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根
有效是教學的生命。學生學到什么?這是任何教學改革都必須認真追問和考慮的問題。有效教學就是有效促進學生發(fā)展,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行為。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在數學教學研究實踐中切身感受到有效教學的五種至關重要的策略是數學生活化、情境直觀化、知識動態(tài)化、思維多樣化、評價多元化。
一、數學生活化是有效教學的起點。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教師要善于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出發(f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素材,運用學生關注和喜歡的事例作為知識的背景,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如教學利息問題時,可以組織學生到信用社或銀行向營業(yè)員了解什么是利息和本金,一年期和三年期利率分別是多少,等等,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
二、情境直觀化是有效教學的源泉。
情境創(chuàng)設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或熟悉的事物,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情境。如運用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可采用模擬購物的形式教學此內容。首先讓學生通過在“小超市”進行模擬購物來認識人民幣,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關系,然后通過模擬購物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通過這些購物情境,學生在玩中學,輕輕松松地學會了計算購物的金額、掌握了付錢的策略,學會了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通過情境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對數學有了興趣,數學學習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來越想學、越愛學。
三、知識動態(tài)化是有效教學的捷徑。
學生生活的經歷有限,對知識的理解相對膚淺,有時很難正確感知教材的內容。特別是對一些抽象概念、規(guī)律或公式,如果教師只進行簡單、枯燥的講述,就很難讓學生形成清晰的表象。有的知識即使形成了表象,學生也很容易遺忘。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展示生動有趣的畫面,使靜態(tài)的知識動態(tài)化,讓那些看似靜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動起來,有利于學生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從而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畫龍點睛的教學效果。如小學幾何涉及的概念較多,由于這些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有時很難理解,無法把握其內在的聯系和區(qū)別。如部分學生易混淆周長和面積的概念,難以區(qū)別體積與表面積,不能正確理解高與底的對應關系。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后,這些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如,為了讓學生分清周長和面積概念,教師可設計兩個動畫情景:第一個情景:一只小牛拴在樹樁上,它繞樹樁走一圈,走過的地方同步改變?yōu)榧t顏色;第二個情景:將小牛能夠吃到的草全部涂上綠顏色。這樣,學生很快就能直觀地區(qū)別周長和面積的關系??梢?,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使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四、思維多樣化是有效教學的根本。
思維品質是構成學生智力的核心因素。教學中,教師必須遵循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特點,在引導必要的橫向數學化過程時,也要重視縱向數學化過程,促使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學中,教師既要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克服定勢思維,從偏見和謬誤中解放出來,又要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緊緊抓住事物的內在規(guī)律和本質;既要訓練學生思維的批判性,使之善于獨立思考,善于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又要訓練學生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使之不人云亦云;使分道揚鑣的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與殊途同歸的收斂思維訓練齊飛,反其常規(guī)的逆向思維培養(yǎng)與化隱為顯的化歸思維訓練并重,使之具有舉一反三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如代數思想承載著由算術思維向代數思想、方程思想過渡的重要使命?!笆脚c方程”是代數思想、方程思想在小學階段的主要載體,而課標對“式與方程”內容的安排過于保守、分量不夠,也沒有出現形如a-x=b或a÷x=b的方程。教師可對教材進行必要的補充,滲透代數思想、方程思想,還可在高年段增加一些課時進行基本數學思維方法的集中體驗與訓練。
五、評價多元化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課堂教學評價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教學過程有著重要的影響。常言道:有什么樣的評價理念,就有什么的教學過程。評價多元化能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要積極實施多元化評價策略。一是自評。組織學生對自己一段時間的數學學習習慣、興趣、收獲、進步情況進行反思,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梳理和小結,通過自評認識自己、分析自己,使學生形成內部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素質提高。二是師評。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裁判員,要遵循“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客觀、全面、公正地描述學生的學習情況,肯定學生的進步,恰當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和發(fā)展的動力。三是互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翁,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生生互評,促使學生全員參與,學會發(fā)現他人的問題,培養(yǎng)評價意識和評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