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p>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shù)钠呓^小詩,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詩曾在上世紀90年代被香港文化機構(gòu)評選為“十佳”唐詩之一,而且名列第二。詩人杜牧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活靈活現(xiàn)的雨中問路圖。語言通俗直白,音節(jié)和諧自然,情景清新生動,境界優(yōu)美,富有詩情畫意。千百年來一直為廣大讀者所深愛,可以說是婦孺皆知,而且,本詩也在清明哀悼詩中奠定了千古絕唱之地位。按理,對這首詩歌的解讀應(yīng)該不成問題,但其中“路上行人欲斷魂”中的“路上行人”到底是指別人還是詩人自己,至今一些人包括一些權(quán)威著作還沒有定論。
《唐詩鑒賞辭典》這樣解釋: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斷魂”,由寫客觀轉(zhuǎn)入狀摹主觀,著重寫詩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見路上行人悼念逝去親人,傷心欲絕,悲思愁緒?!度圃婅b賞辭典》里面的賞析就是作為他指,說是一路上去掃墓或掃墓歸來的人為懷念逝去的親人而悲不自勝。
很明顯,這兩本權(quán)威著作中談及“路上行人”指的都是別的人。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是今人理解唐詩的一種想當然而已。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這首詩歌的寫作背景——清明。清明是我國古歷中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歷書》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薄稓q時記》云:“冬至一百五日,有疾風暴雨,謂之寒食?!焙衬饲迕髑耙蝗?,故《幼學(xué)瓊林》曰:“冬至百六是清明。”寒食節(jié)是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令民禁火一天而來。關(guān)于祭掃祖墓,原本并非清明節(jié),而是寒食節(jié)。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下詔:“(寒食節(jié))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鼻迕鲯吣蛊鹩谒未⑿杏诿髑?。杜牧詩《清明》,其實并非為清明而作,以之為題,是取詩文前二字,此乃古代詩文擬題之常法。
據(jù)上所述,我們知道,別看清明和寒食只差一天,但在奉御旨為金科玉律的封建社會唐朝(尤其是當朝之時),是不可越雷池一步的。其次,從下文看,“行人”作借問的主語,詩意更為一脈貫通。因此,“路上行人”只能是詩人自指。這樣以來,這首詩就很好理解了:
清明在我國古代是個大節(jié)日,照例該家人團聚,一起上墳祭掃,或踏青游春。但這時,詩人不能夠回家掃墓,卻孤零零一個人在異鄉(xiāng)路上奔波,心里已經(jīng)不是滋味;況且,天也不作美,陰沉著臉,將牛毛細雨紛紛灑落下來,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濕漉漉的。詩人啊,心里凄迷紛亂極了,此為“斷魂”!找個灑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頭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兒呢?詩人的情感陷入了嚴重的哀愁凄迷之中,此為抑。
詩人想著,便向路旁的牧童打聽。騎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遠處一指——哦,在那?開滿杏花的村莊,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攬行人呢!小牧童的熱情指引,自然會讓詩人道謝連聲;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詩人心頭喚起許多暖意!“牧童遙指”把讀者帶入了一個與前面哀愁悲慘迥異的煥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熱心甜潤的聲音,遠處杏花似錦,春意鬧枝,村頭酒旗飄飄,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韻致,此為揚。
前兩句創(chuàng)造了一幅凄迷感傷的藝術(shù)畫面,后兩句則創(chuàng)造了一幅鮮明生動的畫面,前抑后揚,對比交錯,相映成趣。與詩人的感情脈搏一致。
所以,此處“路上行人”只能是詩人自己,不可能是路人。
(作者單位:諸城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