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沫
一卷翰墨兩代交誼
《啟功臨董其昌草書琵琶行》是啟功先生的一件書法力作,作于1974年,啟功時年62歲。卷高33厘米,長19米,煌煌巨制,神完氣足。此卷是應(yīng)王伯祥先生之子王湜華所求而書寫,體現(xiàn)了啟功與王氏父子兩代學人的友誼。
王伯祥(1890——1975),江蘇蘇州人,著名文史研究家,名鐘麒,字伯祥,50歲以后以字行。王湜華乃王伯祥先生幼子,生于1935年,子承父業(yè),在文史研究方面也成果豐碩。
1974年秋,王湜華帶著家藏的清代玉版宣紙和神州國光社印本《董玄宰草書》拜訪啟功,請求臨寫董其昌的草書《琵琶行》。數(shù)日后啟功書就,王湜華興沖沖地抱回家,老父親看后非常激動,欣然題贊:“筆酣墨舞,一氣貫注,豈止毫發(fā)無憾,抑且饒冰藍之姿,不禁叫絕!拜受之余,深責湜之無知,容易干求?!睘榫实淖髌贩Q奇叫絕,也忍不住埋怨兒子太麻煩啟功先生了。
2011年12月的北京匡時拍賣中,《啟功臨董其昌草書琵琶行》經(jīng)過二十多輪競價后,以 805萬元成交,刷新了啟功書法的市場紀錄,成為了目前市場上成交價最高的啟功書法拍品。
啟功臨帖
啟功在世時,常有人請教學書秘訣,均被告知:臨古。
在啟功的《論書絕句》中,有一首談到了自己的取法:“先摹趙董后歐陽,晚愛誠懸竟體芳?!彼f自己年輕時喜歡趙孟頫的《膽巴碑》,又從董其昌的行書練習行氣,但自覺骨力太弱,于是認真臨摹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后來則特別愛柳公權(quán)書法。其實啟功臨過的字帖很多,可謂遍臨古代法帖,而且由于從事鑒定工作,見過名跡無數(shù)。
“甭管什么時候,也甭管臨什么字帖,結(jié)字和運筆都是臨得越像越好,越精越好?!眴⒐υ?jīng)說過這樣的話。但是我們看到的許多啟功臨作,并不很像,在形上與原作有不少距離,個人風格很明顯。
分析其中原因,大致由于我們看到的啟功臨作多是先生晚年所書,書家的風格已經(jīng)成熟,臨帖的主要目的是與古人對話交流,吸收一點自己喜歡的東西,不再是亦步亦趨。當然,從另一方面,也可以說積習難改,人的學習能力是在逐漸退步的。啟功先生的書法成就首先得益于他年輕時打下的深厚基礎(chǔ)。
啟功談練字
1.在正確的軌道上重復(fù)
“所謂工夫,非時間久數(shù)量多之謂也。任筆為字,無理無趣,愈多愈久,謬習成痼。惟落筆總求在法度中,雖少必準。準中之熟,從心所欲,是為工夫之效?!?/p>
“我有一個朋友,每天一定要寫幾篇字,都是臨張遷碑,寫了的元書紙,疊在地上,有一個人高的兩大疊。我去翻看,上層的不如下層的好。因為他已經(jīng)寫得煩膩了,但還要寫,只是完成任務(wù),除了有自己向自己交差的思想外,還有給旁人看成績的思想。其實真成績高下不在數(shù)量的多少?!?/p>
2.日克幾字
啟功常說,每天練字的時間不必太長,一兩個小時即可。當然多練更好,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靈活增減,但要避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貴在少而精,吃透鉆深,持之以恒,不斷積累。就像記外語單詞一樣,不要貪多。練過的字,下筆即準,直到成為習慣。
3.自己找毛病
“我自己曾把寫出的字貼在墻上,初貼的當然是比較滿意的甚至得意的作品??戳藥滋旌?,就發(fā)現(xiàn)許多不妥處,陸續(xù)再貼,往往撤下以前貼的。假如一張墻壁能貼五張,這五張字必然新陳代謝地常常更換。自己看出不足處,才是下次進步的最大動力,也是下次改進的最大動力,也是應(yīng)該怎樣改的最重要地方。如果是臨的某帖,即把這帖拿來豎起和墻上的字對看,比較異處同處,所得的指教,比什么名師都有效。”
4.切忌急于求成
啟功對急于自創(chuàng)新風持保留態(tài)度,尤其反對想通過某種“怪辦法”超越前人。提出要尊重書法傳統(tǒng),博取百家,融會貫通,到最后自然就有了“新”。
啟功自述:我不姓愛新覺羅
我叫啟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滿洲族人,簡稱滿族人,屬正藍旗。
我既然叫啟功,當然就是姓啟名功。有的人說您不是姓愛新覺羅名啟功嗎?現(xiàn)在很多愛新氏非常夸耀自己的姓,也希望別人稱他姓愛新覺羅;別人也愿意這樣稱他,覺得這是對他的一種恭維。這實際很無聊。事實證明,愛新覺羅如果真的能作為一個姓,它的辱也罷,榮也罷,完全要聽政治的擺布,這還有什么好夸耀的呢?何必還抱著它津津樂道呢?這是我從感情上不愿以愛新覺羅為姓的原因。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些愛新覺羅家族的人,想以這個家族的名義開一個書畫展,邀我參加。我對這樣的名義不感興趣,于是寫了兩首詩,第一首的意思是說,即使像王、謝那樣的世家望族,也難免要經(jīng)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滄桑變化,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以自己的家族為重的,就像王羲之那樣,他在署名時,從來不標榜自己是高貴的瑯琊王家的后人,但誰又能說他不是“書圣”呢!第二首的意思是說,我就像古時戲劇舞臺上的丑角“鮑老”,本來就衣衫襤褸,貌不驚人,郎當已久,怎么能配得上和你們共演這么高雅的戲呢?即使要找捧場的也別找我啊。我這兩首詩也許會得罪那些同族的人,但這是我真實的想法。
但偏偏有人喜好這一套。有人給我寫信,愛寫“愛新覺羅啟功”收,開始我只是一笑了之。后來越來越多,我索性標明“查無此人,請退回”。確實啊,不信你查查我的身份證、戶口本,以及所有正式的檔案材料,從來沒有“愛新覺羅啟功”那樣一個人。
我雖然不愿稱自己是愛新覺羅,但我確實是清代皇族后裔。我在這里簡述一下我的家世,并不是想炫耀自己的貴族出身,之所以要簡述一下,是因為其中的很多事是和中國近代史密切相關(guān)的。我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雍正的第四子名弘歷,他繼承了皇位,這就是乾隆皇帝。雍正的第五子名弘晝,只比弘歷晚出生一個時辰,當然他們是異母兄弟。乾隆即位后,封弘晝?yōu)楹陀H王。我們這支就是和親王的后代。
明代大家董其昌
董其昌 (1555—1636年),字玄宰,號香光、思白,華亭(今屬上海)人。萬歷十七年(1589年)進士,任庶吉士、編修、皇長子講官,天啟五年 (1625年)仕至南京(明朝自永樂遷都北京后,南京仍設(shè)部分中央機構(gòu))禮部尚書,崇禎七年退休,越三年病故,終年82歲。
歷史上,詩、文、書、畫均屬全國一流的,當推北宋蘇東坡、元朝趙孟頫、明朝董其昌。趙孟頫卒后謚“文敏”,明人將董比趙,卒后也謚“文敏”。
董其昌擅長山水畫,明代《畫史繪要》評為“本朝第一”。他師法宋人及元四家,樹石瀟灑,煙云流潤,有閑逸幽雅的情趣,以仿古小景為多。如把這些作品集中在一起,可謂后世《芥子園畫譜》的前奏。即便是一些創(chuàng)作山水,也令人感到是諸家筆墨的堆砌,而非真山真水。清《松壺畫憶》:“古來詩家皆以善變?yōu)楣?。若千篇一律,有何風趣?使觀者索然無味矣!余謂元、明以來,善變者莫如山樵(王蒙),不善變者莫如香光(董其昌)?!?/p>
董其昌的書法成就超過了其繪畫成就。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多家的書風,自成一體,飄逸空靈,風華自足。康熙喜歡臨寫董書,使得董書風靡一時,出現(xiàn)了滿朝皆學董字的熱潮,一時追逐功名的士子以學董為求仕捷徑。在康熙、雍正之際,他的書法影響之深,是其他書法家無法比擬的。后人把他與王羲之、王獻之、趙孟頫并稱為“二王趙董”,代表帖學正宗。董其昌曾把自己的書法與趙孟頫比:“余書與趙文敏較,各有短長。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歷代,趙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態(tài),吾書因生得秀色。”當其老年跋趙孟頫墨跡時,他卻謙虛道:“今老矣,始知吳興(趙孟頫)書法之妙,每見寂寥短卷,終日愛玩。”
董其昌曾分別以行書、草書臨寫過《琵琶行》,相形之下,草書更為精彩。他自己寫得也很興奮,在卷末題道“白太傅琵琶行,恨不逢張伯高書之,余以醉素筆意仿佛當時輕狂之狀,得相似不?”話語中大有與張旭、懷素比肩之意。前人也肯定了此帖“筆勢縱橫,神氣飄逸,出入張、素之間?!?/p>