)選舉奇觀、黨派紛爭、政治丑聞等等?!懊绹偨y(tǒng)政治是用電影語言來籌劃并且展示給公眾的,換言之,就是運用媒體文化奇觀向不同階層的大眾推銷總統(tǒng)的形象、人品和政見。因此,媒體在打造當代‘奇觀政治’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雹俚栏窭埂P爾納:《媒體奇觀》,第185頁。在媒體的包圍中,政治簡化為形象、展覽和故事,觀眾像審視一位娛樂明星一樣觀看總統(tǒng)的舉止、行為和談吐。新聞報道按照娛樂的要求來構思,紀錄片、電視新聞、雜志連續(xù)地跟蹤報道政治的進展,影視劇把總統(tǒng)及他們的生活作為表現(xiàn)題材之一。這些因素共同構成媒體社會中關于總統(tǒng)政治的敘事奇觀:用新聞形式表現(xiàn)當代社會中發(fā)生的政治事件,用影視敘述表現(xiàn)總統(tǒng)任期內的日常國務活動、國家的重大事件以及總統(tǒng)私人的生活。政治事件和人物的新聞化、影像化、娛樂化是后現(xiàn)代語境中的一種媒體現(xiàn)象,凱爾納一方面解析這種政治媒體奇觀,另一方面也剖開媒體奇觀背后的操控行為。

凱爾納以診斷式的文化研究方法闡釋了2004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的奇觀,深度挖掘在媒體奇觀中的勢力操控。媒體在一個民主社會中并不應該只是宣傳和娛樂的工具,而應該對政府決策、社會發(fā)展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在2004年的總統(tǒng)大選中,主流媒體卻受到布什政府和大型財團的控制,成為一股保守勢力:迎合右翼共和黨的宣傳,編造謊言,讓政治成為娛樂的內爆,削弱了美國民主的力量。大選中,布什政府控制了大多數(shù)出版物、廣播、電視等媒體機構,撥出了大量的財政經費讓這些媒體進行正面的宣傳、掩蓋政府的錯誤做法、打壓那些反對布什政府的勢力。這樣,媒體在政治選舉的層面上進行偏袒性的描述、敘事和傳播,幫助布什再次贏得了總統(tǒng)大選的勝利,成為一場總統(tǒng)政治奇觀。凱爾納批評媒體在其中成為一個由謊言和詆毀交織成的意識形態(tài)工具,失去了它作為監(jiān)視者的職能,制造了美國民主的危機。②Douglas Kellner,“Culture Studies,Media Spectacle,and Election 2004,”UCLA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Studies,2006,vol.2,no.1.

在總統(tǒng)選舉奇觀中,總統(tǒng)候選人在媒體上展示的外表、形象和言說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他選舉的成敗。媒體社會中的政治越來越成為一場表演,一種營造形象的行為。政治誠然不只是影像和敘事,一個真實的政治事件包含著經濟利益、權力爭奪、社會效應以及許多幕后的操控,它們是政治的實體要素。但在熒幕中呈現(xiàn)給大多數(shù)民眾的是表面化的符號和敘事,于是民眾更多的是從媒體奇觀的角度來看總統(tǒng)及政府的。媒體在政治奇觀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它不但提供認知信息,而且排列、組織政治事實,通過這些事件在媒體視線中出現(xiàn)與否來指定它們的重要程度。

“電視媒體為政治領導人提供了出現(xiàn)在大量觀眾面前并展示自我的空前機會,但是,它也帶來巨大風險,既因為領導人可能顯得不勝任或信息不靈,又因為他們可能暴露或者被別人暴露太多的后區(qū)行為?!雹奂s翰·B·湯普森:《意識形態(tài)與現(xiàn)代文化》,高銛?shù)茸g,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年,第253頁。某些在普通人的生活領域內司空見慣的事情,可能會成為現(xiàn)代政治舞臺上的丑聞,因為它們暴露了政治人物生活后區(qū)的事情,并可能被炒作或扭曲。所謂后區(qū)行為即政治人物在正式政治場合之外的各種私人化、生活化的行為。政治人物的后區(qū)行為在媒體上廣泛傳播,形成一種規(guī)??涨?、生動逼真的政治奇觀。以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為例,我們可以看到政治人物在媒體社會中經歷的風光場面,以及附帶要承受的政治風險。克林頓在性丑聞、遭到彈劾的危機、與右翼的文化戰(zhàn)中構建了一個個精彩又驚險的總統(tǒng)政治奇觀。媒體讓政治人物得以自我展示,營造了一種可見性的政治行為,同時這些媒體景觀也是脆弱的象征性構建,它隨時可能被顛覆、被打垮。

媒體奇觀在政治領域內滲透,媒體以自己的敘事邏輯和意圖策略來制造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使其景觀化,產生了迥異于傳統(tǒng)政治的特征。凱爾納以診斷式的文化批評,多重角度地解析選舉奇觀、執(zhí)政奇觀等等,指出美國總統(tǒng)政治是“好萊塢化的總統(tǒng)政治”,即用一種電影語言來籌劃并展示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顯示出娛樂化、景觀化的特征。包括政治奇觀在內的各種媒體奇觀都不是純然的娛樂狂歡,而是潛藏了眾多利益的交鋒、意識形態(tài)的支配。媒體奇觀看似流光溢彩,演繹著最為日?;钠揭咨?實則包蘊著一股文化霸權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進強勢的觀念和話語?!耙磺薪夥哦加匈囉趯ε蹱顟B(tài)的覺悟,而這種覺悟的出現(xiàn)卻往往被占主導地位的需要和滿足所阻礙,這些需要和滿足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為個人自己的需要和滿足”。①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fā)達工業(yè)社會意識形態(tài)研究》,劉繼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第8頁。媒體奇觀的文化霸權將個體的需求和主導階級的利益整合起來,并鞏固特定集團的統(tǒng)治。其影響力并非建立于強制力量,而是依賴于人們對主導意識形態(tài)自然而然的接受。這里沒有刀光劍影的武裝沖突,只有溫婉動人的文化改造。如何破除戴著溫柔面具的牢籠,我們需要反思及實踐。

三、反思媒體奇觀——走向批判的媒體教育學

作為當代社會一個突出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媒體奇觀似乎與后現(xiàn)代的眾多藝術現(xiàn)象一樣,是嬉戲的、凌亂的、流于形式的,這些表面的玩世不恭其實隱藏著嚴峻的社會問題。媒體是一個相互爭奪的文化領域,每天都上演著悲歡離合的故事、報道著道貌岸然的政治新聞、訴說著花邊的娛樂信息,在媒體奇觀后面不乏激烈的勢力沖突以及隱秘的文化霸權。凱爾納在對媒體奇觀的闡述中,深刻反思這一系列問題。不同群體在媒體中爭奪話語權,強勢群體取得霸權之后,將自己的呼聲和話語普遍化,從此為大多數(shù)人代言,他們把本群體之少數(shù)人的利益普遍化,并在媒體中擴散他們的統(tǒng)治。媒體信息被歸馴,大多數(shù)人被系統(tǒng)化、規(guī)則化的媒體程式所操控,而很少質疑這些被建構起來的媒體再現(xiàn)。面對媒體奇觀中這些危險的局面,面對贏利機構和統(tǒng)治力量操縱媒體的危機,個人如何保持清醒的認知并有效地反抗?凱爾納倡導提升大眾的媒體素養(yǎng),建立一種批判的媒體教育學。

媒體素養(yǎng)是在教育和文化實踐中社會性地建構起來的,它教育人們如何面對媒體文化的變遷、如何透視媒體文化中存在的各種因素,幫助人們審視統(tǒng)治機構的利益和霸權。美國媒體素養(yǎng)中心 (the 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簡稱CML)提出了考察媒體素養(yǎng)的五個核心概念。第一,非透明原則:所有的媒體信息都是被建構的。第二,編碼與規(guī)約原則:媒體信息由擁有自身規(guī)則的創(chuàng)造性語言建構而成。第三,受眾解碼原則:不同的人對同樣的媒體信息會有不同的體驗。第四,內容和信息原則:媒體嵌入了價值和觀點。第五,動機原則:媒體為了獲得利潤或權力而被組織起來。②Douglas Kellner,“Toward Critical Media Literacy:Core concepts,debates,organizations,and policy,”Discourse: Studies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ducation,2005,vol.26,no.3,pp.369-386.認清了媒體的這五條原則,教育機構應以社會平等和公正原則來引導媒體素養(yǎng)的教育,避免讓媒體奇觀成為權力操控、唯利是圖、信仰失落的后現(xiàn)代表演。媒體素養(yǎng)的教育涉及這樣幾個方面:分析媒體編碼和媒體規(guī)則的技巧,批評某種媒體模式的能力,辨析媒體主導價值和意識形態(tài)的洞察力,以及解釋媒體文本的多種信息和意義的耐心。③Douglas Kellner,Jeff Share, “Media Literacy in the US”,2010-09-20,http://www.gseis.ucla.edu/faculty/ kellner/.

保守的文化保護主義者反對電視、電影等媒體,認為它們消磨時間、消除個體內在的深度、讓人變得愚昧和平庸。他們反對青少年過多地參與媒體事件,而是應該培養(yǎng)書籍文學、高雅文化的情調。凱爾納并不贊同這種保護主義,他針對媒體奇觀進行反思,積極地建構媒體素養(yǎng)的教育體系。他認為批判性的媒體教育就是要教育學生獨立地認識媒體文化產品,對媒體制作者的編碼意圖有所了解,認清媒體文化領域中受利潤或權力驅動的圖像、話語和敘述,讓個體保持自主和批判的能力,抵制不合理的媒體現(xiàn)象?!皬氖乱环N發(fā)展媒體教育學的事業(yè),教育我們自身和他人如何去批判性地分析媒體信息、追溯事件的復雜變化。在我們共同文化的人為加工中察覺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聲音和編碼,區(qū)分統(tǒng)治的意識形態(tài)和那些顛覆統(tǒng)治意識形態(tài)的圖像、話語和文本。之于我們,這些都顯得非常重要”。④Douglas Kellner,“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Media Culture,and the Struggle for the Future”,2010-06-20,http://www.gseis.ucla.edu/faculty/kellner/.凱爾納不斷強調建立一種批判性的媒體教育學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切實的舉措。比如,教育學生充分發(fā)掘多媒體技術的潛力,讓來自不同群體的學生運用媒體技術來表達不同階級、種族、性別的觀念和看法,以促進民主化的參與和爭論;建立媒體教育法中的新型師生關系,改革媒體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加強媒體教育的社會責任感,凡此等等。

媒體奇觀的復雜場域上演著經濟利益和政治權力的爭奪,呈現(xiàn)了階級、種族、性別的壓抑,它們威懾著弱勢的群體。因此需要構筑起關于媒體文化的批評意識,批判性地解讀當代媒體景觀的諸種產物。從受眾的角度來說,學會理解、解釋和批判不同的媒體現(xiàn)象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凱爾納所倡導的批判的媒體教育學正是從受眾的角度來解析當代的媒體現(xiàn)象,以期人們對媒體有更清醒的認知,進而有更實際的舉措。這是在認識論上的反思和教育,若要在實踐中有所作為,撼動的不僅是文本、敘述和傳播的問題,更涉及到社會體制、利益爭奪的問題。因而要讓媒體奇觀真正成為一個民主、公平的領地,并參與到社會的良性發(fā)展中來,依然需要跋涉漫長的道路,它是和整個社會進程休戚相關的。

四、結語:后現(xiàn)代語境下建構闡釋的有效性

凱爾納對媒體奇觀的闡釋是在后現(xiàn)代的語境中進行的。后現(xiàn)代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夾裹著眾多的事實現(xiàn)象和理論話語。在惶恐、無序與混亂中各種新興的話語在萌發(fā)與激蕩,它們都是一種對時間的感知、對歷史的陳述。極端的后現(xiàn)代言論認為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要與現(xiàn)代社會做出堅定決絕的斷裂,并從根本上建立全新的理論。另外一些人又堅持我們的時代仍然是現(xiàn)代性的社會,努力對現(xiàn)代性進行反思、重構,如哈貝馬斯重建現(xiàn)代性的哲學話語。這些話語是彼此矛盾、相互競爭的,并不存在一種統(tǒng)一的后現(xiàn)代理論。凱爾納則是一位持中庸立場的學者,他說:“試圖否認現(xiàn)存社會歷史狀況中任何基本的斷裂和新奇性,或者是夸張地宣稱我們已進入一種后現(xiàn)代的斷裂中,這兩者都是我們所要抵抗的,我們建議最好是設想當前狀況是介于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之間的一個領地?!雹賁teven Best,Douglas Kellner,The Postmodern Adventure,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2001,pp.9-10.他既保留現(xiàn)代性中合理的方面,如人文主義、個性化、啟蒙理性、民主、權利、團結;也贊美后現(xiàn)代中的多元性、差異性、不確定性。他的結論是,我們目前被迫生活在新與舊的間歇期,介于現(xiàn)代與后現(xiàn)代之間的廣袤地帶,統(tǒng)治者正在為爭取這里的支配權而進行緊張的斗爭。

包括總統(tǒng)政治奇觀在內的眾多媒體現(xiàn)象卷入了后現(xiàn)代的潮流中,鐫刻上了后現(xiàn)代的深深烙印:如他們本身形象的多變性、意義的不固定性、呼聲的多元化、邊緣群體的反抗,等等。凱爾納把“媒體奇觀”的理論放置于后現(xiàn)代的時空之中,領會現(xiàn)代與后現(xiàn)代兩者的互動,共同配置它們的思路和資源來闡明當下各種媒體現(xiàn)象。他既不舍棄文化啟蒙和人類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社會希望,也不否定玩世不恭的文化形式所造成的轟動與震驚。于是,我們看到他分析媒體文本時所采取包容、開放的態(tài)度,他充分調動了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結構主義、符號學、政治經濟學等方法進行研究。此外,凱爾納從抽象的理論層面進入具體的操作層面,倡導提升媒體素養(yǎng),建立批判的媒體教育學。這不僅是認識性的策略,更是一種探求實效力量的努力。這種包容的態(tài)度、多元的方法和具體的步驟使得凱爾納對媒體奇觀的闡釋具備了更多的有效性。

凱爾納關于媒體的文化研究走出了僅從文本本身來探討的局限性思維,而是同時關注文本生產和接受的社會歷史語境,以此來解析媒體奇觀這種突出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這種方式暗合了一種被卡爾·曼海姆描述為“知識社會學”的方法。知識社會學研究知識與存在的關系,對知識進行社會學的考察,探討知識形成的社會原因?!爸R社會學就致力于把所得出的結論還原為最可靠的真理,因而更接近于把握解決有關問題的方法論?!雹诳枴ぢD?《意識形態(tài)與烏托邦》,姚仁權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543頁。這種方法考察某種觀念及事件得以形成的社會存在,撣落遮蔽真理的沙塵,驅除意識形態(tài)的偽裝和欺騙,從而獲得盡可能客觀的認識。凱爾納對媒體奇觀的闡釋不是去揭露和貶損某一方的思想,而是去分析導致這種思想和權力產生的一切社會因素。于是,其分析難以成為某個黨派維護自身利益的思想武器,因為它已從對特定利益團體的批判過渡到對社會、歷史力量的一般闡述,這也就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獨立的批判作風,形成了對媒體和社會的一種研究方法。它不是在論斷或勸說的層面上進行,而是在認識和解釋的層面上考察。

凱爾納一方面采取了多種具體的研究方法對媒體奇觀展開解讀,另一方面以客觀公正的“知識社會學”的宏觀方法論駕馭自己的研究,兩者的結合使得他對媒體奇觀的闡釋獲得了有效性。凱爾納深受德國法蘭克福學派以及英國文化研究學派的影響,同時又吸收其它多方面的理論資源。他致力于提供綜合性的理論模型,而不是原創(chuàng)性的新生理論,如“媒體奇觀”的理論就在“景觀社會”的基礎上加以推衍。這種研究方式具有面面俱到的優(yōu)勢,但失卻了某一特定角度的批判鋒芒與深度,使得其研究表現(xiàn)出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們又必須看到,凱爾納的媒體理論是在后現(xiàn)代的語境下展開的。后現(xiàn)代景況本身是多元的、異質的,其中充斥著相互矛盾的文本、理論和預測,每種學說在某個側面都有其合理性,憑借單一的學說又無法概括一個分裂的、急速變化的社會。凱爾納采取綜合性的、多維視角的研究方式又是一種符合時代潮流的選擇。

猜你喜歡
凱爾后現(xiàn)代景觀
《墜落的人》中“拼貼”的后現(xiàn)代敘事意義
景觀別墅
著名詩人
鴨綠江(2021年29期)2021-02-28 05:44:30
火山塑造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90后現(xiàn)代病癥
意林(2020年4期)2020-03-17 09:22:20
凱爾信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車電器(2019年9期)2019-10-31 07:51:08
《寵兒》中的后現(xiàn)代敘事策略
凱爾經的秘密
新少年(2015年8期)2015-09-06 11:04:18
2016年波蘭凱爾采展覽會計劃
新竹县| 德清县| 逊克县| 大港区| 库伦旗| 怀柔区| 会宁县| 康保县| 禹州市| 当涂县| 崇文区| 肇东市| 蒙自县| 宽城| 兴化市| 大石桥市| 永登县| 台东县| 崇仁县| 嘉峪关市| 阜新| 石门县| 廊坊市| 金山区| 太和县| 嫩江县| 土默特左旗| 无为县| 广灵县| 城固县| 阳东县| 汪清县| 古浪县| 尼玛县| 临沭县| 湟源县| 古田县| 平山县| 丰台区| 晋州市| 塘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