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蘭
摘要物理實驗是中學物理教學的基礎(chǔ)。實驗創(chuàng)新滲透著實驗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設(shè)計思想到演示手段和技巧,從設(shè)備組裝到自制教具和實驗步驟。要充分發(fā)揮實驗的教育功能,教師就必須進行實驗創(chuàng)新。
關(guān)鍵詞實驗創(chuàng)新教學難點
實驗創(chuàng)新應(yīng)以提高教學效率為目標,以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為目的。下面是幾個利用創(chuàng)新實驗,突破教學難點的教學實例。
1創(chuàng)新物理實驗,形成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是基礎(chǔ)理論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gòu)成物理規(guī)律和公式的理論基礎(chǔ)。力臂的概念和作圖是《杠桿》教學中的是難點。學生常常將支點到力的作用點之間的距離當成力臂。常見教法:列舉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比如開門:支點和力的作用點不變,改變拉力方向,從拉力的變化進行分析說明。一位教師在教學中,利用自制的桿秤,將列舉事例變成了實驗教學。
師:請同學們用測力計代替秤砣,感受用桿秤稱量物體質(zhì)量的過程。
生:分組實驗,體驗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平衡。
師:(投影)在秤盤中放上木塊,分別在A、B兩點用測力計向下拉(圖1所示),測力計的示數(shù)相同嗎?它們之間有何關(guān)系?
學生分組實驗,測量A、B兩點的拉力并展示測量結(jié)果。
生1: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相同。我們測得A點拉力是1.5N,B點的拉力是2.2N,B點的拉力比A點大。
生2:我們測得A點拉力是1.8N,B點的拉力是2.5N,所以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相同。B點的拉力大,A點拉力小。
師:若把測力計的拉力看作動力,從剛才的實驗看,動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生3:我認為與動力到支點的遠近有關(guān)。
生4:動力的大小與動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有關(guān)。距離越大,動力越小。
師:很好。(投影)動力的大小與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有關(guān)。
師:(投影)保持測力計的位置不變(作用于B點),改變拉力的方向(如圖2所示),測力計的讀數(shù)變化了嗎?這說明什么?
學生進行分組實驗。
生: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小了。
師: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改變了嗎?這一現(xiàn)象說明什么問題?
生:距離沒有改變,這說明動力的大小還和力的方向有關(guān)。
(投影)杠桿平衡時,動力的大小與動力的方向有關(guān)。
師:動力的大小既與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有關(guān),又與力的方向有關(guān),為了把這兩個因素都體現(xiàn)出來,物理學家找到一個物理量,那就是從支點到力的方向上的一段距離,我們稱之為力臂。
板書: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師:你能作圖找出力臂嗎?
學生練習力臂作圖。
這一個簡單的創(chuàng)新實驗,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建立了力臂的概念,而且糾正了學生的常見錯誤。
2創(chuàng)新實驗,建立物理規(guī)律
物理規(guī)律是物理知識結(jié)構(gòu)體系的樞紐,是中學物理教學的中心任務(wù)。功的原理是《功》一節(jié)的教學難點之一。常用教法:列舉生活實例或演示實驗,經(jīng)過分析、講解得出結(jié)論。一位教師設(shè)計了如下學生實驗,輕松突破難點。
師: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功的概念、公式和基本計算。下面進行個活動。
(投影):練習測量并計算動力所做的功(圖3所示)
(1)用杠桿提升物體。(2)用動滑輪提升物體。
提示:觀察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并做記錄,同時記錄拉力的大小。
說明:(鉤碼質(zhì)量:0.2kg,實驗中可將鉤碼提升0.1m,坐標紙上每格長度為0.05m)
學生分組實驗,進行測量并展示實驗結(jié)果。
生1:我們用杠桿提升物體,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是0.2m,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1N,動力做的功是0.22J。
生2:我們也是用杠桿提升物體,物體掛在離支點三分之一處,鉤碼上升0.1m,動力作用點上升0.3m,拉力是0.8N,動力做的功是0.24J。
生3:我們用動滑輪提升物體,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是0.2m,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1N,動力做的功是0.22J。
師:(投影)使用簡單機械做功多,還是直接用手提升物體做功多?
學生迅速進行計算和比較。
生4:直接用手提升物體做的功是0.2J,所以使用簡單機械做功多,直接用手提升物體做功少。
師:使用簡單機械做功比直接用手提升物體做功多,我們就說使用機械不能省功。
板書: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通過這一分組實驗,學生不僅順利得出了功的原理,而且加強了功的計算練習。
3創(chuàng)新物理實驗,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磁場是《磁體與磁場》內(nèi)容的重點和難點。常見教法:反復演示形象的物理實驗。先實驗演示“用小磁針探究磁體周圍的磁場”,分析講解磁場的方向,再用鐵屑演示磁體周圍的磁場分布。下面是一位教師對實驗的創(chuàng)新處理:
師:物理學規(guī)定,磁場的方向就是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下面我們進行一個小活動。
(投影):用小磁針探究“條形磁體的磁場”
要求:(1)按圖示位置(圖4所示)疊放好透明膠片和條形磁體。(2)選擇6至8個你感興趣的點,觀察并描繪小磁針在磁場中各點的指向。
學生兩人一組,分組實驗。
教師投影展示搜集到的幾組膠片,讓學生進行評價。
師:仔細觀察,這幾個小組描的點位置一樣嗎?
生1:有的一樣,有的不一樣。
師:如果我們把膠片疊加起來會怎樣呢?
(投影):5張膠片疊加,10張膠片疊加。
師: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2:疊加的膠片越多,描的點越多,就越能準確地表現(xiàn)出磁場。
師:很好。大家能不能找到比小磁針更好的方法來展示磁場呢?
生3:用鐵屑代替小磁針來做實驗。
師:為什么選鐵屑呢?
生3:鐵屑細小,受磁體的作用很容易被磁化。
師:請大家嘗試用鐵屑來探究磁體周圍的磁場。(投影)實驗注意事項。
學生進行分組實驗。
這一分組實驗的設(shè)計,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動手實驗進行科學探究的欲望,更為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契機。
實驗創(chuàng)新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教師只有對原有實驗的不足和教學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不斷深入思考,大膽改進,才能豐富我們的課堂,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