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客觀世界??陀^世界蘊涵著無數(shù)好新聞,只有走進(jìn)基層、深入基層,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挖掘,才能真正了解大千世界,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要“獨具慧眼”,以更加巧妙、更為豐富的視角,找到別人沒想到的角度、挖掘別人沒達(dá)到的深度;要“眼見為實”,視真實為生命,做到“不是親眼所見的不報道、不到現(xiàn)場采訪的不報道、不經(jīng)審查核實的不報道”。
二是用自己的耳朵傾聽人民的呼聲?!白咿D(zhuǎn)改”要把聽取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目標(biāo)。但怎么聽群眾呼聲?是道聽途說,還是聽風(fēng)就是雨,還是網(wǎng)上扒新聞、傳謠言。走基層就是要解決這些以訛傳訛、偏聽偏信的問題,用自己的耳朵去真誠傾聽群眾的所思所想,深入反映群眾的喜怒哀樂;就是要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反映社情民意,聽取民間智慧。
三是用自己的雙腳深入基層?!澳_底板下出新聞”。走基層不能“坐著車子轉(zhuǎn)、隔著玻璃看”,要邁開雙腳走下去,把腳印留在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角落,既要“身入”,更要“心入”,要帶著真心下基層,帶著熱情下基層,帶著問題下基層。走基層必須杜絕形式主義、表面文章,要親臨現(xiàn)場、親眼目睹、親身感受,真正在思想上、感情上與廣大群眾打成一片,走出“帶著露珠”、“冒著熱氣”的精品報道來。
四是用自己的思考把握時代的脈搏。要以敏捷的思維、深入的思考,在千頭萬緒中把握社情民意,在千變?nèi)f化中扣緊社會脈搏,每一篇稿子、每一段錄音、每一個視頻都要體現(xiàn)新思考、反映新創(chuàng)造、展現(xiàn)新變化。
要讓走基層的新聞作品具備“四有”品質(zhì):一是有感人的故事;二是有鮮活的人物;三是有生動的語言;四是有難忘的場景。
(魯煒文,摘自2012年4月16日《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