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博淵 新華社高級記者
最近幾天,“毒膠囊”的新聞在國內鬧得沸沸揚揚??v觀我國社會近年來最突出、群眾最痛恨的問題,幾乎都和法網(wǎng)不夠嚴密、對法律普遍不尊重有關,比如證券市場、房地產開發(fā)、食品安全領域的問題,幾乎都顯示出法治才是我國發(fā)展的短板。
觀察一個社會的法治水平,只要到街上走一走就可掂量出來。舉個例子:一些狹窄的街道,兩頭豎著禁止停車的交通標志,但路邊往往停滿大大小小的機動車,行人只能曲折蛇行。交通標志是法律的警示,倘若有人違法,就應受到處罰。然而人們對這種現(xiàn)象熟視無睹,給人造成一種印象:法律只是做做樣子,不必認真。這就是在培育新的“枉法文化”。
中國有一句俗話:活人哪能被尿憋死。言下之意,遇到法律法規(guī)的障礙,要尋求突破法律的辦法,執(zhí)法者也要懂得通融。像德國人那種丁是丁、卯是卯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在我國往往行不通。中國人講究通融、融通和變通,講究靈活性。此消彼長,通融文化大盛,法治文化萎縮。
這種文化缺口的根子有很深的歷史土壤。在我國文化傳統(tǒng)中,法律不具備剛性品格,情大于法的現(xiàn)象受到普遍贊美。比如戰(zhàn)國時期,有人問孟子,如果由法律權威皋陶作司法部長,而舜帝的父親殺了人,舜帝會怎么處理?孟子說,舜帝會帶著父親逃到遙遠的海邊,過快樂逍遙的日子。舜是儒家塑造的第一個道德楷模,孟子此話定下了為親情可以犧牲法律的典范。經過歷代渲染和教育,情大于法深入人心。
明代清官海瑞的執(zhí)法理念是另一種情大于法。他有一套準則,比如案子若涉及財產,則委屈富人,照顧窮人;若涉及面子,則委屈窮人,照顧富人。他不擔心法律是否受到委屈,他關心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是我國特有的“化”文化。
我國法制發(fā)育的遲緩還源于漫長的農業(yè)文明。我國古代有極強的基層自治制度。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祠堂兼有法庭功能。許多法律問題在家族和宗族里就解決了,打官司的極少。司法體系因而極為簡陋,縣一級才有法庭,而且沒有專職法官,法官由縣令兼任,更不用說律師和陪審團之類的機制了。同時,法律條文往往簡約粗疏,因為那時的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比較單純。司法體系如此簡單粗疏,漏網(wǎng)之魚自然難免。
法治社會的標準有二:一是完備的法律,二是對法律的普遍敬畏。對于第一點,我們已經有了很大改進。建國之初30年,我國年均制定法律法規(guī)不足4.5件,如今這一數(shù)字已上升到數(shù)十件。然而,隨著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的復雜化,還有許多問題沒有相應的法律來規(guī)范,法治觀念的淡薄就更嚴重些?!ㄗ髡呤切氯A社高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