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江蘇鹽城東臺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刑訊逼供致人死亡案,被告是涉嫌刑訊逼供的鹽城市響水縣公安局原副局長陳進兵。
公訴人稱,2011年6月21日10時,原響水縣公安局副局長、城東派出所所長陳進兵簽字同意兩位民警對涉嫌盜竊罪的戴某進行“特訊”。當日晚,戴某遭到兩名民警和一名聯(lián)防隊員刑訊逼供,身體出現(xiàn)異常情況,后被送往響水縣人民醫(yī)院,終不治身亡。死者妻子陳某收下了178 萬元的賠款后,承諾以死者親屬的名義,不要求尸檢,立即火化尸體。
這里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刑訊逼供致人死亡。另一個問題是,178萬元究竟應該由誰買單?
大多數(shù)人可能更關心前者。而公務人員違法犯罪,最后都由納稅人買單,這種惡劣事情也是不容忽視的。
1994年5月通過的《國家賠償法》第16條規(guī)定,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后,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或者受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第31條則有更具體的規(guī)定。但17年來,目力所及,我?guī)缀鯖]看到一個負責任的公職人員被“追償”過。一個原因是,此項法律規(guī)定缺乏具體操作性的配套細則。
2011年初,財政部制定《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在征求意見稿中提出了“追償”的標準:“對有故意的責任人員,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責令其承擔國家賠償費用的70%~100%,但最高不得超過其兩年的基本工資;對有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責令其承擔國家賠償費用的50%~100%,但最高不得超過其一年的基本工資。”
此標準引起爭議,網(wǎng)友普遍認為“偏輕”,但最后出臺的《條例》,卻刪去了關于“追償”標準的規(guī)定。于是,因缺乏標準,“追償”很可能繼續(xù)處于“冬眠”狀態(tài)。(據(jù)東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