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碧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更多是培養(yǎng)產(chǎn)生而非天生的。要想讓學生享受思想品德課的魅力,必須激發(fā)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興趣。興趣取決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否收獲正面的精神享受,如果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長處,獲得老師、同學們的認同及重視,那么他自然就會對這一科目充滿信心,興趣盎然。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多地獲得精神享受。
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精神享受的方法
(一)注意力的喚起
一節(jié)成功的課應該是師生全情投入的課。教師若能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就成功了一半。在初中階段,學生還沒有形成很好的學習品質(zhì),注意力很難持久,而要學的科目很多,幾節(jié)課下來常常疲憊不堪,很難再集中精力去學習下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此時,教師有必要通過各種方式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
1. 小游戲法。在課堂開始時開展一個小游戲,通過這一游戲,學生疲憊的身心得到了放松,精神愉悅,從而為進入真正的教學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有的教師可能會擔心游戲引起注意力的方法會過多地占用講課時間,其實只要課前精心設計好游戲,是可以做到“磨刀不誤砍柴功”的。因為我們并不是為了游戲而游戲,我們所設計的游戲必須與教學內(nèi)容密切相關(guān),是為實現(xiàn)教學目的服務的。設計合理的游戲,高效率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使教學內(nèi)容在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被滲透進去,游戲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和感悟的過程,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如,在講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一框《豐富多樣的情緒》這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你比我猜”的游戲:事先準備好一些與情緒有關(guān)的詞語,如“捧腹大笑”、“目瞪口呆”、“抱頭痛哭”、“咬牙切齒”等,然后選出四組同學,每組兩個人,一個同學負責做表情跟動作(不允許口頭提示),另一個同學則根據(jù)對方的表演猜出詞語,哪一個組用時最少、猜對的多,哪一個組就獲勝。在游戲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情緒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這就為實現(xiàn)本課的教學目的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2. 心理測試法。許多中學生對心理問題都充滿好奇,教師可以用一道心理測試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開始時,在黑板上寫一道心理測試題,然后叫學生各自選出答案,之后統(tǒng)計選擇的情況,最后給出各種選項所代表的心理情況。例如,在講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二框《學會調(diào)節(jié)情緒》這一節(jié)新課時,我先給學生一道這樣的心理測試題,“一只迷路的小貓闖進你家,你會:A. 收養(yǎng)并照顧它,B. 扔出去,C. 想給它找個主人,找不到就讓它安樂死”。這一方法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好奇心理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振奮學生的精神,使學生在測試過程中了解了自己,同時也了解了他人。
3. 故事導入方法。低年級的中學生都比較喜歡聽故事,講一個小故事引起學生興趣的方法在低年級學生中比較可行。如,在講《同學·朋友》這一課時,可用伯牙以琴會友,摔琴謝知音這一故事引入主題,以古人超乎常人想象力地珍視友情的現(xiàn)象來吸引學生。
4. 問題引入,懸念設置。福爾摩斯小說為什么那么引人入勝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小說里的懸念設置非常精妙。如果一個教師的課也能設置好懸念,那么他的課一定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說過這樣一句話:“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边@句話道出了課堂教學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重要作用。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新課程下多數(shù)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中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課始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問題情境,不僅可以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所以人們常說“好的開頭是教學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講授《男生·女生》一課時,先設置問題“受歡迎的男女同學應該是什么樣的·”青春期的所有男女生都希望自己成為異性歡迎的對象,讓他們帶著這個問題去學習,可以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經(jīng)常是“教師講,學生聽”,雖然學生一直在聽課,教師也輸出了很多知識,但學生參與的程度很低,大多數(shù)學生不能從課堂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使學生能從學習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就要變“使學生學”為“學生要學”,即教師放棄部分主動權(quán),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我們可以通過幾種途徑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1. 主題討論或小型辯論。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設立主題討論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中學生對同一問題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會得出不同的結(jié)論,設立主題討論可以讓他們在討論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聽取別人的見解,增長見識、開拓視野。辯論中,可以將不同的看法認真地相互比較,不管與教材中的觀點是否一致,只要學生可以自由表達,就應該加以肯定。給學生表達支持或反對意見的權(quán)利,就是對學生的尊重。根據(jù)馬斯洛個人需求理論:“個人的需求由低級到高級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五類”,可知學生得到尊重或認可,一定會使他們的精神在某一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獲得精神上的享受。
2. 主動求援。上課免不了提問,而提問時教師要顧全大局。最好為自己的提問設立一個規(guī)則,如按學號的等差數(shù)列向?qū)W生提問,當遇到學生不會回答時,準許其推薦另一位同學來回答,并“罰”不會回答問題的同學在下節(jié)課講一個笑話。這就可以避免不會回答問題的同學感到難為情,又給回答問題的同學一個表現(xiàn)能力的機會。這樣可以使課堂增趣不少,學生也能從這種“游戲”中得到愉快的享受。
3. 分組搶答。思想品德課內(nèi)容深淺不一,教師可以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的難易度來安排上課的時間,適時做一些簡單的搶答題。搶答題可以使學生的精神迅速振奮起來,將一堂課的疲倦迅速消除;把它與分組合作結(jié)合起來進行又可以增加趣味,既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在為自己團隊爭榮譽過程中得到精神的愉悅,同時也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改變傳統(tǒng)課堂只有教師和幾個成績好的學生主宰的被動狀況。
(三)享受學習的過程
無論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是提高學生參與度,都強調(diào)老師講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學到了多少。那么,當學習過程到達一定階段時,我們又強調(diào)什么呢·當然是學生悟性的提高,即可以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學習知識過程中感悟到工作、生活中的其他道理,這是認識的飛躍,思想的升華,能給學生更多的精神享受,也是課堂教學的魅力所在。老子說:“道無處不在”;佛家言:“提水、砍柴都可參禪”,因而讓學生感悟理解書本知識的最好方法莫過于用學生自身經(jīng)歷的事來詮釋。教師可以把書中的知識點用學生們親身經(jīng)歷的事來加以解釋,使學生感受到原來思想品德課本中的道理跟他們是那么親近,仿佛寫的就是他們自己。如,在講授《維護消費者權(quán)益》這一課時,先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情況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在日常購物時是怎樣選購商品的,接著讓學生交流:你有沒有買到過假冒偽劣商品的經(jīng)歷·你當時是怎樣處理的·這樣,就可以把學生的日常生活帶到課堂上來,使思想品德課更加生活化,也讓學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課能真正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大大拉近了思想品德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他們學好思想品德課的主觀愿望增強,能把學習思想品德課當成是一種享受,感受到知識的魅力。
二、精神享受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恰當安排時間,主次分明
采用引入小游戲或者討論等方式以使課堂增趣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負面的影響:這些活動會擠占教師的一部分授課時間。當教師沒有把握好時間時,往往會使得必學內(nèi)容不夠時間去講解,以致弄巧成拙。為了防止一這情況的發(fā)生,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能找到使學生快速掌握并且占時不多的游戲,另一方面要對授課的內(nèi)容有很清楚的認識,把握主次,同時兼顧教學的效果與效率。
(二)交替運用各種教學方式
上文提到使學生享受思想品德課魅力的具體方法包括:小游戲、心理測試、講故事、討論和“罰”講笑話等。在課堂上,若一再重復某一具體方法,如遇上某些學生又不喜歡這種方法,就可能打擊這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算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但使用次數(shù)太多也會讓學生厭煩。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教師可把各種具體的方法組合起來,這樣就可以產(chǎn)生更多的具體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不會覺得教師的教法單一,課堂無趣,而是感到每節(jié)課都新穎、別致。
(三)不能忽視后進生
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積極性,成績較好的學生一般會由于長期以來的好成績而形成優(yōu)越感,因而敢于在課堂上積極表現(xiàn)自己;成績較差的學生可能會由于長期以來的成績不理想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不敢在課堂上積極表現(xiàn)自己。享受思想品德課這一教學方式是使全體學生能享受到思想品德課樂趣的教學方式,是全班參與的教學方式,因而不能忽視后進的學生。為了使后進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教師應在課堂上給予后進生多一些正面評價,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鼓勵他們多發(f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